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100回 遷西内離間父子情 遣鴻都結證隋唐事

關燈


    幸得見二位仙娥,莫非二仙娥即楊太真、江采蘋乎?”繡衣仙女笑道:“非也,我本郭子儀之小女,河伯夫人也。

    ”通幽道:“河伯夫人,如何卻是郭公之女?又如何卻在此間?”繡衣仙女道:“昔日吾父出鎮河中時,河流為患。

    吾父默禱于河伯,許于河治之後,以小女奉嫁。

    及河患既平,我即無疾而卒,我父葬我于河神廟後,我遂為河伯夫人。

    此事世人所未知。

    ”指着那素衣仙女道:“此位乃内苑淩波池中的龍女,昔日上皇曾于夢中見之,為鼓胡琴,作淩波曲,醒來猶能記憶,因立龍女廟于淩波池上,即此是也。

    龍女與河伯有親,我常得與相會。

    後來龍女被選入蕊珠宮,我因是亦得常常至此。

    那梅妃江采蘋,宿世原是蕊珠宮仙女,兩番谪落人間,今始仍歸本處。

    他塵緣已盡,今雖在此,汝未可得見。

    那楊阿環宿孽未償,幸生人世,以了塵緣,卻又驕奢滢佚,多作惡孽,今孽報正未已,安得在此?汝欲訪他,可往别處去。

    ”通幽道:“梅妃既不可見,必須訪得楊妃蹤迹,才好覆上皇之命,望仙女指示則個。

    ”素衣仙女道:“你隻顧向東行去,少不得有人指示你。

    ”說罷,拉着繡衣仙女,轉步入宮去了。

     通幽果然趁着雲氣望東而行,來到一座高山上,說不盡那山上的景緻,遙見蒼松翠柏之下,坐着三位仙翁:二仙對棄,一仙旁觀。

    通幽上前鞠躬參谒。

    二位辍奔而笑,通幽叩問二位仙姓氏,那坐上首的仙翁道:“我即張果,此二人即葉法善、羅公遠也。

    我等與上皇原有宿因,故嘗周旋于其左右,奈他俗緣沉着,心志蠱惑,都忘卻本來面目,故且舍之而去。

    他今已老矣,嬖寵已都喪亡,也該覺悟了。

    卻又要你來訪求魂魄,何其不灑脫至此?”通幽道:“梅妃在蕊珠宮中,弟子适已聞之矣。

    隻不知楊妃魂魄在何處,伏乞仙師指弓蔔見,以便覆上皇之命。

    ”張果道:“你可知上皇與貴妃的前因後果麼?”通幽道:“弟子愚昧,多所未知,願聞其詳。

    ”張果道:“上皇宿世,乃元始孔升真人,與我輩原是同道。

    隻因于太極宮中聽講,不合與蕊珠宮女,相視而笑,犯下戒律,谪堕塵凡,罰作女身為帝王嫔妃,即隋宮中朱貴兒是也。

    貴兒在世,便是大唐開元天子了。

    ”通幽道:“朱貴兒何故便轉生為天子?”張果道:“貴兒忠于其主,罵賊殉節而死。

    天庭最重忠義,應得福報,況谪仙本宜即複還原位的,隻因他與隋炀帝本有宿緣,又曾私相誓願,來生再得配合,故使轉生為天子,完此一段誓願。

    ”通幽道:“請問朱貴兒與隋炀帝有何宿緣?”張果道:“炀帝前生,乃終南山一個怪鼠,因竊食了九華宮皇甫真君的丹藥,被真君縛于石室中一千三百年。

    他在石室潛心靜修,立志欲作人身,享人間富貴。

    那孔升真人偶過九華宮,知怪鼠被縛多年,憐他潛修已久,力勸皇甫真君,暫放他往生人世,享些富貴,酬其夙志,亦可鼓勵來生,悔過修行之念。

    有此一勸,結下宿緣。

    此時适當隋運将終,獨孤後妒悍,上帝不悅,皇甫真人因奏請将怪鼠托生為炀帝,以應劫運。

    恰好孔升真人亦得罪降谪為朱貴兒,遂以宿緣而得相聚,不意又與炀帝結下再世姻緣,因又轉生為唐天子,未能即複仙班。

    ”通幽道:“貴兒便轉生為唐天子了,那炀帝卻轉生為何人?”張果笑道:“你道炀帝的後身是誰,即楊妃是也!炀帝既為帝王,怪性複發,驕滢暴虐。

    況有殺逆之罪,上帝震怒,隻判與十三年皇位,酬其一千三百年靜修之志。

    不許善終,敕以白練系頸而死,罰為女身,仍姓楊氏,與朱貴兒後身完結孽緣,仍以白練系死,然後還去陰司,候結那殺逆滢暴的罪案。

    當他為妃時,又恃寵造孽,罪上加罪。

    如今他的魂魄,正好不得自在,你那裡去尋他?”通幽道:“原來有這些因果,非仙師指示,弟子何由而知。

    但弟子奉上皇之命而來,如今怎好把這些話去回履?”張果沉吟未答,葉法善道:“上皇也不久于人世了,他身故後自然明白前因,你今不妨姑飾辭以應之。

    ”通幽道:“飾辭無據,恐不相信。

    ”羅公遠笑道:“你要有憑據,還去問适間所見的二仙女,不必在此閑談,阻了我們的棋興。

    ” 正說間,遙見一簇彩雲。

    從空飛來。

    葉法善指着道:“你看二仙女早來也!”言末已,雲頭落處,二仙女向前與三仙講禮罷,回顧通幽笑道:“你這魂道士,還在此聽說因果麼?”張果道:“我已将楊妃的兩世因果與他說來,但他必欲親見楊妃,以便覆上皇之命,煩二仙女引他到彼處一見罷!”二仙女領命,複引通幽駕雲,望北而行,須臾來至一處。

    但見: 愁雲幂幂,日色無光;慘霧沉沉,風聲甚厲。

    山幽谷暗,渾如欲 夜之天;樹朽木枯,疑是不毛之地。

    恍來到陰司冥界,頓教人魄駭 魂驚。

     那邊有一所宅院,門上橫匾大書北陰别宅,兩扇鐵門緊閉,有兩個鬼卒把守。

    二仙女敕令鬼卒開門,引通幽入去。

    隻見裡面景像蕭瑟,寒氣逼人。

    走進了兩重門,遙見裡面一婦人,粗服蓬頭,愁容可掬,憑幾而坐。

    仙女指向通幽道:“此即楊妃也,你可上前一見,我等卻不該與他相會。

    ”通幽遂趨步進谒,楊妃起身相接,通幽緻上皇之命,楊妃悲泣不止。

    通幽問:“娘娘芳魂,何至幽滞此間?”楊妃涕泣道:“我有宿愆,又多近孽,當受惡報。

    隻等這些冤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