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之四 争錦緞織女秘三絕
關燈
小
中
大
君曰:“先集者有幾路兵,請視其将校。
”統軍曰:“凡四路,泾原軍猶勁,餘皆次焉。
”甘君送統軍出,取各将名冊觀之,泾軍主将員用智,由登封縣學博,平土賊有功,自願改武衛,屢擢鎮将,有子員矩兒。
年十二,曾上馬殺賊,累立功。
随征。
甘君奇之,又泾陽衛官龍芝,卧疾不能行,以弟木蘭代。
甘君尋思木蘭古女名,從征必有異能矣。
先命鎮将員用智相見,一兒跪拜如介者儀。
甘君問曰:“君始為廣文,何以殺賊改官也?”用智對曰:“職豫人,少治舉子業,文采無以勝人,嘗登嵩高,憩山家,遇村中老翁媪,以其季女相匹,贅居之。
妻勤于紡織,深夜雒誦,機聲辄應之。
每作詞賦未成,視其所織花樣,即恍若有得。
構思搦管,俄頃千言。
所讀經史子集,偶有遺忘,視其機中之絲,若百川灌河,曲折奔注,曾捷司州解首,廷試對策亦瑰偉,為曳白者所剪取,因下第歸。
妻曰:‘有文無命,盍就學官職?’從之,縣中山賊竊發,妻告以滅賊頗易,自織山谷伏兵圖,屬職獻大帥。
賊平,将擢佥判,而妻勸改軍官,乃呈于節度,授防禦使,曆今職也。
是兒年十二,乃妻所撫養,力能捍兕,出入高城,身輕若飛鳥。
凡職軍中有所擒馘,皆是兒之能。
職惟知賦詩退敵而已。
”甘君命矩兒解衣,視其遍體,赤筋成文,非複尋常皮肉。
謂用智曰:“君一門殆列星所聚也,是子定非池中物。
”矩兒叩頭謝曰:“他日兒與降姊終侍麾下東歸,今如水上萍,合之方結實耳。
”甘君曰:“爾姊為誰?”矩兒未及答。
用智曰:“童子無稽言,明公勿煩緻诘也。
”以目視矩兒,乃俯首。
甘君命出,召龍芝之弟木蘭,叉手至前。
甘君甚識其人,而記憶不及,叱從者且退,木蘭當是故人。
言未畢,木蘭揖而言曰:“甲子别來無恙,自東徂西,又複男女易服。
宜明公熟視而若無睹矣。
”甘君轉疑,以禮命坐,曰:“小戎之女子知兵遺風也。
但石灣相援之天女,胡為至此,仆實不足以知之。
”木蘭曰:“妾父母以報國邀封,令赴西陲剿賊,乃嫁泾陽君次子;入世為龍芝。
将家子未化膏粱,頗耽聲色,以妾嘗助戰,曆職貳師,茲回賊潛令人來陝,贻芝金帛,妾勸斬其人,先與為絕。
乃人之無良,腼面而受。
惟恐賄賂之不繼也。
及調兵赴罕援隴西公,則稱疾不行。
妾又更名木蘭,請于泾原帥員君,雲以弟代兄也。
”甘君曰:“天女來配于泾,仆幾無由香祝。
今而躬親桴鼓,增溫其闆屋之光,比百人之露一鱗舒一爪者,洵為陣堂堂而旗正正矣。
國家何其幸哉!”木蘭乞秘之,乃謝去。
甘君入長安,員用智請曰:“職妻聞龍木蘭有代夫之行,亦欲易健兒服,任職幕僚事。
恐總帥有兵氣不揚之戒,故先陳之。
”甘君曰:“夫人請行,必有破賊之策,君儒将也。
與夫人勤王,正資韬略,仆敢以少卿敗将之說,有孤夫人用命哉!”時報統軍入,謂甘君曰:“四路軍将,惟所指揮。
吾方守長安,未能追随也。
”甘君曰:“統軍自固,某當前驅。
”統軍辭出。
甘軍乃下令曰:“及枹罕百裡外,即頓兵無前進。
迨其時,更有籌議。
”呼矩兒至前,署一小軍使職,囑曰:“爾往探賊,通圍中消息。
吾至黃河渡口,見爾所持幟插尾,即知得确耗也。
爾但以夜三鼓進帳白事。
”矩兒曰:“請與阿姊同行。
”甘君曰:“我前日方問爾姊,何以不言?”矩兒曰:“兒之父不欲言也?姊氏東海幽宮,吾舅之中女,今攝龍芝職從軍。
将欲立異功,以報兩地知己,故兒請偕行。
”甘君問曰:“天女為爾外家姊,爾亦鱗蟲長乎?”矩兒對曰:“非也,龍與星官,半為親串。
兒實鬥宮第七星招搖之精,不知者辄号司文,兒欲以武備救文事之窮。
故降生獵徒,為母氏所育。
”甘君曰:“爾父母非星辰乎?”對曰:“是也。
父即鬥南一星,下唐世為張嘉貞。
母故天孫,複降于父,以織輔道,雖不為相,亦大藩焉。
然居室無男女欲,因以兒嗣續。
此說非荒唐,乃天上人間,觀乎文者,察變化成之理,勿傳神仙誕妄也;兒幼小犯漏洩戒,總帥以為無稽言耳,願藏密。
”甘君點頭曰:“諾!”召龍木蘭曰:“天女與員矩兒先為諜。
”木蘭曰:“此兒饒舌,乃欲役使阿姊耶。
”甘君曰:“兒尚小,仆固不欲獨任之。
”始偕去。
甘君命啟行,中途問用智曰:“聞回賊甚夥,可指其負□處而設法殲諸乎?”用智對曰:“枹罕四隅,皆賊巢也。
其山澤藏垢,王師覆轍,不知幾經,撲滅為難矣。
職問妻小:‘此行當以何制勝。
’渠雲:‘回人多疑,奉鬼神語。
且每食必殺牛,請織六幅回文,五色絲布,命矩兒裹革飯牛而使咽之,用販夫驅至賊中,彼必争取,及剖牛腹得絲布,将驚懼自攜貳,或倒戈來降,則多斬以立威。
至臨陣對敵,木蘭先之,矩兒繼之,須獲全勝,諸将第鳴鼓助攻而已。
惟大功既成,有來賊總帥者,吾碎乞巧針二十枚,請以戰罷吞之,自能禦災也。
’其言如是。
”甘君謝曰:“軍中苟無君夫人,師其濟乎?敬聞命矣。
”于是員夫人織一圖,如弓樣,兩頭順逆讀: 命薄皆醜,性惡皆狗。
柄是斧刀,逃遁何有。
又一圖,如玉尺,十字演七絕,複四字回環讀之。
氓蚩笑舞學,狐鳴忽甲兵。
又一圖,内外順逆讀,即蘇若蘭璇玑遺制也。
臍噬有災生盾矛,定難神鼎沸中州。
西征早策如貔虎,北向先時識馬牛。
啰鼓作聲悲靜夜,黍禾殘氣敗高秋。
泥塗亂迹群鱗介,迷處何虞漏網收。
又一為象戲圖,三十六字,縱讀由右,橫讀由左。
爾臣土濱虱民,罪若塵海之賊。
當戒周钺伏誅,我其道秉竄殛。
極言拜命無将,罔兩來歸中國。
又一圖,如方珪,正讀互讀成二絕。
一三五字皆陽文,不借用;二四字皆陰文,借用;以白黑色别之。
第二遍首句借次句二四字,次句借首句二四字互讀,下兩句仿此: 道胡容獸惑,豈謂妖多霧
”統軍曰:“凡四路,泾原軍猶勁,餘皆次焉。
”甘君送統軍出,取各将名冊觀之,泾軍主将員用智,由登封縣學博,平土賊有功,自願改武衛,屢擢鎮将,有子員矩兒。
年十二,曾上馬殺賊,累立功。
随征。
甘君奇之,又泾陽衛官龍芝,卧疾不能行,以弟木蘭代。
甘君尋思木蘭古女名,從征必有異能矣。
先命鎮将員用智相見,一兒跪拜如介者儀。
甘君問曰:“君始為廣文,何以殺賊改官也?”用智對曰:“職豫人,少治舉子業,文采無以勝人,嘗登嵩高,憩山家,遇村中老翁媪,以其季女相匹,贅居之。
妻勤于紡織,深夜雒誦,機聲辄應之。
每作詞賦未成,視其所織花樣,即恍若有得。
構思搦管,俄頃千言。
所讀經史子集,偶有遺忘,視其機中之絲,若百川灌河,曲折奔注,曾捷司州解首,廷試對策亦瑰偉,為曳白者所剪取,因下第歸。
妻曰:‘有文無命,盍就學官職?’從之,縣中山賊竊發,妻告以滅賊頗易,自織山谷伏兵圖,屬職獻大帥。
賊平,将擢佥判,而妻勸改軍官,乃呈于節度,授防禦使,曆今職也。
是兒年十二,乃妻所撫養,力能捍兕,出入高城,身輕若飛鳥。
凡職軍中有所擒馘,皆是兒之能。
職惟知賦詩退敵而已。
”甘君命矩兒解衣,視其遍體,赤筋成文,非複尋常皮肉。
謂用智曰:“君一門殆列星所聚也,是子定非池中物。
”矩兒叩頭謝曰:“他日兒與降姊終侍麾下東歸,今如水上萍,合之方結實耳。
”甘君曰:“爾姊為誰?”矩兒未及答。
用智曰:“童子無稽言,明公勿煩緻诘也。
”以目視矩兒,乃俯首。
甘君命出,召龍芝之弟木蘭,叉手至前。
甘君甚識其人,而記憶不及,叱從者且退,木蘭當是故人。
言未畢,木蘭揖而言曰:“甲子别來無恙,自東徂西,又複男女易服。
宜明公熟視而若無睹矣。
”甘君轉疑,以禮命坐,曰:“小戎之女子知兵遺風也。
但石灣相援之天女,胡為至此,仆實不足以知之。
”木蘭曰:“妾父母以報國邀封,令赴西陲剿賊,乃嫁泾陽君次子;入世為龍芝。
将家子未化膏粱,頗耽聲色,以妾嘗助戰,曆職貳師,茲回賊潛令人來陝,贻芝金帛,妾勸斬其人,先與為絕。
乃人之無良,腼面而受。
惟恐賄賂之不繼也。
及調兵赴罕援隴西公,則稱疾不行。
妾又更名木蘭,請于泾原帥員君,雲以弟代兄也。
”甘君曰:“天女來配于泾,仆幾無由香祝。
今而躬親桴鼓,增溫其闆屋之光,比百人之露一鱗舒一爪者,洵為陣堂堂而旗正正矣。
國家何其幸哉!”木蘭乞秘之,乃謝去。
甘君入長安,員用智請曰:“職妻聞龍木蘭有代夫之行,亦欲易健兒服,任職幕僚事。
恐總帥有兵氣不揚之戒,故先陳之。
”甘君曰:“夫人請行,必有破賊之策,君儒将也。
與夫人勤王,正資韬略,仆敢以少卿敗将之說,有孤夫人用命哉!”時報統軍入,謂甘君曰:“四路軍将,惟所指揮。
吾方守長安,未能追随也。
”甘君曰:“統軍自固,某當前驅。
”統軍辭出。
甘軍乃下令曰:“及枹罕百裡外,即頓兵無前進。
迨其時,更有籌議。
”呼矩兒至前,署一小軍使職,囑曰:“爾往探賊,通圍中消息。
吾至黃河渡口,見爾所持幟插尾,即知得确耗也。
爾但以夜三鼓進帳白事。
”矩兒曰:“請與阿姊同行。
”甘君曰:“我前日方問爾姊,何以不言?”矩兒曰:“兒之父不欲言也?姊氏東海幽宮,吾舅之中女,今攝龍芝職從軍。
将欲立異功,以報兩地知己,故兒請偕行。
”甘君問曰:“天女為爾外家姊,爾亦鱗蟲長乎?”矩兒對曰:“非也,龍與星官,半為親串。
兒實鬥宮第七星招搖之精,不知者辄号司文,兒欲以武備救文事之窮。
故降生獵徒,為母氏所育。
”甘君曰:“爾父母非星辰乎?”對曰:“是也。
父即鬥南一星,下唐世為張嘉貞。
母故天孫,複降于父,以織輔道,雖不為相,亦大藩焉。
然居室無男女欲,因以兒嗣續。
此說非荒唐,乃天上人間,觀乎文者,察變化成之理,勿傳神仙誕妄也;兒幼小犯漏洩戒,總帥以為無稽言耳,願藏密。
”甘君點頭曰:“諾!”召龍木蘭曰:“天女與員矩兒先為諜。
”木蘭曰:“此兒饒舌,乃欲役使阿姊耶。
”甘君曰:“兒尚小,仆固不欲獨任之。
”始偕去。
甘君命啟行,中途問用智曰:“聞回賊甚夥,可指其負□處而設法殲諸乎?”用智對曰:“枹罕四隅,皆賊巢也。
其山澤藏垢,王師覆轍,不知幾經,撲滅為難矣。
職問妻小:‘此行當以何制勝。
’渠雲:‘回人多疑,奉鬼神語。
且每食必殺牛,請織六幅回文,五色絲布,命矩兒裹革飯牛而使咽之,用販夫驅至賊中,彼必争取,及剖牛腹得絲布,将驚懼自攜貳,或倒戈來降,則多斬以立威。
至臨陣對敵,木蘭先之,矩兒繼之,須獲全勝,諸将第鳴鼓助攻而已。
惟大功既成,有來賊總帥者,吾碎乞巧針二十枚,請以戰罷吞之,自能禦災也。
’其言如是。
”甘君謝曰:“軍中苟無君夫人,師其濟乎?敬聞命矣。
”于是員夫人織一圖,如弓樣,兩頭順逆讀: 命薄皆醜,性惡皆狗。
柄是斧刀,逃遁何有。
又一圖,如玉尺,十字演七絕,複四字回環讀之。
氓蚩笑舞學,狐鳴忽甲兵。
又一圖,内外順逆讀,即蘇若蘭璇玑遺制也。
臍噬有災生盾矛,定難神鼎沸中州。
西征早策如貔虎,北向先時識馬牛。
啰鼓作聲悲靜夜,黍禾殘氣敗高秋。
泥塗亂迹群鱗介,迷處何虞漏網收。
又一為象戲圖,三十六字,縱讀由右,橫讀由左。
爾臣土濱虱民,罪若塵海之賊。
當戒周钺伏誅,我其道秉竄殛。
極言拜命無将,罔兩來歸中國。
又一圖,如方珪,正讀互讀成二絕。
一三五字皆陽文,不借用;二四字皆陰文,借用;以白黑色别之。
第二遍首句借次句二四字,次句借首句二四字互讀,下兩句仿此: 道胡容獸惑,豈謂妖多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