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29回 隋炀帝兩院觀花 衆夫人同舟遊海

關燈
“紫微垣中,為何這等晦昧不明?”紫煙道:“妾不敢言。

    ”炀帝道:“上天既已垂像,妃子不言,是欺朕也;況興亡自有定數,妃子明言何害?”紫煙道:“紫微晦昧,但恐國作不永。

    ”炀帝沉吟良久道:“此事尚可挽回否?”紫煙道:“紫微雖然晦昧,幸明堂尚亮,泰階猶一;況至誠可以格天,陛下苦修德以攘之,何患天心不回?”炀帝道:“既可挽回,則不足深慮 一人将要下台,忽見西北上一道赤氣,如龍紋一般,沖将起來。

    紫煙猛然看見,着了一驚,忙說道:“此天子氣也!何以至此?”炀帝忙回頭看時,果然見赤光縷縷,團成五彩,照映半天,有十分奇怪,不覺也驚訝起來,因問道:“何以知為天子氣?”紫煙道:“五彩成文,狀如龍鳳,如何不是?氣起之處,其下定有異人。

    ”炀帝道:“此氣當應在何處?”紫煙手指着道:“此乃參井之分,恐隻在太原一帶地方。

    ”炀帝道:“太原去西京不遠,朕明日即差人去細細緝訪,倘有異人,拿來殺了,便可除滅此患。

    ”紫煙道:“此乃天意,恐非人力能除,惟願陛下慎修明德,或者其禍自消。

    昔老尼曾授妾偈言三句道:‘虎頭牛尾,刀兵亂起;誰為君王,木之子。

    ’若以木子二字詳解,木在“子”上,乃是“李”字;然天意微渺,實難以私心揣度。

    ”炀帝道:“天意既定,憂之無益。

    這等良夜,且與妃子及時行樂。

    ”遂起身同下台來,與蕭後衆夫人又吃了一回酒,蕭後與衆夫人各自散歸,炀帝就在顯仁宮,同袁紫煙宿了。

     次日炀帝方起來梳洗,忽見明霞院楊夫人,差内監來奏道:“昔日酸棗縣進貢的玉李樹,一向不甚開花,昨夜忽然花開無數,清陰素影,掩映有數裡之遙,滿院皆香,大是祥瑞,伏望萬歲爺親臨賞玩。

    ”炀帝因袁紫煙說木子是“李”字,今見報王李茂盛,心下先有幾分不快,沉吟了一回,方問道:“這玉李久不開花,為何忽然大開,必定有些奇異。

    ”太監奏道:“果是有些奇異,昨夜滿院中人,俱聽得樹下有幾千神人說道:木子當盛,吾等皆宜扶助。

    奴婢等都不肯信,不料清晨看時,開得花葉交加,十分繁衍。

    此皆萬歲爺洪福齊天,故有此等奇瑞。

    ”炀帝聞言愈加疑慮,正躊蹰間,忽又見一個太監來奏道:“奴婢乃晨光院周夫人遣來。

    院中舊日西京移來的楊梅樹,昨夜忽花開滿樹,十分爛漫,特請萬歲爺親臨賞玩。

    ”炀帝見說楊梅盛開,合著了自家的姓氏,方才轉過臉來歡喜道:“楊梅卻也盛開,妙哉妙哉!”因問太監:“為何一夜就開得這般茂盛?”太監奏道:“昨夜花下,忽聞有許多神人說道:此花氣運發洩已極,可一發開完。

    今早看時,無一處不開得爛漫。

    ”炀帝道:“楊梅這般茂盛,比明霞院的玉李如何?”太監道:“奴婢不曾看見玉李花。

    ” 袁紫煙在旁說道:“二花一時齊發,系國家祥瑞,陛下何不去觀?”炀帝見說,便道:“我與妃子同去看來。

    ”遂上了金辇,袁紫煙随駕。

    到西苑,早有楊夫人、周夫人接住。

    炀帝問道:“楊梅乃西京移來,原是宿根老本,因該十分開放,這王李乃外縣所獻,不過是浮蔓之質,如何也忽然開放?”二夫人道:“聖國親看便知。

    ”須臾,駕到了明霞院,楊夫人便要邀炀帝進看玉李。

    炀帝不肯下辇道:“先去看了楊梅,再來看他。

    ”楊夫人不敢勉強,隻得讓辇過去,自家轉随到晨光院來。

    炀帝進院,竟到楊梅樹下來看,隻見花枝簇簇,開得渾如錦繡一般,十分歡喜道:“果然開得茂盛,國家祥瑞,不蔔可知。

    ”須臾各院夫人,聞知二院花開,也都來看,皆極口稱贊。

    炀帝大喜,便要排宴賞花。

    衆夫人不知炀帝的意思,齊說道:“聞得玉李開得更盛,陛下何不一往觀之?”炀帝道:“料沒有楊梅這般繁盛。

    ”衆夫人道:“盛與不盛,大家去看看何妨?”炀帝被衆夫人催逼不過,隻得同到明霞院來。

    方進得院來,早聞得濃濃郁郁的異香撲鼻;及走至後院窗前一看,隻見奇花滿樹,異蕊盛枝,就如瓊瑤造就,珠玉裝成,清陰素影,掩映的滿院祥光萬道,瑞霭千層,真個有鬼神贊助之功,與楊梅大不相同。

    有“踏莎行”詞一首為證: 白雲橫鋪,碧雲亂落。

    明珠仙露浮花萼,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