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25回 李玄邃關節全知己 柴嗣昌請托浼贓官
關燈
小
中
大
,又拿出三百兩銀子,來對樊建威道:“我想劉刺史畢竟還要什麼兌頭火耗,并什麼路費貼墊,你一發拿這三百兩銀子去湊,不要累衆人,批捕我也不支銷了。
”正是: 千金等一毛,高誼照千古。
樊建威道:“我一人也拿不去,你且收着,待我叫了唐萬仞衆人來,也見你一團豪氣。
”叔寶收了,就留他數人在家中吃酒。
正吃時,隻見尤俊達與程咬金來辭。
先時程咬金在路邀集柴嗣昌與殺敗金、童兩個,後來雖系俱是相與,心中有些不安,到認了殺官劫掠時,明明供出個響馬來了。
咬金也便過了,尤俊達甚覺乏趣,勉強捱到拜壽,就要起身。
程咬金道:“畢竟看得叔寶下落方去,不然豈有獨累他之理。
”及至柴、李兩人口覆,知道叔寶可保無事,尤俊達又恐前日晚間言語之際,走漏風息,被人緝捕,故此要先回;賈潤甫亦要脫幹系,懈懈相留,故此兩人特來拜謝告别。
叔寶又留了,同坐作餞。
樊建威在坐,兩邊都不題起。
叔寶道:“本意還要留二兄盤桓數日,隻為我後日就要起身,故不敢相留。
”臨行時,裡面去取出些禮來,卻是秦母送與程母的。
吃到大醉,尤俊達、程咬金同單雄信等回店。
到五更時,尤俊達與程咬金先起身去。
滿地霜華映月明,喔咿遠近遍雞聲。
困鱗脫網遊偏疾,病鳥驚弦身更輕。
次日早,秦叔寶知劉刺史處,隻要賠贓,料不要他,他就挺身去謝來總管辭他。
來總管道:“我當日一時不能執持,令你受了許多淩辱,如今你且去。
羅老将軍、李玄邃分上,回時我還着實看你,你也是不久人下的人。
”叔寶叩辭了出來,複大設宴,請北來朋友,也是賈潤甫、樊建威、唐萬仞、連巨真陪。
這三人感謝柴嗣昌不盡。
不知若不為秦叔寶,柴嗣昌如何肯出這部酣力?叔寶又浼李玄邃作三封書:一封托柴嗣昌回唐公;一封附尉遲南,答羅行台,有禮與他姑娘姑夫;又有書與羅家表弟。
一班意氣朋友這一日傳杯弄盞,話舊談心,更比平時暢快。
杯移飛落月,酒溢泛初霞。
談劇不知夜,深林噪曉鴉。
吃到天明,還沒有散。
外邊人馬喧阗,是這五百人來參谒。
叔寶換了戎服在廳上,吩咐止叫隊什長進見。
恰是十個隊長五十個什長,斑斑斓斓的擺了一天井,都叩了頭。
叔寶道:“來爺巳時在西門伺候。
”衆人應了一聲散去。
單雄信對叔寶道:“前日說的求榮不在朱門下,若如此也不妨。
”叔寶道:“遇了李、柴二仁兄,可謂因禍得福。
”李玄邃道:“大丈夫事業正不可量。
”衆人都到寓所取禮來賀。
叔寶也都送有赆禮,彼此俱不肯收。
伯當道:“叔寶連日忙,我們不要在此鬼混,也等他去收拾收拾行李,也與老嫂講兩句話兒。
明日叔寶兄出西門,打從我寓所過,明日在彼相送罷。
”衆人一笑而散。
果然叔寶在家收拾了行李,措置了些家事,叫樊建威衆人取了賠贓的這項銀子去。
到不得明日巴時,隊什長都全裝貫帶來迎,請他起身。
叔寶燒了一陌紙,拜别了母妻,卻是纏綜大帽,紅刺繡通袖金鬧裝帶,騎上黃骠馬。
這五十人列着隊伍,出西門來,與那青衣小帽在州中比較時,大似不同了。
集古: 蕭蕭班馬鳴,寶劍倚天橫。
丈夫誓許國,勝作一書生。
出得西門,到吊橋邊,兩下都是從行軍士排圍。
那市盡頭有座迎恩寺,叔寶下了馬,進到寺裡。
恐有不到的,取花名冊一一點了。
又捐己資:隊長每人三錢,什長二錢,散兵一錢;犒賞也費五六十兩銀子。
内中選二十名精壯的做家丁,随身跟用,另有賞。
事完,先是他同袍旗牌都來錢送,遞了三杯酒作别了。
次後是單雄信一幹,也遞了三杯酒。
叔寶道:“承諸公遠來,該候諸公啟行才去為是;隻奈因玄邃兄題掇得這一差事,期限迫近,不能擔延。
”又對柴嗣昌道:“柴大哥,劉刺史處再周旋,莫國弟去還賠累樊建威兄弟。
”柴嗣昌道:“小弟還要為他取執照,不必兄長費心。
”對着尉遲兄弟說:“家姑丈處煩為緻意,公事所羁,不得躬謝。
”對伯當及衆人道:“難得衆兄弟聚在一處,正好盤桓,又料有此别。
”對賈潤有,樊建威道:“家中老母,幾百周旋。
”與衆人作别上了馬,三個大銑起行。
相逢一笑間,不料還成别。
回首盼楓林,盡灑離人血。
去後,柴嗣昌在齊州結了賠贓的局,一齊起身。
賈潤甫處都有厚贈。
柴嗣昌自往汾陽。
尉遲兄弟、史大奈他三個卻是官身,不敢十分擔擱,與張公謹、白顯道也隻得同走幽州去了。
止剩李玄邃、王伯當、單雄信、金國俊、童佩之五位豪傑在路。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亦凡圖書館掃校
”正是: 千金等一毛,高誼照千古。
樊建威道:“我一人也拿不去,你且收着,待我叫了唐萬仞衆人來,也見你一團豪氣。
”叔寶收了,就留他數人在家中吃酒。
正吃時,隻見尤俊達與程咬金來辭。
先時程咬金在路邀集柴嗣昌與殺敗金、童兩個,後來雖系俱是相與,心中有些不安,到認了殺官劫掠時,明明供出個響馬來了。
咬金也便過了,尤俊達甚覺乏趣,勉強捱到拜壽,就要起身。
程咬金道:“畢竟看得叔寶下落方去,不然豈有獨累他之理。
”及至柴、李兩人口覆,知道叔寶可保無事,尤俊達又恐前日晚間言語之際,走漏風息,被人緝捕,故此要先回;賈潤甫亦要脫幹系,懈懈相留,故此兩人特來拜謝告别。
叔寶又留了,同坐作餞。
樊建威在坐,兩邊都不題起。
叔寶道:“本意還要留二兄盤桓數日,隻為我後日就要起身,故不敢相留。
”臨行時,裡面去取出些禮來,卻是秦母送與程母的。
吃到大醉,尤俊達、程咬金同單雄信等回店。
到五更時,尤俊達與程咬金先起身去。
滿地霜華映月明,喔咿遠近遍雞聲。
困鱗脫網遊偏疾,病鳥驚弦身更輕。
次日早,秦叔寶知劉刺史處,隻要賠贓,料不要他,他就挺身去謝來總管辭他。
來總管道:“我當日一時不能執持,令你受了許多淩辱,如今你且去。
羅老将軍、李玄邃分上,回時我還着實看你,你也是不久人下的人。
”叔寶叩辭了出來,複大設宴,請北來朋友,也是賈潤甫、樊建威、唐萬仞、連巨真陪。
這三人感謝柴嗣昌不盡。
不知若不為秦叔寶,柴嗣昌如何肯出這部酣力?叔寶又浼李玄邃作三封書:一封托柴嗣昌回唐公;一封附尉遲南,答羅行台,有禮與他姑娘姑夫;又有書與羅家表弟。
一班意氣朋友這一日傳杯弄盞,話舊談心,更比平時暢快。
杯移飛落月,酒溢泛初霞。
談劇不知夜,深林噪曉鴉。
吃到天明,還沒有散。
外邊人馬喧阗,是這五百人來參谒。
叔寶換了戎服在廳上,吩咐止叫隊什長進見。
恰是十個隊長五十個什長,斑斑斓斓的擺了一天井,都叩了頭。
叔寶道:“來爺巳時在西門伺候。
”衆人應了一聲散去。
單雄信對叔寶道:“前日說的求榮不在朱門下,若如此也不妨。
”叔寶道:“遇了李、柴二仁兄,可謂因禍得福。
”李玄邃道:“大丈夫事業正不可量。
”衆人都到寓所取禮來賀。
叔寶也都送有赆禮,彼此俱不肯收。
伯當道:“叔寶連日忙,我們不要在此鬼混,也等他去收拾收拾行李,也與老嫂講兩句話兒。
明日叔寶兄出西門,打從我寓所過,明日在彼相送罷。
”衆人一笑而散。
果然叔寶在家收拾了行李,措置了些家事,叫樊建威衆人取了賠贓的這項銀子去。
到不得明日巴時,隊什長都全裝貫帶來迎,請他起身。
叔寶燒了一陌紙,拜别了母妻,卻是纏綜大帽,紅刺繡通袖金鬧裝帶,騎上黃骠馬。
這五十人列着隊伍,出西門來,與那青衣小帽在州中比較時,大似不同了。
集古: 蕭蕭班馬鳴,寶劍倚天橫。
丈夫誓許國,勝作一書生。
出得西門,到吊橋邊,兩下都是從行軍士排圍。
那市盡頭有座迎恩寺,叔寶下了馬,進到寺裡。
恐有不到的,取花名冊一一點了。
又捐己資:隊長每人三錢,什長二錢,散兵一錢;犒賞也費五六十兩銀子。
内中選二十名精壯的做家丁,随身跟用,另有賞。
事完,先是他同袍旗牌都來錢送,遞了三杯酒作别了。
次後是單雄信一幹,也遞了三杯酒。
叔寶道:“承諸公遠來,該候諸公啟行才去為是;隻奈因玄邃兄題掇得這一差事,期限迫近,不能擔延。
”又對柴嗣昌道:“柴大哥,劉刺史處再周旋,莫國弟去還賠累樊建威兄弟。
”柴嗣昌道:“小弟還要為他取執照,不必兄長費心。
”對着尉遲兄弟說:“家姑丈處煩為緻意,公事所羁,不得躬謝。
”對伯當及衆人道:“難得衆兄弟聚在一處,正好盤桓,又料有此别。
”對賈潤有,樊建威道:“家中老母,幾百周旋。
”與衆人作别上了馬,三個大銑起行。
相逢一笑間,不料還成别。
回首盼楓林,盡灑離人血。
去後,柴嗣昌在齊州結了賠贓的局,一齊起身。
賈潤甫處都有厚贈。
柴嗣昌自往汾陽。
尉遲兄弟、史大奈他三個卻是官身,不敢十分擔擱,與張公謹、白顯道也隻得同走幽州去了。
止剩李玄邃、王伯當、單雄信、金國俊、童佩之五位豪傑在路。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亦凡圖書館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