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96回 拚百口郭令公報恩 複兩京廣平王奏績

關燈
堕水而卒。

    當時江畔之人,恍惚見李白乘鲸魚升天而去,這是後話。

    正是: 有恩必報推英傑,無罪長流歎谪仙。

    英傑拼家酬昔日,谪仙厭 世再升天。

     此事表過不題。

    且說肅宗既以廣平王為元帥,即欲立為太子。

    李泌道:“陛下靈武即位,止為軍事迫切,急須處分故耳。

    若立太子,宜請命于上皇,不然後世何由知陛下不得已之心乎?”廣平王亦因辭道:“陛下尚未奉晨昏,臣何敢當儲副?”肅宗因此暫停建儲之事。

    建甯王私語李泌道:“我兄弟俱為李輔國、張良娣所忌,二人表裡為惡,我當早除此害。

    ”李泌道:“此非臣子所願聞,且置之勿論。

    ”建甯不聽,屢于肅宗前,直言二人許多罪惡。

    二人乃互相讒谮,誣建甯欲謀害廣平,急奪儲位,激怒肅宗,立即傳旨,賜建甯王死。

    李泌欲谏阻,已無及矣。

    可惜一個賢主,被讒殒命。

    想肅宗居東宮時,為李林甫所忌,受盡驚恐,豈不知戒。

    今巨寇未滅,先殺一賢子,何忍心昧理至此!後人有詩歎雲: 信讒殺其子,作源自上皇。

    肅宗心忍父,可憐建甯王。

     不記在東宮,時恐罹禍殃。

    何個循故轍,讒口任翕張。

     君子聽不聰,佳兒被摧戕。

    遺恨彼婦寺,寸牒甯足償! 至德二截,肅宗駕至鳳翔,命廣平王與郭子儀等出師恢複兩京。

    子儀以番人回纥的兵馬,甚精銳,請旨征其助戰。

    回給可汗遣其子葉護,領兵一萬前來助戰,肅宗許以重賞。

    葉護請于克城之日,土地士庶歸朝廷,金帛子女歸回纥。

    肅宗急于成功,隻得許諾,聚朔方等處軍馬,與回給西域之衆,共一十五萬,刻日起行。

    李泌獻策,拟先攻範陽,搗其巢袕。

    肅宗道:“大軍既集,正須急取長安,豈可反先勞師以攻範陽?”李泌道:“今所用者皆北兵,其性耐寒而畏暑,今乘其新至之銳,攻已老之師,兩京必克。

    然賊敗,其餘衆遁歸巢袕,關東地熱,春氣一發,官軍必因而思歸。

    賊休兵襪馬,伺官軍一去,必複南來,是征戰之未有已時也。

    不如先用之于塞鄉,除其巢袕,賊退無所歸,然後大兵合而攻之,必成擒矣!”肅宗道:“此言誠善,但朕定省久虛,急欲先恢複西京迎回上皇,不能待此矣!”遂不用李泌之言,兵馬望西京進發。

     行至長安城西,列陣于澧水之東,李嗣業領前軍。

    廣平王、郭子儀、李泌居中軍。

    王思禮統後軍。

    賊衆數萬,列陣于澧水之北,賊将李歸仁出挑戰,子儀引前軍迎敵,賊軍盡起,官軍少卻。

    李嗣業肉袒執戈,身先士卒,大呼奮擊,立殺數十人。

    于是官軍氣壯,各執長刀,如牆而進,賊衆不能抵當。

    都知兵馬使王難得,被賦射中其眉,皮垂遮目,難得手自拔箭,扯去其皮,血流滿面,力戰不退。

    賊伏精騎于陣之東,欲擊官軍之後,子儀探得其情,急令朔方左廂兵馬使仆固懷恩引回纥兵,突往擊之,斬殺殆盡。

    李嗣業又引回纥兵出賊陣後,與大軍夾擊,王思禮亦引後軍繼進,并力攻殺。

    自午至西西,斬首六萬餘級,賊兵大潰。

    餘衆退入城中,一夜嚣聲不息。

    至天明,探馬來報,賊将李歸仁、安守忠、田乾真、張通儒等俱已遁去。

    廣平王遂帥衆入西京城,百姓老幼,夾道歡呼。

    葉護欲如前約,掠取金帛子女,廣平王下馬,拜于葉護馬前道:“今方得西京,若便俘掠,則東京之人,必為賊固守,難以複取了。

    請至東京,乃如約。

    ”葉護驚躍下馬答拜,跪捧王足道:“願為殿下即往東京。

    ”遂與仆固懷恩引了西域及本部之兵,從城南過,更不停留,徑向東京進發。

    衆人見廣平王為百姓下拜,無不涕泣感歎。

     為民屈體非為屈,赢得人人愛戴深。

    番衆亦因仁義感,不緣貪 利起戒心。

     廣平王駐西京三日,即留兵鎮守,自引大軍東出,捷書至行在,百官稱賀。

    肅宗即日具表,遣中使啖廷瑤,赴蜀奏聞上皇,請駕回京複位。

    一面遣宮人西京祭告宗廟,宣慰百姓。

    一面以快馬召李泌于軍中。

    李泌星馳至鳳翔入見,叩問何故召見。

    肅宗道:“朕得西京捷報,即表奏上皇,請駕東歸複位,朕當退居東宮,以盡子職,未識卿意以為何如,欲急召面詢。

    ”李泌愕然道:“此表已赍去否?”肅宗道:“已去。

    ”李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