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之二十 少目醫終開盲鬼目

關燈
能窮二酉之心,或被天神鑿死;不識一丁之目,如将佛寶裝成。

    求醫于攻木之門,固知相悅以解;執鬼在餌金之舍,亦恐其傷實多。

     萬赤所煉六六冰炭之圖,以子為炭,以午為冰。

    午位火神死,則有冰之用,失炭之體。

    張許所領萬人,鼓勇進搗,戮四火神。

    辰戌醜未,俱為死土。

    萬赤遭知古鏡傷,挈朱旗行坎地遁。

    小武知萬赤神兵不利,自引漓老、沫老、網山人、儳山人,以引伸遁甲兵來攻,計二萬一千人,實則三千人也。

    圍張許數層,張謂許曰:“爾我為國統帥,義不可辱,盍自決乎?”許曰:“昔吾與史都督為噩青氣所俘,賴小軍使策救。

    今雖力戰,死晚矣。

    君可速去!”張複呼曰:“然則俱死耳,懷亮可獨生耶?”忽矩兒飛入陣中曰:“斛斯賀蘭兩公,俱頓兵深谷中,命吾援兩都督出。

    ”張許從之,奮死力鬥出,萬人折其大半,才四千餘兵耳。

     張許見兩公大哭曰:“王師略盡,吾二人不得複生。

    請死上公前;則朝廷知不為賊害也。

    ”大詈:“蔡小武衆僧之兒,元緒之裔,生不能戮汝。

    死必報焉。

    ”掣佩劍各自刎。

    斛斯大驚悼,掘兩大樹根埋之。

    時神策兵尚六百餘人,合滇粵兵剛半萬,一時深入,黔饷不至,斛斯亟以為憂。

    矩兒進曰:“谷北小徑,接沅陵大市,三縣賈人所居,兵食可恃也。

    ”斛斯歎曰:“無白镪安能易粟哉?”矩兒曰:“是又不難,出璜兒所攜會子以獻。

    ”斛斯曰:“頃奉内廷谕,軍中可用會子,即此物耶?然吾未敢信。

    ”矩兒入大市,以會子籴米,賈人皆喜曰:“此王屋山下蔔家會子也,安得至此乎?”珍重收之,自運粟至谷口,徑不及三十裡,兵遂宿飽。

    期明日,小武兵退去,斛斯命求張至,移營就食焉。

     是夕,賀蘭疾作,有老鸱四五叫谷口,聲甚厲。

    木蘭密語斛斯曰:“漳南郡公,前夜元神已出舍,現其形為巨豹,鬼車随之,恐不出三日,大星将隕矣。

    ”斛斯泣曰:“若彼去,吾安得存?”因廢食。

    惟日沃酒數十升,與求張矩兒,披《四靈圖》以消愁日,待考終而已。

    至第三日,賀蘭力疾起,持弓矢上岡頭,望賊營遙射,誓曰:“觀不能平黃苗而淹死于是,此箭不如一蒿,箭有靈者,為觀著賊一人死。

    ”引滿發之,一苗目巡山,貫頰而斃。

    黃苗大驚,視其箭,知賀蘭未亡也。

    小武謂萬赤曰:“吾自引兵馘斛斯貴賀蘭觀之首,太附丞自擒唫钺江邊敲鏡之人。

    ”萬赤許諾。

    小武引輕兵劫漢營,适賀蘭氣絕,軍中買□具甚小,幾不容偉軀,斛斯号泣殓之。

    黃苗掩至,斛斯亦卧病不能起。

    璜兒投一握絲化為帳幄,置斛斯其中,如城郭堅不可犯。

    木蘭呼鱗甲士百人,奮神力擊黃苗,死者枕藉。

    矩兒飛一椎中小武頭頸。

    小武引元武小旗護之,得不死。

    其漓老、沫老、網山人、儳山人,仍畏璜兒法物遁去。

    小武之引伸遁甲兵始敗歸,然漢兵半萬,僅存者三千餘人耳。

    璜兒收幄,視斛斯固奄然一息矣。

     後三日夜半,有鼓吹起于空中者,木蘭謂求張曰:“酒星将複躔次,其從者方來,人世殆不可挽留也。

    ”斛斯聞言起坐,與求張訣,大笑呼三大鬥,吸盡而逝,鼓吹聲始寂然。

    軍士以無□告,木蘭曰:“斛斯公自有仙輿,非凡物所能載。

    ”乃拔劍斫地咒曰: 仙蛻非真,玉棺非假。

    驅策斯來,咈咈使者。

     山石裂處,一玉棺自下起,如有物挽扶者。

    剛置斛斯及其冠履,不失尺寸。

    求張曰:“有棺無蓋奈何?”矩兒曰:“頂上有白雲下垂,即棺蓋也。

    ”果一玉蓋合棺上,旁更無縫。

    求張命軍人舁歸沅陵。

    木蘭曰:“人間無埋玉棺地,天帝自憐之!遣六丁來取,軍中不必多此一事也。

    ” 及夜,複聞鼓吹聲,天明失玉棺所在,其賀蘭之□亦無蹤。

    木蘭曰:“賀蘭亦天神,以其時屍解去。

    豈受世人葬送耶?”璜兒曰:“瑪師等三人隐唫钺江中,想婁萬赤必不忘情矣。

    盍觇之?”木蘭曰:“要不免為累耳,我豈恝然乎?”于是求張自以三千馀人守谷中,待朝廷将帥。

    木蘭及矩兒夫婦,至唫钺江邊,不見一人。

    惟破道院中,縛一人于竿上,下有二鶴,俱毛羽脫落,病且不振者。

    木蘭謂矩兒曰:“被縛者瑪師也,病鶴則針砭二師也。

    然萬赤之術神矣,我何能為?”璜兒曰:“解縛者問之,稍得其故亦可耳。

    ”木蘭投竹枝至竿上,化神蟒解縛。

    其人墜下,視之固知古也,但目瞬而無言。

    璜兒出玉針刺其腦,哽噎而後言曰:“知古死久矣,不謂複得相見。

    ”三人訊所由,答曰:“我敲鏡後,萬赤墜地。

    已謂功可驟成,針、砭二師,謂萬赤必不死,當複來報,授辟水法偕匿江底避之。

    凡一晝夜,忽為巨網所曳,殆取冰織絲為之,二師化鶴飛去。

    吾無計得脫,為萬赤所擒,轉敲吾鏡,墜所化二鶴,又變污池為道院,懸吾于竿,擲病鶴于竿下,遣惡神守之,恐偵察将至矣。

    ” 語畢,兩怪鳥如電,瞥下院中,引吭長鳴。

    一火雲飛至,中一人即萬赤也。

    敲知古鏡背。

    木蘭三人俱坐地下,萬赤持劍下切。

    木蘭陡出盒中靈雀放之,啄其左目。

    萬赤倒地,璜兒出白絲神縧縛之。

    矩兒奪還知古鏡,木蘭發霹靂擊之,萬赤化為凝冰,如重凍合。

    兩怪鳥被擊死,皆鳥首而人身。

    知古取鏡向兩病鶴微幌,鶴為二師言曰:“莫幌,複我相者待我師來。

    斯時則人化于物也。

    ”矩兒自以椎奫冰,則鑿空而身陷冰内。

    鶴為二師言曰:“此小軍使應有之厄,員小夫人守之,郦真妃可往壽州求救于老師矣。

    ”木蘭以靈雀盒授璜兒曰:“以此防賊,雖冰炭相濟為虐,妹勿憂也。

    ”璜兒自與知古守陷冰之矩兒,及二師所化之病鶴。

    木蘭騎竹枝過洞庭湖,小憩嶽陽樓下。

    時已曛黑,有人褰其裳小語曰:“郦仲離盍拯我?”木蘭就視不見,問曰:“汝何人?”答曰:“吾故解魚也,記在顯教島中,曾荷提攜之力。

    今遊醫之,目愈而後幽明兩途,各利攸往也。

    否則以盲鬼累君矣。

    ”木蘭曰:“今與汝約,以明日遍訪嶽州城中,不得少目人,則攜汝北行也。

    ”魚應曰:“諾。

    ” 明早,木蘭變為鄉民,呼魚魂入袖内,攜進城中物色之。

    日将夕無所得,忽嶽侯祠前,行者泉流,立者山峙,傳觀異相。

    入視之,則三目童子也。

    木蘭歎曰:“少目者難得,多目者易逢,大是怪事。

    ”出人叢中,轉十字衢,破垣上榜謠詞曰: 省得天醫治魚目,頭顱如豆量大斛。

     師皇馮蔔定中原,九首無家金狗哭。

     木蘭早已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