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逸史卷十一

關燈
列傳八 黃斌卿号虎癡,興化衛人,以恩例授把總。

    崇祯間,官至翁洲參将。

    福王時,擢浙江(小腆紀年作江北)總兵。

    南都亡,遁歸。

    唐王立,得附勸進,乃上言「舟山為海外巨鎮,番舶來往,饒魚鹽之利。

    西連越郡、北達長江,此進取之地也」。

    王善之,封為肅虜伯,賜劍印,率兵屯舟山,得便宜行事。

    魯王監國,以兵來會,進侯。

    紹興陷,富平将軍張名振扈王出海投斌卿,斌卿不納,王遂飄泊外洋。

    然斌卿怯于大敵而勇于害其同類。

    副使荊本徹屯小沙嶼,斌卿擊殺之,并其衆。

    叛将張國柱悉攻舟山,為阮進敗去,斌卿複得其樓船百号,聲勢益振。

    而進實名振之水營部将,斌卿間之,使背名振,奪其船隻、軍資、器械無算。

    甯國公王之仁、鎮倭将軍王鳴謙至舟山,斌卿并誘擊之。

    忠威伯賀君堯以殺禮部尚書顧錫疇(紀年雲:字瑞屏,昆山人,萬曆己未進士,南都授禮部尚書,閩中進東閣大學士,國朝賜谥節愍),為衆論所不與,挾重赀來舟山;斌卿遣盜殺之,掠其赀。

    平西将軍王朝先在蛟關,斌卿利其兵力,贻書招之;中途遣将假迎劫之,朝先跳水得免。

    于是,諸将積恨斌卿。

    會王在沙埕,名振、進同往迎之。

    進軍饑,恃昔日保全舟山之力,以百艘來告急;斌卿不應,亦不使人至行在。

    朝先遂與名振、進合詞上疏于王,揭其罪惡。

    有旨奉讨;斌卿遣其将朱玫(紀年作玖)、陸玮禦之,辄敗,求救于安昌王恭■〈木枭〉。

    大學士張肯堂上章待罪所,「不改心以事君者有如水」。

    又議和于諸營曰:「彼此皆王臣也,兵至無妄動,靜候處分」!初皆安堵,既而玫、玮背約出洋,諸将疑斌卿之逃也,縱兵擊之,沉斌卿于水(國朝賜谥節愍)。

    二女皆死焉。

     王朝先,故四川土司也(小腆紀年雲:翁洲人)。

    崇祯中,調征遼東,官平西将軍。

    京師陷,南奔。

    魯王時,擁兵蛟關。

    黃斌卿利其兵力,屢贻書招之。

    朝先率二艦渡橫水洋,斌卿即遣标将朱玫、陸玮以假迎劫之,朝先跳水得免。

    既至,斌卿摘其印,留之部下,不任以事。

    定西侯張名振為之力請,還其印;解衣衣之,贈以千金。

    朝先居閑,請徇邊海。

    至奉化之鹿頸(南疆繹史作鹿頭鎮),四、五月而聚兵數千,邊海為之出賦。

    丁亥,王次長垣,封為平西伯(紀年作己醜七月受封伯爵,監國紀同)。

    朝先于是深結名振及蕩胡伯阮進,以二人與斌卿有隙也。

    己醜,閩地盡陷,王至健跳;軍饑,告急斌卿。

    斌卿不應。

    會斌卿标将黃大振得罪逃朝先所,因诳朝先曰:「将軍家口及标屬盡被本爵所鈔沒,某以苦谏獲戾,故出亡耳」。

    朝先積恨久,遂與名振、進合兵攻之,殺斌卿而并其衆。

     朝先既得志,威福日作,漸與名振攜貳;争糧争汛,逞力恃強。

    名振銜之。

    辛卯二月,名振忽引兵至。

    時朝先居守舟山,名振治兵南田,朝先不虞其見襲也,士卒散遣民舍,倉猝無備,手格數人而死。

     周鶴芝字九玄(小腆紀年作号九京),福清人。

    讀書不成,去而為盜于海。

    嘗往來日本,以善射名,與撒斯瑪王結為父子,故在海中無不如意。

    間至家,為有司迹捕,系獄三年,賄吏得解,為盜如故。

    久之就撫,以黃華關把總稽察商船。

    唐王立,加水軍都督,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