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龍上水(上)

關燈
海氣郁積所産生的。

     明叔抱住救生圈躲進艙門裡說:“這怎麼會是海嘯,胡仔你仔細看看,那是龍王爺上水了,是龍取水……”然後他叫阮黑動力全開,把“三叉戟”增加到最大航速,躲避龍上水風壓産生的旋渦。

     我聽明叔一說,才知道是令海狼們談之變色的“上水龍”,也稱“龍上水”或“龍取水”,以前僅聞其名,未謀其面,想不到有如斯威力。

    我讓其他人趕緊進船艙,免得在甲闆上被巨浪卷進海裡,“上水龍”是種海上最具毀滅性質的一種力量。

     所謂“龍”,在風水中指地面和海底的起伏連綿的山脈,這是一種比喻,在中國曆史上,“龍”還有許多特定的含義。

    古人認為龍為鱗蟲之長,能夠興雲雨,利萬物,是四種靈獸之一。

    至今為止,還無法真正判斷世界上到底有沒有有龍這種生物。

     在汪洋大海上跑船的海狼對龍也有自己的态度,他們肯定是相信有龍王爺這種神靈,但具體說到“龍”,主要是用來形容恐怖的氣象情況,例如龍上水這些情形,古代繪畫中巨龍怒目吐舌,乘黑雲飛騰的形象,很可能正是對海上災難的一種抽象描繪。

     《易經》上記載着“雲從龍”,也可以理解為“龍即是雲”,雲是指氣壓和氣流一類的自然因素,由于氣壓不平衡,就會産生風,凡是空氣上升,随着體積增大和氣溫降低,就會形成雲。

    大湖大海上的水龍,就是由于極低的氣壓而産生的,而“上水龍”這中現象,則是由于海底海氣噴湧出海,與低空氣壓相激,觀之好似巨龍出水産生的大水柱。

     十六字陰陽風水一道中認為,起于峨眉山的“南龍”,是天下最大的龍脈,其勢遠超發于昆侖的“北龍”與“中龍”,南龍起自峨眉,并江東去,其中一條餘脈自海沿諸山入水,在海底延伸向北,以朝鮮日本兩地為案護;另兩條主要的餘脈則蜿蜒南下,在海底環合凝伏,不知其結局所在。

    珊瑚螺旋海域附近,正是南龍海氣湧動之所,即使不在風季,飓風雲依然肆虐,也會經常深發生“上水龍”一類日可怕現象。

    水龍從海底湧出,向火山噴發一樣沖出海面,許多深海淤泥裡的沉船古樹,以及海中水族,凡是被其卷住,都會被裹上半空。

     我們在船上四顧海面,皆是濁浪滔天,水勢排空壓頂,天海之間不僅隻有那一堵巨大地水牆,而是數十道“龍上水”同時出現,海水倒灌向天空,驚人的是巨浪通天的一刹那,在這些水牆縫隙中的海面竟然平靜無比,海中升騰的水牆也似乎凝固在了最高之處,海氣直上直下,海面甚至沒有來得及猛烈波動。

     在這大自然展現神奇與威力的靜止畫面裡,隻有被海水沖到天空的海魚和水霧,在不停地落回水裡,處于這令人窒息的天地巨變中,三叉戟号的前後左右,包括頭頂天空,全被藍色水晶般的海水包圍,完全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