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逸史卷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忠義一
董志甯字幼安,鄞縣人;歲貢生,以名節自勵。
乙酉六月,北兵入浙,志甯與同裡諸生陸宇■〈火鼎〉、張夢錫、華夏、王家勤、毛聚奎遍谒搢紳,勸以舉義,皆笑以為狂;獨刑部員外郎錢肅樂是之,顧其事莫能集。
閏六月八日,餘姚兵起。
明日,會稽應之。
又明日,鄞人始會議,肅樂獨任之(按小腆紀年,餘姚兵起系初九日,鄞縣則十二日也)。
而故太仆謝三賓家富耦國,适從江上迎降歸,惡聞其事。
定海總兵王之仁,亦以迎降得仍舊任者。
三賓私遺書,乞以所部來斬此六狂生,當以千金為壽。
之仁許之,既而中悔,緻書肅樂請自效,三賓不知也。
望日,大會演武場,之仁出書責三賓,令斬以祭纛。
三賓叩頭乞哀,請出家财充饷,乃止。
魯王監國,授志甯大理寺評事,視師瓜裡。
而三賓亦至,以賂結戚畹張國俊,驟跻東閣,志甯遂棄官歸。
丙戌六月,江幹師潰,三賓複降。
時浙地盡陷,祗存舟山、石浦,而航海之軍至長垣,連取閩海州縣,且逼福州。
于是北兵之備浙者,頗抽以備閩。
浙中諸山,因複結寨自固。
志甯與華夏、王家勤及諸生楊文琦、楊文瓒、屠獻宸、董德欽等謀取甯、紹、台諸府,遣使走舟山約黃斌卿,又約義旅之在四明者王翊、在東山者李長祥,令以兵攻甯波,而己翻城應之。
複為三賓所諜知,發其事。
志甯與德欽逸去,而五人皆遇害,所謂五君子也。
魯王至舟山,遷志甯兵科給事中。
時時奉使入内地,聯絡山寨諸軍,以為海上策應。
辛卯九月,舟山破,自刎(明史、通鑒輯覽、南疆繹史并作缢)死(國朝賜谥忠節)。
繼妻羅氏聞訃,仰藥卒。
子士駿、士骧,蹈海不返。
仆文周,缟素終身。
華夏字吉甫,一字過宜,号默農,浙江定海人,後遷鄞。
貢生,通樂律。
少與同裡王家勤同受業于倪鴻寶,又同學于黃石齋,又同參劉蕺山講席。
杭州破,與董志甯等佐錢肅樂起兵。
魯王監國,授職方郎中(鲒埼亭集雲:授兵部司務,進職方主事)。
江幹師潰,恸哭歸。
戊子,複謀翻城之舉(按行朝錄,此舉在丁亥二月),乞師翁洲,黃斌卿許之,乃歸。
而其書為偵者所得,降臣謝三賓證之,遂被執。
當事诘同謀者,夏慷慨獨承,曰:「心腹腎腸肝膽,吾同謀也」。
再拷之。
大呼曰:「太祖高皇帝造謀、烈皇帝主兵、安皇帝主饷,其餘甲申、乙酉殉節諸忠範公景文、史公司法而下,皆同謀也」。
當事利三賓之财,亦誣以同謀,令夏引之;夏對曰:「若謝三賓者,龌龊鄙夫,反面易行,首先送款、建義之事,何可引之」!三賓在旁,搏颡以謝。
夏在獄中,鼓琴賦詩如平日。
絕命時,有白光一縷沖天而去。
繼妻陸氏,名玉辰,知例當發遣,慮有污辱,乃結帨于梁,引頸就缢。
帨忽絕,複取結之,須臾而盡。
魯王監國翁洲,贈簡讨,門人私谥曰「毅烈」(國朝入祀忠義祠)。
張夢錫字雲生,鄞縣人。
為諸生,精武事。
與董志甯等佐錢肅樂起兵,授兵部司務,擢禦史。
江幹師潰,走結山寨,曰「大皎軍」。
庚寅十月(小腆紀年作九月),北兵至,夢錫持長矛出鬥,殺傷略相當。
衆寡不敵,遂死。
其下五百餘人皆從之,無一降者。
當戰時,有突圍而去者三人。
翼日,有負夢錫屍葬之大皎之南鹿者,即此三人也。
王家勤字卣一,号石雁,鄞縣人(小腆紀年雲:定海人)。
為諸生,通經術,三禮俱有論說;受業劉宗周之門。
與董志甯等佐錢肅樂起兵,授大理寺評事。
江幹師潰,複謀翻城之舉。
事洩,被執。
移獄錢唐,累訊,瞠目無一語。
乃殺之。
門人私谥「忠潔」。
着有靜遠閣集。
陸宇■〈火鼎〉字周明,号贛庵,鄞縣人;右都禦史世科子。
以諸生,與董志甯等佐錢肅樂起兵,授監紀推官;俄進按察副使,仍監軍。
江幹師潰,遯歸不出。
曆十八年,複謀舉兵應海上。
事洩被執,死之,年五十六。
鄉人私谥「節介」。
毛聚奎字象來,一字文垣,自号吞月子,鄞縣人,貢生。
與董志甯等佐錢肅樂起兵,參瓜裡幕務,授戶部郎中,專司饷事。
紹興破,奔走山海之間,累遭名捕,行遁得免。
六狂生之幸得終老牖下者,聚奎一人而已。
屠獻宸字天生,鄞縣人
乙酉六月,北兵入浙,志甯與同裡諸生陸宇■〈火鼎〉、張夢錫、華夏、王家勤、毛聚奎遍谒搢紳,勸以舉義,皆笑以為狂;獨刑部員外郎錢肅樂是之,顧其事莫能集。
閏六月八日,餘姚兵起。
明日,會稽應之。
又明日,鄞人始會議,肅樂獨任之(按小腆紀年,餘姚兵起系初九日,鄞縣則十二日也)。
而故太仆謝三賓家富耦國,适從江上迎降歸,惡聞其事。
定海總兵王之仁,亦以迎降得仍舊任者。
三賓私遺書,乞以所部來斬此六狂生,當以千金為壽。
之仁許之,既而中悔,緻書肅樂請自效,三賓不知也。
望日,大會演武場,之仁出書責三賓,令斬以祭纛。
三賓叩頭乞哀,請出家财充饷,乃止。
魯王監國,授志甯大理寺評事,視師瓜裡。
而三賓亦至,以賂結戚畹張國俊,驟跻東閣,志甯遂棄官歸。
丙戌六月,江幹師潰,三賓複降。
時浙地盡陷,祗存舟山、石浦,而航海之軍至長垣,連取閩海州縣,且逼福州。
于是北兵之備浙者,頗抽以備閩。
浙中諸山,因複結寨自固。
志甯與華夏、王家勤及諸生楊文琦、楊文瓒、屠獻宸、董德欽等謀取甯、紹、台諸府,遣使走舟山約黃斌卿,又約義旅之在四明者王翊、在東山者李長祥,令以兵攻甯波,而己翻城應之。
複為三賓所諜知,發其事。
志甯與德欽逸去,而五人皆遇害,所謂五君子也。
魯王至舟山,遷志甯兵科給事中。
時時奉使入内地,聯絡山寨諸軍,以為海上策應。
辛卯九月,舟山破,自刎(明史、通鑒輯覽、南疆繹史并作缢)死(國朝賜谥忠節)。
繼妻羅氏聞訃,仰藥卒。
子士駿、士骧,蹈海不返。
仆文周,缟素終身。
華夏字吉甫,一字過宜,号默農,浙江定海人,後遷鄞。
貢生,通樂律。
少與同裡王家勤同受業于倪鴻寶,又同學于黃石齋,又同參劉蕺山講席。
杭州破,與董志甯等佐錢肅樂起兵。
魯王監國,授職方郎中(鲒埼亭集雲:授兵部司務,進職方主事)。
江幹師潰,恸哭歸。
戊子,複謀翻城之舉(按行朝錄,此舉在丁亥二月),乞師翁洲,黃斌卿許之,乃歸。
而其書為偵者所得,降臣謝三賓證之,遂被執。
當事诘同謀者,夏慷慨獨承,曰:「心腹腎腸肝膽,吾同謀也」。
再拷之。
大呼曰:「太祖高皇帝造謀、烈皇帝主兵、安皇帝主饷,其餘甲申、乙酉殉節諸忠範公景文、史公司法而下,皆同謀也」。
當事利三賓之财,亦誣以同謀,令夏引之;夏對曰:「若謝三賓者,龌龊鄙夫,反面易行,首先送款、建義之事,何可引之」!三賓在旁,搏颡以謝。
夏在獄中,鼓琴賦詩如平日。
絕命時,有白光一縷沖天而去。
繼妻陸氏,名玉辰,知例當發遣,慮有污辱,乃結帨于梁,引頸就缢。
帨忽絕,複取結之,須臾而盡。
魯王監國翁洲,贈簡讨,門人私谥曰「毅烈」(國朝入祀忠義祠)。
張夢錫字雲生,鄞縣人。
為諸生,精武事。
與董志甯等佐錢肅樂起兵,授兵部司務,擢禦史。
江幹師潰,走結山寨,曰「大皎軍」。
庚寅十月(小腆紀年作九月),北兵至,夢錫持長矛出鬥,殺傷略相當。
衆寡不敵,遂死。
其下五百餘人皆從之,無一降者。
當戰時,有突圍而去者三人。
翼日,有負夢錫屍葬之大皎之南鹿者,即此三人也。
王家勤字卣一,号石雁,鄞縣人(小腆紀年雲:定海人)。
為諸生,通經術,三禮俱有論說;受業劉宗周之門。
與董志甯等佐錢肅樂起兵,授大理寺評事。
江幹師潰,複謀翻城之舉。
事洩,被執。
移獄錢唐,累訊,瞠目無一語。
乃殺之。
門人私谥「忠潔」。
着有靜遠閣集。
陸宇■〈火鼎〉字周明,号贛庵,鄞縣人;右都禦史世科子。
以諸生,與董志甯等佐錢肅樂起兵,授監紀推官;俄進按察副使,仍監軍。
江幹師潰,遯歸不出。
曆十八年,複謀舉兵應海上。
事洩被執,死之,年五十六。
鄉人私谥「節介」。
毛聚奎字象來,一字文垣,自号吞月子,鄞縣人,貢生。
與董志甯等佐錢肅樂起兵,參瓜裡幕務,授戶部郎中,專司饷事。
紹興破,奔走山海之間,累遭名捕,行遁得免。
六狂生之幸得終老牖下者,聚奎一人而已。
屠獻宸字天生,鄞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