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79回 江采蘋恃愛追歡 楊玉環承恩奪寵
關燈
小
中
大
,莫如壽王妃子楊玉環,姿容蓋世,實是罕有。
”玄宗道:“與梅妃何如?”楊回道:“臣未曾親見,但聞壽王作詞贊他,中一聯雲:三寸橫波回慢水,一雙纖手語香弦。
開元二十一年冬至壽邸時,有人見了贊道:“隻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陛下莫若召來便見。
”玄宗聞之喜甚,即差高力士快去宣楊妃來。
力土領旨,即到壽王宮中,宣召楊妃。
楊妃道:“聖上宣我何幹?”力士道:“奴婢不知,娘娘見駕,自有分曉。
”楊妃慘然來見壽王道:“妾事殿下,祈訂白頭,誰知聖上着高力士宣妾入朝;料想此去,必與殿下永訣矣!”壽王執楊妃之手大哭道:“勢已如此,料不可違;倘若此去,不中上意,或者相逢有日,百凡珍重。
”力士催促不過,楊妃隻得拜别壽王,流淚出宮。
正是: 宣谕多嬌珍重甚,回軒應問鏡台無。
高力士領着楊妃來覆旨。
楊妃含羞忍恥參拜畢,俯伏在地,玄宗賜他平身。
此時宮中高燒銀燭,階前月影橫空,玄宗就在燈月之下,将楊妃定睛一看。
但見: 黛綠雙蛾,鴉黃半額。
蝶練裙不短不長,鳳绡衣宜寬宜窄。
腰 枝似柳,金步搖曳。
戛翠鳴珠,鬓發如雲。
玉搔頭掠青拖碧,乍回 雪色,依依不語。
春山脈脈,幽妍清清,依稀似越國西施;婉轉輕 盈,絕勝那趙家合德。
豔冶銷魂,容光奪魄。
真個是回頭一笑百媚 生,六宮粉黛無顔色。
玄宗吩咐高力士,令妃自以其意,乞為女道士,賜号太真,住内太真宮。
對楊回道:“二卿暫回,明日朕有重賞。
”甯王方才放心,與楊回叩謝出朝。
天寶四載,更為壽王娶左衛将軍韋昭訓女為妃。
潛納太真于宮中,命百官于鳳凰園,冊太真宮女道士楊氏為貴妃。
其父楊元琰,弘農華陰人,徙居蒲州之獨頭村,開元初為蜀州司戶。
貴妃生于蜀,早孤,養于叔父河南府士曹元-家。
冊妃日,贈元琰兵部尚書;母李氏,涼國夫人。
叔元-,為光祿卿。
兄钅舌,侍禦史。
從兄钊,拜侍郎。
那楊钊原系張昌宗之子,寄養于楊氏者。
玄宗以钊字有金刀之像,改賜其名為國忠。
楊氏權傾天下。
貴妃進見之夕,奏霓裳羽衣曲,授金钗钿盒。
玄宗自執麗水鎮庫紫磨金琢成步搖,至妝閣親與插鬓。
自寵了貴妃,便疏了梅妃。
梅妃問親随的宮女嫣紅道:“你可曉得皇上兩日為何不到我宮中?”嫣紅道:“奴婢那裡得知,除非叫高力士來,便知分曉。
”梅妃道:“你去尋來,待我問他。
”嫣紅領旨出宮尋問,走到苑中,見力士坐在廊下打瞌睡。
嫣紅道:“待我耍他一耍。
”見一棵千葉桃花,嬌紅鮮豔,便折下一小枝來,将花插在他頭上,取一嫩枝,塞向力士鼻孔中去。
力士陡然驚醒,見是嫣紅,問道:“嫣紅妹子,你來做甚?”嫣紅笑道:“我家娘娘特來召你。
”力士便同嫣紅,走到梅妃宮中,叩頭見過。
梅妃問力士道:“聖上這幾日,為何不進我宮中?”力士道:“阿呀,聖上在南宮中,新納了壽王的楊妃,寵幸無比,娘娘難道還不知麼?”梅妃道:“我那裡曉得。
且問你聖上待他意思如何?”力土道:“自從楊妃入宮之後,龍顔大悅,親賜金钿珠翠,舉族加官,宮中号曰娘子,儀體作于皇後。
”梅妃聽了這句話,不覺兩淚交流道:“我初入宮之時,便疑有此事,不想果然。
你且出去,我自有道理。
”高力士出宮去了。
嫣紅将适間苑内所見如何行徑,如何快活,說與梅妃知道。
梅妃聽了,不勝怨恨。
嫣紅道:“娘娘不要愁煩,依奴婢愚見,娘娘莫若裝束了,步到南宮去看皇爺怎麼樣說。
”梅妃見說,便向妝台前整雲鬓。
梅妃對了菱花寶鏡,歎道:“天乎,我江采蘋如此才貌,何自憔悴至此,豈不令人腸斷!”說了雙淚交流,強不出精神來梳妝。
嫣紅與宮女再三勸慰,替他重施朱粉,再整花钿,打扮得齊齊整整,随了七八個宮奴,向南宮緩步而來。
卻見玄宗獨立花陰。
梅妃上前朝見。
玄宗道:“今日有甚好風,吹得你來?”梅妃微微的笑道:“時布陽和,忽南風甚競,故循循至此,以解寂寥耳。
”玄宗道:“名花在側,正要着人來宣妃子,共成一醉。
”梅妃道:“聞得陛下納寵楊妃,賤妾一來賀喜,二來求見新人。
”玄宗道:“此是朕一時偶惹閑花野草,何足挂齒。
”梅妃定要請見。
玄宗不得已道:“愛卿既不嫌棄,着他來參見你就是;但他來時,卿不可着惱。
”梅妃道:“妾依尊命,須要他拜見我便了。
”玄宗道:“這也不難。
”即召楊妃出來,楊妃望着梅妃叩頭畢。
玄宗即命擺宴,酒過三巡,玄宗道:“梅妃有謝女之才,不惜佳句,贊他一首何如?”梅妃道:“惟恐不能表揚萬一,望乞恕罪。
”楊妃道:“妾系蒲姿柳質,豈足當娘娘翰墨榆揚?”玄宗道:“二妃不必過謙。
”叫左右快取一幅錦箋,放在梅妃面前。
梅妃隻得題起筆來,寫上七絕一首: 撇卻巫山下楚雲,南宮一夜玉樓春。
冰肌月貌誰能似?錦繡江天半為君。
梅妃寫完,呈于玄宗。
玄宗看了,連聲贊美,付與楊妃。
楊妃接來看了一遍,心中暗想:“此詞雖佳,内多譏諷。
他說撇卻巫山
”玄宗道:“與梅妃何如?”楊回道:“臣未曾親見,但聞壽王作詞贊他,中一聯雲:三寸橫波回慢水,一雙纖手語香弦。
開元二十一年冬至壽邸時,有人見了贊道:“隻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陛下莫若召來便見。
”玄宗聞之喜甚,即差高力士快去宣楊妃來。
力土領旨,即到壽王宮中,宣召楊妃。
楊妃道:“聖上宣我何幹?”力士道:“奴婢不知,娘娘見駕,自有分曉。
”楊妃慘然來見壽王道:“妾事殿下,祈訂白頭,誰知聖上着高力士宣妾入朝;料想此去,必與殿下永訣矣!”壽王執楊妃之手大哭道:“勢已如此,料不可違;倘若此去,不中上意,或者相逢有日,百凡珍重。
”力士催促不過,楊妃隻得拜别壽王,流淚出宮。
正是: 宣谕多嬌珍重甚,回軒應問鏡台無。
高力士領着楊妃來覆旨。
楊妃含羞忍恥參拜畢,俯伏在地,玄宗賜他平身。
此時宮中高燒銀燭,階前月影橫空,玄宗就在燈月之下,将楊妃定睛一看。
但見: 黛綠雙蛾,鴉黃半額。
蝶練裙不短不長,鳳绡衣宜寬宜窄。
腰 枝似柳,金步搖曳。
戛翠鳴珠,鬓發如雲。
玉搔頭掠青拖碧,乍回 雪色,依依不語。
春山脈脈,幽妍清清,依稀似越國西施;婉轉輕 盈,絕勝那趙家合德。
豔冶銷魂,容光奪魄。
真個是回頭一笑百媚 生,六宮粉黛無顔色。
玄宗吩咐高力士,令妃自以其意,乞為女道士,賜号太真,住内太真宮。
對楊回道:“二卿暫回,明日朕有重賞。
”甯王方才放心,與楊回叩謝出朝。
天寶四載,更為壽王娶左衛将軍韋昭訓女為妃。
潛納太真于宮中,命百官于鳳凰園,冊太真宮女道士楊氏為貴妃。
其父楊元琰,弘農華陰人,徙居蒲州之獨頭村,開元初為蜀州司戶。
貴妃生于蜀,早孤,養于叔父河南府士曹元-家。
冊妃日,贈元琰兵部尚書;母李氏,涼國夫人。
叔元-,為光祿卿。
兄钅舌,侍禦史。
從兄钊,拜侍郎。
那楊钊原系張昌宗之子,寄養于楊氏者。
玄宗以钊字有金刀之像,改賜其名為國忠。
楊氏權傾天下。
貴妃進見之夕,奏霓裳羽衣曲,授金钗钿盒。
玄宗自執麗水鎮庫紫磨金琢成步搖,至妝閣親與插鬓。
自寵了貴妃,便疏了梅妃。
梅妃問親随的宮女嫣紅道:“你可曉得皇上兩日為何不到我宮中?”嫣紅道:“奴婢那裡得知,除非叫高力士來,便知分曉。
”梅妃道:“你去尋來,待我問他。
”嫣紅領旨出宮尋問,走到苑中,見力士坐在廊下打瞌睡。
嫣紅道:“待我耍他一耍。
”見一棵千葉桃花,嬌紅鮮豔,便折下一小枝來,将花插在他頭上,取一嫩枝,塞向力士鼻孔中去。
力士陡然驚醒,見是嫣紅,問道:“嫣紅妹子,你來做甚?”嫣紅笑道:“我家娘娘特來召你。
”力士便同嫣紅,走到梅妃宮中,叩頭見過。
梅妃問力士道:“聖上這幾日,為何不進我宮中?”力士道:“阿呀,聖上在南宮中,新納了壽王的楊妃,寵幸無比,娘娘難道還不知麼?”梅妃道:“我那裡曉得。
且問你聖上待他意思如何?”力土道:“自從楊妃入宮之後,龍顔大悅,親賜金钿珠翠,舉族加官,宮中号曰娘子,儀體作于皇後。
”梅妃聽了這句話,不覺兩淚交流道:“我初入宮之時,便疑有此事,不想果然。
你且出去,我自有道理。
”高力士出宮去了。
嫣紅将适間苑内所見如何行徑,如何快活,說與梅妃知道。
梅妃聽了,不勝怨恨。
嫣紅道:“娘娘不要愁煩,依奴婢愚見,娘娘莫若裝束了,步到南宮去看皇爺怎麼樣說。
”梅妃見說,便向妝台前整雲鬓。
梅妃對了菱花寶鏡,歎道:“天乎,我江采蘋如此才貌,何自憔悴至此,豈不令人腸斷!”說了雙淚交流,強不出精神來梳妝。
嫣紅與宮女再三勸慰,替他重施朱粉,再整花钿,打扮得齊齊整整,随了七八個宮奴,向南宮緩步而來。
卻見玄宗獨立花陰。
梅妃上前朝見。
玄宗道:“今日有甚好風,吹得你來?”梅妃微微的笑道:“時布陽和,忽南風甚競,故循循至此,以解寂寥耳。
”玄宗道:“名花在側,正要着人來宣妃子,共成一醉。
”梅妃道:“聞得陛下納寵楊妃,賤妾一來賀喜,二來求見新人。
”玄宗道:“此是朕一時偶惹閑花野草,何足挂齒。
”梅妃定要請見。
玄宗不得已道:“愛卿既不嫌棄,着他來參見你就是;但他來時,卿不可着惱。
”梅妃道:“妾依尊命,須要他拜見我便了。
”玄宗道:“這也不難。
”即召楊妃出來,楊妃望着梅妃叩頭畢。
玄宗即命擺宴,酒過三巡,玄宗道:“梅妃有謝女之才,不惜佳句,贊他一首何如?”梅妃道:“惟恐不能表揚萬一,望乞恕罪。
”楊妃道:“妾系蒲姿柳質,豈足當娘娘翰墨榆揚?”玄宗道:“二妃不必過謙。
”叫左右快取一幅錦箋,放在梅妃面前。
梅妃隻得題起筆來,寫上七絕一首: 撇卻巫山下楚雲,南宮一夜玉樓春。
冰肌月貌誰能似?錦繡江天半為君。
梅妃寫完,呈于玄宗。
玄宗看了,連聲贊美,付與楊妃。
楊妃接來看了一遍,心中暗想:“此詞雖佳,内多譏諷。
他說撇卻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