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僚類
關燈
小
中
大
幕僚曾定品級
雍正初,上諭有曰:「今之幕賓,即古之參謀記室。
凡節度觀察,皆徵辟幕僚,功績果著,即拜表薦引。
其仿古行之。
」乾隆初,兵部侍郎吳應宗疏請督撫設七品幕職二員,布按兩司設八品記室二員,府州縣設九品掾司一員。
後皆不果行。
延請幕友有期限 乾隆丙申,禦史胡翹元奏稱:「各衙門延請幕友,定以五年更換,並不準延請本省人,及鄰省五百裡內者。
」得俞旨,通行各省。
已而有劣幕徐、葉二案,均浙人。
高宗怒,謂幕友果不通聲氣,雖年深,亦不至於請託舞文,設不能遠迹避嫌;即年淺,亦難保無狥私曲法。
且有馴謹之幕,相隨日久,尚可資其輔助,若已滿年期,動易生手,諸事未能即諳,而新延之人,亦未必悉皆可信。
於是幕客之限稍弛。
紹興師爺 紹興師爺,紀文達稱之為四救先生是也。
非必有兼人之才、過人之識,不過上自督撫,下至州縣,凡官署皆有此席,而彼此各通聲氣,招呼便利,遂能盤踞把持,玩弄本官於股掌之上。
其辦事也,除鈔襲師傳祕本及等因奉此而外,類皆事理不通。
官之所以必用之者,實以其能與上級衙門通聲氣焉。
至紹興師爺之稱,可詳言之。
蓋僕從之於官稱老爺,於幕友稱師爺,刑名、錢穀二席,均得此稱,冠以紹興二字者,則以操是業者之類皆紹人也。
粵省幕友 粵省幕友,束脩與火食併送,與江浙等省脩金之外別送火食者不同。
脩多少不等。
刑名、錢穀兩席有分辦,有兼辦。
南海、番禺兩首縣,案牘較繁,分捕屬、司屬、客案各席;廣府分屬案、提案、客案三席;臬司分廣股、惠股、潮股三席;藩司分東西文案兩院。
張文襄督粵汰之,改委文案委員。
名臣起家幕僚 當代名臣多由辟幕起家,百文敏公齡督兩江,林文忠公則徐、陳芝楣中丞鑾為幕僚,文敏均許以封疆才,後果不謬。
陳佐文敏時,居署西偏池上百八十竿精舍,嘗作小篆牓於亭,曰個中樂。
及陳權兩江督篆,復居此亭,舊同幕友顧蕙為作《中真意圖》,僚屬多有題詠。
至如合淝二李之客於曾文正,左,劉二公之客於駱文忠,則尤為表表也。
紅蘭主人邸多文學士 紅蘭主人嶽端,安親王子,善詩詞。
邸中多文學士,安王命教諸子弟,故康熙間宗室文風,以安邸為最盛。
延沈方舟濟等為上賓。
方舟妻朱氏,名柔然,亦工詩,遲方舟久不歸,作《杭州圖》寄之。
主人為題詩雲:「應憐夫壻無歸信,翻畫家山遠寄來。
」沈即日束裝南旋。
主人嘗選郊、島詩,為《寒瘦集》行世。
彭訒庵佐金光祖 南昌彭佑訒庵,國初俠士也,力田養親,且耕且讀。
年四十,父母歿,始有四方之志。
才略過人,諸大帥爭緻之幕府,而名績尤著於粵東。
康熙癸醜,三藩作亂,彭與寧都魏際瑞以策幹平南王,不合,遂遊諸方面間,而制府金光祖雅重之。
劉進忠畔,官兵合圍潮州議,繞營掘濠,而近營塚數百,居民洶懼。
彭詢知其俗多深葬,遂獻議,濠寬上狹下如釜形,斜深丈許,即不傷墓中骨。
金稱善,因屬役於彭,民大喜。
未幾,城遂下。
海寇趙子龍犯肇慶,欲招之降,而難其人,強彭往。
至則露刃相向,彭屹然注視良久,曰:「若非濠畔街趙某乎?」趙屯冑涕泣,立解甲歸順。
始趙居廣城,眾辱之於市,彭解之,與白金為生計,故一見而屈。
金將上功以彭攝監司,彭拂袖行。
抵廣州,傅忠烈公以書幣迎。
謝曰:「公惟忼直輕信人,勿蹈賊計。
吾二親未葬,子幼,不復來分憂矣。
」已而傅果中詭計,入賊營,遇害。
彭在軍,當道所遺白金,隨手散,至家解裝,僅買屋兩楹,田數十畝,而葬四世十喪,餘皆以恤族婣朋友之貧者。
邵子湘佐宋牧仲 邵長蘅字子湘,號青門,武進人。
康熙中曾應博學鴻詞之召,報罷,入太學,再應京兆試,卒不遇,益縱情山水。
宋牧仲開府吳會,禮緻之幕府,談道論文,敦布衣昆弟之好。
世宗聘會稽徐某 雍正初,會稽有徐某,年四旬餘,精名法,遊河南,當時名幕也。
偶家居,忽有使來聘,幣至豐,所訂束脩亦甚厚,而不具名。
徐訝甚,謂其使曰:「爾主為何人?為何官?聘我往何處?」使曰:「先生毋詳詰,至後自知之,決不有負先生也。
」徐籌躇至再,遂約期同行。
不旬日而至,使前導,歷高堂大廈數十重,至一處,使謂徐曰:「此即先生室也。
服禦飲食,有人司之,但不可出某處之門,出則恐不利。
主人事忙,暇時自來相會,毋亟亟也。
」言畢,怱怱去。
徐大疑,詢役人,又皆言語含糊。
越數日,即有人送案件來辦,徐閱之,皆各省重案也。
方一月,前使又來,囑寫家書,注明銀兩居址,徐作書付之。
家書來,亦以原封送閱。
如是年餘,徐以一步不能出門為恨,適院牆倚有木梯,乃緣梯而升,欲覽牆外風景。
不意隔牆一院,方
凡節度觀察,皆徵辟幕僚,功績果著,即拜表薦引。
其仿古行之。
」乾隆初,兵部侍郎吳應宗疏請督撫設七品幕職二員,布按兩司設八品記室二員,府州縣設九品掾司一員。
後皆不果行。
延請幕友有期限 乾隆丙申,禦史胡翹元奏稱:「各衙門延請幕友,定以五年更換,並不準延請本省人,及鄰省五百裡內者。
」得俞旨,通行各省。
已而有劣幕徐、葉二案,均浙人。
高宗怒,謂幕友果不通聲氣,雖年深,亦不至於請託舞文,設不能遠迹避嫌;即年淺,亦難保無狥私曲法。
且有馴謹之幕,相隨日久,尚可資其輔助,若已滿年期,動易生手,諸事未能即諳,而新延之人,亦未必悉皆可信。
於是幕客之限稍弛。
紹興師爺 紹興師爺,紀文達稱之為四救先生是也。
非必有兼人之才、過人之識,不過上自督撫,下至州縣,凡官署皆有此席,而彼此各通聲氣,招呼便利,遂能盤踞把持,玩弄本官於股掌之上。
其辦事也,除鈔襲師傳祕本及等因奉此而外,類皆事理不通。
官之所以必用之者,實以其能與上級衙門通聲氣焉。
至紹興師爺之稱,可詳言之。
蓋僕從之於官稱老爺,於幕友稱師爺,刑名、錢穀二席,均得此稱,冠以紹興二字者,則以操是業者之類皆紹人也。
粵省幕友 粵省幕友,束脩與火食併送,與江浙等省脩金之外別送火食者不同。
脩多少不等。
刑名、錢穀兩席有分辦,有兼辦。
南海、番禺兩首縣,案牘較繁,分捕屬、司屬、客案各席;廣府分屬案、提案、客案三席;臬司分廣股、惠股、潮股三席;藩司分東西文案兩院。
張文襄督粵汰之,改委文案委員。
名臣起家幕僚 當代名臣多由辟幕起家,百文敏公齡督兩江,林文忠公則徐、陳芝楣中丞鑾為幕僚,文敏均許以封疆才,後果不謬。
陳佐文敏時,居署西偏池上百八十竿精舍,嘗作小篆牓於亭,曰個中樂。
及陳權兩江督篆,復居此亭,舊同幕友顧蕙為作《中真意圖》,僚屬多有題詠。
至如合淝二李之客於曾文正,左,劉二公之客於駱文忠,則尤為表表也。
紅蘭主人邸多文學士 紅蘭主人嶽端,安親王子,善詩詞。
邸中多文學士,安王命教諸子弟,故康熙間宗室文風,以安邸為最盛。
延沈方舟濟等為上賓。
方舟妻朱氏,名柔然,亦工詩,遲方舟久不歸,作《杭州圖》寄之。
主人為題詩雲:「應憐夫壻無歸信,翻畫家山遠寄來。
」沈即日束裝南旋。
主人嘗選郊、島詩,為《寒瘦集》行世。
彭訒庵佐金光祖 南昌彭佑訒庵,國初俠士也,力田養親,且耕且讀。
年四十,父母歿,始有四方之志。
才略過人,諸大帥爭緻之幕府,而名績尤著於粵東。
康熙癸醜,三藩作亂,彭與寧都魏際瑞以策幹平南王,不合,遂遊諸方面間,而制府金光祖雅重之。
劉進忠畔,官兵合圍潮州議,繞營掘濠,而近營塚數百,居民洶懼。
彭詢知其俗多深葬,遂獻議,濠寬上狹下如釜形,斜深丈許,即不傷墓中骨。
金稱善,因屬役於彭,民大喜。
未幾,城遂下。
海寇趙子龍犯肇慶,欲招之降,而難其人,強彭往。
至則露刃相向,彭屹然注視良久,曰:「若非濠畔街趙某乎?」趙屯冑涕泣,立解甲歸順。
始趙居廣城,眾辱之於市,彭解之,與白金為生計,故一見而屈。
金將上功以彭攝監司,彭拂袖行。
抵廣州,傅忠烈公以書幣迎。
謝曰:「公惟忼直輕信人,勿蹈賊計。
吾二親未葬,子幼,不復來分憂矣。
」已而傅果中詭計,入賊營,遇害。
彭在軍,當道所遺白金,隨手散,至家解裝,僅買屋兩楹,田數十畝,而葬四世十喪,餘皆以恤族婣朋友之貧者。
邵子湘佐宋牧仲 邵長蘅字子湘,號青門,武進人。
康熙中曾應博學鴻詞之召,報罷,入太學,再應京兆試,卒不遇,益縱情山水。
宋牧仲開府吳會,禮緻之幕府,談道論文,敦布衣昆弟之好。
世宗聘會稽徐某 雍正初,會稽有徐某,年四旬餘,精名法,遊河南,當時名幕也。
偶家居,忽有使來聘,幣至豐,所訂束脩亦甚厚,而不具名。
徐訝甚,謂其使曰:「爾主為何人?為何官?聘我往何處?」使曰:「先生毋詳詰,至後自知之,決不有負先生也。
」徐籌躇至再,遂約期同行。
不旬日而至,使前導,歷高堂大廈數十重,至一處,使謂徐曰:「此即先生室也。
服禦飲食,有人司之,但不可出某處之門,出則恐不利。
主人事忙,暇時自來相會,毋亟亟也。
」言畢,怱怱去。
徐大疑,詢役人,又皆言語含糊。
越數日,即有人送案件來辦,徐閱之,皆各省重案也。
方一月,前使又來,囑寫家書,注明銀兩居址,徐作書付之。
家書來,亦以原封送閱。
如是年餘,徐以一步不能出門為恨,適院牆倚有木梯,乃緣梯而升,欲覽牆外風景。
不意隔牆一院,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