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節
關燈
小
中
大
巴紮羅夫老兩口沒料到兒子突然歸來,所以高興極了,尤其忙壞了阿琳娜-弗拉西耶芙娜,以至瓦西裡-伊凡内奇把她比作“母沙雞”。
說真的,她晃動起短下擺的外套來,真像母雞尾巴一般。
而他自己一個勁兒哼哼,咬他長煙鬥的琥珀嘴兒,還張開指頭捧着脖子來回轉動他的腦瓜,像是試驗腦瓜是否裝得牢靠,忽又咧大嘴巴無聲地大笑。
“這回我來家要住上六個星期,老父親,”巴紮羅夫對他說,“我要工作,所以切莫打擾我。
” “我決不在您跟前露臉!”瓦西裡-伊凡内奇回答。
他信守許諾,把兒子仍舊安排在他書房裡住下後便避不照面,并且告誡妻子切莫流露任何不必要的感情。
“孩子媽,”他說,“葉夫根尼第一次回來時我們曾使得他讨厭,這回咱們可要放知趣些了。
”阿琳娜-弗拉西耶芙娜同意丈夫的意見,不過,這與她無多大關系,因為她隻在飯桌上才見得着兒子,而且吓得不敢開口說話。
有時,她會叫上一聲:“葉夫根尼,親愛的!”但沒等兒子回頭看她,便撥弄着提包穗子悄聲說:“沒什麼,沒什麼,我隻是念叨一句,”之後便用手支起臉對瓦西裡-伊凡内奇說:“你最好問問葉夫根尼午餐要吃什麼:白菜湯呢,還是紅菜湯?”“你幹嗎自己不問?”“怕他讨厭呀!”但過不多久,巴紮羅夫本人也不再固執己見,工作的狂熱勁兒消失了,代之而來的是寂寞之感和心緒不甯,他的一舉一動無不顯出疲倦,甚至行走的時候也不是邁着那種堅實的、勇往直前的步子。
他不再獨個兒出去散步,他尋覓與人共話的機會,他到客廳去喝茶,和瓦西裡-伊凡内奇一起去花園遛達并且一起抽“悶煙”,甚至有一次還打聽起阿曆克賽神父的近況。
瓦西裡-伊凡内奇對他這種變化感到高興,但他的高興沒持續多久。
“我們的葉夫根尼真叫人擔心,”他悄悄對着妻子抱怨。
“如果是不滿意或者生氣,倒也罷了,但他那份苦惱,他那份憂傷實在可怕。
他不作聲——罵我們一頓也好呀!人呢,一天比一天瘦,臉色一天比一天難看。
”“主啊,主啊!”老婦人小聲說道,“我本來很想給他頸上挂個香囊兒避邪,但他哪能願意呢!”瓦西裡-伊凡内奇幾次三番小着心兒想探問究竟,問他的工作,他的健康,問阿爾卡季……可是巴紮羅夫回答起來很不樂意,隻随便應付,有次他發覺父親在談話中又想暗中試探,不由惱道:“你幹嗎像是蹑手蹑腳般圍着我打轉兒?這方法比以前的更壞!”“哦,我沒事,隻是說說罷了,”可憐的瓦西裡-伊凡内奇趕忙回答。
他把話題引到政治方面的意圖也毫無結果。
有一回談到了即将實行的農奴解放和社會好轉迹象,他希望能引起兒子的關注,然而兒子隻冷冷說道:“昨兒我在籬笆旁走過,聽見本地的幾個農家小子在哼着新歌:時候到了,我的心裡感到愛了……瞧,這就是你說的好轉迹象。
” 有時巴紮羅夫到村裡去找個把農民聊天,他像平時那樣開幾句玩笑,然後話入正題:“喂,老弟,給我說說你對生活的看法,據說你們是俄羅斯的力量和未來所在,曆史的新紀元要從你們開始,由你們來發号施令制訂法律。
”農民或是什麼也不回答,或是說些類似以下的話:“我們……也能……因為……比方說,也得問問教堂裡的副祭壇是啥樣的。
” “你倒給我解釋解釋,你們說的世界是怎麼回事?”巴紮羅夫打斷了對方的話,“是不是像故事所說建在三條魚背上的?” “是這樣,少爺,土地是由三條魚的背脊托起的,”農民以講家譜的口吻用慈祥的單調聲音和氣地說。
“但大家知道,管我們土地的是老爺,也就是說你們是生養我們的父輩。
老爺越兇,農民越恭順聽話。
” 聽過諸如此類的話,巴紮羅夫輕蔑地聳聳肩,掉頭走了,農民也去幹他自己的活兒。
“方才說什麼來着?”另一個農民,約中等年紀,帶張繃得緊緊的臉,打從他家門口老遠地問,巴紮羅夫說話時他也在場。
“是說欠租的事嗎?” “哪是說欠租呀,我的老弟!”第一個農民回答,此時已不是說家譜式的單調的調門,而是換成不值一提的輕蔑語氣。
“胡謅一通,舌頭發癢呗!誰不知道他是大少爺,能懂個啥?” “能懂啥!”另一個農民回答,于是揮揮帽,緊緊腰,兩人說起了他們自個兒的事。
啊,輕蔑地聳聳肩、自認善于跟農民打交道的巴紮羅夫(他和帕維爾-彼得羅維奇争論時曾一再誇口),信心十足的巴紮羅夫從未想到過他在農民眼裡隻像那逗人笑的小醜…… 晚上他終于有事可做了。
有次瓦西裡-伊凡内奇當他面給一個農民包紮受傷的腳,但老頭兒手抖,紮不好繃帶,改由兒子幫忙。
自此之後他也介入行醫,同時嘲笑他父親提出的種種背時療法。
對巴紮羅夫的嘲笑瓦西裡-伊凡内奇毫不介意,甚至認為這是安慰。
他用兩根指頭捏住油膩膩的睡衣扣縫,一面抽煙鬥,一面樂滋滋地聽巴紮羅夫指點評說,巴紮羅夫說話越是惡狠狠,幸福的父親越善意地笑,笑得露出兩排煙薰的黑牙。
他甚至模仿兒子說的毫無意義的俗語,例如,他接連幾天不管必要沒必要都說上一句“那是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芝麻綠豆小事!”隻因為他兒子得知他常去參加晨禱時用過這話。
“謝天謝地,他不再無端發愁了!”他悄悄對着老伴說,“今天把我挖苦了一番,真妙!”他想及有這麼個好助手,不由眉飛色舞,心胸充滿驕傲。
“是呀,
說真的,她晃動起短下擺的外套來,真像母雞尾巴一般。
而他自己一個勁兒哼哼,咬他長煙鬥的琥珀嘴兒,還張開指頭捧着脖子來回轉動他的腦瓜,像是試驗腦瓜是否裝得牢靠,忽又咧大嘴巴無聲地大笑。
“這回我來家要住上六個星期,老父親,”巴紮羅夫對他說,“我要工作,所以切莫打擾我。
” “我決不在您跟前露臉!”瓦西裡-伊凡内奇回答。
他信守許諾,把兒子仍舊安排在他書房裡住下後便避不照面,并且告誡妻子切莫流露任何不必要的感情。
“孩子媽,”他說,“葉夫根尼第一次回來時我們曾使得他讨厭,這回咱們可要放知趣些了。
”阿琳娜-弗拉西耶芙娜同意丈夫的意見,不過,這與她無多大關系,因為她隻在飯桌上才見得着兒子,而且吓得不敢開口說話。
有時,她會叫上一聲:“葉夫根尼,親愛的!”但沒等兒子回頭看她,便撥弄着提包穗子悄聲說:“沒什麼,沒什麼,我隻是念叨一句,”之後便用手支起臉對瓦西裡-伊凡内奇說:“你最好問問葉夫根尼午餐要吃什麼:白菜湯呢,還是紅菜湯?”“你幹嗎自己不問?”“怕他讨厭呀!”但過不多久,巴紮羅夫本人也不再固執己見,工作的狂熱勁兒消失了,代之而來的是寂寞之感和心緒不甯,他的一舉一動無不顯出疲倦,甚至行走的時候也不是邁着那種堅實的、勇往直前的步子。
他不再獨個兒出去散步,他尋覓與人共話的機會,他到客廳去喝茶,和瓦西裡-伊凡内奇一起去花園遛達并且一起抽“悶煙”,甚至有一次還打聽起阿曆克賽神父的近況。
瓦西裡-伊凡内奇對他這種變化感到高興,但他的高興沒持續多久。
“我們的葉夫根尼真叫人擔心,”他悄悄對着妻子抱怨。
“如果是不滿意或者生氣,倒也罷了,但他那份苦惱,他那份憂傷實在可怕。
他不作聲——罵我們一頓也好呀!人呢,一天比一天瘦,臉色一天比一天難看。
”“主啊,主啊!”老婦人小聲說道,“我本來很想給他頸上挂個香囊兒避邪,但他哪能願意呢!”瓦西裡-伊凡内奇幾次三番小着心兒想探問究竟,問他的工作,他的健康,問阿爾卡季……可是巴紮羅夫回答起來很不樂意,隻随便應付,有次他發覺父親在談話中又想暗中試探,不由惱道:“你幹嗎像是蹑手蹑腳般圍着我打轉兒?這方法比以前的更壞!”“哦,我沒事,隻是說說罷了,”可憐的瓦西裡-伊凡内奇趕忙回答。
他把話題引到政治方面的意圖也毫無結果。
有一回談到了即将實行的農奴解放和社會好轉迹象,他希望能引起兒子的關注,然而兒子隻冷冷說道:“昨兒我在籬笆旁走過,聽見本地的幾個農家小子在哼着新歌:時候到了,我的心裡感到愛了……瞧,這就是你說的好轉迹象。
” 有時巴紮羅夫到村裡去找個把農民聊天,他像平時那樣開幾句玩笑,然後話入正題:“喂,老弟,給我說說你對生活的看法,據說你們是俄羅斯的力量和未來所在,曆史的新紀元要從你們開始,由你們來發号施令制訂法律。
”農民或是什麼也不回答,或是說些類似以下的話:“我們……也能……因為……比方說,也得問問教堂裡的副祭壇是啥樣的。
” “你倒給我解釋解釋,你們說的世界是怎麼回事?”巴紮羅夫打斷了對方的話,“是不是像故事所說建在三條魚背上的?” “是這樣,少爺,土地是由三條魚的背脊托起的,”農民以講家譜的口吻用慈祥的單調聲音和氣地說。
“但大家知道,管我們土地的是老爺,也就是說你們是生養我們的父輩。
老爺越兇,農民越恭順聽話。
” 聽過諸如此類的話,巴紮羅夫輕蔑地聳聳肩,掉頭走了,農民也去幹他自己的活兒。
“方才說什麼來着?”另一個農民,約中等年紀,帶張繃得緊緊的臉,打從他家門口老遠地問,巴紮羅夫說話時他也在場。
“是說欠租的事嗎?” “哪是說欠租呀,我的老弟!”第一個農民回答,此時已不是說家譜式的單調的調門,而是換成不值一提的輕蔑語氣。
“胡謅一通,舌頭發癢呗!誰不知道他是大少爺,能懂個啥?” “能懂啥!”另一個農民回答,于是揮揮帽,緊緊腰,兩人說起了他們自個兒的事。
啊,輕蔑地聳聳肩、自認善于跟農民打交道的巴紮羅夫(他和帕維爾-彼得羅維奇争論時曾一再誇口),信心十足的巴紮羅夫從未想到過他在農民眼裡隻像那逗人笑的小醜…… 晚上他終于有事可做了。
有次瓦西裡-伊凡内奇當他面給一個農民包紮受傷的腳,但老頭兒手抖,紮不好繃帶,改由兒子幫忙。
自此之後他也介入行醫,同時嘲笑他父親提出的種種背時療法。
對巴紮羅夫的嘲笑瓦西裡-伊凡内奇毫不介意,甚至認為這是安慰。
他用兩根指頭捏住油膩膩的睡衣扣縫,一面抽煙鬥,一面樂滋滋地聽巴紮羅夫指點評說,巴紮羅夫說話越是惡狠狠,幸福的父親越善意地笑,笑得露出兩排煙薰的黑牙。
他甚至模仿兒子說的毫無意義的俗語,例如,他接連幾天不管必要沒必要都說上一句“那是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芝麻綠豆小事!”隻因為他兒子得知他常去參加晨禱時用過這話。
“謝天謝地,他不再無端發愁了!”他悄悄對着老伴說,“今天把我挖苦了一番,真妙!”他想及有這麼個好助手,不由眉飛色舞,心胸充滿驕傲。
“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