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97回 達奚女鐘情續舊好 采蘋妃全軀返故宮
關燈
小
中
大
與秦兄複續舊好一般,不然,如何說主臣同遇合呢?”國桢點頭道:“這一猜甚有理,但據我看來,表兄姓羅名采,詩語雲:但見羅中采,還看水上蘋。
卻像要你送他歸朝的。
”素姑道:“若果是江貴妃,他既在我觀中,我侄兒恰到此,曉得貴妃在這裡,自然該奏報請旨。
”羅采道:“隻要問明确是江貴妃,我即日就具表申奏便了。
”素姑道:“要問不難。
他見達奚氏矢志不随那降賊的叔叔,因此甚相敬愛,有話必不相瞞,我隻問達奚,便知其實了。
”當晚無話。
次日,素姑至靜室中見了盈盈,說話之間,私問道:“小娘子,你不日便将與江氏娘子相别了,這娘子自到此,不肯自言其履曆,他和你是極說得來,必有實言相告,你必知其祥,畢竟是誰家内眷?”盈盈笑道:“他一向也不肯說,昨日方才說出。
你莫小觑了他,他不是等閑的女人,就是上皇當日最寵幸的梅妃江采蘋哩!我正欲把這話告知姑娘。
”素姑聞言,又驚又喜,頓足道:“我侄兒猜得一些不錯。
”看官聽說,原來梅妃向居上陽宮,甘守寂寞;聞安祿山反叛,天下蚤然,時常歎恨楊玉環肥婢,釀成禍亂。
及賊氛既近,天子西狩,欲與梅妃同行,又被楊妃阻撓,竟棄之而去。
那時合宮的人,都已逃散,梅妃自思:“昔日曾蒙思寵,今雖見棄,甯可君負我,不可我負君。
若不即死,必至為賊所逼。
”遂大哭一場,将白绫一幅,就庭前一株老梅樹上自缢。
氣方欲絕,忽若有人解救,身子依然立地,睜開眼看時,卻是一個星冠雲帔的美貌女子立在面前。
梅妃忙問:“你是那一宮中的人?”那女子道:“我非是宮中人,我乃韋氏之女,張果先生之妻也,家住王屋山中。
适奉我夫之命,乘雲至此,特地相救。
你日後還有再見至尊之時,今不當便死,我送你到一處去,暫且安身,以待後遇。
”遂于怞中取出一個白紙摺成的驢兒,放在地上,吹口氣,登時變成一匹極肥大的白驢,鞍辔全備,扶梅妃騎上,囑咐道:“你隻閉着眼,任他行走,少不得到一個所在,自有人接待你。
”說罷,把驢一拍,那驢兒冉冉騰空而起。
梅妃心雖駭怕,卻欲下不能,隻得手縮絲缰,緊閉雙眸,聽其行止。
耳邊但聞風聲谡谡,覺得其行甚疾,且自走得平穩。
須臾之間,早已落地,開眼一看,隻見四面皆山,驢兒轉入山徑裡,竟望小蓬瀛修真觀中來,因此得遇羅素姑相留住下。
當時不敢實說來曆,素姑又見那白驢騰空而走,疑此女是天仙,不敢盤問。
那羅公遠詩中,藏下江采蘋三字,他人不知,梅妃卻自曉悟。
今見诏使羅采姓名,與詩相合,盈盈又得與秦狀元相遇,詩中所言,漸多應驗,又聞兩京克複,上皇将歸,因把實情告知盈盈,要他轉告素姑,使羅采表奏朝廷。
恰好羅采猜個正着,托素姑來問。
當下盈盈細說其事,素姑十分驚喜,随即請見梅妃,要行朝拜之禮。
梅妃扶住道:“多蒙厚意,尚未報謝,還仗姑姑告知羅诏使,為我奏請。
”素姑應諾,便與羅采說知。
羅采與國桢商議,先上箋廣平王,啟知其事。
廣平王遂于東京宮中,選幾個舊曾供禦的内監宮女,都到觀中參谒識認,确是梅妃無疑,乃具表奏聞。
羅采亦即飛疏上奏,疏中并及國桢與達奚盈盈之事。
竟說盈盈是國桢向所定之副室,因亂阻隔,今亦于修真觀中相遇。
雖系降賊官員達奚-之族女,然能心惡-之所為,甘作女冠,矢志自守,其節可嘉。
肅宗覽表,一面遣人報知上皇,一面差内監二人,率領宮女數人,赴白雲山小董瀛迎請梅妃速歸故宮,候上皇回銮朝見。
并着該地方官厚賞羅素姑,仍候上皇诰谕褒獎;又降诏達奚盈盈,即歸秦國桢為副室,給與封诰。
那時國桢與羅采别過了素姑,起馬回朝。
中途聞诏,即差家人速至修真觀中傳語盈盈,叫他仍喚達奚-家人仆婦女使随侍,跟着梅妃的儀從,一齊進京。
當下梅妃與盈盈謝别了素姑,即日起程。
梅妃自有内監宮女擁衛。
香車寶馬,望西京進發。
盈盈與仆從女使們,亦即随駕而行。
梅妃車前,有内侍赍捧寶瓶,供着那枝仙人所贈的梅花,香聞遠近,人人歎異。
梅妃子臨行時,手書疏啟,差中使星夜資奉上皇駕前呈進。
正是: 降昔日樓東空獻賦,今朝重上一封書。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亦凡圖書館掃校
卻像要你送他歸朝的。
”素姑道:“若果是江貴妃,他既在我觀中,我侄兒恰到此,曉得貴妃在這裡,自然該奏報請旨。
”羅采道:“隻要問明确是江貴妃,我即日就具表申奏便了。
”素姑道:“要問不難。
他見達奚氏矢志不随那降賊的叔叔,因此甚相敬愛,有話必不相瞞,我隻問達奚,便知其實了。
”當晚無話。
次日,素姑至靜室中見了盈盈,說話之間,私問道:“小娘子,你不日便将與江氏娘子相别了,這娘子自到此,不肯自言其履曆,他和你是極說得來,必有實言相告,你必知其祥,畢竟是誰家内眷?”盈盈笑道:“他一向也不肯說,昨日方才說出。
你莫小觑了他,他不是等閑的女人,就是上皇當日最寵幸的梅妃江采蘋哩!我正欲把這話告知姑娘。
”素姑聞言,又驚又喜,頓足道:“我侄兒猜得一些不錯。
”看官聽說,原來梅妃向居上陽宮,甘守寂寞;聞安祿山反叛,天下蚤然,時常歎恨楊玉環肥婢,釀成禍亂。
及賊氛既近,天子西狩,欲與梅妃同行,又被楊妃阻撓,竟棄之而去。
那時合宮的人,都已逃散,梅妃自思:“昔日曾蒙思寵,今雖見棄,甯可君負我,不可我負君。
若不即死,必至為賊所逼。
”遂大哭一場,将白绫一幅,就庭前一株老梅樹上自缢。
氣方欲絕,忽若有人解救,身子依然立地,睜開眼看時,卻是一個星冠雲帔的美貌女子立在面前。
梅妃忙問:“你是那一宮中的人?”那女子道:“我非是宮中人,我乃韋氏之女,張果先生之妻也,家住王屋山中。
适奉我夫之命,乘雲至此,特地相救。
你日後還有再見至尊之時,今不當便死,我送你到一處去,暫且安身,以待後遇。
”遂于怞中取出一個白紙摺成的驢兒,放在地上,吹口氣,登時變成一匹極肥大的白驢,鞍辔全備,扶梅妃騎上,囑咐道:“你隻閉着眼,任他行走,少不得到一個所在,自有人接待你。
”說罷,把驢一拍,那驢兒冉冉騰空而起。
梅妃心雖駭怕,卻欲下不能,隻得手縮絲缰,緊閉雙眸,聽其行止。
耳邊但聞風聲谡谡,覺得其行甚疾,且自走得平穩。
須臾之間,早已落地,開眼一看,隻見四面皆山,驢兒轉入山徑裡,竟望小蓬瀛修真觀中來,因此得遇羅素姑相留住下。
當時不敢實說來曆,素姑又見那白驢騰空而走,疑此女是天仙,不敢盤問。
那羅公遠詩中,藏下江采蘋三字,他人不知,梅妃卻自曉悟。
今見诏使羅采姓名,與詩相合,盈盈又得與秦狀元相遇,詩中所言,漸多應驗,又聞兩京克複,上皇将歸,因把實情告知盈盈,要他轉告素姑,使羅采表奏朝廷。
恰好羅采猜個正着,托素姑來問。
當下盈盈細說其事,素姑十分驚喜,随即請見梅妃,要行朝拜之禮。
梅妃扶住道:“多蒙厚意,尚未報謝,還仗姑姑告知羅诏使,為我奏請。
”素姑應諾,便與羅采說知。
羅采與國桢商議,先上箋廣平王,啟知其事。
廣平王遂于東京宮中,選幾個舊曾供禦的内監宮女,都到觀中參谒識認,确是梅妃無疑,乃具表奏聞。
羅采亦即飛疏上奏,疏中并及國桢與達奚盈盈之事。
竟說盈盈是國桢向所定之副室,因亂阻隔,今亦于修真觀中相遇。
雖系降賊官員達奚-之族女,然能心惡-之所為,甘作女冠,矢志自守,其節可嘉。
肅宗覽表,一面遣人報知上皇,一面差内監二人,率領宮女數人,赴白雲山小董瀛迎請梅妃速歸故宮,候上皇回銮朝見。
并着該地方官厚賞羅素姑,仍候上皇诰谕褒獎;又降诏達奚盈盈,即歸秦國桢為副室,給與封诰。
那時國桢與羅采别過了素姑,起馬回朝。
中途聞诏,即差家人速至修真觀中傳語盈盈,叫他仍喚達奚-家人仆婦女使随侍,跟着梅妃的儀從,一齊進京。
當下梅妃與盈盈謝别了素姑,即日起程。
梅妃自有内監宮女擁衛。
香車寶馬,望西京進發。
盈盈與仆從女使們,亦即随駕而行。
梅妃車前,有内侍赍捧寶瓶,供着那枝仙人所贈的梅花,香聞遠近,人人歎異。
梅妃子臨行時,手書疏啟,差中使星夜資奉上皇駕前呈進。
正是: 降昔日樓東空獻賦,今朝重上一封書。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亦凡圖書館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