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64回 小秦王宮門挂帶 宇文妃龍案解詩

關燈
”元吉道:“若得二位如此留心,真是我們的母後了。

    ”兩夫人多笑起來。

    時绮席珍馐,雕盤異果,無所不有。

    四人猜拳行令,說說笑笑。

    英、齊二王都是酒色中人,起初還循些禮貌,到後來各人有了些酒,谑浪歡呼,無所不至。

    古人雲:酒是色之媒。

    二王酒量原是好的,隻因他們醉翁之意俱不在酒,便假裝醉态。

    元吉道:“我們酒是有了,求二位夫人稍停一會兒,再飲何如?”正是: 萬惡果然滢是首,從教手足自相殘。

     少停,建成笑對元吉說道:“清風玉馨,音響餘筝,正如巫山雲夢,難以言傳。

    ”元吉也笑道:“風牌月陣,莺轉猿吟,總是我粗淺之人也學不出。

    ”自此英、齊二王滿心暢快,打發宮監與外面伺候的回去了,便同二妃歡呼彈唱不題。

    再說秦王因唐帝在丹霄宮養病,他就不回西府,晨昏定省,每日調奉湯藥,整頓了六七日。

    時日色已瞑,月上花枝,唐帝身子略已痊可,便對秦王道:“吾病今日身體稍覺安穩,你依朕回府去看看。

    ”秦王不敢推卻,隻得領了父皇旨意,辭駕出宮。

    行至分宮樓,忽聽見彈筝歌唱,輕一聲高一聲,韻緻悠揚。

    秦王站了一回,見是張、尹二妃寝宮,便道:“他曉父皇有病,正該悶悶沉思,為甚歌唱起來?”就要行動,忽聽見裡面喊道:“這一大杯,該是大哥飲的,我卻先幹了!”秦王道:“他們弟兄兩個,平昔有人在我跟前說許多話,我尚猜疑。

    不意如今這時候,還在這裡吹彈歌唱,不特不念父皇之疾,反來滢亂宮闱,理實難容。

    我若敲門進去,對他訓論一番,也是正理。

    倘然父皇曉得,又增起病來,反為不美。

    ”停足想了一回道:“也罷,暫将我的腰間玉帶,解下來挂在他宮門上,待他們出來見了,好叫他痛改前非。

    ”打算停當,即将腰間玉帶解來,挂在蟠龍彩鳳之門,自即挪步而出。

     卻說英、齊二王,五更時候忙起身來,收拾完備了。

    夭夭、小莺,各送上湯點。

    建成對二妃道。

    “我二人承你二位如此恩情,時刻不能去懷。

    倘秦王這事稍可下手,我們外邊必傳進來,替你二夫人說。

    如裡邊有什麼機會,也須差人報與我們得知。

    ”張、尹二妃道:“秦王這事,總是你我四人身上之事,不必叮咛;但是離多會少,叫我二人如何排遣?”建成猶執着二妃之手,哽咽難言。

    元吉道:“你們不必愁煩,我與大兄倘一得便,即趨來奉陪。

    ”張、尹二妃拭淚,直送至五宮門首,開出來猛見守門官監,将玉帶呈上去:“是昨夜不知何人挂在宮門上的。

    ”建成忙取來一認,卻是秦王身上的,二王吓得神色俱變,便道:“這是秦王之物,畢竟昨夜他回去,在此經過,曉得我們在内頑耍,故留此以為記念,如今怎樣好?”張豔雪說道:“不必慌張。

    秦王既有如此賊智,拚我一口硬咬着他,這罪名看他逃到那裡去?”便向建成耳上說了幾句,建成歡喜放心,即與元吉勉強散别歸府。

     張、尹二妃忙進宮去打扮停當,将秦王玉帶邊鑲,四圍割斷了幾處,跟了夭夭、小莺齊上玉辇,同到丹霄宮來朝見唐帝。

    唐帝吃了一驚,便問道:“朕沒有來宣你們,何故特然而來?”二妃道:“一來妾等挂念龍體,可能萬安;二來有不得已事,要來見駕。

    ”唐帝道:“有何事必要來見朕?”張、尹二妃不覺流淚道:“妾等昨夜更深,忽然秦王大醉,闖進妾宮中來,許多甜言媚語,強要滢污,妾等不從,要扯他來見陛下,奈力不能支,被他走脫,隻把他一條玉帶扯落在此,請陛下詳看,以定其罪。

    ”唐帝道:“世民這幾日時刻在此侍奉,昨因朕病體小愈,故黃昏時候,叫他回府将息,何曾用過酒來,說甚大醉?”将玉帶細玩,又是秦王之物,便道:“玉帶雖是他的,其中必有緣故,或者是他走急了,撩在何處,你們宮奴拾了便将來誣陷他人,這是使不得的呢!”尹瑟瑟道:“妾等幾年侍奉陛下,何曾誣陷他人,說這樣話來。

    ”兩個裝出許多妖态,滿面流淚,挨近身旁,哀哭不止。

    唐帝不得已,隻得說道:“既如此,二妃且回,待朕着人去問他。

    ”即寫幾字着内監傳旨,命禦史李綱,去會問秦王闖宮情由,明白奏聞。

    因此張、尹二妃,隻得謝恩回宮。

     卻說秦王夜間挂帶之後,忙歸府中。

    心中着惱,那裡睡得着。

    絕早起身,把家政料理了一番,便要進宮去問候。

    隻見左右報道:“禦史李綱在外要見王爺。

    ”秦王隻道是要問父皇病體,便出來相見,參谒後坐定。

    李綱道:“聖上龍體如何?”秦王道:“孤昨夜回來,身子已覺好些,不知今日如何,正要定省。

    ”李綱道:“今早有個内臣傳出旨意,發到臣處,要臣來請問殿下,故臣不得不自來冒讀。

    ”秦王忙叫左右,擺着香案來開讀了。

    此時秦王顔色慘淡,便想道:“昨夜我一時聽見,故借此以警他們,卻反來誣陷我!”即對李綱道:“孤昨夜在父皇宮中回來,樓前偶有所聞,故将玉帶系挂于宮門,使彼以警将來,況此系孤等家事,亦難明白訴卿。

    隻問先生,孤何如人也,而欲以涅作淄乎?”李綱道:“殿下功高望重,豈臣下所敢措辭。

    今隻具一情節來,封副臣去回覆聖旨,便可豁然矣!”秦王道:“說得有理。

    ”便寫了幾句,封好付與李綱怞了,便辭出府去,口覆了聖旨。

    時唐帝忙叫内臣扶出,便殿坐下。

    李綱朝拜已畢,叩問了聖體,然後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