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75回 釋情癡夫婦感恩 伸義讨兄弟被戮

關燈
”便道:“擲個狀元罷!”三思道:“狀元雖好,隻是兩個人有何意味?”中宗道:“你與我總是親戚,我請娘娘與上官昭儀出來,四人共擲,豈不有趣。

    ”三思見說,心中大喜,道:“妙。

    ”中宗吩咐左右。

    隻見韋後與上官昭儀,俱素淨打扮,另有一種袅娜韻緻,大家坐了擲起,不多幾擲,中宗就是一個麼渾純,三人鼓掌笑道:“妙呀!狀元還是殿下占着。

    ”中宗道:“好便好,隻是麼色;若是純六,再無人奪去。

    ”三思道:“說甚話來,一是數之始,絕妙的了,所謂一元複始,萬像更新,快奉一巨觞與殿下。

    ”中宗飲于,三人又擲。

    上官昭儀擲了四個四,說道:“好了,我是榜眼。

    ”韋後道:“不要管榜眼探花,也該吃一杯;等我擲六個四出來,連殿下都扯下來。

    ”兩個在那裡擲,中宗心上想:“此時初更時分,怎麼還不見動靜。

    若是他們做不來,不如且放三思回家去,我今叫人去打聽一回。

    ”就叫婉兒道:“你看他兩個再擲,有了探花,我就要考了。

    我去一回就來。

    ” 三思見中宗去了,把椅子移近了韋後,名雖擲色,免不得捏手捏腳。

    昭儀知趣,笑道:“娘娘,妾去看看王爺來。

    ”韋後恨不得昭儀起身去了。

    韋後連侍女們也都遣開,正待與三思做些勾當,隻見昭儀嚷将進來道:“娘娘不好了!”二人聽見,忙走開坐了,問道:“有什麼不好?”話未說完,隻見中宗已在面前叫道:“武大哥,我叫婉兒陪你,暫且後邊閣中坐一回兒。

    ”三思道:“此時為甚人聲鼎沸?”中宗便把張柬之等五人,要斬絕張、武二氏,我再三勸他,不要加害于你,二張想已誅矣!三思聽見,忙雙膝跪下道。

    “萬歲爺救臣之命!”隻見身上戰栗不已。

    韋後道:“皇爺留你在此,自有主意,何必驚懼?”說時隻見許多宮奴,跑進來禀道:“衆臣在外,請皇爺出去。

    ”中宗忙叫婉兒,推三思到閣中去了,即便來到外面。

     原來張柬之等統兵已到中宮,恰好二張正與武後酣寝,躲避不及,被軍士們一刀一個,雙雙殺了。

    太後大驚,柬之等請太後即日遷入上陽宮,取了玺绶,來見中宗奏道:“太後已遷,玉玺已在此,衆臣都在殿上,請陛下速登寶位。

    ”中宗升殿,柬之等先獻上玺绶,又将張昌宗、張易之首級呈驗,然後各官朝賀,複國号曰唐,仍立韋後為皇後,封後父元貞為上洛王,母楊氏為榮國夫人。

    張柬之等五人,俱封為王。

    柬之道:“武三思一門,必欲如二張之罪誅之。

    前蒙陛下吩咐,隻得姑免,今若仍居王位,臣等實難與為僚。

    ”中宗聽了,不得已削三思王位為司空。

    衆人謝恩出朝。

    洛州長史薛季昶對五王說道:“二兇雖除,産、祿猶存,去草不除根,終當複生。

    ”五王道:“大事已定,彼猶幾肉耳,何複能為?”季昶歎道:“三思不死,我輩不知死所矣!”中宗改元神龍,尊武後号曰則天大聖皇帝,封弟旦為湘王,大赦天下,萬民歡悅。

     太後被柬之等遷到上陽宮去,思想前事,如同一夢,時常流淚,患病起來,日加沉重。

    三思心上不好意思,隻得進宮去問候,見太後睡卧,顔色黃瘦,不勝駭歎道:“臣因多故,不便時常進宮,不意聖容消瘦如此。

    ”便把手來着體撫摩。

    太後對三思道:“我的兒呀,你許久不進來,可知我病已入膏盲,隻在旦夕要長别了,不知我宗族可能保全否?”三思道:“不必陛下憂煩,聖上已面許生全武氏,尊體還當着意調攝,自然痊愈。

    ”三思又訴張柬之等兇惡,所以不能時進宮來,說罷大哭。

    太後歎一聲道:“兒呀,近聞得韋後與你私通,甚是歡愛,你去訴與他知,叫他設計,除此五惡,我屬可高枕矣。

    ”三思點首,太後道:“你去請皇上來,我有話吩咐他。

    ”三思出去,與中宗說知;中宗忙到上陽宮,太後叮咛了一回。

    過了兩日,太後駕崩,中宗頒诏天下,整治喪禮不題。

     且說三思門下,兵部尚書宗楚客、禦史中丞周利用、侍禦史冉祖雍、太仆李俊、光祿丞宋之遜、監察禦史姚紹之,為之耳目,是為五狗。

    與韋後、婉兒日夜遊柬之等五王不已。

    三思陰令人疏皇後穢行,榜于天津橋,請加廢黜。

    中宗知之,不勝大怒,命監察禦史姚紹之,窮究其事。

    紹之奏言敬晖等五王使人為之,雖曰廢後,實謀大逆,請族誅張柬之等,以雪皇後之憤。

    中宗命法司結其罪案,将柬之等五名流邊遠各州。

    三思又遣人矯制于途中殺之。

    三思方得放心,于是權傾天下,誰不懼着他。

    中宗也沒了主意,每事反去問他,亦聽其節制。

    況韋後一心愛他,常對他說道:“我欲如你姑娘,自得登臨寶位,方遂我心。

    ”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亦凡圖書館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