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之十二 禅伯變閹奴
關燈
小
中
大
響,興殊未已。
叟驅之下,捋其髯有涎如珠著鏡,即銀母也,亦以手淬,歌曰: 美人鏡如寶,仙人鏡如草。
雌雄兩鏡不相惱,非雌非雄那能保?愛鏡主人卯金刀,聖磨不磷心忉忉。
要與萬靈洗疵類,孰雲磨鏡無賢豪?兩手化龍與雲鏖,雲去月來水母逃。
夫妻磨鏡主人罵,傭奴誓不還仙曹。
叟歌未畢,女坐地和之,鏡忽作裂聲,視之有痕如割。
叟大驚。
女曰:“必有聞歌而竊視,以其私穢觸鏡者,爾時之鏡如嬰兒得悸疾,少觸即死也。
”甘君察之,乃汕妮失檢點,慶喜以妮犯鏡神戒,命之跪而謝過。
女曰:“穢之觸以其婦,腥之解即以其姑,告于甘君,須噩王夫人刺臂血滴之,雖裂亦無縫矣。
”慶喜有難色,老道士曰:“菩薩前身不惜九九之命,乃不能以一縷血相舍耶?”喜竟伸其臂引刀刺之,血滴而鏡痕合。
老道士喜曰:“三千大千之心廓焉,十裡五裡之霧開矣。
”咒雲: 兩大合鏡,五行凝精。
氣陽鏡易死,血陰鏡易生。
陰陽遇賊晦,陰陽遇配明。
新鏡已明,古道将成。
磨鏡之人,一雙入吾罂。
袖出一小罂置于中庭,叟先跳入,女繼之。
老道士喝雲:“去、去!”罂自飛入天末而滅。
犷兒請曰:“瑪師之鏡生矣。
老師曷以拯正參之死?”甘君問曰:“汝何方遇正參而知其危急?”犷兒曰:“猡鬼中,男猓匿女,女猓緻男,女猓共八寨,每寨置五十人,吾蹤迹正參不得,曾以四更後伏地戶聽人言,至第五寨有漢人哦詩,哦畢複歎,則涕泣有聲。
吾聞其蜀音,以為必正參也。
乃鑽地戶出窺之,正參為女猓所制,锢鬥室中,見吾而泣告曰:‘始我夜坐,作書紀夢,步月中庭,坐一山石,無故石載我平地飛起,在石上惟恐墜死,凡一日始入此間,石忽變為女猓,以刀脅降,我誓死不辱漢,彼又招其伴十人導我淫,夫我守甘使君之節,懼如明副參之?,不敢淫也。
故吟詠悲泣,不謂小冠軍使聞之,既見我,何以出于火坑?’斯時吾變為蛇,令正參騎之出鬥室,見一綠發怪裸體而來,其私處有二物,吾術為所破,此怪仍劫正參去。
吾斂傺時,老師示形,遂從之以還耳。
”老道士曰:“世治汝來前,夫變化萬端。
其所以變者一元也,汝能變禽獸矣,而不知萬禽皆一鳳之毛,萬獸皆一麟之角。
汝能變鱗介矣,而不知一龍藏群鱗,一龜藏群介。
汝能變蜾蟲矣,而不知十萬八千之蟲,由于一蠛蠓,得其一,則不變而可以括萬變之囊。
”樂般聞斯論也,心追手摹曰:“斯乃變易之易,原于不易之易乎?”甘君亦歎曰:“旨哉!”犷兒問曰:“小弟子方變蛇行,而陰陽之怪乘之,術遂解,何欤?”老道士曰:“怪即女猓也,以汝能變,轉以變克汝。
究之,汝不知其一,女猓又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此正不能敵邪。
而邪亦不足以勝正耳。
”犷兒跪而請曰:“所以破女猓而歸正參者,惟老師教之。
”老道士出一素紙,問犷兒曰:“汝見其篆乎?”答曰:“無所見。
”即噓氣顯一神人,張巨口出一手五指,取犷兒吞之。
良久,仍吐出,神人不見。
複取紙命犷兒審視,答曰:“見其篆細于□螟,得五千字。
”老道士罵曰:“愚小兒,若何有如許字?”犷兒再視,仍素紙焉,點頭曰:“無半字。
”老道士曰:“可矣。
汝去唫,江上,縛綠發怪,仍負司馬季孫歸,晦鏡之賊亦得也。
”犷兒拜謝去。
沙明進帳雲:“來黔撫軍者為區布政,使人赍書至。
問苗中事。
”甘君閱之雲: 星在粵西,聞足下平□罕之叛苗,援隴西之知己瞽持檄鼙煩青佩,執鞭遂有白蠻。
分兵而解李郭之圍,列陣而懸硞眊之首。
當日知公有我,不圖遂至于斯。
後來許國何人,亦恐難為其繼。
徒以功高之累,傎且退飛瞽不曾意滿而虧,雷終出奮。
星也宣粵無狀,忽膺節,之加瞽撫黔有憂,竊藉風雲可接。
側聞苗民逆命,尚有其三瞽常謂漢将封侯,當居第一。
思其前績,址是遠谟,真人猶在行間,我亦不應有疾。
天女更來海國,君其何患無成? 甘君得書喜曰:“區公來撫于黔,為此州稱慶,惟稍隔戎行,無由觌面耳。
”因以詩答區撫軍,遣其使緻之雲: 人随地氣北而南,豈謂天功我敢貪。
楊仆頭銜新粵峤,桓公手植故江潭。
疲于兵事不堪七,宥以國恩何止三? 多愧知交相問訊,心如再熟有春蠶。
因憐後福必先災,不遣星文圻上台。
天女弓衣防寇至,真人藥裹作醫來。
焉知嶺表豐碑立,已兆黔中大府開。
君自遷喬吾入谷,修翎相習莫相猜。
此間氛□總難消,幹羽空傳格有苗。
蟻賊頻窺惟恃險,鵝軍驟勝不知驕。
陳師稍看魚龍戲,樹幟多逢草木妖。
至竟勳名誰藉手,漢家終倚霍嫖姚。
使者自去,木蘭曰:“區公之書,尚不知吾已在營中也瞽然吾雖在,于事何益?途中見兩女徒赴大營,想早晚危矣,當煉玄武神救之。
”老道士曰:“玄武神所領元緒子弟,蹒跚不利于行,若剛上人化金剛禅為七十二鑽,則皆死矣。
不能挫其毫末,且将以妒能戕賊之說,蠱惑斛斯,曲反在我也。
”木蘭曰:“投鼠而器不壞,揮斤而鼻不傷,非老師而孰能之?”甘君曰:“斛斯侯以書來,遂有賺副參而攝二姬之事,吾尚疑焉。
”木蘭曰:“剛上人嘗受術于堧啞喻,以淫其女弟子,為堧所呵逐,此事點金道人言之,吾早在營,必谏阻副參夫婦之行矣。
”老道士曰:“聞之吾師雲:‘人有所嗜,必有所制。
’吾師銷一世之兵,吾獨不能銷一人之兵乎?”召木蘭至前,授一小盒曰:“以付大女徒謝娘。
”木蘭拜而行,隐身入斛斯帳,見侯方與明化醇奕,化醇曰:“侯得不毛之地,壞卻萬裡長城矣。
”斛斯侯曰:“雖然美目之盼,君失其四也。
”左右進曰:“此局殊可不完。
上人方與二姬談禅,請相詣。
”侯與化醇攜手入,見剛上人趺坐禅榻,埰兒魔妗皆侍。
侯與化醇列坐其側,上人問曰:“汝等心上有虮虱二,孰與扪之而與我食之?”侯答曰:“虱求食于心者,我将
叟驅之下,捋其髯有涎如珠著鏡,即銀母也,亦以手淬,歌曰: 美人鏡如寶,仙人鏡如草。
雌雄兩鏡不相惱,非雌非雄那能保?愛鏡主人卯金刀,聖磨不磷心忉忉。
要與萬靈洗疵類,孰雲磨鏡無賢豪?兩手化龍與雲鏖,雲去月來水母逃。
夫妻磨鏡主人罵,傭奴誓不還仙曹。
叟歌未畢,女坐地和之,鏡忽作裂聲,視之有痕如割。
叟大驚。
女曰:“必有聞歌而竊視,以其私穢觸鏡者,爾時之鏡如嬰兒得悸疾,少觸即死也。
”甘君察之,乃汕妮失檢點,慶喜以妮犯鏡神戒,命之跪而謝過。
女曰:“穢之觸以其婦,腥之解即以其姑,告于甘君,須噩王夫人刺臂血滴之,雖裂亦無縫矣。
”慶喜有難色,老道士曰:“菩薩前身不惜九九之命,乃不能以一縷血相舍耶?”喜竟伸其臂引刀刺之,血滴而鏡痕合。
老道士喜曰:“三千大千之心廓焉,十裡五裡之霧開矣。
”咒雲: 兩大合鏡,五行凝精。
氣陽鏡易死,血陰鏡易生。
陰陽遇賊晦,陰陽遇配明。
新鏡已明,古道将成。
磨鏡之人,一雙入吾罂。
袖出一小罂置于中庭,叟先跳入,女繼之。
老道士喝雲:“去、去!”罂自飛入天末而滅。
犷兒請曰:“瑪師之鏡生矣。
老師曷以拯正參之死?”甘君問曰:“汝何方遇正參而知其危急?”犷兒曰:“猡鬼中,男猓匿女,女猓緻男,女猓共八寨,每寨置五十人,吾蹤迹正參不得,曾以四更後伏地戶聽人言,至第五寨有漢人哦詩,哦畢複歎,則涕泣有聲。
吾聞其蜀音,以為必正參也。
乃鑽地戶出窺之,正參為女猓所制,锢鬥室中,見吾而泣告曰:‘始我夜坐,作書紀夢,步月中庭,坐一山石,無故石載我平地飛起,在石上惟恐墜死,凡一日始入此間,石忽變為女猓,以刀脅降,我誓死不辱漢,彼又招其伴十人導我淫,夫我守甘使君之節,懼如明副參之?,不敢淫也。
故吟詠悲泣,不謂小冠軍使聞之,既見我,何以出于火坑?’斯時吾變為蛇,令正參騎之出鬥室,見一綠發怪裸體而來,其私處有二物,吾術為所破,此怪仍劫正參去。
吾斂傺時,老師示形,遂從之以還耳。
”老道士曰:“世治汝來前,夫變化萬端。
其所以變者一元也,汝能變禽獸矣,而不知萬禽皆一鳳之毛,萬獸皆一麟之角。
汝能變鱗介矣,而不知一龍藏群鱗,一龜藏群介。
汝能變蜾蟲矣,而不知十萬八千之蟲,由于一蠛蠓,得其一,則不變而可以括萬變之囊。
”樂般聞斯論也,心追手摹曰:“斯乃變易之易,原于不易之易乎?”甘君亦歎曰:“旨哉!”犷兒問曰:“小弟子方變蛇行,而陰陽之怪乘之,術遂解,何欤?”老道士曰:“怪即女猓也,以汝能變,轉以變克汝。
究之,汝不知其一,女猓又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此正不能敵邪。
而邪亦不足以勝正耳。
”犷兒跪而請曰:“所以破女猓而歸正參者,惟老師教之。
”老道士出一素紙,問犷兒曰:“汝見其篆乎?”答曰:“無所見。
”即噓氣顯一神人,張巨口出一手五指,取犷兒吞之。
良久,仍吐出,神人不見。
複取紙命犷兒審視,答曰:“見其篆細于□螟,得五千字。
”老道士罵曰:“愚小兒,若何有如許字?”犷兒再視,仍素紙焉,點頭曰:“無半字。
”老道士曰:“可矣。
汝去唫,江上,縛綠發怪,仍負司馬季孫歸,晦鏡之賊亦得也。
”犷兒拜謝去。
沙明進帳雲:“來黔撫軍者為區布政,使人赍書至。
問苗中事。
”甘君閱之雲: 星在粵西,聞足下平□罕之叛苗,援隴西之知己瞽持檄鼙煩青佩,執鞭遂有白蠻。
分兵而解李郭之圍,列陣而懸硞眊之首。
當日知公有我,不圖遂至于斯。
後來許國何人,亦恐難為其繼。
徒以功高之累,傎且退飛瞽不曾意滿而虧,雷終出奮。
星也宣粵無狀,忽膺節,之加瞽撫黔有憂,竊藉風雲可接。
側聞苗民逆命,尚有其三瞽常謂漢将封侯,當居第一。
思其前績,址是遠谟,真人猶在行間,我亦不應有疾。
天女更來海國,君其何患無成? 甘君得書喜曰:“區公來撫于黔,為此州稱慶,惟稍隔戎行,無由觌面耳。
”因以詩答區撫軍,遣其使緻之雲: 人随地氣北而南,豈謂天功我敢貪。
楊仆頭銜新粵峤,桓公手植故江潭。
疲于兵事不堪七,宥以國恩何止三? 多愧知交相問訊,心如再熟有春蠶。
因憐後福必先災,不遣星文圻上台。
天女弓衣防寇至,真人藥裹作醫來。
焉知嶺表豐碑立,已兆黔中大府開。
君自遷喬吾入谷,修翎相習莫相猜。
此間氛□總難消,幹羽空傳格有苗。
蟻賊頻窺惟恃險,鵝軍驟勝不知驕。
陳師稍看魚龍戲,樹幟多逢草木妖。
至竟勳名誰藉手,漢家終倚霍嫖姚。
使者自去,木蘭曰:“區公之書,尚不知吾已在營中也瞽然吾雖在,于事何益?途中見兩女徒赴大營,想早晚危矣,當煉玄武神救之。
”老道士曰:“玄武神所領元緒子弟,蹒跚不利于行,若剛上人化金剛禅為七十二鑽,則皆死矣。
不能挫其毫末,且将以妒能戕賊之說,蠱惑斛斯,曲反在我也。
”木蘭曰:“投鼠而器不壞,揮斤而鼻不傷,非老師而孰能之?”甘君曰:“斛斯侯以書來,遂有賺副參而攝二姬之事,吾尚疑焉。
”木蘭曰:“剛上人嘗受術于堧啞喻,以淫其女弟子,為堧所呵逐,此事點金道人言之,吾早在營,必谏阻副參夫婦之行矣。
”老道士曰:“聞之吾師雲:‘人有所嗜,必有所制。
’吾師銷一世之兵,吾獨不能銷一人之兵乎?”召木蘭至前,授一小盒曰:“以付大女徒謝娘。
”木蘭拜而行,隐身入斛斯帳,見侯方與明化醇奕,化醇曰:“侯得不毛之地,壞卻萬裡長城矣。
”斛斯侯曰:“雖然美目之盼,君失其四也。
”左右進曰:“此局殊可不完。
上人方與二姬談禅,請相詣。
”侯與化醇攜手入,見剛上人趺坐禅榻,埰兒魔妗皆侍。
侯與化醇列坐其側,上人問曰:“汝等心上有虮虱二,孰與扪之而與我食之?”侯答曰:“虱求食于心者,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