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若得發心淨覺意,彼說最上最殊勝。
若得最上殊勝已,常行波羅蜜多行。
若行波羅蜜多行,則能随順此大乘。
若能随順此大乘,則能随順供養佛。
若得随順供養佛,則得智慧志堅固。
若能智慧志堅固,常見彼佛不思議。
若常見佛不思議,見佛無去無有祝若得見佛無去住,此法住世恒不滅。
若見此法恒不滅,遠離積集諸煩惱。
若得遠離煩惱因,則能說法無邊際。
若得說法無邊際,彼為興慈住世間。
若為慈心住世間,則是大悲堅牢本。
若得大悲堅牢本,即是為他法喜樂。
若得喜樂法根本,彼舍造作種種罪。
若舍造作衆罪已,無我無人離衆非。
若得無我離衆非,彼常自利及利他。
若常自利及利他,永免輪回諸苦惱。
若離輪回諸苦惱,彼得大力最為勝。
若得大力最殊勝,則得出生清淨智。
若生清淨智慧已,彼入世間修行網。
若能入此修行網,成熟世間甚希有。
若得成熟於世間,積集世間妙智慧。
若得世間妙智慧,則能随順於四攝。
若能随順於四攝,則於世間廣施設。
若於世間廣施設,則住方便智慧力。
若得方便智慧力,則住勇猛無上道。
若住勇猛無上道,永不見彼魔軍衆。
若得不見魔軍衆,則能遠離四魔道。
若得遠離四魔道,則能到於不退地。
若得到於不退地,即得名為無生忍。
若得如是無生忍,得佛授記号世燈。
若得授記号世燈,則住一切如來前。
若得住於如來前,得佛秘密變化智。
若得如來變化智,一切如來皆授記。
若得諸佛授記已,一切功德衆莊嚴。
若得功德衆莊嚴,得妙福德清淨身。
若得如是清淨身,由若金山光照耀。
若得如是金山光,即得具相三十二。
若得具相三十二,即得相好莊嚴身。
若得相好莊嚴已,身放光明普皆照。
若得光明普照已,不思議光衆嚴飾。
若得如是衆嚴飾,光明足步蓮花生。
若得光明蓮花行,得佛境界蓮花座。
若得如來花座已,則能照見十方界。
若得照見十方界,教化衆生不空行。
若得教化不空行,即得智辯無邊際。
若得智辯無邊際,說此不可思議法。
若得說法不思議,令彼無量衆忻慶。
若得無量衆忻慶,積行不可思議刹。
若得如是廣大行,各各智力盡能知。
若得如是智慧力,世間随類化群生。
若得随化群生已,宿命住智彼皆得。
若得如是宿命智,三業清淨恒無間。
若得三業恒無間,以自願力随念至。
若得願力随念至,随諸衆生現衆類。
若得随現衆生類,得不思議妙音聲。
若得如是妙音聲,能出種種衆語言:所出如是妙言辭,則能周遍諸世界。
如是周遍諸世界,一刹那中盡能知。
若得如是了衆心,不生不滅無退轉。
若離生滅無退轉,一切障惱不複生。
若得障惱不複生,法身功德智慧圓。
若得法身智慧圓,法行光明照世間。
若得法光照世間,則得十地十種身。
若得十地十種身,則得般若解脫道。
若得般若解脫道,灌頂莊嚴為最上。
若得如是灌頂已,三摩地道悉皆成。
如是三摩地得已,各見十方一切佛。
若見如是諸佛已,如是諸佛念灌頂。
作是思惟是事已,十方諸佛同灌頂。
諸佛同時灌頂已,各伸右手摩其頂。
既得諸佛摩頂已,則能變現等虛空。
如是變現等虛空,随所住處能堅固。
若得随所能堅固,天上人間莫能測。
既以人天無能測,如是所作離稱量。
過諸稱量離語言,是為一切不空力。
以是一切不空力,聞名見身獲大辯。
既以大辯力如是,能作世間大施主。
複名不空大丈夫,以住本性丈夫故。
不舍大慈演妙法,於諸惡道化群生。
演說寶光最上乘,由如金剛寶雲聚。
彼之自性如海寶,不增不減無有損。
無邊功德亦複然,有刹無佛不聞法。
於彼現作佛菩提,見彼由如大法藏。
彼常說法離衆惑,十方世界無罣礙。
亦如月光普照耀,教化衆生千方便。
刹那刹那佛菩提,即見十方諸世界。
常轉法輪安世間,勇猛遍轉十方界。
彼諸聲聞辟支地,無邊變化佛莊嚴。
複經不可思議劫,化諸衆生親往詣
若得最上殊勝已,常行波羅蜜多行。
若行波羅蜜多行,則能随順此大乘。
若能随順此大乘,則能随順供養佛。
若得随順供養佛,則得智慧志堅固。
若能智慧志堅固,常見彼佛不思議。
若常見佛不思議,見佛無去無有祝若得見佛無去住,此法住世恒不滅。
若見此法恒不滅,遠離積集諸煩惱。
若得遠離煩惱因,則能說法無邊際。
若得說法無邊際,彼為興慈住世間。
若為慈心住世間,則是大悲堅牢本。
若得大悲堅牢本,即是為他法喜樂。
若得喜樂法根本,彼舍造作種種罪。
若舍造作衆罪已,無我無人離衆非。
若得無我離衆非,彼常自利及利他。
若常自利及利他,永免輪回諸苦惱。
若離輪回諸苦惱,彼得大力最為勝。
若得大力最殊勝,則得出生清淨智。
若生清淨智慧已,彼入世間修行網。
若能入此修行網,成熟世間甚希有。
若得成熟於世間,積集世間妙智慧。
若得世間妙智慧,則能随順於四攝。
若能随順於四攝,則於世間廣施設。
若於世間廣施設,則住方便智慧力。
若得方便智慧力,則住勇猛無上道。
若住勇猛無上道,永不見彼魔軍衆。
若得不見魔軍衆,則能遠離四魔道。
若得遠離四魔道,則能到於不退地。
若得到於不退地,即得名為無生忍。
若得如是無生忍,得佛授記号世燈。
若得授記号世燈,則住一切如來前。
若得住於如來前,得佛秘密變化智。
若得如來變化智,一切如來皆授記。
若得諸佛授記已,一切功德衆莊嚴。
若得功德衆莊嚴,得妙福德清淨身。
若得如是清淨身,由若金山光照耀。
若得如是金山光,即得具相三十二。
若得具相三十二,即得相好莊嚴身。
若得相好莊嚴已,身放光明普皆照。
若得光明普照已,不思議光衆嚴飾。
若得如是衆嚴飾,光明足步蓮花生。
若得光明蓮花行,得佛境界蓮花座。
若得如來花座已,則能照見十方界。
若得照見十方界,教化衆生不空行。
若得教化不空行,即得智辯無邊際。
若得智辯無邊際,說此不可思議法。
若得說法不思議,令彼無量衆忻慶。
若得無量衆忻慶,積行不可思議刹。
若得如是廣大行,各各智力盡能知。
若得如是智慧力,世間随類化群生。
若得随化群生已,宿命住智彼皆得。
若得如是宿命智,三業清淨恒無間。
若得三業恒無間,以自願力随念至。
若得願力随念至,随諸衆生現衆類。
若得随現衆生類,得不思議妙音聲。
若得如是妙音聲,能出種種衆語言:所出如是妙言辭,則能周遍諸世界。
如是周遍諸世界,一刹那中盡能知。
若得如是了衆心,不生不滅無退轉。
若離生滅無退轉,一切障惱不複生。
若得障惱不複生,法身功德智慧圓。
若得法身智慧圓,法行光明照世間。
若得法光照世間,則得十地十種身。
若得十地十種身,則得般若解脫道。
若得般若解脫道,灌頂莊嚴為最上。
若得如是灌頂已,三摩地道悉皆成。
如是三摩地得已,各見十方一切佛。
若見如是諸佛已,如是諸佛念灌頂。
作是思惟是事已,十方諸佛同灌頂。
諸佛同時灌頂已,各伸右手摩其頂。
既得諸佛摩頂已,則能變現等虛空。
如是變現等虛空,随所住處能堅固。
若得随所能堅固,天上人間莫能測。
既以人天無能測,如是所作離稱量。
過諸稱量離語言,是為一切不空力。
以是一切不空力,聞名見身獲大辯。
既以大辯力如是,能作世間大施主。
複名不空大丈夫,以住本性丈夫故。
不舍大慈演妙法,於諸惡道化群生。
演說寶光最上乘,由如金剛寶雲聚。
彼之自性如海寶,不增不減無有損。
無邊功德亦複然,有刹無佛不聞法。
於彼現作佛菩提,見彼由如大法藏。
彼常說法離衆惑,十方世界無罣礙。
亦如月光普照耀,教化衆生千方便。
刹那刹那佛菩提,即見十方諸世界。
常轉法輪安世間,勇猛遍轉十方界。
彼諸聲聞辟支地,無邊變化佛莊嚴。
複經不可思議劫,化諸衆生親往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