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回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心花開處筆花生,落紙須臾幻影成。
三尺荒墳聽鬼唱,千年華表識狐烹。
蜃樓海市能尋迹,牛鬼蛇神浪托名。
姑妄言之姑妄聽,信非于理信于情。
倭侯爺與衆大人在那巡撫衙門大堂議論大事,人報:“本處市面買賣俱都上門,也有逃走的,都說是巡撫反了。
”藩司慧安、臬司駱承文,大家俱沒有主意。
先派人去到縣衙,叫彈壓本地面,不準逃走。
少時,外邊有人禀說:“有瘦馬馬夢太與張大虎來找侯爺。
”侯爺說:“叫他們進來。
”少時,二人來到裡邊,見了衆位大人,又與侯爺說:“這一封書字,是我給送來的。
”侯爺一瞧,是昨夜晚的未瞧的那封字兒。
原來是侯爺同成龍走後,夢太甚不放心,派了一個家人去打聽打聽。
不多一時,家人來報說:“巡撫被倭侯爺追跑了,城内街市上大亂,都說反了,不知所因何故。
”張大虎說:“了不得啦!因昨夜晚上我也沒得與侯爺說話,在福建會館鬧了一夜,我送來那一封字兒,侯爺也沒瞧。
馬老哥,你我出來,咱們哥兩個給送了去,叫侯爺一瞧,就知道裡邊有些個關系重大之事。
”夢太拿出信來,二人出侯府,一直到巡撫衙門,進裡邊把那封字遞給倭侯爺。
拆開一看,上寫:久違芝範,時切馳思。
指山川其何遠,天教先頒;愧筆墨之久疏,寸柬少寄。
茲際荷香送暑,蟬韻鳴秋,遐想煥章師兄仁大人,升祉集吉,福履綏和,所以為頌。
前次接到華函,禱悉種種。
弟久處海島,建樹毫無,惟頑軀托庇“平安”兩字,差堪慰遠耳。
敬啟者,弟風聞會匪賊黨于八月中秋在江蘇有起兵之議,既為金蘭至交,弟安敢袖手?是以特具寸柬,奉知閣下。
或擇遷善地,抑或遠避他鄉,統計鈞裁,是所深盼。
專此,即請升安!餘維鑒照不宣。
同門愚弟王勇頓首侯爺看罷,與衆位大人們議論:“先遞折子,奏明了康熙聖主。
”又說:“今天是七月初旬,離中秋不遠,倘若會匪造反,該當如何防守此城?”内中文武地面官默默無言。
馬成龍在旁邊微然含笑,說:“你等都是些個無能之輩。
這點小事,你等都辦不了!”衆文武官一聽,内中有本江蘇陸營協台、白面瘟神神槍王緒祖,此人當年是行伍出身,跟着神力王征過王金川、小金川,征過雲南,智勇又全,他帶着有五百白馬隊,是七星旗,賊人聞名喪膽,望影心驚,因此人稱神槍無敵。
其性如烈火,升任此處協台。
先年此處有馬賊,他一到打敗了有幾次,因此人地面相熟,此處百姓都信服他。
今天一聽馬成龍之言,他就有些個不服,把眼睛一瞪,說:“你一個跟班的,我們與衆位大人在此議論軍機大事,你也敢這樣無禮!”張廣太說:“不可,王大人過來,我給你們引見引見,這是在興順镖店救駕的臨敵無懼、勇冠三軍的馬成龍,現任京營協鎮馬大人。
”又對成龍說:“這是本處協鎮、白面瘟神王緒祖王大人。
你們二位多親多近。
”王緒祖說:“原來是馬兄台,小弟不知,多有冒犯!”成龍說:“王大人擔待我嘴冷!”二人說些個閑話。
衆人都說:“馬大人有什麼高明主意,你說說我聽。
”馬成龍說:“咱們這裡有多少官兵?”藩司說:“有六千官軍。
”成龍說:“我有一個主意,此事如奏明聖上,必須耽延日子。
倭侯爺大哥,你帶着我們的那個趕車的曹六,坐船到了王家營,那裡有車,坐着入都見神力王,奏請大兵,急速前來救護。
這裡派幾位守城的,派一個帶兵在城外防堵,那裡如有賊來,也可支延幾日。
” 大衆一聽,說:“此事非你不可。
暫把巡撫的印請出來,作為帥印,就請尊兄暫握帥印,以防會匪。
城内有我等衆人辦籌款,招募勇丁,設計守城。
事不宜遲,就請拜印。
”大家齊說有理。
給成龍換了官服,請出巡撫印來。
成龍拜印,在當中落座,說:“既蒙衆位台愛,我暫且不能推托,一則為國出力,二則以救此急。
我隻有一句話說:“自今日為始,我在此處防城一百天,無論賊勢浩大,一百天之内絕失不了江蘇城;一百天之外,我可不能保守。
”侯爺說:“那是自然。
我此一去入都,大概等不了百日,我就請兵來了。
衆位大人要緊守城。
”大家說:“不勞侯爺囑咐,我等俱是職司防守,請馬大人分派,該當如何辦理,我等大家遵命!” 成龍說:“先派人把吳德的餘黨拿獲。
”張廣太帶着手下人,前後一搜,并無一人。
他家口俱皆逃走,就把倭侯爺拿獲的那四個交縣枭首示衆。
又派本地城守營,按四門設立巡防處,以備捉拿奸細。
又把水陸兩營的兵,俱皆調齊,務于明日辰刻在巡撫衙門點名,如不到者枭首示衆。
又派人到福建會館,将所有賊人等對象俱皆抄來寄庫,以備軍務之用。
将所殺的死屍俱皆掩埋。
喚李貴、鄒忠,帶本隊兵歸伍。
諸事辦理完畢,行文調下江總兵呂慶。
侯爺一瞧,辦的甚好,說:“吾今天就要起身,衆位大人多多分心,我要去也。
”站起身來,回歸侯府,帶曹六雇船起身。
這且不提。
且說馬成龍與張大虎、馬夢太,就在巡撫衙門中用晚飯安歇。
次日天明,司道首府、首縣俱皆來到,請成龍升大堂,把武營的花名冊交給成龍,衆人議論公事。
少時,外面大隊俱齊:有總兵胡德、副将王緒祖,帶着本營遊擊張傑,參将呂傑,都司張化,
三尺荒墳聽鬼唱,千年華表識狐烹。
蜃樓海市能尋迹,牛鬼蛇神浪托名。
姑妄言之姑妄聽,信非于理信于情。
倭侯爺與衆大人在那巡撫衙門大堂議論大事,人報:“本處市面買賣俱都上門,也有逃走的,都說是巡撫反了。
”藩司慧安、臬司駱承文,大家俱沒有主意。
先派人去到縣衙,叫彈壓本地面,不準逃走。
少時,外邊有人禀說:“有瘦馬馬夢太與張大虎來找侯爺。
”侯爺說:“叫他們進來。
”少時,二人來到裡邊,見了衆位大人,又與侯爺說:“這一封書字,是我給送來的。
”侯爺一瞧,是昨夜晚的未瞧的那封字兒。
原來是侯爺同成龍走後,夢太甚不放心,派了一個家人去打聽打聽。
不多一時,家人來報說:“巡撫被倭侯爺追跑了,城内街市上大亂,都說反了,不知所因何故。
”張大虎說:“了不得啦!因昨夜晚上我也沒得與侯爺說話,在福建會館鬧了一夜,我送來那一封字兒,侯爺也沒瞧。
馬老哥,你我出來,咱們哥兩個給送了去,叫侯爺一瞧,就知道裡邊有些個關系重大之事。
”夢太拿出信來,二人出侯府,一直到巡撫衙門,進裡邊把那封字遞給倭侯爺。
拆開一看,上寫:久違芝範,時切馳思。
指山川其何遠,天教先頒;愧筆墨之久疏,寸柬少寄。
茲際荷香送暑,蟬韻鳴秋,遐想煥章師兄仁大人,升祉集吉,福履綏和,所以為頌。
前次接到華函,禱悉種種。
弟久處海島,建樹毫無,惟頑軀托庇“平安”兩字,差堪慰遠耳。
敬啟者,弟風聞會匪賊黨于八月中秋在江蘇有起兵之議,既為金蘭至交,弟安敢袖手?是以特具寸柬,奉知閣下。
或擇遷善地,抑或遠避他鄉,統計鈞裁,是所深盼。
專此,即請升安!餘維鑒照不宣。
同門愚弟王勇頓首侯爺看罷,與衆位大人們議論:“先遞折子,奏明了康熙聖主。
”又說:“今天是七月初旬,離中秋不遠,倘若會匪造反,該當如何防守此城?”内中文武地面官默默無言。
馬成龍在旁邊微然含笑,說:“你等都是些個無能之輩。
這點小事,你等都辦不了!”衆文武官一聽,内中有本江蘇陸營協台、白面瘟神神槍王緒祖,此人當年是行伍出身,跟着神力王征過王金川、小金川,征過雲南,智勇又全,他帶着有五百白馬隊,是七星旗,賊人聞名喪膽,望影心驚,因此人稱神槍無敵。
其性如烈火,升任此處協台。
先年此處有馬賊,他一到打敗了有幾次,因此人地面相熟,此處百姓都信服他。
今天一聽馬成龍之言,他就有些個不服,把眼睛一瞪,說:“你一個跟班的,我們與衆位大人在此議論軍機大事,你也敢這樣無禮!”張廣太說:“不可,王大人過來,我給你們引見引見,這是在興順镖店救駕的臨敵無懼、勇冠三軍的馬成龍,現任京營協鎮馬大人。
”又對成龍說:“這是本處協鎮、白面瘟神王緒祖王大人。
你們二位多親多近。
”王緒祖說:“原來是馬兄台,小弟不知,多有冒犯!”成龍說:“王大人擔待我嘴冷!”二人說些個閑話。
衆人都說:“馬大人有什麼高明主意,你說說我聽。
”馬成龍說:“咱們這裡有多少官兵?”藩司說:“有六千官軍。
”成龍說:“我有一個主意,此事如奏明聖上,必須耽延日子。
倭侯爺大哥,你帶着我們的那個趕車的曹六,坐船到了王家營,那裡有車,坐着入都見神力王,奏請大兵,急速前來救護。
這裡派幾位守城的,派一個帶兵在城外防堵,那裡如有賊來,也可支延幾日。
” 大衆一聽,說:“此事非你不可。
暫把巡撫的印請出來,作為帥印,就請尊兄暫握帥印,以防會匪。
城内有我等衆人辦籌款,招募勇丁,設計守城。
事不宜遲,就請拜印。
”大家齊說有理。
給成龍換了官服,請出巡撫印來。
成龍拜印,在當中落座,說:“既蒙衆位台愛,我暫且不能推托,一則為國出力,二則以救此急。
我隻有一句話說:“自今日為始,我在此處防城一百天,無論賊勢浩大,一百天之内絕失不了江蘇城;一百天之外,我可不能保守。
”侯爺說:“那是自然。
我此一去入都,大概等不了百日,我就請兵來了。
衆位大人要緊守城。
”大家說:“不勞侯爺囑咐,我等俱是職司防守,請馬大人分派,該當如何辦理,我等大家遵命!” 成龍說:“先派人把吳德的餘黨拿獲。
”張廣太帶着手下人,前後一搜,并無一人。
他家口俱皆逃走,就把倭侯爺拿獲的那四個交縣枭首示衆。
又派本地城守營,按四門設立巡防處,以備捉拿奸細。
又把水陸兩營的兵,俱皆調齊,務于明日辰刻在巡撫衙門點名,如不到者枭首示衆。
又派人到福建會館,将所有賊人等對象俱皆抄來寄庫,以備軍務之用。
将所殺的死屍俱皆掩埋。
喚李貴、鄒忠,帶本隊兵歸伍。
諸事辦理完畢,行文調下江總兵呂慶。
侯爺一瞧,辦的甚好,說:“吾今天就要起身,衆位大人多多分心,我要去也。
”站起身來,回歸侯府,帶曹六雇船起身。
這且不提。
且說馬成龍與張大虎、馬夢太,就在巡撫衙門中用晚飯安歇。
次日天明,司道首府、首縣俱皆來到,請成龍升大堂,把武營的花名冊交給成龍,衆人議論公事。
少時,外面大隊俱齊:有總兵胡德、副将王緒祖,帶着本營遊擊張傑,參将呂傑,都司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