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沉思第六》的诘難
關燈
小
中
大
模糊感覺告訴我,因為,事實上這些饑、渴和疼痛等感覺隻是思想的某些模糊方式,它們是有賴于,并且來自,心靈和肉體的聯合和(姑且這樣說)混合。
這話說得實在不錯,但是仍然沒有解釋出來:假如真地像你所說的那樣,你是非物質的,不可分的,沒有絲毫廣延,那麼這種結合,這種類似的混合或混雜,怎麼能對你相稱呢?因為假如你不比一個點大,你怎麼能和那麼大的全身來結合或聯合到一起呢?至少你怎麼和大腦或大腦的最小的一個部分連結起來呢,那一部分,就像我以前說過的那樣,不管怎麼小,也得有個大小,或有個廣延吧?假如說你沒有各部分,那麼你怎麼和那個物質的最精細的部分混合或類似混合在一起的(你承認你是和它們聯合在一起的),既然沒有互相能夠混合起來的部分就不可能有混合這個事實?假如你是完全不同于這個物質,你怎麼和它混合起來,和它合成一個整體呢?既然一切組合、結合或聯合都隻能在各部分之間才能有,那麼這些部分之間不應該有一定的相稱性嗎?但是在一個有形體的東西和一個無形體的東西之間,你能夠理會也有一個什麼相稱性嗎?我們能夠理解,譬如說,在一塊輕石裡邊,空氣和石頭是怎麼摻混和結合在一起而成為一種真正的、自然的組合物嗎?然而在石頭和空氣之間的相稱性要比物體與心靈之間的相稱性大得多,因為石頭和空氣都是物體,而心靈完全是非物質的。
再說,一切結合,不應該是由兩個結合起來東西的非常緊密、非常親切的接觸而成的嗎?然而,我剛才說過,沒有物體,怎麼去接觸呢?一個有形體的東西怎麼能把一個無形體的東西拿過來接合和連結到它自己上呢?或者,無形體的東西怎麼能附着于有形體的東西上來互相結合、連結合起來,假如在它裡邊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用以連結它或用以被它連結呢?關于這一點,我請你告訴我,既然你自己承認你能感覺疼痛,那麼像你那種性質和情況,即是說,你是無形體的,沒有廣延的,你怎麼能夠經驗這種感覺呢?因為疼痛的印象或感覺,假如我理解得不錯的話,是來自各個部分的一定的拆散或分離,這種拆散或分離是在某種東西溜進各部分之間以緻斷絕了它們以前存在的連續性的時候發生的。
不錯,疼痛是一種違反天性的情況;不過,一種東西,它天性一向是一緻的、單純的、同一方式的、不可分的、不可能接受改變的,怎麼能把它置于違反天性的情況中去呢?疼痛既然是一種變壞,或不能沒有變壞而發生的情況,那麼一種東西,它既然是比點還更不可分,不可能改變成為别的東西或不可能使它不再是它之所以為它的東西而不完全消滅,那麼它怎麼能變壞呢?再說,當疼痛是自腳上、臂上以及其他好兒部分一起發生的時候,在你裡邊不是必須要有許多不同的部分來不同地把疼痛接受到裡邊去,以免于使疼痛的感覺模糊不清,使你覺得好像是來自一個部分?不過,總而言之,總的問題仍然存在,即要知道有形體的東西怎麼使之被感覺,怎麼與無形體的東西進行交通,在有形體的東西與無形體的東西之間的相稱性怎麼能建立起來。
六、對于你後來為了指出在上帝和你之外在世界上還有别的東西存在而非常豐富地、非常漂亮地論證的其他東西,我就都不提了。
因為首先你推論你有一個肉體和一些肉體的功能,此外在你的肉體周圍還有許多别的物體,那些物體把它們的形象送到你的感官裡邊,這些形象就是這樣地從那裡傳到你那裡,并且在你裡邊引起來快樂和痛苦的感覺,這些感覺就告訴你對這些物體要去趨就和去躲避。
從所有這些東西裡邊,你最後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即:既然你所有的全部感覺通常在物體的安與危上向你報告的多半是真的而不是假的,那麼你就不用害怕感官每天告訴你的那些事物都是假的。
關于你在睡着時做的夢,你也認為是這樣。
夢不能同你的生活的其他一切行動連結起來,像你醒着所遇到的那些事物那樣;這就說明在你思想裡邊有真實性的東西,必然是在你醒着的時候所有的那些,而不是在你夢中的那些。
由于上帝不是騙子,因而,你說,必然地你在這上面就沒有受騙,而在你醒着的時候向你表現得如此顯明的東西,也一定不可能不是真實的。
你在這方面的虔誠實在令我敬仰,同樣也必須承認,你在你的著作中的最後兒句話也是非常有道理的:人的生活是可能會犯很多錯誤的,必須承認我們的本性的弱點和殘缺。
先生,以上這些就是我在心裡對于你的“沉思”所想到的一些意見;但是,我把我在開頭時所說過的話再說一遍:這些意見沒有什麼重要,不值得你去費心;因為我不認為我的判斷值得你重視。
因為,譬如一塊肉很合我的口味,而我看到它不合别人的口味,這時我并不認為我的口味比别人的口味高;同樣,當一種意見為我所喜歡而别人的心靈并不以為然的時候,我絕不想我的意見是最真實的。
我倒相信“各有所好”這話說得十分好;我認為要讓大家都有同樣的感覺和要讓各人的口味都一樣,這差不多是同樣不公道的。
我這樣說,是為了使你相信,我不反對你對我這些意見随便做怎樣的判斷,或者甚至認為它們毫無價值:隻要你承認我願為你服務的感情,隻要你不忽視我對于你的品德的尊敬,這對我就已經足夠了。
說不定我也許說了什麼失禮的話,因為在争論的時候更容易激動,這是常有的事。
假如是這樣的話,那絕不是我的本意,我完全同意把它從我的文章裡邊塗掉;因為我可以向你保證,我最初和唯一的意圖隻在于享有你的友情的榮譽,并且把這種友情完整無缺地保存下來。
再見。
[1][2]法文(英文也是如此)“物體”、“形體”、“身體”、“内體”都是一個字。
——譯者 [3]指“肉體”。
——譯者 [4]布塞法勒(Bucéphale)是羅馬帝國亞曆山大大帝的坐騎的名字。
——譯者 [5]“聖體”是天主教的“聖事”之一,是一種直徑約三厘米大小的、和紙一樣薄的面餅,代表面包和酒,按照天主教的說法,它真實地、物質地包含了耶稣的血肉、靈魂和神聖性,教徒吃了它,就和耶稣在靈魂與肉體方面全面結合在一起。
——譯者 [6]即從理性上而不是從信仰上。
——譯者
這話說得實在不錯,但是仍然沒有解釋出來:假如真地像你所說的那樣,你是非物質的,不可分的,沒有絲毫廣延,那麼這種結合,這種類似的混合或混雜,怎麼能對你相稱呢?因為假如你不比一個點大,你怎麼能和那麼大的全身來結合或聯合到一起呢?至少你怎麼和大腦或大腦的最小的一個部分連結起來呢,那一部分,就像我以前說過的那樣,不管怎麼小,也得有個大小,或有個廣延吧?假如說你沒有各部分,那麼你怎麼和那個物質的最精細的部分混合或類似混合在一起的(你承認你是和它們聯合在一起的),既然沒有互相能夠混合起來的部分就不可能有混合這個事實?假如你是完全不同于這個物質,你怎麼和它混合起來,和它合成一個整體呢?既然一切組合、結合或聯合都隻能在各部分之間才能有,那麼這些部分之間不應該有一定的相稱性嗎?但是在一個有形體的東西和一個無形體的東西之間,你能夠理會也有一個什麼相稱性嗎?我們能夠理解,譬如說,在一塊輕石裡邊,空氣和石頭是怎麼摻混和結合在一起而成為一種真正的、自然的組合物嗎?然而在石頭和空氣之間的相稱性要比物體與心靈之間的相稱性大得多,因為石頭和空氣都是物體,而心靈完全是非物質的。
再說,一切結合,不應該是由兩個結合起來東西的非常緊密、非常親切的接觸而成的嗎?然而,我剛才說過,沒有物體,怎麼去接觸呢?一個有形體的東西怎麼能把一個無形體的東西拿過來接合和連結到它自己上呢?或者,無形體的東西怎麼能附着于有形體的東西上來互相結合、連結合起來,假如在它裡邊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用以連結它或用以被它連結呢?關于這一點,我請你告訴我,既然你自己承認你能感覺疼痛,那麼像你那種性質和情況,即是說,你是無形體的,沒有廣延的,你怎麼能夠經驗這種感覺呢?因為疼痛的印象或感覺,假如我理解得不錯的話,是來自各個部分的一定的拆散或分離,這種拆散或分離是在某種東西溜進各部分之間以緻斷絕了它們以前存在的連續性的時候發生的。
不錯,疼痛是一種違反天性的情況;不過,一種東西,它天性一向是一緻的、單純的、同一方式的、不可分的、不可能接受改變的,怎麼能把它置于違反天性的情況中去呢?疼痛既然是一種變壞,或不能沒有變壞而發生的情況,那麼一種東西,它既然是比點還更不可分,不可能改變成為别的東西或不可能使它不再是它之所以為它的東西而不完全消滅,那麼它怎麼能變壞呢?再說,當疼痛是自腳上、臂上以及其他好兒部分一起發生的時候,在你裡邊不是必須要有許多不同的部分來不同地把疼痛接受到裡邊去,以免于使疼痛的感覺模糊不清,使你覺得好像是來自一個部分?不過,總而言之,總的問題仍然存在,即要知道有形體的東西怎麼使之被感覺,怎麼與無形體的東西進行交通,在有形體的東西與無形體的東西之間的相稱性怎麼能建立起來。
六、對于你後來為了指出在上帝和你之外在世界上還有别的東西存在而非常豐富地、非常漂亮地論證的其他東西,我就都不提了。
因為首先你推論你有一個肉體和一些肉體的功能,此外在你的肉體周圍還有許多别的物體,那些物體把它們的形象送到你的感官裡邊,這些形象就是這樣地從那裡傳到你那裡,并且在你裡邊引起來快樂和痛苦的感覺,這些感覺就告訴你對這些物體要去趨就和去躲避。
從所有這些東西裡邊,你最後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即:既然你所有的全部感覺通常在物體的安與危上向你報告的多半是真的而不是假的,那麼你就不用害怕感官每天告訴你的那些事物都是假的。
關于你在睡着時做的夢,你也認為是這樣。
夢不能同你的生活的其他一切行動連結起來,像你醒着所遇到的那些事物那樣;這就說明在你思想裡邊有真實性的東西,必然是在你醒着的時候所有的那些,而不是在你夢中的那些。
由于上帝不是騙子,因而,你說,必然地你在這上面就沒有受騙,而在你醒着的時候向你表現得如此顯明的東西,也一定不可能不是真實的。
你在這方面的虔誠實在令我敬仰,同樣也必須承認,你在你的著作中的最後兒句話也是非常有道理的:人的生活是可能會犯很多錯誤的,必須承認我們的本性的弱點和殘缺。
先生,以上這些就是我在心裡對于你的“沉思”所想到的一些意見;但是,我把我在開頭時所說過的話再說一遍:這些意見沒有什麼重要,不值得你去費心;因為我不認為我的判斷值得你重視。
因為,譬如一塊肉很合我的口味,而我看到它不合别人的口味,這時我并不認為我的口味比别人的口味高;同樣,當一種意見為我所喜歡而别人的心靈并不以為然的時候,我絕不想我的意見是最真實的。
我倒相信“各有所好”這話說得十分好;我認為要讓大家都有同樣的感覺和要讓各人的口味都一樣,這差不多是同樣不公道的。
我這樣說,是為了使你相信,我不反對你對我這些意見随便做怎樣的判斷,或者甚至認為它們毫無價值:隻要你承認我願為你服務的感情,隻要你不忽視我對于你的品德的尊敬,這對我就已經足夠了。
說不定我也許說了什麼失禮的話,因為在争論的時候更容易激動,這是常有的事。
假如是這樣的話,那絕不是我的本意,我完全同意把它從我的文章裡邊塗掉;因為我可以向你保證,我最初和唯一的意圖隻在于享有你的友情的榮譽,并且把這種友情完整無缺地保存下來。
再見。
[1][2]法文(英文也是如此)“物體”、“形體”、“身體”、“内體”都是一個字。
——譯者 [3]指“肉體”。
——譯者 [4]布塞法勒(Bucéphale)是羅馬帝國亞曆山大大帝的坐騎的名字。
——譯者 [5]“聖體”是天主教的“聖事”之一,是一種直徑約三厘米大小的、和紙一樣薄的面餅,代表面包和酒,按照天主教的說法,它真實地、物質地包含了耶稣的血肉、靈魂和神聖性,教徒吃了它,就和耶稣在靈魂與肉體方面全面結合在一起。
——譯者 [6]即從理性上而不是從信仰上。
——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