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

關燈
她從他睑上的神色看出,他是從和她完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的。

     “我準備寫,”她用和他一樣認真的口氣回答。

    “我一貫把自己生活中的一切重要事情都寫信告訴他們。

    ” “這對我說來也是重要的,”謝爾皮林說。

     “我明白您的意思。

    ”她說。

    接着,她長時間地沉默不語,仿佛她離開了這個房間,甚至本來就不在這個房間裡。

     謝爾皮林記起了不久以前進炮兵學校的她的小兒子,就提起今天他和巴久克已經讨論過的實行男女分校制的問題。

    他問她的看法怎樣:從體育訓練的角度看,好處大不大。

     “從體育訓練的角度看,也許是好的,”她說,“但從其他各方面看,我不贊成。

    ” “為什麼?” “可您贊成嗎?” “我贊成的。

    ” “那麼請您先說:為什麼?” 他說,在隻有男孩子學習的學校裡,更能培養斯巴達式的精神,戰争結束以後将會有一代訓練有素的軍人參加軍隊。

     “您要他們幹嗎?況且,照您所說,還要訓練有素。

    戰争結束以後,您打算重新打仗嗎?是為了這個嗎?” “說‘打算’,那是過分了,但應當考慮到這一點,這是我們的天職。

    ” “好吧,就算我提了一個糊塗的問題,就算您現在已經有責任考慮到這個問題,但這和女孩子有什麼關系呢?譬如說,她們在哪一點上妨礙過您呢?” “從前我讀書的時候,可以說,沒有女學生。

    特别是在醫士學校裡。

    ” “好,請不要光從字面上理解我的問題。

    我用另一種方式問您:在您的生活中,有女人在您身邊的時候,她們在哪一點上妨礙過您?妨礙您成為一個軍人?妨礙您成為一個勇敢的人?妨礙您履行自己的職責?還是現在在戰争中她們妨礙着您?難道要把她們單獨編一支隊伍嗎?……不,不,”她看到他微微一笑。

    “我是完全認真的。

    您有過妻子,她多年來和您一起分擔着您所遭受的一切不幸。

    難道她什麼時候妨礙過您成為現在這樣的人嗎?還是恰恰相反,倒是起了促進作用。

    ” “難道我說的是這個意思嗎?”她這樣直率地提到他的亡妻,使他大為震驚。

    “我說的是學校,是男孩子和女孩子。

    ” “那麼您希望怎麼樣?讓十七、八歲的小夥子跨出校門以後,看到姑娘們就面紅耳赤、心慌意亂嗎?您認為這樣就能增加他們的勇氣嗎?别人的情況我不知道,我的兩個兒子是在我這個做媽媽的裙子邊長大的,到目前為止也沒有發現什麼不好的地方,雖然我不懂嚴格的軍事訓練,隻會對他們說四個字:‘是’、‘非’、‘好’、‘壞’。

    ” 謝爾皮林沒有作聲,他在默默地思索着。

    他想到的不是男女分校,不是這個他越來越喜歡的女人的兒子,而是他自己的一生,他自己的兒子;想到他在前線碰到 各樣的人的對候,曾經不止一次痛苦地想過:“什麼樹結什麼果”這句俗話有時是多麼不符合事實。

     “您為什麼不說話,為什麼不争論?”她問。

     “我不想争論了。

    我想到自己在十五歲以前的時候,那時母親還沒有去世,我也象您所說的那樣,在她的裙子邊繞來繞去。

    她是個靼鞑人,她脫離家庭,受了洗禮,嫁給了我的父親。

    這樣,她就和娘家斷絕了一切關系,遠親無戚,隻有父親和我兩個親人。

    我的兩個哥哥都夭折了,我是她唯一的兒子,她把一切都寄托在我身上。

    她對我是多麼寵愛啊!有時我想,她生前對我的寵愛,已夠我受用一輩子了。

    ” 她從他的話裡感到一種痛苦,一種深深地埋藏在内心的柔情,他在自己坎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