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89回 唐明皇夢中見鬼 雷萬春都下尋兄

關燈
,見了秦氏兄弟,叙禮畢,就相邀坐。

    霁雲備述了訪張公不遇而返,門首邂逅此兄,說起賢昆仲大名,十分仰敬,特來晉谒。

    二秦逡巡遜謝,動問尊客姓名居處。

    那漢道:“在下姓雷名萬春,涿州人氏,從小也學讀幾行書,求名不就,棄文習武。

    頗不自揣,常思為國家效微力,争奈未遇其時。

    今因訪親特來到此,幸遇這一位南尊官,得谒賢昆仲兩先生,足慰生平仰慕之意。

    ”霁雲與二秦,見他言詞慷慨,氣概豪爽,甚相欽敬,因問:“雷兄來訪何人?”萬春道:“要訪那樂部中雷海清。

    ”霁雲聽說,怫然不悅道:“那雷海清不過是梨園樂部的班頭,徘優之輩,兄何故還來訪他,難道兄要屈節賤工耶?以為謀進身之地,似乎不可。

    ”萬春笑道:“非敢謀進身之地,因他是在下的胞兄,久不相見,故特來一候耳。

    ”霁雲道:“原來如此,在下失言了。

    ”秦國模說道:“令兄我也常見過,看他雖屈身樂部,大有忠君愛主之心,實與濟輩不同,南兄也不可輕量人物。

    ”萬春因問“南兄,你說訪張公不遇,是那個張公?”霁雲道:“是新任雍邱防禦使張巡是也。

    ”雷萬春說道:“此公是當今一奇人,兄與他是舊相知麼?”霁雲道:“尚未識面,因前高要尉許公名遠的薦引來此。

    ”萬春道:“許公亦奇人也。

    兄與此兩奇人相周旋,定然也是個奇人。

    今即欲去雍邱,投張公麾下麼?”霁雲道:“今祿山反亂,勢必猖狂,吾将投張公共圖讨賊之事。

    ”雷萬春慨然說道:“尊尼之意,正與鄙意相合,倘蒙不棄,願随侍同行。

    ”秦國桢說道:“二兄既有同志,便可結盟,拜為異姓兄弟,共圖戮力皇家。

    ”南、雷二人大喜,遂大家下了四拜,結為生死之交,誓同報國,患難相扶,各無二心。

    正是: 為尋同胞兄,得結同心支。

    笃友愛兄人,事君心不苟。

     當下秦氏兄弟設席相待。

    萬春道:“南兄且暫住此一兩日,待小弟入城去見過家兄,随即同行。

    ”霁雲道:“方才秦先生說,令兄亦非等閑人,弟正欲與令兄一會。

    今晚且都住此,明日我同兄入城,拜見令兄一會何如?”雷萬春應諾。

     至次日早晨,用過點心,二人一齊騎馬進城,來到雷海清住宅,下了馬。

    萬春先入宅内,拜見了哥哥,随同海清出來迎迓霁雲到宅内,叙禮而坐。

    萬春略說了些家事,并述在秦家結交南霁雲,要同往雍邱之意。

    海清歡喜,向霁雲拱手道:“秦家兩狀元是正人君子,尊官和他兩個相契,自非凡品。

    舍弟得與尊官作伴,實為萬幸。

    ”霁雲遜謝道:“此是令弟謬愛,量小子有何才能。

    ”海清對着萬春道:“賢弟你聽我說:我做哥哥的,雖然屈身徘優之列,卻多蒙聖上恩寵,隻指望天下無事,天子永享太平之福。

    誰知安祿山這個逆賊,大負聖恩,稱兵謀反,聞其勢甚猖獗,以誅楊右相為辭。

    那知這個楊右相,卻一味大言欺君,全無定亂安邦之策,将來國家禍患,不知伊于胡底。

    我既身受君恩,朝夕盤桓,自當拚得捐軀圖報。

    賢弟素有壯志,且自勇略勝人,今又幸得與南官人交契,同往投張公,自可相與有成,實當竭力報國。

    從今以後,我自守我的分,你自盡你的忠,你自今不必以我為念。

    ”說罷淚下如雨,萬春也揮淚不止。

    霁雲在旁,慨然歎息不止。

    海清着人取出酒肴,滿酌三杯,随即起身說道:“我逐日在内庭供奉,無暇久叙,國家多事,正英雄建功立節之時也,不必作兒女留戀之态了。

    ”遂将一包金銀,贈為路費,大家各自灑淚而别。

    霁雲嗟歎道:“雷兄,你昆仲二人,真乃難兄難弟,我昨日狂言唐突,正所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矣!”當日二人同回至秦家,兄弟又置酒相待。

    畢後便束裝起行,秦氏兄弟送至十裡長亭,又飲酒餞别,各贈燼儀。

    二人别了主人,自取路徑,直往雍邱去了。

     且說秦國模、秦國桢二人,自聞安祿山反信,甚為朝廷擔憂,兩個人日夕私議征讨之策。

    後又聞官軍失利,地方不守,十分忿怒,意欲上疏條陳便宜。

    又想不在其位,不當多言取咎。

    正躊躇間,恰奉特旨降下,起複秦氏兄弟二人原官。

    中書省行下文書來,秦國模、秦國桢兄弟二人拜恩受命,即日入朝,面君謝恩。

    正是: 隻因夢中一進士,頓起林間兩狀元。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亦凡圖書館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