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77回 鸩昏主竟同兒戲 斬逆後大快人心

關燈
詞曰: 天子至尊也,因何事卻被後妃欺。

    奈昏目貴無能,優柔不斷。

    斜 封墨敕,人任為之。

    故一旦宮庭興變亂,寝殿起災危。

    似錦江山, 如花世界,回頭一想,都是傷悲。

    還思學武後,刑與賞,大權盡 我躁持。

    冀立千秋事業,百世根基,再欲更逞荒滢。

    為歡不足,躬 行弑逆,獲罪難辭。

    試看臨淄兵起,終就刑誅。

     調寄“内家嬌” 從來宮闱之亂,多見于春秋時。

    周襄王娶翟女為後,通于王弟叔帶,緻生禍患。

    其他侯國的夫人,如魯之文姜、衛之南子輩,不可枚舉。

    至于秦漢晉,以及前五代,亦多有之。

    總是見之當時,則遺羞宮闱;傳之後世,則有污史冊,然要皆未有如唐朝武韋之甚者也。

    有了如此一個武後,卻又有韋後繼之,且加以太平、安樂等諸公主,與上官婉兒等諸宮嫔,卻是一班寡廉鮮恥、敗檢喪輪的女人。

    好笑唐高宗與中宗,恬然不以為羞辱,不惟不禁之,而反縱之,使釀成篡竊弑逆之事,一則幾不保其子孫,一則竟至殒其身,為後人所嗤笑唾罵,歎息痛恨。

    如今且說上官婉兒,自彩樓評詩之後,才名大著,中宗愈加寵愛,升他做了婕妤,其穿的服飾與住的宮室,都如妃子一般。

    他愈恃寵驕恣,又倚着皇後與諸公主都喜歡他,更自橫行無忌。

    中宗又特置修文館,選擇公卿中之善為詩文者,如沈亻全期、宋之問、李峤等二十餘人,為修文館學士,時常賜宴于内庭,吟詩作賦,争華競美,俱命上官婉兒評定其甲乙,傳之詞林,或播之樂府。

    由是天下士子,争以文采相尚,一切儒學正人與公谠正言,俱不得上達。

    正是: 不求方正賢良士,但炫風雲月露篇。

     上官婉兒又與韋後公主們私議,啟奏中宗聽,說婉兒自立私第于外,以便諸學士時常得以詩文往還評論,因此那些沒品行的官員,多奔走出入其私第,以希援引進用。

    婉兒因遂勾結其中少年精銳者,潛入宮掖,與韋後公主們交好。

    于是朝臣中崔氵是、宗楚客等,俱先通了婉兒,後即為韋後與公主們的心腹。

    中宗自觀燈市裡之後,時或微服出遊,或即遊幸上官婉兒私第,或與韋後公主們同來遊車。

    婉兒既自有私第在外,宮女們日夕來往,宮門上出入無節,物議沸騰,卻沒人敢明言直谏。

    隻有黃門侍郎宋-獨上一密疏,其略曰: 臣前者聞諸道路,天子與後妃公主,微服夜遊市裡觀燈,士庶 矚目稱異。

    臣初以為必無是事,既而知人言非妄,不勝駭詫。

    周禮 雲:夫人過市罰一幕,世子過市罰一囗,命夫過市罰一蓋,命婦過市 罰一帷,國君過市則刑人赦。

    誠以市裡嚣塵,逐利者之所趨,非君 子所宜人也!夫國君世子,命夫、命婦、夫人等一過市中,尚且有 罰;況帝後妃主之尊,而可改妝易服,結隊夜遊,招搖過市乎!至于 怨女三千,放之出宮,乃太宗皇帝之美政,陛下既不此之法,而縱宮 人數千,任其出遊,以緻逋逃者,無可追查,成何體統?且宮妃豈容 居外第,外臣豈容于與官妃往還,此皆大亵國體之事,伏乞陛下立 改前失,速下禁約,嚴别内外,稽察宮門出入;更不可白龍魚服,非 時遊幸;亦不可無端宴集,使谄媚者流,閑吟浪詠,更唱疊和;尤不 可使俳優侏儒,與朝臣混雜于帝後妃主之前,戲谑無忌。

    輕萬乘而 讀百僚,緻滋物議也。

     中宗覽疏,也不批發,也不召問,竟置之不理,宋-也無可如何。

    韋後等愈無忌憚,太平公主、安樂公主冬已奉诏,各自開府第,自置官屬。

    這班無恥幸進之徒,多營謀為公主府中官員。

     安樂公主府中,有兩個少年的官兒,一個姓馬,名秦客;一個姓楊,名均。

    那馬秦客深通醫術,楊均卻最善于烹調食品。

    二人都生得美貌,為安樂公主所寵愛,因薦與韋後,又極蒙愛幸。

    由是馬泰客,夤緣得升為散騎常侍;楊均亦得升為光祿少卿。

    那崔氵是與宗楚客,既私通上官婉兒,又轉求韋後、公主,于中宗面前,交口稱贊,說此二人可作宰相。

    中宗遂以宗楚客為中書令,崔氵是同平章事。

    自此小人各援引其黨類,濫官日多,朝堂充溢,時人以為三無坐處。

    謂有三樣官,因做的人多,朝堂中坐不下也。

    你道那三樣官?卻是宰相、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