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15回 秦叔寶歸家待母 齊國遠截路迎朋

關燈
時齊國遠正鬥,也不知叫誰,見塵頭起處,二騎馬簌的一響,已到平地。

    伯當道:“果然是叔寶兄!”二人都丢兵器,解鞍下馬,上前陪罪。

    伯當要邀歸山寨,叔寶此時,恐驚壞了兩名背包健步,忙叫近前道:“你們不要着忙,不是外人,乃相知朋友,相聚在此。

    ”兩個健步,方才放心。

     李如-吩咐手下,擡秦爺行李上山。

    衆豪傑各上馬,邀叔寶同上少華山。

    入關到廳叙禮,伯當即引手陪罪,擺酒與叔寶接風洗塵。

    叔寶與伯當叙闊别寒溫,叔寶将皂角林傷人問罪,遠戍幽州,遇親題技帥府至回鄉,承羅公薦在來公标下為旗牌官,細細備說。

    “今奉本官差遣,赉送禮物,趕來年正月十五長安楊越公府中拜壽。

    适才齊兄見教,得會諸兄,實三生之幸。

    ”因問李玄邃蹤迹。

    伯當道:“他因楊越公公子相招而去,想也在長安。

    ”叔寶又問道:“伯當,你緣何在此?”伯當道:“小弟因此山經過,蒙齊、李二弟相留。

    已修書雄信,要去過節盤桓。

    今日遇見兄長進長安公幹,卻就鼓起小弟這個興來,不往單二哥處去了,陪兄長安赉賀,就去看燈,兼訪玄邃。

    ”叔寶是個多情的人,道:“兄長有此高興,同行極遠。

    ”齊國遠、李如-開言道:“王兄同行,小弟願随鞭登。

    ”叔寶卻不敢遽然招架,心中暗想:“王伯當偶在綠林中走動,卻是個斯文人,進長安沒有滲漏處。

    這齊國遠、李如-,卻是兩個鹵莽滅裂之人;若同他到長安,定要惹出一場不軌的事來,定然波及于我。

    ”卻又不好當面說他兩個去不得,隻得用粉飾之語,對齊、李二人道:“二位賢弟不要去。

    王兄他是不愛功名富貴的人,棄了前程,浪遊湖海。

    我看此山關隘,城垣房屋殿宇,規矩森雄,倉廪富足,又兼二兄本領高強,人丁壯健,隋朝将亂之秋,舉少華之衆,則隋家疆土可分;事即不果,退居此山,足以養老。

    苦與我同進長安看燈,不過是兒戲的小事。

    京行要一個月方回,衆人散去,二位回來,将何為根本?那時卻歸怨于秦瓊。

    ”齊國遠以叔寶為誠實之意,卻也遲疑。

    李如-卻大笑道:“秦兄小觑我與兄弟,難道我們自幼習武藝時節,就要落草為寇?也隻為粗鄙,不能習文,隻得習武。

    近因奸臣當道,我們沒奈何,同這班人嘯聚此山,待時而動。

    兄例說我二人,在此打家劫舍,養成野性,進長安恐怕不遵兄長約束,若出禍來,贻害仁兄。

    不領我們去是正理,若說恐小弟們無所歸着,隻是小觑我二人了,是要把綠林做終身了。

    ”把個叔寶說個透心涼,隻得改口道:“二位賢弟,若是這等多心,大家同去變罷了。

    ”齊國遠道:“同去再也無疑。

    ”吩咐喽羅收拾戰馬,選了二十名壯健喽羅,背負包裹行李,帶盤費銀兩。

    吩咐山上其餘喽羅,不許擅自下山。

    秦叔寶也去紮縛那兩個健步,不可洩漏,大家有禍。

     三更時候,四友六騎馬,手下衆人,離了華山,取路奔陝西。

    約離長安有六十裡之地,是日夕陽時候,王伯當與李如-運辔而行,遠望一座舊寺鼎新,殿脊上現出一座流金寶瓶,被夕陽照射。

    伯當在馬上道:“李賢弟,可見得世事,忽成忽敗。

    當年我進長安時候,這座寺已頹敗了,卻又是什麼人發心。

    修得這種齊整?”如-道:“我們如今且在山門下,隻當歇歇腳步,進去瞻仰瞻仰,便曉得是何人修建。

    ”叔寶自下少華山,不敢離齊、李二人左右。

    官道行商,過客最多,恐二人放技響箭,吓下人的行李來,贻禍不小。

    籌算這兩個人到長安,隻暫住兩三日便好;若住得日子多了,少不得有一椿大禍。

    今日才十二月十五日,到正月十五,還有一個足月,倒不如在前邊修的這個寺裡,問長老借僧房權住。

    過了殘年,燈節前進城,三五日,好拘管他。

    又不好上前明言,把馬一夾,對齊、李二人道:“二位賢弟,今年長安城下處卻貴哩!”齊國遠笑道:“秦兄也不像個大丈夫,下處貴多用幾兩銀子罷了,也拿在口裡說。

    ”叔寶道:“賢弟有所不知,長安歇家房屋,都是有數的。

    每年房價,行商過客,如舊停歇。

    今年卻多了我們這輩朋友。

    我一人帶兩名健步,會見列位,就是二三十人。

    難道就是我秦瓊有朋友。

    這些差來賀壽的官,那一個沒個朋友?高興到長安看燈,人多屋少,擠塞一塊,受許多拘束,卻不是有銀子沒處用?”他兩個卻是養成的野性,怕的是拘束,回道:“秦兄,若是這等,怎樣的便好?”叔寶道:“我的意思,要在前邊修的寺裡借僧房權住。

    你看這荒郊野外,走馬射箭,舞劍掄槍,無束無拘,多少快活。

    住過殘年,到來春燈節前,我便進城送禮,列位卻好看燈。

    ” 王伯當也會意,也便極力撺掇,說話之間,已到山門首下馬。

    命手下看了行囊馬匹,四人整衣進了山寺二門,過韋馱殿,走南道上大雄寶殿。

    那也好遠,這望上去,四角還不會修得。

    佛殿的屋脊便畫了,檐前還未收拾。

    月台下搭了高架,匠人收拾檐口。

    架木外設一張公座,張的黃羅傘。

    傘下公座上坐上紫衣少年。

    旁站五六人,各青衣大帽垂手侍立,甚有規矩。

    月台下豎兩面虎頭硬牌,用朱筆标點,還有刑具排列。

    這官兒不知是何人,叔寶衆人不知進去不進去。

    且聽下回分解—— 亦凡圖書館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