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84回 幻作戲屏上婵娟 小遊仙空中音樂

關燈
來見駕!”叫聲未絕,隻見一個童子,從房頭飛下。

    年可十四五歲,頭尖腹大。

    整衣肅容,拜于禦前。

    玄宗驚異,即命以大鬥酌酒賜之。

    童子謝了恩,接過酒來,一口氣吃幹。

    玄宗皇帝見他吃得爽快,命更飲一鬥,童子又接來便吃。

    卻吃不上兩三口,隻見那吃的酒,從頭頂上骨都都滾将出來。

    張果笑道:“汝量有限,何得多飲。

    ”遂取桌上桃核一枚擲之,閣閣有聲,應手而仆,酒流滿地。

    仔細一看,卻原來不是童子,是一個盛酒的葫蘆,其中僅可容一鬥酒。

    玄宗看了大笑道:“先生遊戲,神通甚妙,可更進一觞。

    ”乃密令内侍把烏董酒,斟與他吃。

    張果卻不推辭,一飲而盡。

    少頃,隻見張果垂頭閉目,就坐席上,昏然睡去。

    玄宗當時吩咐内侍說,不要驚動他,由他熟睡。

    沒半個時辰,即欠伸而起笑道:“此酒非佳酒也,若他人飲此酒,不複醒矣!”袖中出一小鏡子自照道:“惡酒竟壞我齒。

    ”玄宗看時,果見其齒都黑了。

    張果不慌不忙,雙手向兩頤一拍,把口中黑齒盡數都吐出來了,登時又重生了一口雪白的好牙齒。

    玄宗一見,驚喜贊歎道好。

    正是: 戲将毒草試神仙,隻博先生一覺眠。

     不壞真身依舊在,齒牙落得換新鮮。

     自此玄宗愈信神仙之術。

     時至上元之夕,玄宗于内庭高紮彩樓,張燈飲宴。

    不召外臣陪飲,亦不召嫔妃奉侍。

    隻召張果、葉法善二人。

    張果偶他往,未即至,法善先來。

    玄宗賜坐首席,舉觞共飲,一時燈月交輝,歌舞間作,十分歡喜。

    玄宗酒酣,指着燈彩笑道:“此間燈事,可謂極盛,他方安能有此耶!”法善舉眼,四下一看,用手向西指道:“西涼府城中,今夜燈事極勝,不亞于京師。

    ”玄宗道:“先生若有所見,朕不得而見也。

    ”法善道:“陛下欲見,亦有何難。

    ”玄宗連忙問道:“尊師有何法術,可使朕一見勝境乎?”法善道:“臣今承陛下禦風而往,轉回不過片時。

    ”玄宗欣然而起。

    旁邊走高力士過來,俯伏奏道:“葉尊師雖有妙法,皇爺豈可以身為試,願勿輕動。

    ”玄宗道:“尊師必不誤朕,汝切勿多言,我亦不須汝同行,你隻在此候着便了。

    ”高力士不敢再說,唯唯而退。

     法善請玄宗暫撤宴更衣;小内侍二人,亦更換衣服。

    俱出立庭中,都叫緊閉雙目。

    隻覺兩足騰起,如行霄漢中。

    俄頃之間,腳已着地。

    耳邊但聞人聲喧鬧,都是西涼府語音。

    法善叫請開眼,玄宗開目一看,隻見彩燈綿亘數裡,觀燈之人,往來雜沓;心上又驚又喜,雜于稠人之中,到處遊看,私問法善道:“尊師得非幻術乎?”法善道:“陛下苦不信今夜之遊,請留征驗。

    ”遂問内侍:“你等身邊帶得有何物件?”内侍道:“有皇爺常把玩的小玉如意在此。

    ”法善乃與玄宗入一酒肆中,呼酒共飲,須臾飲訖。

    即以小玉如意,暫抵酒價。

    請唐皇寫了一紙手照,約幾日遣人來取贖。

    出了店門,步至城外,仍教各自閉目。

    頃刻之間,騰空而回,直到殿前落地。

    高力士接着,叩頭口稱萬歲,看席上所燃的金蓮寶燭,猶未及半也。

     玄宗正在驚疑,左右傳奏張果先生到,玄宗即時延入。

    張果道:“臣偶出遊,未即應召而至,伏乞陛下恕臣之罪。

    ”玄宗道:“先生輩閑雲野鶴,豈拘世法,有何可罪之有?但未知先生适間何往?”張果道:“臣适往廣陵訪一道友,不意陛下見召,以緻來遲。

    ”玄宗道:“廣陵去此甚遠,先生之往來,何其速也!”張果笑道:“朝遊北海,幕宿蒼梧,仙家常事,況如西涼廣陵,直跬步間耳。

    ”因問法善道:“西涼燈事若何?”法善道:“與京師略同。

    ”玄宗問道:“先生适從廣陵來,廣陵亦行燈事否?”張果老道:“廣陵燈事亦極盛,此時正在熱鬧之際。

    ”法善道:“臣不敢啟請陛下,更以餘興至彼一觀,亦頗足以怡悅聖情。

    ”玄宗欣喜道:“如此甚妙。

    ”因問張果道:“先生肯同往麼?”張果老道:“臣願随聖駕,此行可不須騰空禦風,亦不須遊行城市。

    臣有小術,上可不至天,下可不着地,任憑陛下玩賞。

    ”玄宗道:“此更奇妙,願即施行神術。

    ”張果道:“請陛下更衣,穿極華美冠裳。

    ”叫高力士亦著華服,又使梨園伶工數人,亦都著錦衣花帽。

    張果老卻解下自己腰間絲縧向空一擲,化成一座彩橋,起自殿庭,直接雲霄。

    怎見得這橋的奇異?有“西江月”詞一阕為證: 白玉瑩瑩鋪就,朱欄曲曲遮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