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68回 成後志怨女出宮 證前盟陰司定案

關燈
詞曰: 九十春光如閃電,觸目垂慈,便覺陽和轉。

    幽恨綿綿方适願, 普天同慶恩波遍。

    生死一朝風景變,漫道黃泉,也自通情面。

     滿地荊棒繞指扌前,驚回惡夢堪欣羨。

     調寄“蝶戀花” 凡人好行善事,而人不之知,則為陰德;或一時一念之感發,或真心誠意之流行,無待勉強,不事矯飾,蓋有不期然而然者。

    語雲:有陰德者,必有陽報。

    昔長興顧氏宦成無子,娶姬妾十餘人,一日與内君酌,諸姬皆侍,歎曰:“我平生事皆陰德,何以絕我嗣乎?”一姬曰:“陰德不在遠。

    ”某悟曰:“我今行陰德,當嫁汝輩。

    ”姬曰:“我豈自言,理因如是,我死從夫子耳!”某盡嫁十餘人,已而生三子,母即言死從者。

    何況朝廷舉動,有關宗廟社稷,其獲報又何可量哉。

     話說羅成将到長安,叫潘美率督兵丁,護着家眷慢行,自己先入京會見秦叔寶。

    聞知柴紹已于去年夏間複命,随同叔寶進去,拜見秦老夫人,先把壽儀補送。

    叔寶道:“表弟遠隔幾千裡,家母壽期至今不忘。

    ”羅成便把征北一段,至同蕭後回南,賤内到女貞庵會見秦、狄、夏、李四位夫人,知是舅母八十整壽,在那裡遙祝千秋,及蕭後到揚州祭奠,撞死了王義夫妻的話來說完。

    秦老夫人道:“羅家甥兒,既是你二位娘子并令郎多在這裡,快叫人把轎馬去接了進來。

    ”叔寶道:“母親,蕭後尚在旅中,待他陛見了安頓過,好接兩位表嫂來。

    ”秦老夫人道:“既如此,且叫懷玉到城外去接蕭娘娘、二位夫人到承福寺中,暫住一二日。

    ”懷玉如飛帶了家丁出城,去安頓蕭後及羅成家眷。

     羅成朝見過太宗,犒勞再三,賜宴旌功,早有旨意出來,差四個内監,宣蕭後進宮。

    窦、花二夫人到叔寶家,又獻上壽儀,拜過老夫人的壽,與張夫人交拜。

    單小姐亦拜見,命二子出來,與羅家二子拜見了,互相問候。

    袁紫煙及江、羅、賈三位夫人聞知,亦時差人饋送禮物。

    住了月餘,羅成辭朝回去,便道到花弧墓上祭掃不題。

     卻說太宗自登極以後,四方平定,禮樂迷興。

    魏征、房元齡輩,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君臣相得。

    一日奉太上皇,置酒未央宮,對當秋暑,那日恰逢天氣清朗,金紫輝映。

    上皇命颌利可汗起舞,馮智戴詠詩,既而笑道:“胡越一家,古未有也!”太宗樟觞上壽說道:“此皆陛下教化,非臣智力所及。

    昔漢高祖亦從太上皇宴此宮,妄自矜大,臣不取也。

    ”上皇大悅,問秦叔寶:“你母親好麼?今多少年紀了?”叔寶跪答道:“臣母今年八十有三,托賴上皇陛下洪福,得以粗安。

    ”随命衆臣自皇族以下,各依品級而坐,無得喧嘩失禮。

    衆臣皆循序列班坐定,命黃門行酒,琴瑟齊鳴,歌聲盈耳。

    君臣正在歡飲,不意尉遲敬德,坐在任城王下首,忽大怒起來,便道:“汝有何功,卻坐在我上!”任城王卻不理他,他便伸出一隻大拳頭打來,正中道宗左圖,衆人起身勸時,道宗目睛反轉,青腫幾砂,便逃席而出。

    上皇問什麼緣故,衆臣以直奏上。

    上皇心上不悅道:“任城王道宗,是朕宗支,不要說有功無功,就是他僭越了,今日是個良會,也該忍耐,為甚就動起手來!”太宗率衆臣謝罪,便命罷宴,奉上皇還宮。

     到了次日,太宗視朝,對衆臣道:“昨日朕同上皇君臣相樂,一時良會,敬德有失人臣之禮,朕甚不樂。

    況任城王實朕之親族,彼便如是行兇,況其他乎!朕之此言,甚非有私道宗也。

    ”言未畢,左右奏敬德自縛請罪,衆臣懷懼,皆為跪請道:“敬德武臣,本不習儒雅,今無禮有忤聖旨,乞陛下念其汗馬之勞,而生全之。

    ”太宗召敬德入,命左右去其縛,對敬德道:“朕欲與卿等共保富貴,然卿居官數犯法,朕不以過而掩卿之功,乃知漢室韓彭一旦菹醢,非高德之過也。

    ”敬德叩頭謝罪。

    太宗道:“國家紀綱,惟賞與罰,非分之恩,不可數得,勉自修飾,無緻後悔。

    ”敬德再拜而出,由是強暴頓斂。

     貞觀九年五月,上皇有疾,崩于太安宮。

    頒诏天下,谥曰神堯。

    一日,太宗閑暇,與長孫皇後衆嫔妃遊覽至一宮。

    即有許多宮女承應,看去雖多齊整,然老弱不一。

    太宗見了,覺有些厭憎。

    有幾個奉茶上來,皇後問道:“你們這些宮奴,都是幾時進宮的?”衆宮人答道:“也有近時進宮的,隋時進宮的居多。

    ”皇後道:“隋時進宮有二十餘年了。

    ”衆宮奴道:“十二三歲進宮,今已三十五六歲了。

    ”皇後道:“當初隋炀帝嫔妃星廣,為甚要這許多人伺候?”宮人道:“當初炀帝有夫人、美人、昭儀、充華、婕妤、才人等名,安頓各宮。

    安得如萬歲與娘娘仁慈儉素,合宮無不共沐天恩。

    ”太宗道:“朕想天子一人,就是嫔禦,像朕不過三四人足矣,精力有限,何苦用着這許多人伺候,使這班青春女子,終身禁锢宮中。

    ”徐惠妃道:“看他們情景,原覺可憫。

    ”太宗對皇後道:“禦妻,朕欲将此輩放些出去,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