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69回 馬賓王香醪濯足 隋蕭後夜宴觀燈

關燈
住一個宮奴問道:“你們那裡來?為什麼笑聲不絕?”那宮奴奏道:‘在倚春軒院子裡,看蕭娘娘打秋耍子。

    ”太宗道:“如今還在那裡打麼,可打得好?”宮奴道:“打得甚好,如今還在那裡玩。

    ”太宗見說,即便行到風輝宮來下辇偷觑,見院子裡站着許多婦女,在那裡望着大笑。

    看見秋千架上,站着一個女人。

    淺色小龍團襖,一條松色長裙扣了兩邊,中間紮着大紅緞褲。

    翻天的飛打下來,做一個蝴蝶穿花。

    又打起來,做一個丹鳳朝陽。

    改了個饑鷹掠食勢,撲将下來。

    真個風流袅娜,體态輕狂。

    太宗正側着身子,掩在石屏間細看。

    隻見一個宮奴瞥眼看見,忙說道:“萬歲爺來了!”那些宮奴一哄而散。

     太宗此時,不好退出,隻得走将進去。

    蕭後如飛下了架闆,小喜忙把蕭後頭上一幅塵帕,取了下來,又除下裙扣。

    蕭後直到太宗膝前,跪下說道:“臣妾不知聖駕降臨,有失迎接,罪該萬死。

    ”太宗把手扶起道:“蕭娘娘有興,尋此半仙之樂。

    ”蕭後道:“偶爾排遣,稍解岑寂,有污龍目,實在惶驚。

    ”太宗攜着蕭後進宮,覺得異香馥郁,因坐下,蕭後泣對太宗道:“妾以衰朽之姿,得蒙思寵,實出意外。

    但生前常望眷顧,死後得葬于吳公台下,妾願畢矣”太宗許諾,因說:“今日清明佳節,宮中張燈設宴,娘娘可同玩賞。

    ”蕭後道:“今日清明,民間都打掃墳墓,妾先帝墓,無人祭掃,言之痛心。

    ”太宗道:“朕當為置守冢三百戶,并撥田五頃,以供春秋祭祀。

    ”後随謝恩。

    太宗道:“少頃朕來宣你。

    ”又道:“為何适聞香氣,今卻寂然?”蕭後笑而不言。

    原來此香,乃外國制的結願香,在突厥可汗那裡帶來的。

     當下太宗回宮傳旨,宣蕭娘娘看燈。

    蕭後即喚小喜跟随,來到太宗宮中,朝見畢,與徐惠妃、武才人等相見了。

    太宗坐首席,請蕭後坐左邊第一席。

    武才人因說道:“娘娘何不就與陛下同席?”蕭後道:“妾蒲柳衰質,強陪至尊,甚非所宜,就是這席還不該坐。

    ”太宗笑道:“總是一家,不必推遜。

    ”于是坐定,行酒奏樂,至晚合宮都張起花燈,光彩奪目。

    蕭後道:“清明不過小節,怎麼宮掖間這般盛設名燈?”太宗道:“朕自四方平定之後,凡遇令節與除夜上元,一樣擺設慶賞。

    ”蕭後道:“金翠光明,燃同白晝,佳麗得緊。

    隻是把那些燈焰之氣,消去了更妙。

    ” 太宗問蕭後道:“朕之施設,與隋主何如?”蕭後笑而不答。

    太宗固問,蕭後道:“彼乃亡國之君,陛下乃開基之主,奢儉固自不同。

    ”太宗道:“奢儉到底,各具其一。

    ”蕭後道:“隋主享國十餘年,妾常侍從,每逢除夜,殿前與諸院,設火山數十座。

    每山焚沉香數車。

    火光若暗,則以甲煎沃之,焰起數丈,其香遠聞數十裡。

    一夜之中,則用沉香二百餘車,甲煎二百餘石。

    殿内宮中,不燃膏火,懸大珠一百二十顆以照之,光比白日。

    又有外國歲獻明月寶、夜光珠,大者六七寸,小者猶徑三寸,一珠之價,值數十萬金。

    今陛下所設,無此珠寶,殿中燈燭,皆是膏油,但覺煙氣薰人,實未見其清雅。

    然亡國之事,亦願陛下遠之。

    ”太宗口雖不言,遙思良久,心服隋主之華麗道:“夜光珠,明月寶,改日當為娘娘緻之。

    ”于是觥籌交錯,傳杯弄盞,足有兩更天氣。

    武才人看那蕭後無限抑揚婉轉、豐韻關情處,竟不似五十多歲的光景,暗想:“他那種事兒,不知還有許多勾引人的伎倆。

    ”蕭後亦隻把武夫人細看,越看越覺豔麗,但無一種窈窕幽閑之意。

    徐惠妃與衆妃,見他三人頑成一塊,俱推更衣,各悄悄的散去。

    蕭後亦要辭出,太宗挽着蕭、武二人說道:“且到寝室之中,再看一回燈去。

    ”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亦凡圖書館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