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三
關燈
小
中
大
他做完了所要做的事情後,又回到了剛才被打斷的思路上來,他想到謝爾皮林是個公道的人。
他在想到謝爾皮林的時候,還不習慣于想他“生前”怎樣怎樣,總覺得他好象還活着一樣。
當然,象任何一個習慣于行使權力的人一樣,謝爾皮林不喜歡突然發生與自己的意願相違背的事情。
在他的職權範圍内可以按自己的意願改變的事,他會不顧别人的自尊心而毫不動搖地加以改變。
但在行使權力的同時,他又力求處事公正。
他并不因為手裡有權就認為自己一貫正确。
隻有當他确信自己是正确的時候,他才不顧下級的反對,硬要他們按自己的意見去辦。
另一方面,如果他深信自己是正确的,那他就會盡可能運用一切辦法向上級證明自己是正确的。
他的力量就在這裡。
“是的,力量就在這裡,”紮哈羅夫好象要向誰證明似的,心裡又重複說了一遍。
誰要是因為自己有權力就要别人向他屈服,這種人隻要上面向他施加壓力,他也很容易向人家屈服。
這種人身上所有的不是力量,隻是壓力:上面向他施加多少壓力,他就向下面施加多少壓力。
而謝爾皮林是一個有力量的人,不是一個以勢壓人的人。
紮哈羅夫這樣想着謝爾皮林,重又習慣地把他當作活着的人一樣。
外科主任來的時候,把打死謝爾皮林的一塊彈片拿給大家看,這就是說,要把它歸檔了,但先給大家看看。
原來這塊彈片在打死了謝爾皮林之後,還把古特科夫的手指打傷了,然後掉在吉普車的底闆上。
它完成了自己的作用,便掉了下來—一奪去了集團軍司令的生命,這就是它的全部任務。
紮哈羅夫又想起了謝爾皮林躺在手術台上不自然地把臉朝着他的情景,從謝爾皮林睑上的表情看來,好象他還沒有察覺自己碰到了什麼事,就與世長辭了。
在别人看來,謝爾皮林沒有來得及完成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死了。
但對他本人來說,他沒來得及意識到這一點,在還沒來得從明白是怎麼回事以前就被打死,這也許倒是最幸福的死;如果說在各種各樣的死亡中,也有什麼幸福的死的話。
紮哈羅夫想起,謝爾皮林在今天白天,在死前不久,還跟他開玩笑說:“康斯坦丁·普羅科菲耶維奇,你坐在‘Y-2’飛機裡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臀部,當我們的首長乘坐‘俄羅斯膠合闆飛機’①時,德國人馬上會向我們的這個最無防禦的部位瞄準。
他們有這樣的指示!”他沒有想到危險,最後一次嘲笑了它。
“俄羅斯膠合闆飛機——是當時德國人譏笑蘇聯某些型号的飛機無抵抗炮火的能力。
——譯者。
” 最後一次使他高興的事,是關于明斯克的消息,戰鬥已在郊區進行了。
以後他就什麼都聽不到了,什麼事也不能再使他高興了,他也不會知道我們将知道的事情了。
雖然,他也象所有其他的人一樣,不僅考慮過戰争時期的問題,而日還想到戰後……… 紮哈羅夫想起,不久前,不知在談到哪件事的時候,謝爾皮林說:“在戰後也應當正直地生活。
戰争期間我們雖有很多缺點,但生活得很正直。
戰後也應當不比現在生活得壞。
” 他這句話的意思,當然不是說戰後的生活會比戰争期間差。
戰後,我們的生活将好得多。
這是不成問題的!他指的是自己,戰後,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應當把戰争期間的作風丢掉。
“不管什麼時候,在自己的共産主義之神面前,應該是清白無暇的。
”突然,紮哈羅夫想起了這不是謝爾皮林的話,而是庫茲米奇在另一個場合講到另一個人時說的話。
而現在好象講的就是謝爾皮林。
為什麼最後還是決定把謝爾皮林葬在莫斯科呢? 起初紮哈羅夫沒有想到這個問題。
他忙于辦理與執行這一命令有關的一切必要的工作。
但現在想到了。
他想到了這句話:“安葬在諾伏傑維契耶公墓,和他的亡妻葬在一起。
”這不僅是轉達斯大林的決定,而且就是斯大林所說的原話。
除了他,别人是不會說這句話的。
不是葬在莫吉廖夫,也不是葬在明斯克,而是葬在莫斯科,在諾伏傑維契耶公墓,和他的亡妻葬在一起。
可能正是因為他妻子葬在那裡的緣故。
這就是說,斯大林從什麼地方了解到謝爾皮林在一年半以前在那裡安葬了自己的妻子,或者是哪一個向斯大林報告謝爾皮林陣亡的消息時,把這件事也告訴了他。
可能斯大林問起了關于謝爾皮林家屬的情況,要安排撫恤金或其他什麼。
在莫斯科,誰會告訴斯大林說一年半前謝爾皮林曾去安葬過妻子呢?在莫斯科的總參謀部裡,謝爾皮林的故交舊友現在一個也沒有了。
伊萬·阿列克謝耶維奇,他的國内戰争時期的親密戰友,早就在四三年調離莫斯科,去組建和指揮坦克部隊,由戰略家變成實踐家
他在想到謝爾皮林的時候,還不習慣于想他“生前”怎樣怎樣,總覺得他好象還活着一樣。
當然,象任何一個習慣于行使權力的人一樣,謝爾皮林不喜歡突然發生與自己的意願相違背的事情。
在他的職權範圍内可以按自己的意願改變的事,他會不顧别人的自尊心而毫不動搖地加以改變。
但在行使權力的同時,他又力求處事公正。
他并不因為手裡有權就認為自己一貫正确。
隻有當他确信自己是正确的時候,他才不顧下級的反對,硬要他們按自己的意見去辦。
另一方面,如果他深信自己是正确的,那他就會盡可能運用一切辦法向上級證明自己是正确的。
他的力量就在這裡。
“是的,力量就在這裡,”紮哈羅夫好象要向誰證明似的,心裡又重複說了一遍。
誰要是因為自己有權力就要别人向他屈服,這種人隻要上面向他施加壓力,他也很容易向人家屈服。
這種人身上所有的不是力量,隻是壓力:上面向他施加多少壓力,他就向下面施加多少壓力。
而謝爾皮林是一個有力量的人,不是一個以勢壓人的人。
紮哈羅夫這樣想着謝爾皮林,重又習慣地把他當作活着的人一樣。
外科主任來的時候,把打死謝爾皮林的一塊彈片拿給大家看,這就是說,要把它歸檔了,但先給大家看看。
原來這塊彈片在打死了謝爾皮林之後,還把古特科夫的手指打傷了,然後掉在吉普車的底闆上。
它完成了自己的作用,便掉了下來—一奪去了集團軍司令的生命,這就是它的全部任務。
紮哈羅夫又想起了謝爾皮林躺在手術台上不自然地把臉朝着他的情景,從謝爾皮林睑上的表情看來,好象他還沒有察覺自己碰到了什麼事,就與世長辭了。
在别人看來,謝爾皮林沒有來得及完成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死了。
但對他本人來說,他沒來得及意識到這一點,在還沒來得從明白是怎麼回事以前就被打死,這也許倒是最幸福的死;如果說在各種各樣的死亡中,也有什麼幸福的死的話。
紮哈羅夫想起,謝爾皮林在今天白天,在死前不久,還跟他開玩笑說:“康斯坦丁·普羅科菲耶維奇,你坐在‘Y-2’飛機裡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臀部,當我們的首長乘坐‘俄羅斯膠合闆飛機’①時,德國人馬上會向我們的這個最無防禦的部位瞄準。
他們有這樣的指示!”他沒有想到危險,最後一次嘲笑了它。
“俄羅斯膠合闆飛機——是當時德國人譏笑蘇聯某些型号的飛機無抵抗炮火的能力。
——譯者。
” 最後一次使他高興的事,是關于明斯克的消息,戰鬥已在郊區進行了。
以後他就什麼都聽不到了,什麼事也不能再使他高興了,他也不會知道我們将知道的事情了。
雖然,他也象所有其他的人一樣,不僅考慮過戰争時期的問題,而日還想到戰後……… 紮哈羅夫想起,不久前,不知在談到哪件事的時候,謝爾皮林說:“在戰後也應當正直地生活。
戰争期間我們雖有很多缺點,但生活得很正直。
戰後也應當不比現在生活得壞。
” 他這句話的意思,當然不是說戰後的生活會比戰争期間差。
戰後,我們的生活将好得多。
這是不成問題的!他指的是自己,戰後,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應當把戰争期間的作風丢掉。
“不管什麼時候,在自己的共産主義之神面前,應該是清白無暇的。
”突然,紮哈羅夫想起了這不是謝爾皮林的話,而是庫茲米奇在另一個場合講到另一個人時說的話。
而現在好象講的就是謝爾皮林。
為什麼最後還是決定把謝爾皮林葬在莫斯科呢? 起初紮哈羅夫沒有想到這個問題。
他忙于辦理與執行這一命令有關的一切必要的工作。
但現在想到了。
他想到了這句話:“安葬在諾伏傑維契耶公墓,和他的亡妻葬在一起。
”這不僅是轉達斯大林的決定,而且就是斯大林所說的原話。
除了他,别人是不會說這句話的。
不是葬在莫吉廖夫,也不是葬在明斯克,而是葬在莫斯科,在諾伏傑維契耶公墓,和他的亡妻葬在一起。
可能正是因為他妻子葬在那裡的緣故。
這就是說,斯大林從什麼地方了解到謝爾皮林在一年半以前在那裡安葬了自己的妻子,或者是哪一個向斯大林報告謝爾皮林陣亡的消息時,把這件事也告訴了他。
可能斯大林問起了關于謝爾皮林家屬的情況,要安排撫恤金或其他什麼。
在莫斯科,誰會告訴斯大林說一年半前謝爾皮林曾去安葬過妻子呢?在莫斯科的總參謀部裡,謝爾皮林的故交舊友現在一個也沒有了。
伊萬·阿列克謝耶維奇,他的國内戰争時期的親密戰友,早就在四三年調離莫斯科,去組建和指揮坦克部隊,由戰略家變成實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