第六九章:日夜跟蹤

關燈
一日會來終南山尋仇。

    對付李莫愁一人已是大為棘手,何況再加上楊龍兩個厲害腳色? 李莫愁和小龍女互有嫌隙之事,他們并不知曉。

     全真七子之中,譚處端早死,此時馬钰也已謝世,隻剩下了五人。

    這五人均已年高,精力就衰,想起第三、四代弟子之中,并無特殊傑出的人材,待古墓派諸人上山尋仇之時,若是全真五子尚在人間,還可抵擋得一陣,但若小龍女等十年後再來,那時号稱武學正宗的全真派非一敗塗地不可。

    因此五人決定閉關靜修,要鑽研一套妙絕天下的武功,以便和古墓派相抗,所以趕召尹志平回山接任掌教,便是為此。

     尹志平等朝行晚宿,一路向西北而行,小龍女總是相隔裡許,不即不離的在後相随。

     這日到了陜西境内,祁志誠向尹志平道:“尹師伯,咱們是回重陽宮去,難道這位龍姑娘孤身一人,竟也敢涉險追來麼?”尹志平“嗯”了一聲,實是猜想不透她的用意,不住尋思:“她是要向五位祖師揭露我的惡行麼?是要仗劍大殺全真教,以出一口心中惡氣麼? 或許,她隻不過要回到古墓故居,正好和我同路?又難道,她憐我一片癡心,居然對我也有了情意?”想到最後一節,不由得長長歎了口氣,他自己知道這隻是癡心妄想,反正此時生死榮辱,一切全已置之度外,恐懼之心倒也淡然了。

     又過數日,已到了終南山腳下,祁志誠取出一枝響箭,使手勁甩出,嗚一聲響,沖天而起。

    過不多時,隻見四名黃冠道人從山上急奔而下,向尹志平躬身行禮,說道:“清和真人,你回來啦,大家等候多時了。

    ”尹志平道号“清和”,但除了他的親傳弟子之外,向來無人如此稱呼。

    這四個道人都是全真教的第三代弟子,和他一直師兄弟相稱,其中一人年紀比他還大得多,這時四人突然改口,尹志平極感過意不去,忙下馬還禮,謙道:“四位師兄如此相稱,小弟何以克當?”那人紀最長的道人說道:“五位師叔法旨,隻待清和真人一到,即便接任掌教,至于交接的大禮,要等丘師叔開關之後再行。

    ”尹志平道: “五位師叔已經閉關了麼?”那道人道:“已閉了二十多天。

    ” 說話之間,隻聽山上樂聲響亮,十六名道士吹笙擊磬,排列在道旁迎接,另有十六名道士手中拿着木劍、鐵砵等法器,見尹志平一到,一齊躬身行禮,前後護擁,直向山上而去,竟把趙志敬冷落在後。

    趙志敬又是氣惱,又是羨妒,但内心卻又不禁暗暗得意:“待那掌教之位落入我的手中,再瞧瞧你們的嘴臉卻又如何?” 傍晚時分,一行人已到了重陽宮外,宮中五百多名道人,從大殿上一直排列到山門外數十丈處,隻聽得銅鐘铛铛,皮鼓隆隆,數百名道士一齊躬身肅候。

     見了這般隆重肅穆的情景,尹志平本來萎靡頹唐,不由得精神為之一振,在十六名大弟子左右擁衛下,到第二殿叩拜創教祖師王重陽的遺像,又到第三殿全真七子集議之所,向七張空椅躬身下拜,然後回到正殿。

    丘處機的第二弟子李志常取出掌教祖師法旨,當衆宣讀,命尹志平接任掌教。

    尹志平下拜聽訓,心中感愧交集,一瞥眼,隻見趙志敬站在一旁,臉上似笑非笑,露出譏嘲之色,心下蓦地一震。

     尹志平聽訓已畢,站起身來,待要向群道謙遜幾句,忽見外面一名道士進來,朗聲道:“啟禀掌教真人,有客到。

    ”尹志平一呆,料想不到小龍女竟會這般大模大樣的正式拜會,卻不知如何應付才是,事到臨頭,要逃也逃不過,隻得硬着頭皮道:“請吧!”那道士回身出去,引進兩個人來。

    群道一見,臉上均現詫異之色,尹志平更是奇怪,原來進來的兩人一個是蒙古官員打扮,另一個卻是在忽必烈營中會見過的潇湘子。

     那蒙古貴官朗聲說道:“皇帝陛下聖旨到,敕封全真教掌教。

    ”說着在大殿上居中一站,取出一卷黃緞,雙手展開,宣讀道:“敕封全真教掌教為:特授神仙演道大宗師,玄門掌教,文粹開玄宏仁廣義大真人,掌教諸路道教所……” 宣讀到這裡,見沒人跪下聽旨,大聲道:“請掌教真人接旨。

    ”尹志平上前稽首行禮,說道:“掌教丘真人坐關,現由小道接任掌教,蒙古皇帝的敕封,非對小道而授,小道不敢拜領。

    ”那蒙古貴官笑道:“皇帝陛下言道,丘真人為我太祖皇帝所敬,年事已高,不知是否尚在人世,這敕封原本不是授給丘真人的,誰是全真教的掌教,這敕封便授給他。

    ”尹志平道:“小道無德無能,實是不敢拜領。

    ”那貴官笑道:“不用客氣啦,快快領旨吧。

    ”尹志平道:“榮寵忽降,倉卒不意,請大人後殿待茶,小道和諸位師兄商議商議。

    ”那貴官甚是不快,卷起了聖旨道:“也吧!卻不知要商量什麼?”教中職司接待賓客的四名道人,當即陪着貴官和潇湘子到後殿用茶。

     尹志平邀了十六大弟子到别院坐下,說道:“此事體大,小弟不敢擅自作主,要聽聽各位師兄的高見。

    ”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