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逸史卷十一

關燈
平海将軍,副黃斌卿駐舟山。

    斌卿為人猜忌,而鶴芝慷慨下士,來者多歸附;由是與斌卿不合。

    魯王在紹興,鶴芝議乞師日本,已有成約;斌卿止之曰:「大司馬餘煌書來,此吳三桂乞師之續也」。

    鶴芝怒而入閩。

    斌卿乃自遣其弟孝卿同禦史馮京第往。

    日本不見鶴芝,師卒不出。

     王至長垣,禡牙出師,封鶴芝為平夷伯。

    鶴芝帥師複海口,以參議林鑰舞、總兵趙牧守之。

    旋複陷,鑰舞、牧并死之,鶴芝退保火燒岙。

    尋同鄭彩、阮進之師攻福州,複敗績。

    王至舟山,鶴芝與弟瑞以樓船三百餘号分屯之三盤,以為舟山犄角。

    未幾,與瑞有隙。

    王使吳(紀年作胡)明中往解之。

    明中至,構之益甚;瑞遂南依鄭彩,鶴芝亦北結阮進。

    彩與鄭成功争廈門,為成功所敗,泊沙埕。

    鶴芝、進既怨瑞,而張名振欲結歡成功,遂與鶴芝、進擊破彩之餘兵。

    鶴芝軍遂振。

    辛卯八月,舟山破,鶴芝航海往日本,不知所終。

     鑰舞莆田人、趙牧常熟人,并為鶴芝客。

    鄭芝龍之降北也,鑰舞陳八不可,弗聽。

    監軍朱永佑謂鶴芝曰:「虞山趙牧,其人勇士也,我欲使見芝龍而刺之」。

    不果。

    後并死海口。

     阮進會稽人,本海中盜也,善水戰。

    富平将軍張名振拔之,使管水營。

    嘗率一艦,破賊船三百餘;故海上多望而畏之。

    叛将張國柱攻舟山,黃斌卿不能禦,進以四舟沖國柱營。

    時秋濤方壯,大炮乘之,所向糜碎,國柱僅以身免。

    斌卿獲其樓船、器械無算,反忌名振之有是人也,以計間之,使背名振而從己。

    進心弗善也。

     丁亥,王次長垣,封進蕩胡伯。

    己醜六月,名振複健跳所以處王。

    七月,北兵圍健跳,進率其樓船數百奮勇而至,金鼓震天,北兵解去。

    九月,軍饑,進恃昔日保全舟山之力,以百艘泊舟山告急,斌卿不應;遂與名振、朝先等合兵攻之,殺斌卿,投之于海。

    由是,水師盡歸于進。

    王至舟山,加進太子太保。

    辛卯八月,北兵分三道來攻;名振扈王出海,而使進居守。

    進詣海門議和,北人欲誘之,進以數船脫歸。

    值北師舟過,進投以火球,風轉篷腳,反擊進面,創甚投水,為北兵所獲。

    逼之降,大罵;乃殺之。

     侄駿,初官英義将軍,加封英義伯。

    舟山破,與名振扈王出海,屯廈門。

    乙未,與總制陳雪之共攻舟山,破之。

    丙申,複陷,與雪之并赴海死。

     姚志卓字子求,興人(小腆紀年雲:與金堡同裡,系仁和人)。

    乙酉閏六月,與參将方元章起兵,以錢唐人張起芬為将,攻破餘杭,與江東諸營遙為聲援。

    金堡(紀年雲:字道隐,崇祯庚辰進士)至閩,奏其戰功,唐王封為仁武伯。

    十二月,餘杭陷,走于潛;元章戰死。

    丙戌十月,戰江山,又敗,遁入處州山中。

    其兄志元僞稱卓已降,志卓得脫而志元見殺。

    是月,與詹兆恒(紀年雲:字月如,江西永豐人,崇祯辛未進士,曆官至兵部尚書。

    丁亥三月,攻開化不克,死之。

    國朝賜谥忠烈)同破永豐。

    共後遷徙無常。

    至乙未冬(紀年作甲午正月),定西侯張名振、少司馬張煌言率水師至鎮江,志卓以其兵來會,力攻崇明,沒于陣。

    而起芬被執至杭,懸之樹間射殺之。

    素不讀書,臨行有詩雲:「身經刀過頭方貴,死不泥封骨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