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弧形地帶。

    ” 他向巴久克列舉了幾個陣亡的和受了重傷以後不再回到集團軍的校官。

     “軍事委員仍舊是紮哈羅夫嗎?” “仍舊是他,”謝爾皮林點了點頭。

    “集團軍參謀長是莫斯科派來的——一個叫作鮑依科的,原先是上校,現在是少将。

    ” “怎麼,不夠理想嗎?”巴久克從“一個叫……的”這種措辭中感到有一種不滿的味道,因此就問。

     不過謝爾皮林使用這種措辭并不是出于不滿,而是由于過去沙皇軍隊裡遺留下來的多年老習慣。

     “不,很理想,”他說。

    “關于皮金的事,你大概已經知道,發過通報。

    ” “我看到了。

    他給你添了麻煩,這狗崽子。

    幸而你沒有受到牽連。

    ” “是添了麻煩,”謝爾皮林同意說。

    “不過,我不相信他真是個狗崽子。

    ” “為什麼不相信?通報裡說得很清楚,随身帶着作戰地圖,當了俘虜。

    ” 謝爾皮林皺了皺眉頭。

    起先他不想詳細談論他本人僥幸沒受牽連的這個嚴重事件。

    但後來他克制了自己的感情,把自己心裡的想法告訴了巴久克,并且說,就在當時,四三年三月,他在哈爾科夫城郊遞交了一份情況說明,上面是這樣寫的:他了解皮金,關于皮金乘‘Y-2’型聯絡機,由于飛行員迷航誤降德軍陣地一事,他不信皮金被俘時會不銷毀随身攜帶的作戰地圖。

    情況可能恰恰相反:皮金來不及開槍自殺而被德軍生俘,正是由于首先急于要銷毀這張作戰地圖。

     “通報裡不是這樣寫的。

    說他是帶着作戰計劃投降的。

    ” “是的,”謝爾皮林承認。

     “德國人也報道過這個情況。

    我們就是從他們那裡知道的。

    ” “是的,他們也報道過,”謝爾皮林說。

    “但他們的情報可能是假造的,為的是要打亂我們的計劃。

    既然俘獲了集團軍司令部作戰處長,為什麼不說他帶着作戰計劃呢?難道我們沒有利用過這種機會,沒有報道過類似的消息嗎?” “什麼事都可能發生,”巴久克說。

    “然而他們也許不是偶然迷航呢,你不認為有這種可能嗎?不管怎樣,他終究在三O年被清洗過——這不是平白無故的;戰争開始以前他是在後備軍裡……” “我不認為有這種可能。

    我多少次看到他在戰鬥中的表現,因此不能作這樣的設想。

    ” “不管怎樣,他總是給你添了很大的麻煩,”巴久克說。

    “你把他調到作戰處來,也過于性急了。

    ” “這是确實的,我過于性急了。

    ” 接着,他們繼續并排走了一會兒,由于話不投機,大家默默不語。

    回思往事,突然有一股惱恨的情緒湧上巴久克的心頭,他不禁想到,謝爾皮林還是象過去一樣自命不凡:“我了解”、“我看到”、“我不認為”……老是“我、我、我”的。

    他象過去一樣,總認為自己高人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