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22回 馳令箭雄信傳名 屈官刑叔寶受責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
四海知交金石堅,何堪問别已經年。
相攜一笑渾無語,卻憶曾從夢裡回。
人生隻有朋友,沒有君臣父子的尊嚴。
有兄弟的友愛,更有妻子前亦說不得的,偏是朋友可以相商。
故朋友最是難忘,最能起人記念。
況在豪傑見豪傑,意氣相投,彼此沒有初相見的嫌疑,也沒貧富貴賤的色相,若是知心義盟好友,偶然别去,真是一日三秋,常要尋着個機會相聚。
時值三秋,九月天氣,單雄信在家中督促莊客家僮經理秋收之事。
正坐在廳上,隻見門上人報王、李二位爺到。
單雄信聽了,歡然迎出門來,邀他二人下馬進内,就拉在書房中,列下些現成酒肴,叙向來間闊。
雄信道:“前歲底接兄華翰,正掃門下榻,怎直至今日方來?”伯當道:“前時自與兄相别,李玄邃因楊越公府上相招,自入長安,後弟又自他處遷延,要去長安會李見時,路經少華山,為齊國遠所留,住彼日久,書達仁兄,到寶莊來過節盤桓。
不期發書之後,就遇見齊州秦大哥。
”雄信驚呼:“他在舍下回去,今聞得在總管标下為官,怎麼在關中又與兄相會?”伯當道:“叔寶因本官差遣赍禮,到京中楊越公拜壽,就鼓起長安看燈的興來,失信于仁兄。
将到長安六十裡遠永福寺内,遇見太原唐公的令婿柴嗣昌。
叔寶當初在植樹崗,曾救他令嶽一場大難,故此起個祠堂報德,叫做報德祠。
叔寶因看祠言及,就被嗣昌曉得了,留住在彼處。
過了殘年,正月十四日進京,十五日就惹出潑天禍來,打死了宇文公子。
”雄信吐舌驚張道:“吓殺我,我傳聞有六個人在長安大亂,着忙得緊,不知何人。
後來打聽的實,說是太原李淵的家将,我到放心了。
卻是你們做的這一件事!”李玄邃道:“這節事也太猛浪,若不是唐公腳力大,宇文述拿不着實迹,幾乎把一樁大禍葬在我族兄身上。
”單雄信道:“這等叔寶已久在家中了。
”伯當道:“當夜他即散去。
”雄信道:“我幾番要往山東去看他,沒有個機會,今日聞賢弟之言,卻又引起我往山東的興頭來。
”伯當道:“小弟們一則因别久來看兄,二則要邀兄往山東去。
”雄信道:“有什麼事來?”伯當道:“今年九月二十三日,是叔寶令堂老夫人整壽六旬。
叔寶是個孝子,京師大鬧之後,分手匆匆,馬上囑咐:‘家母整壽,九月二十三日,兄如不棄,光降寒門。
’故此我到長安尋了李兄,又偶然長安會了柴嗣昌,他在京中為嶽翁構幹甚事,談起拜壽,他就欣然說嶽翁有銀數千兩,要贈叔寶,他要回家取了送去。
故我先與玄邃兄來,拉你同往。
”正是: 縱聯膠漆似陳雷,骨肉情濃又不回。
嵩祝好神猶子意,北堂齊進萬年杯。
雄信道:“此事最好,隻是一件:我的朋友多,知事的說,伯當邀雄信往齊州,與叔寶母親拜壽。
不知事的道,雄信為人待朋友自有厚薄,往山東與秦母拜壽,隻邀了王伯當去,不攜帶我一走,卻不怪到我身上來!”李玄邃道:“小弟有個愚見,使兄一舉兩得。
”雄信道:“請教。
”李玄邃道:“兄何不把相知的朋友,邀幾個同往:一者替叔寶增輝,二者見兄不偏朋友。
叔寶還在不足的時候,多帶些禮物去,也表得我們相知的意思。
”雄信道:“好卻隻是一件:都是潞州朋友,如今傳貼邀他去,恐路有遠近不同,在家與不在家,路途往返,誤了壽期,反為不美。
我也有個道理,二位且自飲酒。
”雄信回内書房,取了二十兩碎銀,包做兩包,拿兩枝自己的令箭。
雄信卻又不是武弁官員,怎麼用得令箭?這令箭原是做就的竹籌,有雄信字号花押,取信于江湖豪傑,朋友觀了此籌,如君命召,不俟駕而行。
把這兩枝令箭,安在銀包兩處,用盤兒盛着,叫小童捧至席前,當王、李二友發付,叫兩個走差的手下來。
門下有許多去得的人,一齊應道:“小的們都在。
”雄信指定兩個人道:“你兩個上來,聽我吩咐。
着你兩個槽頭認缰口,備兩匹馬,一個人拿十兩銀子,為路費草料之資,領一枝令箭分頭走。
一個從河北良鄉涿州郡順義村幽州,但是相知的,就把令箭與他哨,九月十五日二賢莊會齊,算就七八個日子,到齊州趕九月二十三日,與秦太太拜壽。
九月十五到不得二賢莊,就趕出山東,直至兖州武南莊尤老爺莊上為止。
這東路的老爺,卻不要枉道,
相攜一笑渾無語,卻憶曾從夢裡回。
人生隻有朋友,沒有君臣父子的尊嚴。
有兄弟的友愛,更有妻子前亦說不得的,偏是朋友可以相商。
故朋友最是難忘,最能起人記念。
況在豪傑見豪傑,意氣相投,彼此沒有初相見的嫌疑,也沒貧富貴賤的色相,若是知心義盟好友,偶然别去,真是一日三秋,常要尋着個機會相聚。
時值三秋,九月天氣,單雄信在家中督促莊客家僮經理秋收之事。
正坐在廳上,隻見門上人報王、李二位爺到。
單雄信聽了,歡然迎出門來,邀他二人下馬進内,就拉在書房中,列下些現成酒肴,叙向來間闊。
雄信道:“前歲底接兄華翰,正掃門下榻,怎直至今日方來?”伯當道:“前時自與兄相别,李玄邃因楊越公府上相招,自入長安,後弟又自他處遷延,要去長安會李見時,路經少華山,為齊國遠所留,住彼日久,書達仁兄,到寶莊來過節盤桓。
不期發書之後,就遇見齊州秦大哥。
”雄信驚呼:“他在舍下回去,今聞得在總管标下為官,怎麼在關中又與兄相會?”伯當道:“叔寶因本官差遣赍禮,到京中楊越公拜壽,就鼓起長安看燈的興來,失信于仁兄。
将到長安六十裡遠永福寺内,遇見太原唐公的令婿柴嗣昌。
叔寶當初在植樹崗,曾救他令嶽一場大難,故此起個祠堂報德,叫做報德祠。
叔寶因看祠言及,就被嗣昌曉得了,留住在彼處。
過了殘年,正月十四日進京,十五日就惹出潑天禍來,打死了宇文公子。
”雄信吐舌驚張道:“吓殺我,我傳聞有六個人在長安大亂,着忙得緊,不知何人。
後來打聽的實,說是太原李淵的家将,我到放心了。
卻是你們做的這一件事!”李玄邃道:“這節事也太猛浪,若不是唐公腳力大,宇文述拿不着實迹,幾乎把一樁大禍葬在我族兄身上。
”單雄信道:“這等叔寶已久在家中了。
”伯當道:“當夜他即散去。
”雄信道:“我幾番要往山東去看他,沒有個機會,今日聞賢弟之言,卻又引起我往山東的興頭來。
”伯當道:“小弟們一則因别久來看兄,二則要邀兄往山東去。
”雄信道:“有什麼事來?”伯當道:“今年九月二十三日,是叔寶令堂老夫人整壽六旬。
叔寶是個孝子,京師大鬧之後,分手匆匆,馬上囑咐:‘家母整壽,九月二十三日,兄如不棄,光降寒門。
’故此我到長安尋了李兄,又偶然長安會了柴嗣昌,他在京中為嶽翁構幹甚事,談起拜壽,他就欣然說嶽翁有銀數千兩,要贈叔寶,他要回家取了送去。
故我先與玄邃兄來,拉你同往。
”正是: 縱聯膠漆似陳雷,骨肉情濃又不回。
嵩祝好神猶子意,北堂齊進萬年杯。
雄信道:“此事最好,隻是一件:我的朋友多,知事的說,伯當邀雄信往齊州,與叔寶母親拜壽。
不知事的道,雄信為人待朋友自有厚薄,往山東與秦母拜壽,隻邀了王伯當去,不攜帶我一走,卻不怪到我身上來!”李玄邃道:“小弟有個愚見,使兄一舉兩得。
”雄信道:“請教。
”李玄邃道:“兄何不把相知的朋友,邀幾個同往:一者替叔寶增輝,二者見兄不偏朋友。
叔寶還在不足的時候,多帶些禮物去,也表得我們相知的意思。
”雄信道:“好卻隻是一件:都是潞州朋友,如今傳貼邀他去,恐路有遠近不同,在家與不在家,路途往返,誤了壽期,反為不美。
我也有個道理,二位且自飲酒。
”雄信回内書房,取了二十兩碎銀,包做兩包,拿兩枝自己的令箭。
雄信卻又不是武弁官員,怎麼用得令箭?這令箭原是做就的竹籌,有雄信字号花押,取信于江湖豪傑,朋友觀了此籌,如君命召,不俟駕而行。
把這兩枝令箭,安在銀包兩處,用盤兒盛着,叫小童捧至席前,當王、李二友發付,叫兩個走差的手下來。
門下有許多去得的人,一齊應道:“小的們都在。
”雄信指定兩個人道:“你兩個上來,聽我吩咐。
着你兩個槽頭認缰口,備兩匹馬,一個人拿十兩銀子,為路費草料之資,領一枝令箭分頭走。
一個從河北良鄉涿州郡順義村幽州,但是相知的,就把令箭與他哨,九月十五日二賢莊會齊,算就七八個日子,到齊州趕九月二十三日,與秦太太拜壽。
九月十五到不得二賢莊,就趕出山東,直至兖州武南莊尤老爺莊上為止。
這東路的老爺,卻不要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