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影的遠景
關燈
小
中
大
那座公寓裡情況奇怪極了。
電梯自然已經停開。
連電梯順着上下的那根鋼柱都已經彎了,那六層大理石樓梯也有好幾級已經碎裂,上上下下隻能小心踩着邊上走,免得普通掉下去。
有些通向房間的門其實背後早已空無所有,别看有的門外表似乎完好無損,你要是推開了門一步跨進去,很可能會一腳踩空:這座公寓曾經被幾顆高爆炮彈直接擊中,正面的四樓樓面連同底下三層都給炸掉了。
但是頂上兩層的正面倒有四個房間還是好好的,各層的後面一排房間也都還有自來水供應。
我們都管這座公寓叫“老宅子”。
情況最吃緊的時候,前沿陣地就在這公寓的正下方,那大街環繞的小高地頂上靠邊沿一帶便是。
戰壕和淋壞曬爛的沙袋至今都還在原處。
真近極了,站在這殘破公寓的陽台上,搶一塊碎磚瓦或灰泥片一扔就能扔到那兒。
但是如今前線已從小高地的邊沿推進到了河的對岸,那裡有座山岡聳立在名為“村舍”的舊日皇家獵舍的背後,前線就在松樹密布的山坡上。
眼下戰鬥正在那一帶進行,我們不但把“老宅子”當作了了望哨,還利用這個有利的地形來拍新聞片。
當時的處境是危險的,天又總是那麼冷,肚子也總是吃不飽,不過我們卻還常常開玩笑。
每次隻要有炮彈擊中房屋炸了開來,磚屑泥粉就會沖天而起,一會兒沉落下來,鏡子面上就是厚厚的一層灰,好像新造房子窗上塗的白粉一樣。
在這座上樓都怕樓梯會塌下去的公寓裡,有個房間内卻有一面落地長鏡居然沒有震碎,我用指頭在粉塵厚積的鏡面上摳出了印刷體大寫的“約翰尼死期到”字樣,然後找了個由頭打發攝影師約翰尼上那個房間裡去。
那時正是炮擊的當口,他推門進去,一見迎面這鬼神的曉示,就臉色煞白,把魂都吓掉了,他滿心氣憤而又無可奈何,為此我們直要到好長久以後才重又言歸于好。
第二天我們在旅館門前往一輛汽車裡裝器材,我上了車,覺得怪冷的,就把旁邊的窗玻璃搖起來。
隻見搖起來的窗玻璃上赫然幾個印刷體的紅色大字,想必是借了支唇膏當筆塗在那兒的:埃德小人。
這輛帶标語的汽車我們接連用了好幾①天,那班西班牙人見了一定感到莫名片妙。
他們一定隻當這幾個字是荷蘭或者美國的什麼革命組織的名稱縮寫或标語口号,以為那大概也是類似F.A.I.或C.N.T.②那樣的組織呢—— ①原文EDISALICE,内lice一字應該用單數louse,所以在後文中兩人要為這個字争執起來,各不相讓。
②F.A.I.是西班牙無政府主義聯明盟,C.N.T.是(西班牙)全國勞工聯合會—— 後來有一天,駐在當地的那位英國大員卻使我們把彼此間的一點疙瘩全忘了。
這位大員有一頂德國式的大鋼盔,他每次出行隻要是往前線的那個方向去,就總要把這頂鋼盔戴上。
大夥兒對這種打扮誰也沒有好感,總覺得既然鋼盔不多,就應該留着給突擊部隊用。
所以我們看見他頭戴鋼盔,心裡馬上就對這位大員起了反感。
我們是在一位美國女記者的住處碰上的,女記者那裡有一隻上好的電爐。
大員見這個房間十分舒服,立刻就喜歡上了,給起名叫“俱樂部”。
他提議大家各自把酒帶來,說這裡暖和,氣氛也愉快,正好飲酒取樂。
那美國女記者卻是位工作極勤奮的,一直很注意不想讓自己的住處給染上點“俱樂部”的色彩,盡管也許總是不太成功。
所以當下聽見自己的住處給這樣明确地題了名、歸了類,真不啻挨了一拳。
第二天我們正在“老宅子”裡工作,拿條破席子當簾子一遮,煞費苦心地使攝影機鏡頭避開了下午強烈的陽光,沒想到大員這時卻由那位美國女記者陪着來了。
他在“俱樂部”裡聽我們談起過這麼個所在,特意要跑來看看。
當時我正拿了副雙筒望遠鏡在破陽台一角的陰影裡觀察。
那是一副小型的八倍蔡司鏡,隻要兩手在上面一蓋,就不會發生反光。
這時進攻快要開始了,我們正等着飛機來轟炸,因為政府軍當時缺乏重炮,隻能由轟炸來代替進攻前必不可少的炮擊。
我們的工作一向是躲在屋裡做的,大家都像耗子一樣不敢露出一點形迹,因為我們決不能給這座表面看似空無一人的樓房引來炮火,不然我們的工作就無法完成,今後也不可能再把這裡當作觀察站了。
可是此刻那大員進得房來,就拉上一把空椅子,到這一無遮蔽的陽台正中一坐,鋼盔、特大号雙筒望遠鏡,凡此種種一應俱全。
陽台長窗的一側斜架着一台攝影機,像機關槍那樣作了精心的僞裝。
我則隐蔽在另一側的黑角落裡,不叫山坡上的人看見,一直小心在意可千萬不能闖進了陽光亮堂堂的開闊處。
獨有這大員卻堂而皇之坐在向陽地的中央,頭戴鋼盔,俨然是一副全球總參謀長的架勢,望遠鏡亮晃晃的,比得上一架日光反射信号起。
“你瞧,”我說。
“我們這兒得工作。
你在那兒坐着,望遠鏡會發出反光,對面山上的人全看得見。
” “依我看在房子裡是根本沒有危險的,”大員俨然以上司下顧的口吻,若無其事地說。
“你要是打過野羊,”我說,“你就知道了:你老遠看得見野羊,野羊也老遠看得見你。
你用望遠鏡不是可以清清楚楚看見對方的人嗎?他們也有望遠鏡的。
” “依我看在房子裡是根本沒有危險的,”大員卻還是那句話。
“坦克都在哪兒啦?” “在那兒,”我說。
“樹底下。
” 兩個攝影師氣得直做怪臉,都攥緊了拳頭,在頭頂上亂揮。
“我把大攝影機拿到後邊去,”約翰尼說。
“小妞兒,躲遠點,别過來,”我沖着那美國女記者說。
然後又告訴大員:“你知道吧,他們把你當成誰的參謀長啦。
見了你這鋼盔,這望遠鏡,他們以為你是指揮作戰的。
知道嗎,你這是自找
電梯自然已經停開。
連電梯順着上下的那根鋼柱都已經彎了,那六層大理石樓梯也有好幾級已經碎裂,上上下下隻能小心踩着邊上走,免得普通掉下去。
有些通向房間的門其實背後早已空無所有,别看有的門外表似乎完好無損,你要是推開了門一步跨進去,很可能會一腳踩空:這座公寓曾經被幾顆高爆炮彈直接擊中,正面的四樓樓面連同底下三層都給炸掉了。
但是頂上兩層的正面倒有四個房間還是好好的,各層的後面一排房間也都還有自來水供應。
我們都管這座公寓叫“老宅子”。
情況最吃緊的時候,前沿陣地就在這公寓的正下方,那大街環繞的小高地頂上靠邊沿一帶便是。
戰壕和淋壞曬爛的沙袋至今都還在原處。
真近極了,站在這殘破公寓的陽台上,搶一塊碎磚瓦或灰泥片一扔就能扔到那兒。
但是如今前線已從小高地的邊沿推進到了河的對岸,那裡有座山岡聳立在名為“村舍”的舊日皇家獵舍的背後,前線就在松樹密布的山坡上。
眼下戰鬥正在那一帶進行,我們不但把“老宅子”當作了了望哨,還利用這個有利的地形來拍新聞片。
當時的處境是危險的,天又總是那麼冷,肚子也總是吃不飽,不過我們卻還常常開玩笑。
每次隻要有炮彈擊中房屋炸了開來,磚屑泥粉就會沖天而起,一會兒沉落下來,鏡子面上就是厚厚的一層灰,好像新造房子窗上塗的白粉一樣。
在這座上樓都怕樓梯會塌下去的公寓裡,有個房間内卻有一面落地長鏡居然沒有震碎,我用指頭在粉塵厚積的鏡面上摳出了印刷體大寫的“約翰尼死期到”字樣,然後找了個由頭打發攝影師約翰尼上那個房間裡去。
那時正是炮擊的當口,他推門進去,一見迎面這鬼神的曉示,就臉色煞白,把魂都吓掉了,他滿心氣憤而又無可奈何,為此我們直要到好長久以後才重又言歸于好。
第二天我們在旅館門前往一輛汽車裡裝器材,我上了車,覺得怪冷的,就把旁邊的窗玻璃搖起來。
隻見搖起來的窗玻璃上赫然幾個印刷體的紅色大字,想必是借了支唇膏當筆塗在那兒的:埃德小人。
這輛帶标語的汽車我們接連用了好幾①天,那班西班牙人見了一定感到莫名片妙。
他們一定隻當這幾個字是荷蘭或者美國的什麼革命組織的名稱縮寫或标語口号,以為那大概也是類似F.A.I.或C.N.T.②那樣的組織呢—— ①原文EDISALICE,内lice一字應該用單數louse,所以在後文中兩人要為這個字争執起來,各不相讓。
②F.A.I.是西班牙無政府主義聯明盟,C.N.T.是(西班牙)全國勞工聯合會—— 後來有一天,駐在當地的那位英國大員卻使我們把彼此間的一點疙瘩全忘了。
這位大員有一頂德國式的大鋼盔,他每次出行隻要是往前線的那個方向去,就總要把這頂鋼盔戴上。
大夥兒對這種打扮誰也沒有好感,總覺得既然鋼盔不多,就應該留着給突擊部隊用。
所以我們看見他頭戴鋼盔,心裡馬上就對這位大員起了反感。
我們是在一位美國女記者的住處碰上的,女記者那裡有一隻上好的電爐。
大員見這個房間十分舒服,立刻就喜歡上了,給起名叫“俱樂部”。
他提議大家各自把酒帶來,說這裡暖和,氣氛也愉快,正好飲酒取樂。
那美國女記者卻是位工作極勤奮的,一直很注意不想讓自己的住處給染上點“俱樂部”的色彩,盡管也許總是不太成功。
所以當下聽見自己的住處給這樣明确地題了名、歸了類,真不啻挨了一拳。
第二天我們正在“老宅子”裡工作,拿條破席子當簾子一遮,煞費苦心地使攝影機鏡頭避開了下午強烈的陽光,沒想到大員這時卻由那位美國女記者陪着來了。
他在“俱樂部”裡聽我們談起過這麼個所在,特意要跑來看看。
當時我正拿了副雙筒望遠鏡在破陽台一角的陰影裡觀察。
那是一副小型的八倍蔡司鏡,隻要兩手在上面一蓋,就不會發生反光。
這時進攻快要開始了,我們正等着飛機來轟炸,因為政府軍當時缺乏重炮,隻能由轟炸來代替進攻前必不可少的炮擊。
我們的工作一向是躲在屋裡做的,大家都像耗子一樣不敢露出一點形迹,因為我們決不能給這座表面看似空無一人的樓房引來炮火,不然我們的工作就無法完成,今後也不可能再把這裡當作觀察站了。
可是此刻那大員進得房來,就拉上一把空椅子,到這一無遮蔽的陽台正中一坐,鋼盔、特大号雙筒望遠鏡,凡此種種一應俱全。
陽台長窗的一側斜架着一台攝影機,像機關槍那樣作了精心的僞裝。
我則隐蔽在另一側的黑角落裡,不叫山坡上的人看見,一直小心在意可千萬不能闖進了陽光亮堂堂的開闊處。
獨有這大員卻堂而皇之坐在向陽地的中央,頭戴鋼盔,俨然是一副全球總參謀長的架勢,望遠鏡亮晃晃的,比得上一架日光反射信号起。
“你瞧,”我說。
“我們這兒得工作。
你在那兒坐着,望遠鏡會發出反光,對面山上的人全看得見。
” “依我看在房子裡是根本沒有危險的,”大員俨然以上司下顧的口吻,若無其事地說。
“你要是打過野羊,”我說,“你就知道了:你老遠看得見野羊,野羊也老遠看得見你。
你用望遠鏡不是可以清清楚楚看見對方的人嗎?他們也有望遠鏡的。
” “依我看在房子裡是根本沒有危險的,”大員卻還是那句話。
“坦克都在哪兒啦?” “在那兒,”我說。
“樹底下。
” 兩個攝影師氣得直做怪臉,都攥緊了拳頭,在頭頂上亂揮。
“我把大攝影機拿到後邊去,”約翰尼說。
“小妞兒,躲遠點,别過來,”我沖着那美國女記者說。
然後又告訴大員:“你知道吧,他們把你當成誰的參謀長啦。
見了你這鋼盔,這望遠鏡,他們以為你是指揮作戰的。
知道嗎,你這是自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