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逸史卷七
關燈
小
中
大
之,則繼榮屍适至。
始知向入旅店者,乃其魂也。
洪■〈王彥〉亦不屈死。
蔣若來字龍江,南直長洲人;世居婁門。
形材短小,獨骨臂,善騎射。
以事亡命,居劉河;巡撫張國維異其才,拔自行伍(明季北略作生員),以把總守江浦。
流賊薄城,蟻附而上,若來提刀截殺,應手而斃。
方坐城樓下,俄見賊金冠紫袍者握大石直前,擊中若來面,仆地;賊乘勢合圍而前。
若來奮躍登城,射殪其酋;複發大炮,擊殺三千人。
以功擢遊擊,守江浦。
六安、宿松之役,以無援敗。
累遷至浙江總兵(勝朝殉節諸臣錄、小腆紀年并稱都督)。
唐王立,令與朱大典同守金華。
魯王授官亦如之。
及城破,令長子出而集妾子女于廳,縱火焚之;提刀巷戰,殺四十餘人,力盡自刎死(國朝賜谥忠烈)。
鄭遵謙字履公(紹興府志作履恭),會稽人,佥事之尹子。
為諸生,跅弛任俠,不為繩墨之士所理。
南都陷,閹人屈尚志(按小腆紀年,福府内臣有屈尚忠者。
疑即一人)逃至越,遵謙執而殺之;曰:「吾聞諸劉先生,凡系逃官皆可誅」。
劉先生,謂宗周也。
北兵至,潞王以杭州降。
遵謙創衆起義,殺北人所署紹興守、會稽令(紀年雲:紹興守張愫、山陰令彭萬裡),與錢肅樂等奉箋魯王;拜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封義興伯。
丙戌三月,北兵決壩放船入錢塘江,遵謙帥師敗之,獲其鐵甲八百餘副。
紹興破,崎岖浙、閩間,從王航海至廈門,進封義興侯。
大學士熊汝霖為鄭彩所害,遵謙不平。
彩乃詐撲部将吳輝,輝扶傷就遵謙求書投鄭鴻逵。
遵謙過輝船送之,遂被擒。
輝既擒遵謙,而難于面之,伏艙底不出;遵謙呼之曰:「汝鄭彩厮養,殺我豈汝意,而相避乎」!輝乃出。
遵謙乞隻雞盂黍,哭奠汝霖;既畢;遂躍入海中死(國朝賜谥節愍,弟遵儉同)。
有妾金四姐者,故妓也。
嘗笞殺其婢王氏,因下獄;謙以千金出之。
謙死,四姐束藁象彩,每饋奠,斬象人以侑食。
彩聞之,使人沉之海中。
弟遵儉,官通政司參議。
舟山破,殉節死。
荊本徹字太徽,丹陽人,崇祯辛未(小腆紀年作甲戌)進士;官兵部司務,為溫體仁所惡免官。
十七年,起原官,出為下江監軍道。
福王時,授職方郎中,仍監軍海上。
南都亡,屯軍施翹河,号四會營,招集諸将士。
會故總兵貢五常(原注:崇明人)、張士儀(原注:太倉人)、張鵬翼(諸暨人。
原注:崇明人,疑承上「貢注」而訛,今據本傳同)、巡撫田仰、光祿卿沉廷揚各以衆至,義陽王避亂亦自太倉投焉。
魯王進拜副使。
丙戌,扈王出海,屯小沙嶼。
其将士多善射。
黃斌卿忌之,造為流言,率衆攻之,遂遇害(勝朝殉節諸臣錄雲:沒于浙東。
國朝賜谥節愍)。
子元相,亦見殺。
始知向入旅店者,乃其魂也。
洪■〈王彥〉亦不屈死。
蔣若來字龍江,南直長洲人;世居婁門。
形材短小,獨骨臂,善騎射。
以事亡命,居劉河;巡撫張國維異其才,拔自行伍(明季北略作生員),以把總守江浦。
流賊薄城,蟻附而上,若來提刀截殺,應手而斃。
方坐城樓下,俄見賊金冠紫袍者握大石直前,擊中若來面,仆地;賊乘勢合圍而前。
若來奮躍登城,射殪其酋;複發大炮,擊殺三千人。
以功擢遊擊,守江浦。
六安、宿松之役,以無援敗。
累遷至浙江總兵(勝朝殉節諸臣錄、小腆紀年并稱都督)。
唐王立,令與朱大典同守金華。
魯王授官亦如之。
及城破,令長子出而集妾子女于廳,縱火焚之;提刀巷戰,殺四十餘人,力盡自刎死(國朝賜谥忠烈)。
鄭遵謙字履公(紹興府志作履恭),會稽人,佥事之尹子。
為諸生,跅弛任俠,不為繩墨之士所理。
南都陷,閹人屈尚志(按小腆紀年,福府内臣有屈尚忠者。
疑即一人)逃至越,遵謙執而殺之;曰:「吾聞諸劉先生,凡系逃官皆可誅」。
劉先生,謂宗周也。
北兵至,潞王以杭州降。
遵謙創衆起義,殺北人所署紹興守、會稽令(紀年雲:紹興守張愫、山陰令彭萬裡),與錢肅樂等奉箋魯王;拜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封義興伯。
丙戌三月,北兵決壩放船入錢塘江,遵謙帥師敗之,獲其鐵甲八百餘副。
紹興破,崎岖浙、閩間,從王航海至廈門,進封義興侯。
大學士熊汝霖為鄭彩所害,遵謙不平。
彩乃詐撲部将吳輝,輝扶傷就遵謙求書投鄭鴻逵。
遵謙過輝船送之,遂被擒。
輝既擒遵謙,而難于面之,伏艙底不出;遵謙呼之曰:「汝鄭彩厮養,殺我豈汝意,而相避乎」!輝乃出。
遵謙乞隻雞盂黍,哭奠汝霖;既畢;遂躍入海中死(國朝賜谥節愍,弟遵儉同)。
有妾金四姐者,故妓也。
嘗笞殺其婢王氏,因下獄;謙以千金出之。
謙死,四姐束藁象彩,每饋奠,斬象人以侑食。
彩聞之,使人沉之海中。
弟遵儉,官通政司參議。
舟山破,殉節死。
荊本徹字太徽,丹陽人,崇祯辛未(小腆紀年作甲戌)進士;官兵部司務,為溫體仁所惡免官。
十七年,起原官,出為下江監軍道。
福王時,授職方郎中,仍監軍海上。
南都亡,屯軍施翹河,号四會營,招集諸将士。
會故總兵貢五常(原注:崇明人)、張士儀(原注:太倉人)、張鵬翼(諸暨人。
原注:崇明人,疑承上「貢注」而訛,今據本傳同)、巡撫田仰、光祿卿沉廷揚各以衆至,義陽王避亂亦自太倉投焉。
魯王進拜副使。
丙戌,扈王出海,屯小沙嶼。
其将士多善射。
黃斌卿忌之,造為流言,率衆攻之,遂遇害(勝朝殉節諸臣錄雲:沒于浙東。
國朝賜谥節愍)。
子元相,亦見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