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03回 逞雄心李靖訴西嶽 造谶語張衡危李淵

關燈
燕雀安知鴻鹄志,任他肉眼笑英雄。

     且說李靖是夜宿于客店,夢一神人,幞頭像簡,烏袍角帶,手持一黃紙,對李靖道:“我乃西嶽判官,奉大王之命,與你這一紙。

    你一生之事都在上。

    ”李靖接來展看,隻見上寫道: 南國休嗟流落,西方自得奇逢。

    紅絲系足有人同,越府一時跨 鳳;道地須尋金卯,成家全賴長引一盤棋局識真龍,好把堯天日 捧。

     李靖夢中看了一遍,牢記在心。

    那判官道:“凡事自有命數,不可奢望,亦不須性急,待時而動,擇主而事,不愁不富貴也。

    ”言訖不見。

    李靖醒來,一一記得明白,想道:“據此看來,我無天子之分,隻好做個輔佐真主之人了。

    那神道所言,後來自有應驗。

    ”自此息了圖王奪霸的念頭,隻好安心待時。

    正是: 今日且須安蠖屈,他年自必奮鵬搏。

     一日偶團訪友于渭南,寓居旅舍;乘着閑暇,獨自騎馬,到郊外射獵遊戲。

    時值春末夏初,見村農在田耕種,卻因久旱,田上幹硬,甚是吃力。

    李靖走得困倦,下馬向一老農告乞茶湯解渴。

    那老農見是個過往客官,不敢怠慢,忙喚農婦去草屋中,煎出一厘茶來,奉與李靖吃了。

    李靖稱謝畢,仍上馬前行。

    忽見山岩邊走出一個兔兒。

    李靖縱馬逐之。

    那兔東跑西走,隻在前面,卻趕他不着;發箭射之,那兔便帶着箭兒奔走。

    李靖隻顧趕去,不知趕過了多少路,兔兒卻不見了。

    回馬轉看,不記來路,隻得垂鞭信馬而行。

    看看紅日沉西,李靖心焦道:“日暮途歧,何處歇宿哩!”舉目四望,遙見前面林子裡,有高樓大廈。

    李靖道:“那邊既有人家,且去投宿則個。

    ”遂策馬前往。

     到得那裡看時,乃是一所大宅院。

    此時已是掌燈時候,其門已聞。

    李靖下馬扣門。

    有一老蒼頭出問是誰。

    李靖道:“山行迷路,日暮途窮,求借一宿。

    ”蒼頭道:“我家郎君他出,隻有老夫人在宅,待我入内禀知,肯留便留。

    ”李靖将所騎之馬,系于門前樹上,拱立門外待之。

    少頃,内邊傳呼:“老夫人請客登堂相見。

    ”李靖整衣而入。

    裡面燈燭輝煌,堂宇深邃。

    但見; 畫棟雕梁,珠簾翠箔。

    堂中羅列,無一非眩目的奇珍;案上鋪排,想 多是賞心的寶玩。

    蒼頭并赤足,一行行階下趨承;紫袖與青衣,一對對庭 前侍立。

    主人有禮,晉接處自然肅肅雍雍;客子何來,投止時不妨信信宿 宿。

    正是潭潭堪羨王侯府,滾滾應慚塵俗身。

     那老夫人年可五十餘,緣裙素襦,舉止端雅,立于堂上。

    左右女婢數人,也有執巾栉的,也有擎香爐的,也有捧如意的,也有持拂子的,兩邊侍立。

    李靖登堂鞠躬晉谒。

    老夫人從容答禮:“請問,尊客姓氏,因何至此?”李靖通名道姓,具述射獵迷路,冒昧投宿之意,且問:“此間是何家宅院?”老夫人道:“此處乃龍氏别宅。

    老身偶與小兒居此。

    今夜兒輩俱不在舍,本不當遽留外客;但郎君迷路來投,若不相留,昏夜安往?暫淹尊駕,勿嫌慢亵。

    ”遂顧侍婢,命具酒肴款客。

    李靖方遜謝間,酒肴早已陳設,杯盤羅列,皆非常品。

    夫人拱客就席,自己卻另坐一邊,命侍婢酌酒相勸。

    李靖見夫人端莊,侍婢恭敬,恐酒後失禮,不敢多飲;數杯之後,即起身告退。

    老夫人道:“郎君尊騎,已暫養廄中。

    前廳左廂,薄設卧榻,但請安寝。

    倘夜深時,或者幾輩歸來,人馬喧雜,不必驚疑。

    ”言訖而入。

    蒼頭引李靖到前廳卧所,隻見床帳衤因褥,俱極華美。

    李靖暗想:“這龍氏是何貴族,卻這等豐富,且是待客有禮?”又想:“他家兒子若歸來,聞知有客在此,或者要請相見,我且不可便睡。

    ”于是閉戶秉燭,獨坐以待。

    因見壁邊書架上,堆滿書籍,便去随手取幾本觀看消閑。

    原來那書上記載的,都是些河神海若,及水族怪異之事,俱目所未睹者。

     李靖看了一回。

    約二更以後,忽聽得大門外喧傳:“有行雨天符到。

    ”又聞裡邊喧傳:“老夫人迎接天符。

    ”李靖駭然道:“如何行雨天符,卻到他家來,難道此處不是人間麼?”正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