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逸史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然一無所累。
其二雲:子房始終為韓,木叔始終為魯;赤松千古成名,黃蘗存心獨苦。
其三雲:父母恩無可報,妻兒面不能親;落日樵夫河上,應憐故國忠臣。
其四雲:臣年五十有七,回頭萬事已畢;徒慚赤手擎天,惟見白虹貫日。
其五雲:去夏六月廿七,今夏六月初八;但嚴心内春秋,莫問人間花甲。
其六阙。
其七雲:手着遺文千卷,尚傳副在名山;正學焚書亦出,所南心史難删。
其八雲:慧業降生人文,此去不留隻字;惟将子孝臣忠,贻與世間同志。
其九雲:敬發徐陵五願,世作高僧法眷;魂遊寰海名山,身列兜率内院。
其十雲:今日為方正學,前身是寒山子;從死尚多抱慚,諸與同人證此。
又自作祭文及埋骨記,皆不可考),投水死(勝朝殉節諸臣錄:一雲自經死。
國朝賜谥忠節),年五十七。
陳潛夫字玄倩,号退庵,錢塘人(南疆繹史雲:仁和人。
崇祯丙子同年錄雲:仁和人,原籍山陰。
越殉義錄雲:會稽人,籍錢塘),崇祯丙子舉人。
十六年,授開封推官;抗疏言時事,請召對,不報。
聞京師陷,缟素誓師,邀擊賊于柳園,大破之。
福王立,擢監軍禦史,巡按河南;所規畫皆盡善,而馬士英不用。
先是有童氏者,自言福王繼妃,廣昌伯劉良佐(小腆紀年雲:字明輔,大同左衛人)具禮送之。
潛夫至壽州,見車馬馳從,傳呼王後來,亦稱臣朝谒。
及童氏入都,王以為假冒,下之獄;遂責潛夫私谒妖婦,逮下獄治之(紹興府志雲:給事中林有本劾禦史彭遇颽,并及潛夫;馬士英獨令議潛夫罪,逮下獄治之)。
未幾,南都不守,得脫歸。
聞魯王監國紹興,渡江往谒;命複故官,加太仆寺少卿,監江上軍。
乃自募得三百人,與孫、熊諸家列營江上。
尋進大理寺少卿,兼禦史如故。
潛夫以家财饷軍,久之财竭,支四百金于饷臣不得。
右副都錢肅樂言:「潛夫破家為國,今聽其軍之餓死而不恤,何以鼓各營」?因為潛夫請饷。
王是其言而方、王終不發也。
丙戌五月,江上師潰,王航海去。
潛夫作絕筆詩,走至山陰,抵小赭村,謂其妻孟氏曰:「勉之!吾為忠臣,爾為烈婦」!孟氏曰:「此吾心也」。
與其女弟栉發更服以待。
女弟者,潛夫妾也(紹興府志雲:孟桓初二女并妻潛夫,同日合卺,非妾也)。
潛夫乃整衣冠,拜祖父像,已複拜其母,别其弟,攜妻妾至化龍橋投水死(紹興府志雲:潛夫先推二妻入水,為具棺殓,然後賦詩躍水死。
并欲拉二子同死,以繼母不許,免),年三十七(國朝谥忠節)。
朱繼祚字胤岡,莆田人,萬曆四十七年進士。
由庶吉士,曆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按小腆紀年:崇祯初,官禮部右侍郎),以人言罷去。
福王時,起故官,未赴而南都陷。
唐王召為東閣大學士。
從至汀州,王被擒,繼祚奔還其鄉,舉兵應魯王。
戊子正月,與同安伯楊耿攻取興化城。
時興化城之分守道彭遇颽(紀年雲:崇祯癸未進士,時為監司守城),故弘光時禦史也;令其守将出戰,而己登陴樹大明旗幟于城。
守将不敢入,遂克之。
三月,北兵至,城複破,繼祚被執,羁之獄中,賦絕命詞數章,自缢死(國朝賜谥忠節)。
将死,自書祠堂對聯雲:「臣罪當誅,生奚補、死奚遲,故國舊君安在?帝臨有赫,身可灰、家可燼,周頑殷義若何」! 劉中藻字薦叔,福安人;崇祯十三年進士,官行人。
賊陷京師,剃發被搒掠。
賊敗,南還。
唐王時,官兵科給事中。
奉命頒诏浙東,為張國維、熊汝霖等所拒,廢然而返。
至金華,朱大典薦之,召對稱旨,擢右佥都禦史,巡撫金衢;取苎獠、菁獠諸種人練之為卒,時稱能軍。
閩中陷,魯王召拜兵部尚書,尋兼武英殿大學士。
中藻善撫循,激勸富人,使出财佐軍,士卒并樂為用。
共兵最盛。
鄭彩專主閩事,心弗善也;中藻亦不相下,由此有隙。
王使大學士沈宸荃解之,彩不聽。
丁亥十月,中藻率兵攻取福甯州,守之;與周鶴芝相犄角。
久之,移駐福安,鄭彩遂掠其地。
北兵乘之來攻,中藻善守,所殺傷數千人。
己醜三月,北兵乃循城十裡,掘濠樹栅以困之(按小腆紀年,福安自前年十月被圍,至是年四月城陷,凡七閱月),中藻不能出戰。
食盡,冠帶坐堂上,為文自祭,吞金屑而死(國朝賜谥烈愍)。
部将董世南等同死者數百人(紀年載中藻子思沛,諸生,聞父死,曰:「父死節,子可不繼先志乎」?亦死)。
其二雲:子房始終為韓,木叔始終為魯;赤松千古成名,黃蘗存心獨苦。
其三雲:父母恩無可報,妻兒面不能親;落日樵夫河上,應憐故國忠臣。
其四雲:臣年五十有七,回頭萬事已畢;徒慚赤手擎天,惟見白虹貫日。
其五雲:去夏六月廿七,今夏六月初八;但嚴心内春秋,莫問人間花甲。
其六阙。
其七雲:手着遺文千卷,尚傳副在名山;正學焚書亦出,所南心史難删。
其八雲:慧業降生人文,此去不留隻字;惟将子孝臣忠,贻與世間同志。
其九雲:敬發徐陵五願,世作高僧法眷;魂遊寰海名山,身列兜率内院。
其十雲:今日為方正學,前身是寒山子;從死尚多抱慚,諸與同人證此。
又自作祭文及埋骨記,皆不可考),投水死(勝朝殉節諸臣錄:一雲自經死。
國朝賜谥忠節),年五十七。
陳潛夫字玄倩,号退庵,錢塘人(南疆繹史雲:仁和人。
崇祯丙子同年錄雲:仁和人,原籍山陰。
越殉義錄雲:會稽人,籍錢塘),崇祯丙子舉人。
十六年,授開封推官;抗疏言時事,請召對,不報。
聞京師陷,缟素誓師,邀擊賊于柳園,大破之。
福王立,擢監軍禦史,巡按河南;所規畫皆盡善,而馬士英不用。
先是有童氏者,自言福王繼妃,廣昌伯劉良佐(小腆紀年雲:字明輔,大同左衛人)具禮送之。
潛夫至壽州,見車馬馳從,傳呼王後來,亦稱臣朝谒。
及童氏入都,王以為假冒,下之獄;遂責潛夫私谒妖婦,逮下獄治之(紹興府志雲:給事中林有本劾禦史彭遇颽,并及潛夫;馬士英獨令議潛夫罪,逮下獄治之)。
未幾,南都不守,得脫歸。
聞魯王監國紹興,渡江往谒;命複故官,加太仆寺少卿,監江上軍。
乃自募得三百人,與孫、熊諸家列營江上。
尋進大理寺少卿,兼禦史如故。
潛夫以家财饷軍,久之财竭,支四百金于饷臣不得。
右副都錢肅樂言:「潛夫破家為國,今聽其軍之餓死而不恤,何以鼓各營」?因為潛夫請饷。
王是其言而方、王終不發也。
丙戌五月,江上師潰,王航海去。
潛夫作絕筆詩,走至山陰,抵小赭村,謂其妻孟氏曰:「勉之!吾為忠臣,爾為烈婦」!孟氏曰:「此吾心也」。
與其女弟栉發更服以待。
女弟者,潛夫妾也(紹興府志雲:孟桓初二女并妻潛夫,同日合卺,非妾也)。
潛夫乃整衣冠,拜祖父像,已複拜其母,别其弟,攜妻妾至化龍橋投水死(紹興府志雲:潛夫先推二妻入水,為具棺殓,然後賦詩躍水死。
并欲拉二子同死,以繼母不許,免),年三十七(國朝谥忠節)。
朱繼祚字胤岡,莆田人,萬曆四十七年進士。
由庶吉士,曆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按小腆紀年:崇祯初,官禮部右侍郎),以人言罷去。
福王時,起故官,未赴而南都陷。
唐王召為東閣大學士。
從至汀州,王被擒,繼祚奔還其鄉,舉兵應魯王。
戊子正月,與同安伯楊耿攻取興化城。
時興化城之分守道彭遇颽(紀年雲:崇祯癸未進士,時為監司守城),故弘光時禦史也;令其守将出戰,而己登陴樹大明旗幟于城。
守将不敢入,遂克之。
三月,北兵至,城複破,繼祚被執,羁之獄中,賦絕命詞數章,自缢死(國朝賜谥忠節)。
将死,自書祠堂對聯雲:「臣罪當誅,生奚補、死奚遲,故國舊君安在?帝臨有赫,身可灰、家可燼,周頑殷義若何」! 劉中藻字薦叔,福安人;崇祯十三年進士,官行人。
賊陷京師,剃發被搒掠。
賊敗,南還。
唐王時,官兵科給事中。
奉命頒诏浙東,為張國維、熊汝霖等所拒,廢然而返。
至金華,朱大典薦之,召對稱旨,擢右佥都禦史,巡撫金衢;取苎獠、菁獠諸種人練之為卒,時稱能軍。
閩中陷,魯王召拜兵部尚書,尋兼武英殿大學士。
中藻善撫循,激勸富人,使出财佐軍,士卒并樂為用。
共兵最盛。
鄭彩專主閩事,心弗善也;中藻亦不相下,由此有隙。
王使大學士沈宸荃解之,彩不聽。
丁亥十月,中藻率兵攻取福甯州,守之;與周鶴芝相犄角。
久之,移駐福安,鄭彩遂掠其地。
北兵乘之來攻,中藻善守,所殺傷數千人。
己醜三月,北兵乃循城十裡,掘濠樹栅以困之(按小腆紀年,福安自前年十月被圍,至是年四月城陷,凡七閱月),中藻不能出戰。
食盡,冠帶坐堂上,為文自祭,吞金屑而死(國朝賜谥烈愍)。
部将董世南等同死者數百人(紀年載中藻子思沛,諸生,聞父死,曰:「父死節,子可不繼先志乎」?亦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