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沉思第五》的诘難
關燈
小
中
大
觀念。
因此對于人們論證為屬于物質的三角形的那些特點,也不要因為它們對這些三角形都合适就想像它們是從那個理想的、共相的三角形搬過來的;因為,恰恰相反,本身真正具有那些特點的是那些物質的三角形,而不是那個理想的、共相的三角形;除非在這樣的情況下,即理智認出了這兩種特點是在物質的三角形之内,然後把它們給了那個理想的、共相的三角形,而為了使它們注意這種情況,後來又在遇到論證的時候把它們歸還到物質的三角形上去。
同樣,人類本性的特點不是從這個共相的本性搬過來而存在于柏拉圖或蘇格拉底身上的;因為,恰恰相反,這個共相的本性之具有這些特點隻是由于理智在柏拉圖身上,在蘇格拉底身上,以及在其他一切人身上認出了這些特點之後把這些特點加到共柏的本性上去的;隻有在需要做一個論據時,為了使他們注意這些特點,才把它們歸還到他們中間的每一個人身上去。
因為,非常明白而且衆所周知的是:理智是在看到了柏拉圖、蘇格拉底以及其他很多人都有理性之後才做了一切人都有理性這個命題的;當它以後想要證明柏拉圖有理性時才把它拿過來做為他的三段論法的前提。
不錯,心靈啊!你說你在你心裡有三角形的觀念,而且即使你在物體裡邊從來沒有看見過任何有三個角的形狀,你在你心裡也仍然會有三角形的觀念;同樣,你在你心裡有許多從未落于你的感官的其他形狀的觀念。
但是,我不久以前說過,假如你一切的感官作用都沒有了,以緻你什麼都沒有看見過,物體的什麼表面或尖端都沒有摸到過,你想你能夠在你心裡做出三角形的觀念或其他任何形狀的觀念來嗎?你說你現在有許多從未落于你的感官的形狀的觀念。
這一點我同意,這一點對你來說也并不難,因為根據你的感官曾經接觸過的那些形狀的模樣,你能夠按照我以前所解釋過的那種方式做出和組成無限多的其他形狀。
除此而外,在這裡應該談談三角形的那種假的、虛構的本性,根據那種本性,人們假定為三角形是由沒有寬度的線所組成,它包含一個沒有厚的面積,它終止在沒有部分的三個尖端上。
但這未免離題太遠了。
二、在這以後,你接着再一次證明上帝的存在,其主要的論據在于以下這幾句話:你說,誰如果在這上面認真地去想,誰就會看出,顯然,和一個直線三角形的本質之不能同三角形的三角之和等于二直角分開,或一個山溝的觀念之不能同一座山的觀念分開一樣,上帝的存在性也不能同上帝的本質分開;因此,理會一個沒有山溝的山,和理會一個上帝(即是說,一個至高無上完滿的有)卻缺少存在性(即是說,缺少某種完滿性),這是同樣不妥當的。
在這裡應該注意的是,你的比較似乎是既不夠正确,也不夠恰當。
因為,一方面,你做得很對,拿本質來比本質;但是在這以後,你不是拿存在性來比存在性,或拿特點來比特點,而是拿存在性未比特點。
因此,似乎應該說,要麼,和(比如說)三角形的三角之和等于二直角之不能同三角形的本質分開一樣,上帝的全能也不能同上帝的本質分開;要麼,和三角形的存在性之不能同三角形的本質分開一樣,上帝的存在性也不能同上帝的本質分開;因為這樣一來,這兩個比較都會很好了,而且不僅可以同意你前面的一個比較,同時也可以同意你後面一個比較。
不過,對于一個上帝之必然存在來說,這可并不見得是一個有說服力的證明;同樣也并不能必然地由此得出結論來說世界上有三角形,雖然它的本質實際上是和它的存在性分不開的,不管我們的心靈把它們怎樣地區分,即是說,雖然它把它們分開來理會,就如同它也可以把上帝的本質和他的存在性分開來理會一樣。
接着要注意到,你把存在性算做上帝的完滿性之一,而不把它算做一個三角形或一座山的完滿性之一,雖然根據各自的情況來說,它對于這一個和那一個都同樣是完滿性。
不過,實在說來,不管你在上帝裡邊觀察存在性也罷,或者是在别的事物上觀察它也罷,它并不是一個完滿性,而僅僅是一種形式,或一種現實,沒有它就不能有完滿性。
事實上,不存在的事物既沒有完滿性,也沒有不完滿性;而存在的事物,它除去存在性之外還有許多完滿性,它并不把存在性當做特殊的完滿性,不把它當作完滿性之一,而僅僅把它當做一種形式或一種現實,有了它,事物本身和它的一些完滿性就存在,沒有它,就既沒有事物,也沒有它的那些完滿性。
因而一方面不能說存在性在一個事物裡邊是一種完滿性,另一方面,假如一個事物缺少存在性,也不能說它不完滿,或缺少某種完滿性,隻能說它
因此對于人們論證為屬于物質的三角形的那些特點,也不要因為它們對這些三角形都合适就想像它們是從那個理想的、共相的三角形搬過來的;因為,恰恰相反,本身真正具有那些特點的是那些物質的三角形,而不是那個理想的、共相的三角形;除非在這樣的情況下,即理智認出了這兩種特點是在物質的三角形之内,然後把它們給了那個理想的、共相的三角形,而為了使它們注意這種情況,後來又在遇到論證的時候把它們歸還到物質的三角形上去。
同樣,人類本性的特點不是從這個共相的本性搬過來而存在于柏拉圖或蘇格拉底身上的;因為,恰恰相反,這個共相的本性之具有這些特點隻是由于理智在柏拉圖身上,在蘇格拉底身上,以及在其他一切人身上認出了這些特點之後把這些特點加到共柏的本性上去的;隻有在需要做一個論據時,為了使他們注意這些特點,才把它們歸還到他們中間的每一個人身上去。
因為,非常明白而且衆所周知的是:理智是在看到了柏拉圖、蘇格拉底以及其他很多人都有理性之後才做了一切人都有理性這個命題的;當它以後想要證明柏拉圖有理性時才把它拿過來做為他的三段論法的前提。
不錯,心靈啊!你說你在你心裡有三角形的觀念,而且即使你在物體裡邊從來沒有看見過任何有三個角的形狀,你在你心裡也仍然會有三角形的觀念;同樣,你在你心裡有許多從未落于你的感官的其他形狀的觀念。
但是,我不久以前說過,假如你一切的感官作用都沒有了,以緻你什麼都沒有看見過,物體的什麼表面或尖端都沒有摸到過,你想你能夠在你心裡做出三角形的觀念或其他任何形狀的觀念來嗎?你說你現在有許多從未落于你的感官的形狀的觀念。
這一點我同意,這一點對你來說也并不難,因為根據你的感官曾經接觸過的那些形狀的模樣,你能夠按照我以前所解釋過的那種方式做出和組成無限多的其他形狀。
除此而外,在這裡應該談談三角形的那種假的、虛構的本性,根據那種本性,人們假定為三角形是由沒有寬度的線所組成,它包含一個沒有厚的面積,它終止在沒有部分的三個尖端上。
但這未免離題太遠了。
二、在這以後,你接着再一次證明上帝的存在,其主要的論據在于以下這幾句話:你說,誰如果在這上面認真地去想,誰就會看出,顯然,和一個直線三角形的本質之不能同三角形的三角之和等于二直角分開,或一個山溝的觀念之不能同一座山的觀念分開一樣,上帝的存在性也不能同上帝的本質分開;因此,理會一個沒有山溝的山,和理會一個上帝(即是說,一個至高無上完滿的有)卻缺少存在性(即是說,缺少某種完滿性),這是同樣不妥當的。
在這裡應該注意的是,你的比較似乎是既不夠正确,也不夠恰當。
因為,一方面,你做得很對,拿本質來比本質;但是在這以後,你不是拿存在性來比存在性,或拿特點來比特點,而是拿存在性未比特點。
因此,似乎應該說,要麼,和(比如說)三角形的三角之和等于二直角之不能同三角形的本質分開一樣,上帝的全能也不能同上帝的本質分開;要麼,和三角形的存在性之不能同三角形的本質分開一樣,上帝的存在性也不能同上帝的本質分開;因為這樣一來,這兩個比較都會很好了,而且不僅可以同意你前面的一個比較,同時也可以同意你後面一個比較。
不過,對于一個上帝之必然存在來說,這可并不見得是一個有說服力的證明;同樣也并不能必然地由此得出結論來說世界上有三角形,雖然它的本質實際上是和它的存在性分不開的,不管我們的心靈把它們怎樣地區分,即是說,雖然它把它們分開來理會,就如同它也可以把上帝的本質和他的存在性分開來理會一樣。
接着要注意到,你把存在性算做上帝的完滿性之一,而不把它算做一個三角形或一座山的完滿性之一,雖然根據各自的情況來說,它對于這一個和那一個都同樣是完滿性。
不過,實在說來,不管你在上帝裡邊觀察存在性也罷,或者是在别的事物上觀察它也罷,它并不是一個完滿性,而僅僅是一種形式,或一種現實,沒有它就不能有完滿性。
事實上,不存在的事物既沒有完滿性,也沒有不完滿性;而存在的事物,它除去存在性之外還有許多完滿性,它并不把存在性當做特殊的完滿性,不把它當作完滿性之一,而僅僅把它當做一種形式或一種現實,有了它,事物本身和它的一些完滿性就存在,沒有它,就既沒有事物,也沒有它的那些完滿性。
因而一方面不能說存在性在一個事物裡邊是一種完滿性,另一方面,假如一個事物缺少存在性,也不能說它不完滿,或缺少某種完滿性,隻能說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