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21回 借酒肆初結金蘭 通姓名自顯豪傑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
荷鋤老翁泣如雨,惆怅年來事場圃。
縣官租賦苦日增,增者不除蠲複取。
羨餘火耗媚令長,加派飛灑囗闾裡。
典衣何惜婦無囗,啼饑甯複顧兒孫。
三征早已空懸磬,鞭笞更嗟無完婰。
溝渠展轉淚不幹,遷徙尤思行路難。
阿誰為把窮民繪,試起當年人主觀。
小民食王之土,秋糧夏稅,理之當然。
亦不為苦。
所苦無藝之征,因事加派。
譬如一府,加派三千兩助工,照正額所增有限,因那班貪官污吏,乘機射利,便要加出頭等火耗,連起解路費,上納鋪墊,都要出在小民。
所以小民弄得貧者愈貧,富者消乏,以緻四方嗟怨,各起盜心。
當時隋主為要起這件大工,附近大州,先已差官解銀,赴洛陽協濟,山東齊州與青州,亦各措置協濟銀三千兩,行将起解,因此上鬧動了一位好漢。
兖州東阿縣武南莊一個豪傑,姓尤名通,字俊達,在綠林中行走多年,其家大富,山東六府皆稱他做尤員外。
原來北邊響馬,又有本錢的強盜,必定大戶方做得。
此人聞得青州有三千銀子上京,兖州乃必由之地,意欲探取,但想:“打劫客商,不過一起十多個人,就有幾個了得的,也不怕他,這是官錢糧,畢竟差官兵護送,所過州縣,撥兵防護,打劫甚難,況又是鄰州的錢糧,怕擒拿得緊,不如放下這肚腸罷。
”但說起人的利心,極是可笑,尤員外明知利害,畢竟貪心重了,放不下這三千兩銀子,想家中幾個莊客,都沒甚膂力,要尋個好手。
與莊客商議:“我這武南莊左近,可有埋名的好漢?想尋一人,取此無礙之物,也是一樁大生意。
”莊客答道:“我們街前巷後,雖有幾個撥手撥腳的,說不上好漢,離此五六裡,有一人姓程,名咬金,字知節,原在斑鸠店住的,今移在此,當初曾販賣私鹽,拒了官兵,問邊充軍,遇赦還家。
若得此人做事,便容易了。
”尤員外道:“我向聞其名,你們可認得他麼?”莊客道:“小的們也隻耳聞,不曾識面。
” 尤員外牢記在心。
不道事有湊巧,一日尤員外偶過郊外,天氣作冷,西風刮地,樹葉紛飛。
尤員外動了吃酒的興,下馬走進酒家,廳上坐下,才吃了一杯茶,隻見一個長大漢子,走入店來。
那漢子怎生狀貌,恁般打扮?但見他: 雙眉剔豎,兩目晶瑩。
疙瘩臉橫生怪肉,邋遢嘴露出獠牙。
腮 邊倦結淡紅須,耳後蓬松長短發。
粗豪氣質,渾如生鐵團成;狡悍 身材,卻似頑銅鑄就。
真個一條剛直漢,須知不是等閑人。
這漢子衣衫褴褛,腳步倉皇,肩上馱幾個柴扒兒,放了柴扒坐下,便讨熱酒來吃,好像與店家熟識的一般。
尤員外定睛觀看,見他舉止古怪,因悄聲問店小二道:“這人姓甚名誰?你可認得他麼?”小二道:“這人常來吃酒的,他生在斑鸠店,小名程一郎,不知他的名字。
”尤員外聽得斑鸠店,又是姓程,就想到程咬金身上,起身近前拱手道:“請問老兄上姓?”咬金道:“在下姓程。
”尤員外道:“高居何處?”咬金道:“住在斑鸠店。
”尤員外道:“斑鸠店有一位程知節兄,莫非就是盛族麼?”咬金笑道:“那裡什麼盛族!家母便生得區區一人,不知有族裡也沒有族裡,隻小子叫做程咬金,表字知節,又叫做程一郎。
員外問咱怎麼?”尤員外聽說是程咬金,好像拾了活寶的一般,問道:“為何有這些柴扒?果是賣的麼?”咬金道:“也差不多。
小子家中止有老母,全靠編些竹箕、做兩個柴扒養他。
今日馱出來,沒有人買,風又大得緊,在此吃杯熱酒,也待要回去了。
請問員外上姓大号?為何問及小子?”尤通道:“久慕大名,有事相煩,且是一樁大生意,隻是店裡不好說話,屈到寒家去,才好細細商量。
”咬金道:“今日遇了知己,但憑吩咐,敢不追随!隻是酒在口邊,且吃了幾碗,到宅上再吃何如?”尤通道:“這卻甚妙!”就拉他同坐,一個富翁與一個窮漢對坐,店主人看了掩口而笑。
他兩人吃了幾大碗,尤通算了賬出店,咬金道:“這幾把柴扒兒作了前日欠你的酒錢罷!”拱手出店。
尤通先時騎的馬,着人打回,與咬金同行。
到了家裡,促膝而坐,說連年水旱,家道消乏,要出門營運,路上難走,要求老兄同行,賺來東西平分。
咬金道:“你要我做夥計麼?”尤通道:“這卻說差了,小弟久仰義勇,無由一見,今日訂交,須要結為兄弟,永遠相交,再無疑貳。
”咬金道:“小弟粗笨,怎好結拜?”尤通道:“小弟夙願,不必推辭。
”二人叙了年紀,尤通長咬金五歲,就拜為兄,咬金為弟,拈香八拜,誓同生死,患難扶持。
正是: 結交未可分貧富,定誼須堪托死生。
咬金道:“出路固好,隻是我母親在家,無人看管,如何是好?”尤通道:“既為兄弟,令堂是小弟的伯母,自當接過寒家供養,就是今夜接得過來才妙。
”咬金道:“小弟賣了柴扒,有幾個錢,籴幾顆米兒回去,才好見他。
今日柴扒又不會賣得,天色已
縣官租賦苦日增,增者不除蠲複取。
羨餘火耗媚令長,加派飛灑囗闾裡。
典衣何惜婦無囗,啼饑甯複顧兒孫。
三征早已空懸磬,鞭笞更嗟無完婰。
溝渠展轉淚不幹,遷徙尤思行路難。
阿誰為把窮民繪,試起當年人主觀。
小民食王之土,秋糧夏稅,理之當然。
亦不為苦。
所苦無藝之征,因事加派。
譬如一府,加派三千兩助工,照正額所增有限,因那班貪官污吏,乘機射利,便要加出頭等火耗,連起解路費,上納鋪墊,都要出在小民。
所以小民弄得貧者愈貧,富者消乏,以緻四方嗟怨,各起盜心。
當時隋主為要起這件大工,附近大州,先已差官解銀,赴洛陽協濟,山東齊州與青州,亦各措置協濟銀三千兩,行将起解,因此上鬧動了一位好漢。
兖州東阿縣武南莊一個豪傑,姓尤名通,字俊達,在綠林中行走多年,其家大富,山東六府皆稱他做尤員外。
原來北邊響馬,又有本錢的強盜,必定大戶方做得。
此人聞得青州有三千銀子上京,兖州乃必由之地,意欲探取,但想:“打劫客商,不過一起十多個人,就有幾個了得的,也不怕他,這是官錢糧,畢竟差官兵護送,所過州縣,撥兵防護,打劫甚難,況又是鄰州的錢糧,怕擒拿得緊,不如放下這肚腸罷。
”但說起人的利心,極是可笑,尤員外明知利害,畢竟貪心重了,放不下這三千兩銀子,想家中幾個莊客,都沒甚膂力,要尋個好手。
與莊客商議:“我這武南莊左近,可有埋名的好漢?想尋一人,取此無礙之物,也是一樁大生意。
”莊客答道:“我們街前巷後,雖有幾個撥手撥腳的,說不上好漢,離此五六裡,有一人姓程,名咬金,字知節,原在斑鸠店住的,今移在此,當初曾販賣私鹽,拒了官兵,問邊充軍,遇赦還家。
若得此人做事,便容易了。
”尤員外道:“我向聞其名,你們可認得他麼?”莊客道:“小的們也隻耳聞,不曾識面。
” 尤員外牢記在心。
不道事有湊巧,一日尤員外偶過郊外,天氣作冷,西風刮地,樹葉紛飛。
尤員外動了吃酒的興,下馬走進酒家,廳上坐下,才吃了一杯茶,隻見一個長大漢子,走入店來。
那漢子怎生狀貌,恁般打扮?但見他: 雙眉剔豎,兩目晶瑩。
疙瘩臉橫生怪肉,邋遢嘴露出獠牙。
腮 邊倦結淡紅須,耳後蓬松長短發。
粗豪氣質,渾如生鐵團成;狡悍 身材,卻似頑銅鑄就。
真個一條剛直漢,須知不是等閑人。
這漢子衣衫褴褛,腳步倉皇,肩上馱幾個柴扒兒,放了柴扒坐下,便讨熱酒來吃,好像與店家熟識的一般。
尤員外定睛觀看,見他舉止古怪,因悄聲問店小二道:“這人姓甚名誰?你可認得他麼?”小二道:“這人常來吃酒的,他生在斑鸠店,小名程一郎,不知他的名字。
”尤員外聽得斑鸠店,又是姓程,就想到程咬金身上,起身近前拱手道:“請問老兄上姓?”咬金道:“在下姓程。
”尤員外道:“高居何處?”咬金道:“住在斑鸠店。
”尤員外道:“斑鸠店有一位程知節兄,莫非就是盛族麼?”咬金笑道:“那裡什麼盛族!家母便生得區區一人,不知有族裡也沒有族裡,隻小子叫做程咬金,表字知節,又叫做程一郎。
員外問咱怎麼?”尤員外聽說是程咬金,好像拾了活寶的一般,問道:“為何有這些柴扒?果是賣的麼?”咬金道:“也差不多。
小子家中止有老母,全靠編些竹箕、做兩個柴扒養他。
今日馱出來,沒有人買,風又大得緊,在此吃杯熱酒,也待要回去了。
請問員外上姓大号?為何問及小子?”尤通道:“久慕大名,有事相煩,且是一樁大生意,隻是店裡不好說話,屈到寒家去,才好細細商量。
”咬金道:“今日遇了知己,但憑吩咐,敢不追随!隻是酒在口邊,且吃了幾碗,到宅上再吃何如?”尤通道:“這卻甚妙!”就拉他同坐,一個富翁與一個窮漢對坐,店主人看了掩口而笑。
他兩人吃了幾大碗,尤通算了賬出店,咬金道:“這幾把柴扒兒作了前日欠你的酒錢罷!”拱手出店。
尤通先時騎的馬,着人打回,與咬金同行。
到了家裡,促膝而坐,說連年水旱,家道消乏,要出門營運,路上難走,要求老兄同行,賺來東西平分。
咬金道:“你要我做夥計麼?”尤通道:“這卻說差了,小弟久仰義勇,無由一見,今日訂交,須要結為兄弟,永遠相交,再無疑貳。
”咬金道:“小弟粗笨,怎好結拜?”尤通道:“小弟夙願,不必推辭。
”二人叙了年紀,尤通長咬金五歲,就拜為兄,咬金為弟,拈香八拜,誓同生死,患難扶持。
正是: 結交未可分貧富,定誼須堪托死生。
咬金道:“出路固好,隻是我母親在家,無人看管,如何是好?”尤通道:“既為兄弟,令堂是小弟的伯母,自當接過寒家供養,就是今夜接得過來才妙。
”咬金道:“小弟賣了柴扒,有幾個錢,籴幾顆米兒回去,才好見他。
今日柴扒又不會賣得,天色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