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逸史卷八
關燈
小
中
大
人王翊結寨四明,京第乃間行至,與之合軍杜澳,聲勢頗振。
庚寅冬,北兵将攻舟山,惡四明中梗,乃分兵兩道入大蘭山。
時京第已寝疾,匿鶴(紀年作灌)頂山中,為其叛将(紀年雲王升)所縛,緻之甯波。
谕降,不從;乃殺之。
徐孚遠字暗公,晚号複齋,南直華亭人,南京刑部侍郎陟會孫。
崇祯十五年舉人,明年下第歸。
兩京相繼陷,慨然而起,指其發誓曰。
「此即蘇武之節也!我甯全發而死,必不去發而生」!遂與夏允彜(小腆紀年雲:字彜仲,号環公,崇祯丁醜進士,官吏部主事。
乙酉九月自溺死。
國朝賜谥忠節)、陳子龍(明季南略雲:字卧子,号海士,允彜同榜進士,官兵部左侍郎。
勝朝殉節諸臣錄作右侍郎,事敗被執,乘間投水死。
國朝賜谥忠裕)等謀勤王事,不克,入于湖。
湖中遇兵,與家相失,妻姚氏、子度遼并死焉。
遂間道往浙,自浙入閩。
時唐王方即位于福州府,改福州為天興府,遂除孚遠天興司李,斷獄平正。
尚書張肯堂出募師,加孚遠兵科給事中同行。
既而閩、浙相繼陷,魯王航海,孚遠從之。
從定西侯張名振帥舟師北上,飓風舟覆,孚遠以後殿得免。
王至舟山,擢國子監祭酒。
舟山破,從王之廈門,依鄭成功,成功以師禮事之。
戊戌正月,滇中遣使赍玺書通問成功,拜孚遠左副都禦史,孚遠随使入觐。
遂泛海由交趾入安隆,交趾要(原訛安)其行禮,不從。
不聽過,仍返廈門(台灣外紀以為從滇朝見歸外失道安南,而行朝錄則雲朝滇時不得過安南,遂回廈門)。
廈門破,為北帥吳六奇所藏,完發以死。
在海外,複娶戴氏,生子永貞。
扶榇至松江,未葬,子亦死(明史謂孚遠因松江破,死島中。
泉州府志謂居廈之曾厝鞍卒。
龍溪縣志謂遊龍溪後,不知所終。
南疆繹史謂殁于台灣。
野乘謂癸卯廈門破,諸搢紳東渡,獨孚遠歸華亭。
明詩綜引靜志居詩話,亦有「乘桴遠引、騎鶴重歸」語,似孚遠未渡台者。
惟孚遠交行摘稿後附林霍、王澐所撰二傳,言癸卯之變,拟歸故鄉不果,轉徙入潮之饒平山以殁。
又賜姓本末說與此合。
按六奇為潮之饒平人,當得實也)。
所着詩文,散佚殆盡。
孚遠少時,與同裡夏允彜、陳子龍齊名。
三人嘗言志,孚遠慨烈流涕曰:「百折不回,死而後已」。
允彜曰:「吾僅安于無用,守其不奪」。
子龍曰:「吾無闇公之才,而志則過于彜仲,顧成敗則不知也」。
後皆如其言。
陳士京字齊莫,号佛莊,鄞縣人。
崇祯之季,天下多故,挾策浪遊。
久之無所遇,歸而國難作,悒悒不出。
畫江之舉,熊汝霖薦授職方郎中。
會都督(鄞縣志作總兵)陳謙奉使閩中,命士京監其軍以行。
謙被殺,士京遁之海上。
鄭芝龍聞其名,令其子成功與遊。
芝龍降北,成功不從,士京實贊之。
戊子,王在閩安,擢兵科給事中,遷光祿寺卿,奉表粵中。
時惠、潮路斷,乃迂道沿海,資斧俱竭,賣蔔以前。
粵中加(原阙)都禦史,固辭;欲留之,不可。
己醜,王入舟山;士京在閩,與成功相結,以為後圖。
成功頗以恢複自任,賓禮遺臣、故老,于是海上衣冠雲集。
久之,見海師無功,粵事亦日壞,乃築室同安之鼓浪嶼,題曰「鹿石山房」,賦詩自遣。
己亥,成功統師入長江,以士京參預島上留守事,觸疾而卒(國朝賜谥節愍),年六十五。
時王在南澳,聞之震悼,親為文以祭之。
庚寅冬,北兵将攻舟山,惡四明中梗,乃分兵兩道入大蘭山。
時京第已寝疾,匿鶴(紀年作灌)頂山中,為其叛将(紀年雲王升)所縛,緻之甯波。
谕降,不從;乃殺之。
徐孚遠字暗公,晚号複齋,南直華亭人,南京刑部侍郎陟會孫。
崇祯十五年舉人,明年下第歸。
兩京相繼陷,慨然而起,指其發誓曰。
「此即蘇武之節也!我甯全發而死,必不去發而生」!遂與夏允彜(小腆紀年雲:字彜仲,号環公,崇祯丁醜進士,官吏部主事。
乙酉九月自溺死。
國朝賜谥忠節)、陳子龍(明季南略雲:字卧子,号海士,允彜同榜進士,官兵部左侍郎。
勝朝殉節諸臣錄作右侍郎,事敗被執,乘間投水死。
國朝賜谥忠裕)等謀勤王事,不克,入于湖。
湖中遇兵,與家相失,妻姚氏、子度遼并死焉。
遂間道往浙,自浙入閩。
時唐王方即位于福州府,改福州為天興府,遂除孚遠天興司李,斷獄平正。
尚書張肯堂出募師,加孚遠兵科給事中同行。
既而閩、浙相繼陷,魯王航海,孚遠從之。
從定西侯張名振帥舟師北上,飓風舟覆,孚遠以後殿得免。
王至舟山,擢國子監祭酒。
舟山破,從王之廈門,依鄭成功,成功以師禮事之。
戊戌正月,滇中遣使赍玺書通問成功,拜孚遠左副都禦史,孚遠随使入觐。
遂泛海由交趾入安隆,交趾要(原訛安)其行禮,不從。
不聽過,仍返廈門(台灣外紀以為從滇朝見歸外失道安南,而行朝錄則雲朝滇時不得過安南,遂回廈門)。
廈門破,為北帥吳六奇所藏,完發以死。
在海外,複娶戴氏,生子永貞。
扶榇至松江,未葬,子亦死(明史謂孚遠因松江破,死島中。
泉州府志謂居廈之曾厝鞍卒。
龍溪縣志謂遊龍溪後,不知所終。
南疆繹史謂殁于台灣。
野乘謂癸卯廈門破,諸搢紳東渡,獨孚遠歸華亭。
明詩綜引靜志居詩話,亦有「乘桴遠引、騎鶴重歸」語,似孚遠未渡台者。
惟孚遠交行摘稿後附林霍、王澐所撰二傳,言癸卯之變,拟歸故鄉不果,轉徙入潮之饒平山以殁。
又賜姓本末說與此合。
按六奇為潮之饒平人,當得實也)。
所着詩文,散佚殆盡。
孚遠少時,與同裡夏允彜、陳子龍齊名。
三人嘗言志,孚遠慨烈流涕曰:「百折不回,死而後已」。
允彜曰:「吾僅安于無用,守其不奪」。
子龍曰:「吾無闇公之才,而志則過于彜仲,顧成敗則不知也」。
後皆如其言。
陳士京字齊莫,号佛莊,鄞縣人。
崇祯之季,天下多故,挾策浪遊。
久之無所遇,歸而國難作,悒悒不出。
畫江之舉,熊汝霖薦授職方郎中。
會都督(鄞縣志作總兵)陳謙奉使閩中,命士京監其軍以行。
謙被殺,士京遁之海上。
鄭芝龍聞其名,令其子成功與遊。
芝龍降北,成功不從,士京實贊之。
戊子,王在閩安,擢兵科給事中,遷光祿寺卿,奉表粵中。
時惠、潮路斷,乃迂道沿海,資斧俱竭,賣蔔以前。
粵中加(原阙)都禦史,固辭;欲留之,不可。
己醜,王入舟山;士京在閩,與成功相結,以為後圖。
成功頗以恢複自任,賓禮遺臣、故老,于是海上衣冠雲集。
久之,見海師無功,粵事亦日壞,乃築室同安之鼓浪嶼,題曰「鹿石山房」,賦詩自遣。
己亥,成功統師入長江,以士京參預島上留守事,觸疾而卒(國朝賜谥節愍),年六十五。
時王在南澳,聞之震悼,親為文以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