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章:紫薇寶劍

關燈
他找些軟草,在洞中鋪了個一大一小的床位,說道:“李師伯,你歇一會兒,我去弄些吃的。

    ”于是轉過山坡去找尋野味,不到半個時辰,已打了三隻山兔,捧了十多個野果回來。

    他放開豹子嘴上繩索,給牠吃了一隻山兔,再拾了枯草殘枝生了堆火,将餘下兩隻山兔烤了與李莫愁分吃,說道:“李師伯,你安睡吧,我在洞外給你守夜。

    ”取出長繩縛在兩株大樹之間,淩空而卧。

    這本是古墓派練功的心法,李莫愁看了自亦不以為意。

    她除了偶而與弟子洪淩波同行之外,一生獨往獨來,今日與楊過為伴,他竟服侍得自己舒舒服服,與昔日獨處荒野的情景大不相同,不禁暗自又歎了口氣。

     楊過睡到中夜,忽然聽到東南方有什麼鳥兒宛轉而啼,鳴音柔和清亮,聽在耳中是說不出的受用。

    他靜靜聽了一會,想不出這是什麼鳥雀,竟能啼叫得如此悅耳動人,好奇心起,輕輕從繩上躍下,循聲尋去。

    但聽那鳥聲忽高忽低,忽急忽緩,真如一位樂師撫箫一般,不由得起了擒捉那島之心。

    他一步一步走去,越走越低,慢慢走進一個深谷之中,這時鳥鳴聲已在身前不遠,他怕驚走鳥兒,腳步放得極輕,悄悄撥開樹叢一張,不由得倒抽了一口涼氣,又是吃驚,又是好笑。

     原來那鳥鳴聲極美,形貌卻是極醜,身子高大,站着比楊過還高出一頭,全身羽毛疏疏朗朗,似乎被人拔去了一大半似的,毛色或黃或黑,顯得甚是骯髒,模樣與桃花島上的雙雕有五分相似,但一俊一醜,卻是天南地北。

    這醜雕鈎嘴彎曲,頭頂又生了一個血紅的大肉瘤,世上千千萬萬鳥類中,從未見過如此怪陋之物,但見她邁着大步走來走去,有時伸出羽翼,卻是右短左長,不知牠如何飛翔,隻是高視闊步,自有一番威武氣概。

     牠叫了一會,啼聲突然一變,自柔美轉為肅殺,叫了數聲,隻聽得左近簌簌聲響。

    楊過自幼跟随母親捕蛇,一聽聲音,即知有七八條巨大的毒蛇同時遊近。

    他對毒蛇自是毫不懼怕,但蛇數衆多,倒也不可不防,心中剛起戒心,隻見月光下五色斑斓,八條毒蛇一齊如箭般向醜雕飛射過去。

    那醜雕彎喙一張,連啄八下,将八條毒蛇一一啄死。

    牠出嘴部位之準,行動之快,即令武林中一流高手如郭靖、法王之流,也未必能夠,這連斃八蛇的神技,隻将楊過瞧得目瞪口呆,挢舌不下,霎時之間,将先前輕視好笑之心,變成了驚訝歎服之意。

     但見那醜雕張口一咬,将一條毒蛇吃在腹中,聽牠咀嚼有聲,口中竟是生了牙齒。

    楊過愈瞧愈奇,心想若是說給旁人知道,定然無人相信,心中正歎造物的神妙,突然鼻中聞到一股腥臭之氣,顯是又有大蛇到了鄰近。

     醜雕也已知道有敵人來攻,哇哇哇連叫三聲,似向敵人挑戰。

    隻聽得呼的一聲巨響,對面大樹上倒懸下了一條碗口粗細的巨蟒,頭呈三角,大口一張,便是一股粉紅色的毒霧向醜雕噴去。

    醜雕毫不退避,反而迎上前去,張口将毒霧吸入了腹中。

    那毒蟒連噴三次紅霧,都給醜雕吸得幹幹淨淨。

    毒蟒知道不對,微有畏縮之意,楊過瞧牠神氣,似想俟機脫逃。

    醜雕倏地彎嘴一伸,已将毒蟒的一隻眼睛啄瞎。

    瞧牠的頭頸又短又粗,似乎轉動不便,但電伸電縮,楊過眼光雖然敏銳,也沒瞧明白牠如何出招啄瞎對方的眼珠。

     毒蟒失了一眼,劇痛難當,張開大口,拍的一聲,咬住了醜雕頭頂的毒瘤。

    這一下楊過出其不意,不禁“啊”的一聲叫了出來。

    毒蟒一擊成功,一條兩丈長的身子突從樹頂跌落,在醜雕身上繞了五匝,漸漸收緊,眼見醜雕已是性命難保。

     楊過因母親喪于毒蛇之口,生平恨蛇入骨,他對那醜雕雖無好感,但不願牠為毒蛇所害,當下一縱而出,一劍往蛇身上斬去,隻聽得當的一響,那劍竟爾反彈出來。

    楊過這一下自是大驚失色,他這柄君子劍雖不能說削鐵如泥,但尋常刀劍當之立斷,連法王的金輪也曾被此劍切去一片,此蛇縱然猛惡,終究是血肉之軀,何以能将君子劍彈開?他心中驚奇,手上更加使勁,刷刷刷連斬三劍,竟是當當當連響三聲,這聲音宛如金鐵相交,絕不是毒蛇鱗甲反彈之聲。

    他舉劍一看,隻見君子劍刃口上竟有三個缺口,蛇身能反彈利劍已是一奇,而将劍刃碰出缺口,那是匪夷所思之事了。

    但三個缺口之中均滲着蛇血,顯是毒蛇已經受傷。

     這時雕蛇相鬥,情勢與适才又自不同。

    那毒蟒愈盤愈緊,醜雕毛羽贲張,竭力與之相抗。

    楊過暗自擔憂,眼見醜雕即斃命,那毒蟒回過頭來自是對付自己,牠全身堅逾金鐵,如何能與之相抗?若是此刻立即逃走,自可脫身,但他天生俠義,既然出手斬蟒,與那醜雕已是同仇敵忾,半途見危而逃,不免行止卑鄙,當下奮起全力,當的一下,又往毒蟒身上一劍斬落。

     鬥然間手上一輕,一柄劍隻剩下半截,那毒蟒身上也是鮮血噴射,但身子卻并未斬斷。

    牠受傷之下,身子略略一松,醜雕得此良機,立即縱身上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