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05回 秦叔寶途次救唐公 窦夫人寺中生世子
關燈
小
中
大
安歇。
本寺住持名為五空,聞知忙忙撞鐘擂鼓,聚集衆憎,山門外迎接。
一邊着行童打掃方丈,收拾廚房;一面著了袈裟,手執信香,率領台寺僧衆,出寺迎接。
唐公吩咐家眷車輛,暫停寺外,自己先入寺來。
但見: 千年堅固台基,萬歲峥嵘殿宇。
山門左右,那風調雨順四天王;佛殿 居中,坐過去未來三大士。
绮麗朱牖,雕刻成細巧葵榴;赤壁銀牆,彩畫 就濃山淡水。
觀音堂内,古鋼瓶插朵朵金蓮;羅漢殿中,白玉盞盛瑩瑩淨 水。
山猿獻果,聞金經盡得超升;野鹿銜花,聽法語脫離業障。
金光萬道 侵雲漢,瑞氣千條鎖太空。
後人有詩贊之曰: 佛殿龍宮碧玉幢,人間故号作清涼。
台前瑞結三千丈,室内常浮百萬光。
劫火煉時難毀壞,罡風吹處更無傷。
自從開辟乾坤後,累劫常留在下方。
走至殿上,左右放下胡床,僧人參谒了唐公。
着令引領家丁,向方丈相視,附近僧房,俱着暫行移開,然後打發家眷進來,封鎖了中門。
自己在禅堂坐住,因想:“若是強人,既經挫折,不複敢來。
恐果是東宮所遣,倘或不肯甘心,未免再至。
”故此吩咐家丁,内外巡哨,以防不虞。
自己便眼帶劍,在燈下觀書。
不知這幹人在山林裡,抹去粉墨,改換裝束,會得齊,傍晚進城,如何能複來?就是宇文述與太子,一計不成,已是乏趣;喜得李淵不知,不成笑話。
況且這幹人回話,說殺傷他多少家丁,殺得李淵如何狼狽;道把他奚落這一場,也可消恨,把這事也競丢開。
但唐公是驚弦之鳥,猶自不敢放膽。
坐到二更時候,欠伸之際,忽聞得異香撲鼻。
忙看幾上博山爐中,已煙消火滅。
奇是始初還覺得微有氤氲,到後越覺得滿堂馥郁。
着人去看佛殿上,回報爐中并不曾有香。
唐公覺是奇異,步出天井;隻見景星慶雲,粲然于天;祥霞爍繞,瑞霧盤旋。
在禅堂後面,原來是紫微臨凡,未離兜率,香氣滿天,已透出母胎來了。
正仰面觀看時,忽守中門家丁,報夫人分娩二世于了。
時仁壽元年,八月十六日子時也。
唐公忙着隔門傳語問安否時,回複是因途中聞有強人阻截,不免驚心;後來因遇強人,吩咐退回有人煙處駐劄,行急了不免又行震動,遂緻分娩。
喜得身子平安,唐公放了心。
捱到天明,唐公進殿參禮如來。
家丁都進禅堂,回風叩頭問安。
住持率僧人,具紅手本賀喜。
唐公道:“寄居分娩,污穢如來清淨道場,罪歸下官,何喜可賀?”随命家丁取銀十兩,給與住持,着多買沉檀速降諸香,各殿焚燒,解除血光污穢。
又對住持道:“我本待即行起身,怎奈夫人初分娩,不耐途路辛苦,欲待借你寺中,再住幾時何如?”住持禀道:“敝寺荒陋,不堪貴人居止。
喜是寬敞,若老爺居住,不妨待夫人滿月。
”唐公道:“隻恐取擾不當。
”吩咐家丁,不得出外生事,及在寺蚤擾。
又對住持道:“我觀此寺,雖然壯麗,但不免坍頹處多,我意欲行整理。
”住持道:“僧人久有此意,但小修也得千金,重整不下萬兩,急切不得大施主,就是常蒙來往老爺,寫有緣簿,一時僧人不敢去催逼,以此不敢興工。
”唐公道:“我便做你個大施主,也不必你來催我,一到太原,即着人送來。
”随即研墨,飽滲霜毫。
住持忙送上一個大紅織金囗絲面的冊頁。
唐公展開,寫上一行道:“信官李淵,喜助銀一萬兩,重建永福寺,再塑合殿金身。
”這些和尚伸頭一張,莫不咬指吐舌,在那邊想:“不知是那一個買辦木料,那個監工,少可有加一二頭除。
”有的道:“你看如今一厘不出的,偏會開緣簿,整百千寫下,那曾見拿一錢來?到興建時尋個護法,還要大塊拱他,陪堂管家,都有需索。
莫說一萬,便拿這五百來,哪個敢去催他皂足?”胡猜了一會。
次早尋了四盤香,請唐公各殿焚香;撞鐘擂鼓,好不奉承。
自此唐公每日在寺中住坐,隻待夫人滿月啟行。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亦凡圖書館掃校
本寺住持名為五空,聞知忙忙撞鐘擂鼓,聚集衆憎,山門外迎接。
一邊着行童打掃方丈,收拾廚房;一面著了袈裟,手執信香,率領台寺僧衆,出寺迎接。
唐公吩咐家眷車輛,暫停寺外,自己先入寺來。
但見: 千年堅固台基,萬歲峥嵘殿宇。
山門左右,那風調雨順四天王;佛殿 居中,坐過去未來三大士。
绮麗朱牖,雕刻成細巧葵榴;赤壁銀牆,彩畫 就濃山淡水。
觀音堂内,古鋼瓶插朵朵金蓮;羅漢殿中,白玉盞盛瑩瑩淨 水。
山猿獻果,聞金經盡得超升;野鹿銜花,聽法語脫離業障。
金光萬道 侵雲漢,瑞氣千條鎖太空。
後人有詩贊之曰: 佛殿龍宮碧玉幢,人間故号作清涼。
台前瑞結三千丈,室内常浮百萬光。
劫火煉時難毀壞,罡風吹處更無傷。
自從開辟乾坤後,累劫常留在下方。
走至殿上,左右放下胡床,僧人參谒了唐公。
着令引領家丁,向方丈相視,附近僧房,俱着暫行移開,然後打發家眷進來,封鎖了中門。
自己在禅堂坐住,因想:“若是強人,既經挫折,不複敢來。
恐果是東宮所遣,倘或不肯甘心,未免再至。
”故此吩咐家丁,内外巡哨,以防不虞。
自己便眼帶劍,在燈下觀書。
不知這幹人在山林裡,抹去粉墨,改換裝束,會得齊,傍晚進城,如何能複來?就是宇文述與太子,一計不成,已是乏趣;喜得李淵不知,不成笑話。
況且這幹人回話,說殺傷他多少家丁,殺得李淵如何狼狽;道把他奚落這一場,也可消恨,把這事也競丢開。
但唐公是驚弦之鳥,猶自不敢放膽。
坐到二更時候,欠伸之際,忽聞得異香撲鼻。
忙看幾上博山爐中,已煙消火滅。
奇是始初還覺得微有氤氲,到後越覺得滿堂馥郁。
着人去看佛殿上,回報爐中并不曾有香。
唐公覺是奇異,步出天井;隻見景星慶雲,粲然于天;祥霞爍繞,瑞霧盤旋。
在禅堂後面,原來是紫微臨凡,未離兜率,香氣滿天,已透出母胎來了。
正仰面觀看時,忽守中門家丁,報夫人分娩二世于了。
時仁壽元年,八月十六日子時也。
唐公忙着隔門傳語問安否時,回複是因途中聞有強人阻截,不免驚心;後來因遇強人,吩咐退回有人煙處駐劄,行急了不免又行震動,遂緻分娩。
喜得身子平安,唐公放了心。
捱到天明,唐公進殿參禮如來。
家丁都進禅堂,回風叩頭問安。
住持率僧人,具紅手本賀喜。
唐公道:“寄居分娩,污穢如來清淨道場,罪歸下官,何喜可賀?”随命家丁取銀十兩,給與住持,着多買沉檀速降諸香,各殿焚燒,解除血光污穢。
又對住持道:“我本待即行起身,怎奈夫人初分娩,不耐途路辛苦,欲待借你寺中,再住幾時何如?”住持禀道:“敝寺荒陋,不堪貴人居止。
喜是寬敞,若老爺居住,不妨待夫人滿月。
”唐公道:“隻恐取擾不當。
”吩咐家丁,不得出外生事,及在寺蚤擾。
又對住持道:“我觀此寺,雖然壯麗,但不免坍頹處多,我意欲行整理。
”住持道:“僧人久有此意,但小修也得千金,重整不下萬兩,急切不得大施主,就是常蒙來往老爺,寫有緣簿,一時僧人不敢去催逼,以此不敢興工。
”唐公道:“我便做你個大施主,也不必你來催我,一到太原,即着人送來。
”随即研墨,飽滲霜毫。
住持忙送上一個大紅織金囗絲面的冊頁。
唐公展開,寫上一行道:“信官李淵,喜助銀一萬兩,重建永福寺,再塑合殿金身。
”這些和尚伸頭一張,莫不咬指吐舌,在那邊想:“不知是那一個買辦木料,那個監工,少可有加一二頭除。
”有的道:“你看如今一厘不出的,偏會開緣簿,整百千寫下,那曾見拿一錢來?到興建時尋個護法,還要大塊拱他,陪堂管家,都有需索。
莫說一萬,便拿這五百來,哪個敢去催他皂足?”胡猜了一會。
次早尋了四盤香,請唐公各殿焚香;撞鐘擂鼓,好不奉承。
自此唐公每日在寺中住坐,隻待夫人滿月啟行。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亦凡圖書館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