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之四 争錦緞織女秘三絕
關燈
小
中
大
。
人可有回心,将教說作霖。
又一圖,如龜形。
隻十三字,共四回錯綜讀,以四彩線為細文貫串之: 首讀:莫耶一劍誅天方,是狗與豬喚,(即耶字)娘。
次讀:是莫豬耶與狗娘,喚一天劍誅,(即一)方。
三讀:豬狗一娘,喚莫是耶,劍誅天與方。
四讀:娘喚狗豬耶,天與是方劍,莫一誅。
(即耶字) 軍中三日而織成,用智呈甘君觀之。
甘君贊曰:“璇玑圖之雄偉,凡手已鮮能之,若龜形之俚質,非化人不足以語也。
”一日四路皆駐兵,雲隔圍城僅百裡,乞定策。
甘君曰:“吾自引員君部二百人,銜枚疾馳。
至黃河口觇賊,諸将皆依山置營,堅守壁壘勿四出,賊至必以夜,飛推山炮擊之。
旦日,固不敢來也;吾有檄至,晷刻不得遲,宜惜國典。
”諸将皆諾諾。
甘君至黃河岸,渡艇十餘,隻□尾不見矩兒幟,驚謂用智曰:“圍城未通消息,隴西公其殆乎?”用智亦曰:“自職妻以鏡蔔之,隴西公為賊掠去三日矣。
但俟矩兒來軍中,其事方信。
”夜三鼓,木蘭進帳見。
甘君問矩兒,答曰:“今早入賊中救隴西公,雲不得志不返。
”甘君曰:“兒真壯哉!但隴西公何以被掠?”答曰:“賊有僞呼于城下請降者,須公一人出撫。
公勇于自任,出谕賊,乃就執焉。
罵賊而賊不殺,公無以自緻。
豈非天乎?”甘君歎息。
員夫人請木蘭入,語以飯牛策。
木蘭曰:“妾亦能為之,不必矩兒弟也。
”遂将絲布去,改形為販者,得壯牛六頭,以油紙包絲布,雜草豆餅飯之。
牛已饑,皆不及磨齒而盡下。
徑驅入賊營。
從賊見之,喜謂曰:“何不以肥犍供肥王餐?”木蘭曰:“肥王莫給瘠牛直矣!”從賊叱曰:“乞相販夫,罔識弦高之犒,且不免為溝中瘠,吾徒豈畏食言肥耶。
”即招呼數賊來奪牛。
木蘭曰:“乞相者請自獻于王可乎?”從賊曰:“即亦不禁,當蛇行匍匐以前。
王有賜,不可拜受,否則忤王意也。
”引之見賊渠賽田。
木蘭拜畢,言曰:“某大王豐沛之民也。
有山後十二角獸,敬備大牢之享。
”田曰:“野人善辭,不愧榆之秀草矣。
”賞細褐二端,氂纓四具。
木蘭拜曰:“此即何敢傷惠,願自今以後,得王所嗜者,更竭緻!”田大悅,留啖牛肉。
木蘭借以偵察。
少間,宰夫以絲布進。
群賊皆稽首賀。
右總管楊嘿前曰:“此天所以命王也?”田曰:“何言之?”嘿曰:“甲兵正應今日之舉。
”田大喜,惟國師忽雷谏曰:“篝火狐鳴,乃陳勝王之起事。
今以相例,非謂不克有終乎?願辍食。
”田笑曰:“得如勝廣,亦複不朽。
況詞旨奧折,豈凡輩能測。
吾聞天之降祥,古有赤烏白魚之異,牛食天書而剖得之,似非常眷顧,師而斷章賦詩,不亦以辭害志耶。
”雷嗟籲自去,竟不與食。
田命以牛酒賜木蘭。
飲啖畢,遽辭出,至賊營外二十裡,聞喊戰聲,近前視之,乃百餘賊圍矩兒鬥,死回枕藉無數。
木蘭呼入曰:“小弟倦矣,姊自殲餘賊!”矩兒笑曰:“早不救我,必俟其危。
”木蘭曰:“稍遲,何至讓也。
”矩兒走出,謂木蘭曰:“餘賊盡,即赴迤南三裡破寺會。
”木蘭掣劍斫及百人,餘賊尚死鬥,蓋回人劫殺,有進無退。
故接戰既敗,無一得生還也,木蘭皆斬之。
行破寺中,則矩兒方侍隴西公話。
木蘭并谒見。
隴西公曰:“仆為不死之漢臣,深玷節钺,兩将出死力援仆,可雲收一具枯骨耳。
何顔緻謝耶。
”姊弟皆感泣,扶掖出寺門。
甘君遣人以三騎來接,雲:“軍中蔔知節度當還,故遣迎也。
”隴西公上馬不及十裡,甘君以員帥至道左,與相見,悲喜交集,聯騎還帳中。
三人既坐,矩兒告曰:“賊置節度第四寨,防護将五十人,兒以前夜飛入其地,乘防護者倦寝,潛戮十數人,引節度從寨後出。
天明,守寨賊覺,奮其徒追襲,兒始藏節度破寺中,而自迎戰。
木蘭至,相率還也。
”木蘭告曰:“牛已食其一,剖腹得十字圖,賽田與楊嘿輩,處堂而慶,共謂休征,其教師忽雷,憂形于色,極谏而退。
懷懼來歸者,必先是此回。
若亡命善戰,賊中不過二人,速硎法珠而已。
餘雖數萬人,皆天陰之哭鬼耳。
其副賊國□,蹤迹詭異,若妖物所憑,然非臨陣才也。
明公可克日進兵,責小将等必勝狀。
”甘君兩稱其能,且曰:“明當檄各路俱進,與節度奏功。
二将各率五百人,分兩翼進。
”二将退,隴西公拱手言曰:“昔總帥嶺表宣勞,即知虎頭燕颔之才,非直橫海伏波之目。
隸也不力,西道分馳,乃下策缒城,狼尾将‘,而前軍伏甲,鸢肩忽來,竟解越石之圍,免遭平原之缢,還轅告捷之事。
遑敢與知,請室乞哀之文。
僅能為役。
仆當自械系。
入謝聖明,廁足戎行,曾不安席。
”甘與員俱服其忠節。
明日,甘君以十健卒護還京師,四路軍集。
遂誓師曰:“回賊久廢國維,安逃憲典。
今以魚麗之陣,破烏合之徒,如虎豹入林,衆豕不足流其涎也;雕鹗翔漢,群雞不足供其啄也。
吾方集征南之君子,踐逐北之蟻兵,當用少而勝多,直以勞而攻逸,先登則搗其穴,後至則環其營,天将下而塵清,犬戎誅而燧息,咨嗟有衆,愛戴維皇。
予心既同,爾力宜戮。
”衆将皆呼曰:“願陷陣殺賊,無負真将軍之命,以贻聖天子之憂。
” 是日,鼓角西行,望風生畏,有賊黨稽首馬前曰:“乞王師霁威,伸一言伏斧□。
”甘君問曰:“僞降者乎?求死者乎?”首一人曰:“死誠自求,降乃非僞!”甘君命随左麾,至駐軍地候勘。
首一人曰:“吾偕來者九人,幸勿見殺。
”甘君曰:“大兵無此虐令,但随行。
”甘君命逼賊寨五裡立營,分軍三面為犄角勢。
夜分,喚降回問曰:“汝何人?”乃叩頭言曰:“某等不知春秋、不知朝暮之小蟲耳。
前天書降于牛腹,教師深以為憂,謂畜生道必無成功。
謂菩薩心終許皈命,合志有回中夢醒之輩,求生于阃下死棄之餘,忽雷居先,鑼鼓自殿,計五百人,牛馬器械如數。
”甘君曰:“忽雷吾識之矣。
鑼鼓
人可有回心,将教說作霖。
又一圖,如龜形。
隻十三字,共四回錯綜讀,以四彩線為細文貫串之: 首讀:莫耶一劍誅天方,是狗與豬喚,(即耶字)娘。
次讀:是莫豬耶與狗娘,喚一天劍誅,(即一)方。
三讀:豬狗一娘,喚莫是耶,劍誅天與方。
四讀:娘喚狗豬耶,天與是方劍,莫一誅。
(即耶字) 軍中三日而織成,用智呈甘君觀之。
甘君贊曰:“璇玑圖之雄偉,凡手已鮮能之,若龜形之俚質,非化人不足以語也。
”一日四路皆駐兵,雲隔圍城僅百裡,乞定策。
甘君曰:“吾自引員君部二百人,銜枚疾馳。
至黃河口觇賊,諸将皆依山置營,堅守壁壘勿四出,賊至必以夜,飛推山炮擊之。
旦日,固不敢來也;吾有檄至,晷刻不得遲,宜惜國典。
”諸将皆諾諾。
甘君至黃河岸,渡艇十餘,隻□尾不見矩兒幟,驚謂用智曰:“圍城未通消息,隴西公其殆乎?”用智亦曰:“自職妻以鏡蔔之,隴西公為賊掠去三日矣。
但俟矩兒來軍中,其事方信。
”夜三鼓,木蘭進帳見。
甘君問矩兒,答曰:“今早入賊中救隴西公,雲不得志不返。
”甘君曰:“兒真壯哉!但隴西公何以被掠?”答曰:“賊有僞呼于城下請降者,須公一人出撫。
公勇于自任,出谕賊,乃就執焉。
罵賊而賊不殺,公無以自緻。
豈非天乎?”甘君歎息。
員夫人請木蘭入,語以飯牛策。
木蘭曰:“妾亦能為之,不必矩兒弟也。
”遂将絲布去,改形為販者,得壯牛六頭,以油紙包絲布,雜草豆餅飯之。
牛已饑,皆不及磨齒而盡下。
徑驅入賊營。
從賊見之,喜謂曰:“何不以肥犍供肥王餐?”木蘭曰:“肥王莫給瘠牛直矣!”從賊叱曰:“乞相販夫,罔識弦高之犒,且不免為溝中瘠,吾徒豈畏食言肥耶。
”即招呼數賊來奪牛。
木蘭曰:“乞相者請自獻于王可乎?”從賊曰:“即亦不禁,當蛇行匍匐以前。
王有賜,不可拜受,否則忤王意也。
”引之見賊渠賽田。
木蘭拜畢,言曰:“某大王豐沛之民也。
有山後十二角獸,敬備大牢之享。
”田曰:“野人善辭,不愧榆之秀草矣。
”賞細褐二端,氂纓四具。
木蘭拜曰:“此即何敢傷惠,願自今以後,得王所嗜者,更竭緻!”田大悅,留啖牛肉。
木蘭借以偵察。
少間,宰夫以絲布進。
群賊皆稽首賀。
右總管楊嘿前曰:“此天所以命王也?”田曰:“何言之?”嘿曰:“甲兵正應今日之舉。
”田大喜,惟國師忽雷谏曰:“篝火狐鳴,乃陳勝王之起事。
今以相例,非謂不克有終乎?願辍食。
”田笑曰:“得如勝廣,亦複不朽。
況詞旨奧折,豈凡輩能測。
吾聞天之降祥,古有赤烏白魚之異,牛食天書而剖得之,似非常眷顧,師而斷章賦詩,不亦以辭害志耶。
”雷嗟籲自去,竟不與食。
田命以牛酒賜木蘭。
飲啖畢,遽辭出,至賊營外二十裡,聞喊戰聲,近前視之,乃百餘賊圍矩兒鬥,死回枕藉無數。
木蘭呼入曰:“小弟倦矣,姊自殲餘賊!”矩兒笑曰:“早不救我,必俟其危。
”木蘭曰:“稍遲,何至讓也。
”矩兒走出,謂木蘭曰:“餘賊盡,即赴迤南三裡破寺會。
”木蘭掣劍斫及百人,餘賊尚死鬥,蓋回人劫殺,有進無退。
故接戰既敗,無一得生還也,木蘭皆斬之。
行破寺中,則矩兒方侍隴西公話。
木蘭并谒見。
隴西公曰:“仆為不死之漢臣,深玷節钺,兩将出死力援仆,可雲收一具枯骨耳。
何顔緻謝耶。
”姊弟皆感泣,扶掖出寺門。
甘君遣人以三騎來接,雲:“軍中蔔知節度當還,故遣迎也。
”隴西公上馬不及十裡,甘君以員帥至道左,與相見,悲喜交集,聯騎還帳中。
三人既坐,矩兒告曰:“賊置節度第四寨,防護将五十人,兒以前夜飛入其地,乘防護者倦寝,潛戮十數人,引節度從寨後出。
天明,守寨賊覺,奮其徒追襲,兒始藏節度破寺中,而自迎戰。
木蘭至,相率還也。
”木蘭告曰:“牛已食其一,剖腹得十字圖,賽田與楊嘿輩,處堂而慶,共謂休征,其教師忽雷,憂形于色,極谏而退。
懷懼來歸者,必先是此回。
若亡命善戰,賊中不過二人,速硎法珠而已。
餘雖數萬人,皆天陰之哭鬼耳。
其副賊國□,蹤迹詭異,若妖物所憑,然非臨陣才也。
明公可克日進兵,責小将等必勝狀。
”甘君兩稱其能,且曰:“明當檄各路俱進,與節度奏功。
二将各率五百人,分兩翼進。
”二将退,隴西公拱手言曰:“昔總帥嶺表宣勞,即知虎頭燕颔之才,非直橫海伏波之目。
隸也不力,西道分馳,乃下策缒城,狼尾将‘,而前軍伏甲,鸢肩忽來,竟解越石之圍,免遭平原之缢,還轅告捷之事。
遑敢與知,請室乞哀之文。
僅能為役。
仆當自械系。
入謝聖明,廁足戎行,曾不安席。
”甘與員俱服其忠節。
明日,甘君以十健卒護還京師,四路軍集。
遂誓師曰:“回賊久廢國維,安逃憲典。
今以魚麗之陣,破烏合之徒,如虎豹入林,衆豕不足流其涎也;雕鹗翔漢,群雞不足供其啄也。
吾方集征南之君子,踐逐北之蟻兵,當用少而勝多,直以勞而攻逸,先登則搗其穴,後至則環其營,天将下而塵清,犬戎誅而燧息,咨嗟有衆,愛戴維皇。
予心既同,爾力宜戮。
”衆将皆呼曰:“願陷陣殺賊,無負真将軍之命,以贻聖天子之憂。
” 是日,鼓角西行,望風生畏,有賊黨稽首馬前曰:“乞王師霁威,伸一言伏斧□。
”甘君問曰:“僞降者乎?求死者乎?”首一人曰:“死誠自求,降乃非僞!”甘君命随左麾,至駐軍地候勘。
首一人曰:“吾偕來者九人,幸勿見殺。
”甘君曰:“大兵無此虐令,但随行。
”甘君命逼賊寨五裡立營,分軍三面為犄角勢。
夜分,喚降回問曰:“汝何人?”乃叩頭言曰:“某等不知春秋、不知朝暮之小蟲耳。
前天書降于牛腹,教師深以為憂,謂畜生道必無成功。
謂菩薩心終許皈命,合志有回中夢醒之輩,求生于阃下死棄之餘,忽雷居先,鑼鼓自殿,計五百人,牛馬器械如數。
”甘君曰:“忽雷吾識之矣。
鑼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