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節
關燈
小
中
大
”
“你的朋友到我們家作客……不方便……”
“你說巴紮羅夫嗎?完全不用擔心,他可沒有那種世俗的偏見。
” “當然,你有住的地方,但給客人住的小廂房太簡陋了。
” 尼古拉-彼得羅維奇說。
“怎麼說這樣的話,爸?”阿爾卡季忙攔住他的話頭,“你倒是像賠不是了,這多不好!” “我當然應該慚愧。
”尼古拉-彼得羅維奇的臉愈來愈紅。
“得啦,爸爸,得啦,求你别再多說啦!”阿爾卡季笑着親切地安慰父親。
“有什麼好賠不是的!”他暗自想。
在他心中倏地升起了一股對和藹而軟弱的父親的柔情,而在這憐憫般的柔情中,摻雜着某種私底下的自負感。
“别再多說啦,”他重複了一遍。
他為自己有這樣的開明态度而自鳴得意。
尼古拉-彼得羅維奇還在撫摩額頭,這時從指縫間偷偷地看了兒子一眼,蓦地心像被揪了一下……但他立時責備起自己來。
“從這兒開始,便是我們的田地了。
”經過很長時間的沉默,他又開口說話。
“瞧那前面,是我們家的林子不是?”阿爾卡季問。
“是的,是我們家的,但賣出去了,今年要來砍伐。
” “幹嗎賣掉它?” “缺錢用。
再說,這塊地就要分給農民了。
” “就是不給你交租的那些農民嗎?” “交不交随他們的便,不過,他們遲早會交的。
” “砍掉那片林子多可惜,”阿爾卡季邊說,邊環顧周圍的景物。
他們走過的地段并非美麗,平原接着平原,起伏綿亘直到天邊,間或點綴着些小樹林和長有稀稀拉拉的、低矮的灌木叢的曲折溝壑,就像葉卡捷琳娜時代老地圖冊上描繪的一樣。
小河和它塌落的河岸、小不點兒的池塘和它失修的閘門,小小的村落和低矮的、屋面半破的農舍,傾斜的磨坊和荊條籬笆牆,磨坊旁空空的谷倉和那嘻開嘴似的大門,泥灰剝落的教堂,荒涼的墳場以及東倒西歪的木制十字架,這一切都使阿爾卡季看了心裡難受。
而又仿佛是故意似的,他遇見的農民身上一概穿着破衣爛衫,胯下是可憐巴巴的驽馬,連路旁的爆竹柳也都缺枝少葉,沒有了樹皮,就像蓬頭垢面的乞丐,而那些瘦弱不堪的、全身稀髒的、餓壞了的母牛貪婪地啃着溝邊的草尖,模樣兒似同剛從可怕的魔爪之下掙紮出來,在美好的春天裡這些疲憊的牲口顯得分外可憐,使人重又想起寂寥而漫長的冬日和漫天風雪……“不,”阿爾卡季想,“這是個窮地方,人不勤快,日子又不富裕,不能,不能讓它這樣下去,必須進行改革……但怎麼改法,又從哪改起呢?……” 阿爾卡季一路沉思默想……但在他沉思的當兒,春天卻在展示自己的綽約豐姿。
周圍的一切——樹啦,灌木叢啦,青草啦,——都是綠瑩瑩的,沐浴在和煦的春風裡,都在輕盈地搖蕩,輕柔地呼吸。
到處都播撒着雲雀的歌唱。
鳳頭麥雞忽而在貼近草原的低空盤旋呼叫,忽又默默涉足于沼地草墩。
踯躅在春小麥地裡的白嘴鴉使一片蔥綠平添了幾顆優雅的黑痣,然而,它們旋又鑽進了開始變白的裸麥田,偶爾在霧霭般的麥浪中露出它們的小腦袋。
阿爾卡季看啊,看啊,感到懶洋洋的暖流淌過心胸,把他那思緒湮沒了。
他脫去大衣,高興地,像天真無邪的孩子那樣瞧他的父親……于是父親又擁抱了他。
“就快到了,”尼古拉-彼得羅維奇說道,“隻消登上土崗,便能看見我們的宅院了。
我們可以在一起舒舒服服地過日子,阿爾卡季,也可以幫我照料農事,如果你不厭其煩的話。
現在我們應該貼得更近,彼此了解得更深,你說是嗎?” “當然啦,”阿爾卡季回答。
“今兒天氣多好!” “是為了迎接你的到來嘛,親愛的兒子。
是呀,現在正是最好的仲春時節,我完全同意普希金寫的——你記得《葉夫根尼-奧涅金》嗎? 春呀,春呀,戀愛的時光! 但你的來臨,卻使我惆怅。
…… “阿爾卡季,”從四輪馬車裡傳來巴紮羅夫的聲音,“請遞一匣火柴過來,我沒有點煙鬥的了。
” 尼古拉-彼得羅維奇停止了吟誦。
在一旁聆聽的阿爾卡季正既感喜悅又感同情和憐憫的當兒,聽見叫喚忙不疊從口袋裡掏出銀質火柴盒,命彼得給巴紮羅夫送去。
“你要雪茄嗎?”巴紮羅夫問。
“給我一支,”阿爾卡季回答。
彼得拿回火柴的同時還帶來一支粗大的黑雪茄,阿爾卡季立時把它點燃并抽了起來,老煙葉子的辣味兒使得從來不吸煙的尼古拉-彼得羅維奇不由悄悄地——為了不使兒子感到委屈——掉過臉去向着别處。
一刻鐘後,兩輛馬車已停在紅鐵瓦、灰木牆新宅的台階前。
這就是瑪麗伊諾,又名新村,但農民則稱它為“窮莊”
” “當然,你有住的地方,但給客人住的小廂房太簡陋了。
” 尼古拉-彼得羅維奇說。
“怎麼說這樣的話,爸?”阿爾卡季忙攔住他的話頭,“你倒是像賠不是了,這多不好!” “我當然應該慚愧。
”尼古拉-彼得羅維奇的臉愈來愈紅。
“得啦,爸爸,得啦,求你别再多說啦!”阿爾卡季笑着親切地安慰父親。
“有什麼好賠不是的!”他暗自想。
在他心中倏地升起了一股對和藹而軟弱的父親的柔情,而在這憐憫般的柔情中,摻雜着某種私底下的自負感。
“别再多說啦,”他重複了一遍。
他為自己有這樣的開明态度而自鳴得意。
尼古拉-彼得羅維奇還在撫摩額頭,這時從指縫間偷偷地看了兒子一眼,蓦地心像被揪了一下……但他立時責備起自己來。
“從這兒開始,便是我們的田地了。
”經過很長時間的沉默,他又開口說話。
“瞧那前面,是我們家的林子不是?”阿爾卡季問。
“是的,是我們家的,但賣出去了,今年要來砍伐。
” “幹嗎賣掉它?” “缺錢用。
再說,這塊地就要分給農民了。
” “就是不給你交租的那些農民嗎?” “交不交随他們的便,不過,他們遲早會交的。
” “砍掉那片林子多可惜,”阿爾卡季邊說,邊環顧周圍的景物。
他們走過的地段并非美麗,平原接着平原,起伏綿亘直到天邊,間或點綴着些小樹林和長有稀稀拉拉的、低矮的灌木叢的曲折溝壑,就像葉卡捷琳娜時代老地圖冊上描繪的一樣。
小河和它塌落的河岸、小不點兒的池塘和它失修的閘門,小小的村落和低矮的、屋面半破的農舍,傾斜的磨坊和荊條籬笆牆,磨坊旁空空的谷倉和那嘻開嘴似的大門,泥灰剝落的教堂,荒涼的墳場以及東倒西歪的木制十字架,這一切都使阿爾卡季看了心裡難受。
而又仿佛是故意似的,他遇見的農民身上一概穿着破衣爛衫,胯下是可憐巴巴的驽馬,連路旁的爆竹柳也都缺枝少葉,沒有了樹皮,就像蓬頭垢面的乞丐,而那些瘦弱不堪的、全身稀髒的、餓壞了的母牛貪婪地啃着溝邊的草尖,模樣兒似同剛從可怕的魔爪之下掙紮出來,在美好的春天裡這些疲憊的牲口顯得分外可憐,使人重又想起寂寥而漫長的冬日和漫天風雪……“不,”阿爾卡季想,“這是個窮地方,人不勤快,日子又不富裕,不能,不能讓它這樣下去,必須進行改革……但怎麼改法,又從哪改起呢?……” 阿爾卡季一路沉思默想……但在他沉思的當兒,春天卻在展示自己的綽約豐姿。
周圍的一切——樹啦,灌木叢啦,青草啦,——都是綠瑩瑩的,沐浴在和煦的春風裡,都在輕盈地搖蕩,輕柔地呼吸。
到處都播撒着雲雀的歌唱。
鳳頭麥雞忽而在貼近草原的低空盤旋呼叫,忽又默默涉足于沼地草墩。
踯躅在春小麥地裡的白嘴鴉使一片蔥綠平添了幾顆優雅的黑痣,然而,它們旋又鑽進了開始變白的裸麥田,偶爾在霧霭般的麥浪中露出它們的小腦袋。
阿爾卡季看啊,看啊,感到懶洋洋的暖流淌過心胸,把他那思緒湮沒了。
他脫去大衣,高興地,像天真無邪的孩子那樣瞧他的父親……于是父親又擁抱了他。
“就快到了,”尼古拉-彼得羅維奇說道,“隻消登上土崗,便能看見我們的宅院了。
我們可以在一起舒舒服服地過日子,阿爾卡季,也可以幫我照料農事,如果你不厭其煩的話。
現在我們應該貼得更近,彼此了解得更深,你說是嗎?” “當然啦,”阿爾卡季回答。
“今兒天氣多好!” “是為了迎接你的到來嘛,親愛的兒子。
是呀,現在正是最好的仲春時節,我完全同意普希金寫的——你記得《葉夫根尼-奧涅金》嗎? 春呀,春呀,戀愛的時光! 但你的來臨,卻使我惆怅。
…… “阿爾卡季,”從四輪馬車裡傳來巴紮羅夫的聲音,“請遞一匣火柴過來,我沒有點煙鬥的了。
” 尼古拉-彼得羅維奇停止了吟誦。
在一旁聆聽的阿爾卡季正既感喜悅又感同情和憐憫的當兒,聽見叫喚忙不疊從口袋裡掏出銀質火柴盒,命彼得給巴紮羅夫送去。
“你要雪茄嗎?”巴紮羅夫問。
“給我一支,”阿爾卡季回答。
彼得拿回火柴的同時還帶來一支粗大的黑雪茄,阿爾卡季立時把它點燃并抽了起來,老煙葉子的辣味兒使得從來不吸煙的尼古拉-彼得羅維奇不由悄悄地——為了不使兒子感到委屈——掉過臉去向着别處。
一刻鐘後,兩輛馬車已停在紅鐵瓦、灰木牆新宅的台階前。
這就是瑪麗伊諾,又名新村,但農民則稱它為“窮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