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94回 安祿山屠腸殒命 南霁雲齧指乞師
關燈
小
中
大
嚴莊道:“若不然呵,我是大臣,或者還略存些體面,不便屢加撻辱。
足下屈為内侍,将來不止于鞭撻,隻恐喜怒不常,一時斷送了性命。
”李豬兒聽說,不覺攘臂拍胸道:“人生在世,總是一死,與其無罪無辜,俯首被戮,何如驚天動地做一場,拼得碎屍萬段,也還留名後世!”嚴莊引他說出此言,便撫掌而起,說道:“足下若果能行此大事,決不至于死,到有分做個住命的功臣哩!隻是你主意已定否?”李豬幾道:“我意已決,但恐非太子之意,他顧着父子之情,怎肯容我胡為?”嚴莊道:“不瞞你說,我已啟過太子了。
太子也因失愛于父,怕有禍患。
向我說道:‘凡事任你們做去罷。
’我因想着足下必與我同心,故特約來相商。
”李豬幾道:“既然如此,事不宜遲,隻明夜便當舉動。
趁他兩日因雙眸作痛,不與女人同寝,獨行于便殿,正好動手。
但他常藏利刃于枕畔,明晚先竊去之,可無慮矣!”言畢作别而去。
次日,嚴莊密與慶緒,約會到黃昏時候。
慶緒與嚴莊各暗帶短刀,托言奏事,直入便殿門來,值殿官不敢阻擋。
祿山此時已安寝于帏帳之内,不妨李豬兒持刀突入帳中,祿山國盲,不知何人。
方欲問時,李豬兒已揭去其被,燈火之下,見祿山袒着大腹。
說時遲,那時快,把刀直砍其肚腹。
祿山負痛,急伸手去枕畔摸那利刃,卻已不見了,乃以手撼帳竿道:“此必是家賊作亂!”口中說話,那肚腸已流出數鬥,遂大叫一聲,把身子挺了兩挺,嗚呼哀哉了。
時肅宗至德二載正月也。
可恨此賊背君為亂,屠戮忠良,虐害百姓,罪惡滔天,今日卻被弑而死。
亂臣受弑逆之報,天道昭彰。
後人有兩隻“挂枝兒”詞說得好,道是: 安祿山,你做張守-的走狗,犯死刑,姑饒下這驢頭。
卻怎敢 持兵強,要學那虎争龍鬥,你不是狼子野心腸,人道是豬首龍身獸, 到今日作孽的豬龍,也倒死在豬兒手! 安祿山,你負了唐明皇的寵眷,不記得拜母妃,欽賜洗兒錢,怎 便把燕代唐,要将江山占。
可笑你打家賊的鞭何重,那禁他斫大腹 的刀太尖。
則見你數鬥的腸流,為甚赤心兒沒一點! 祿山既被殺,左右侍者方驚駭間,慶給與嚴莊早到,手中各持短刀,喝叫不許聲張。
衆人一則平日被祿山打毒,今日正幸其死。
二來見慶緒與嚴莊作主,便都不敢動。
嚴莊令人就床下掘地深數尺,以氈裹其屍而埋之,戒宮中勿漏洩。
次早宣言祿山病驟危笃,命傳位于慶緒。
于是慶緒僭即僞位,密使人将段氏與慶恩缢死,僞尊祿山為太上皇,重加諸将官爵,以悅其心。
過了幾日,方傳祿山死信,命衆臣不必入宮哭靈,密起其屍于床下。
屍已腐爛,草草成殓,發喪埋葬。
嚴莊見慶緒昏庸,恐人不服,不要他見人。
慶緒日以酒色為事,凡祿山所寵的姬侍,都與滢亂。
凡大小諸事皆取決于嚴莊,封他為馮诩王。
嚴莊以慶緒之命,使僞汴州刺史尹子奇引兵十三萬攻睢陽城,睢陽太守許遠求救于雍邱防禦使張巡。
且說張巡在雍邱,那南霁雲與雷萬春,已投入麾下為郎将。
當車駕西幸之時,賊将令狐潮來攻雍邱,張巡率南、雷二人,及諸将佐,悉力拒賊。
令狐潮與張巡原系舊同學,因遣使緻書,申言夙契,且雲:天下存亡未蔔,守此孤城何益,不如早降為上。
張巡部下有大将六人,亦勸張巡出降。
張巡大怒,設天子畫像于堂,率衆朝拜涕泣,谕以大義,衆皆感奮。
張巡乃斬來使,并斬勸降六将。
于是人心愈堅,拒守既久,城中缺少了箭,張公命作草人幹餘,蒙以黑衣,乘夜缒下城去。
賊兵驚疑,放箭亂射,遂得箭無數。
次夜,仍複以草人缒下,賊都大笑,更不為備。
張巡乃選壯士五百人,缒将下去,迳到賊營;賊出其不意,一時大亂,棄營而奔,殺傷甚衆。
令狐潮忿怒,親自督兵攻城。
張巡使雷萬春登城探視,時萬春因傳聞得其兄雷海青殉難的消息,十分哀憤,才哭得過,便咬牙切齒的上城來,方舉目而望,不防賊兵連發弩箭。
雷萬春面上連中六矢,仍是挺然立着不動。
令狐潮遙望見,疑為木偶人;及見其用手拔箭,流血被面,方詢知是雷萬春,大為駭異。
正是: 草人錯認是真,真人反疑為木。
笑爾草木皆兵,羨他智勇具 足。
少頃,張巡親印臨城,令狐潮望着樓上叫道:“張兄,我見雷将軍,知足下軍令矣!然如天道何?”張巡說:“足下未識人輪,安知天道?你平日也談忠說義,今日忠義何在?勿更多言,可即決一勝負。
”遂率兵與戰,兵皆奮勇争先,生獲賊将十四人,斬首八百餘級。
令狐潮敗入陳留,餘衆屯于沙渦。
張巡乘夜襲擊,又大破之,奏凱而回。
忽探馬來報說:“賊将楊朝宗,欲引兵襲取甯陵,斷我歸路。
”張巡乃分兵守雍邱,自引兵将星夜至甯陵,恰直許遠亦引兵到來,遂合與賊戰,晝夜數十回合,大破楊朝宗之衆,斬首數千級。
捷音至行在,肅宗诏以張巡為河南節度副使,許遠亦加官進秩仍守睢陽。
至是尹子奇來攻睢陽,許遠國兵少,遣使至張巡處求救。
張巡以睢陽要地,不可不堅守,乃自甯陵引兵三千至睢陽,合許遠所部兵不過七千人。
張巡與南霁雲、雷萬春等數将,并力出戰
足下屈為内侍,将來不止于鞭撻,隻恐喜怒不常,一時斷送了性命。
”李豬兒聽說,不覺攘臂拍胸道:“人生在世,總是一死,與其無罪無辜,俯首被戮,何如驚天動地做一場,拼得碎屍萬段,也還留名後世!”嚴莊引他說出此言,便撫掌而起,說道:“足下若果能行此大事,決不至于死,到有分做個住命的功臣哩!隻是你主意已定否?”李豬幾道:“我意已決,但恐非太子之意,他顧着父子之情,怎肯容我胡為?”嚴莊道:“不瞞你說,我已啟過太子了。
太子也因失愛于父,怕有禍患。
向我說道:‘凡事任你們做去罷。
’我因想着足下必與我同心,故特約來相商。
”李豬幾道:“既然如此,事不宜遲,隻明夜便當舉動。
趁他兩日因雙眸作痛,不與女人同寝,獨行于便殿,正好動手。
但他常藏利刃于枕畔,明晚先竊去之,可無慮矣!”言畢作别而去。
次日,嚴莊密與慶緒,約會到黃昏時候。
慶緒與嚴莊各暗帶短刀,托言奏事,直入便殿門來,值殿官不敢阻擋。
祿山此時已安寝于帏帳之内,不妨李豬兒持刀突入帳中,祿山國盲,不知何人。
方欲問時,李豬兒已揭去其被,燈火之下,見祿山袒着大腹。
說時遲,那時快,把刀直砍其肚腹。
祿山負痛,急伸手去枕畔摸那利刃,卻已不見了,乃以手撼帳竿道:“此必是家賊作亂!”口中說話,那肚腸已流出數鬥,遂大叫一聲,把身子挺了兩挺,嗚呼哀哉了。
時肅宗至德二載正月也。
可恨此賊背君為亂,屠戮忠良,虐害百姓,罪惡滔天,今日卻被弑而死。
亂臣受弑逆之報,天道昭彰。
後人有兩隻“挂枝兒”詞說得好,道是: 安祿山,你做張守-的走狗,犯死刑,姑饒下這驢頭。
卻怎敢 持兵強,要學那虎争龍鬥,你不是狼子野心腸,人道是豬首龍身獸, 到今日作孽的豬龍,也倒死在豬兒手! 安祿山,你負了唐明皇的寵眷,不記得拜母妃,欽賜洗兒錢,怎 便把燕代唐,要将江山占。
可笑你打家賊的鞭何重,那禁他斫大腹 的刀太尖。
則見你數鬥的腸流,為甚赤心兒沒一點! 祿山既被殺,左右侍者方驚駭間,慶給與嚴莊早到,手中各持短刀,喝叫不許聲張。
衆人一則平日被祿山打毒,今日正幸其死。
二來見慶緒與嚴莊作主,便都不敢動。
嚴莊令人就床下掘地深數尺,以氈裹其屍而埋之,戒宮中勿漏洩。
次早宣言祿山病驟危笃,命傳位于慶緒。
于是慶緒僭即僞位,密使人将段氏與慶恩缢死,僞尊祿山為太上皇,重加諸将官爵,以悅其心。
過了幾日,方傳祿山死信,命衆臣不必入宮哭靈,密起其屍于床下。
屍已腐爛,草草成殓,發喪埋葬。
嚴莊見慶緒昏庸,恐人不服,不要他見人。
慶緒日以酒色為事,凡祿山所寵的姬侍,都與滢亂。
凡大小諸事皆取決于嚴莊,封他為馮诩王。
嚴莊以慶緒之命,使僞汴州刺史尹子奇引兵十三萬攻睢陽城,睢陽太守許遠求救于雍邱防禦使張巡。
且說張巡在雍邱,那南霁雲與雷萬春,已投入麾下為郎将。
當車駕西幸之時,賊将令狐潮來攻雍邱,張巡率南、雷二人,及諸将佐,悉力拒賊。
令狐潮與張巡原系舊同學,因遣使緻書,申言夙契,且雲:天下存亡未蔔,守此孤城何益,不如早降為上。
張巡部下有大将六人,亦勸張巡出降。
張巡大怒,設天子畫像于堂,率衆朝拜涕泣,谕以大義,衆皆感奮。
張巡乃斬來使,并斬勸降六将。
于是人心愈堅,拒守既久,城中缺少了箭,張公命作草人幹餘,蒙以黑衣,乘夜缒下城去。
賊兵驚疑,放箭亂射,遂得箭無數。
次夜,仍複以草人缒下,賊都大笑,更不為備。
張巡乃選壯士五百人,缒将下去,迳到賊營;賊出其不意,一時大亂,棄營而奔,殺傷甚衆。
令狐潮忿怒,親自督兵攻城。
張巡使雷萬春登城探視,時萬春因傳聞得其兄雷海青殉難的消息,十分哀憤,才哭得過,便咬牙切齒的上城來,方舉目而望,不防賊兵連發弩箭。
雷萬春面上連中六矢,仍是挺然立着不動。
令狐潮遙望見,疑為木偶人;及見其用手拔箭,流血被面,方詢知是雷萬春,大為駭異。
正是: 草人錯認是真,真人反疑為木。
笑爾草木皆兵,羨他智勇具 足。
少頃,張巡親印臨城,令狐潮望着樓上叫道:“張兄,我見雷将軍,知足下軍令矣!然如天道何?”張巡說:“足下未識人輪,安知天道?你平日也談忠說義,今日忠義何在?勿更多言,可即決一勝負。
”遂率兵與戰,兵皆奮勇争先,生獲賊将十四人,斬首八百餘級。
令狐潮敗入陳留,餘衆屯于沙渦。
張巡乘夜襲擊,又大破之,奏凱而回。
忽探馬來報說:“賊将楊朝宗,欲引兵襲取甯陵,斷我歸路。
”張巡乃分兵守雍邱,自引兵将星夜至甯陵,恰直許遠亦引兵到來,遂合與賊戰,晝夜數十回合,大破楊朝宗之衆,斬首數千級。
捷音至行在,肅宗诏以張巡為河南節度副使,許遠亦加官進秩仍守睢陽。
至是尹子奇來攻睢陽,許遠國兵少,遣使至張巡處求救。
張巡以睢陽要地,不可不堅守,乃自甯陵引兵三千至睢陽,合許遠所部兵不過七千人。
張巡與南霁雲、雷萬春等數将,并力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