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人過其宅。
獨有丹青思入神。
風流足可稱癡絕。
一室懸罄冰雪清。
煙雲時向毛孔生。
空中麋鹿時時走。
暗裡山靈夜夜驚。
晝長閉戶門卻掃。
梁肉不足煙霞飽。
含濡墨汁當醍醐。
時人卻怪形容好。
頻年甲子六六支。
居間一半常苦饑。
尺布鬥粟博美酒。
清泉白石令人嗤。
有時獨向街頭立。
見人未語先羞澀。
都言窮骨軟如泥。
誰信剛腸勁似鐵。
三江五湖波浩蕩。
千岩萬壑争奇狀。
閑披絹素淡揮毫。
一齊撮在眉尖上。
入山尋讨橛木株。
松下一見歡相呼。
吃茶隻恨千鐘少。
問法從來半字無。
老失肚大舌頭長。
吞吐萬裡明月光。
星辰散落無收拾。
君堪與我為奚囊。
留君且向山中卧。
白雲片片青天幕。
渴飲清流嚼紫芝。
海枯石爛從他那。
昙花精舍歌贍祇園逸史杜将軍韬英 我昔遨遊妙嚴國。
眼見昙花白似雪。
花下林林大士身。
容儀光照黃金色。
此花不是等閑開。
千年一度方苞胎。
至人将現花先發。
獨為因緣大事來。
大事因緣非一類。
千百億身皆度世。
三乘八部應念周。
十方法界随心至。
或現天大将軍身。
威風八面如天神。
萬裡橫行略無敵。
欃槍盡掃清煙塵。
變化無端甚希有。
亦似昙花開笑口。
月下吹笙鳳鳥來。
馬上揮戈獅子吼。
一開便作人間瑞。
人與花神兩無二。
人效祇陀布地心。
花作園林功德事。
将軍用武不離禅。
精舍小築祗園邊。
對花心入無生國。
閉戶身居極樂天。
殺機盡是降魔智。
色香妙露西來意。
見色聞香法界空。
當場戰入三摩地。
氤氲造化花中主。
文彩縱橫邁今古。
陽春号令發雷霆。
風雲變态驅龍虎。
園林廣大花無恙。
精舍剛剛方一丈。
古今天地芥裡空。
世界山河鏡中像。
昙花入鏡倍精神。
将軍亦是鏡中人。
萬裡懸空如對面。
眼聽何如耳見真。
我亦祇園花下史。
時時灌溉禅那水。
五蘊蔓草久芟除。
四大幻身沒依止。
抛向炎荒如露布。
镬湯爐炭無回互。
忽見花間舊主人。
寄聲莫忘來時路。
木庵歌(有引) 淨泰禅人。
更字木庵。
南[自/本]居士有贈。
因戲書之。
枯木庵。
枯木庵。
象嶺岩前獅子龛。
拳枝奇曲無可攀。
霜葉雲披何藍毵。
望之若杌不足取。
就之枯槁如真參。
雪老堂中如着此。
文殊前後何三三。
我已老朽識海幹。
與爾同坐枯木庵。
烏夜啼 寒林積雪白日西。
慈烏啞啞枝上啼鸱枭在巢未敢栖。
饑不得食情慘凄。
虞人網羅亦何密。
饑烏之肉不足食。
何事綢缪日夜求。
返哺不遂情何極。
母子分飛兩不全。
況複母死歸黃泉。
啼聲不絕如杜鵑。
令子抱恨遺終天。
啼烏啼烏真可憐。
虞人忽死鸱枭殲。
明明天道何昭然。
遊浮山歌 空中一島攢青霞。
宛如香海浮蓮花。
岩龛石寶簇花蕊。
又如帝網珠交加。
我來遙登華藏界。
一開雙眼無遮礙。
周圍行樹影重重。
分明炳若瓶中芥。
橫空殿閣雲中影。
法身不動青山穩。
飛來花氣暗香浮。
習習侵人重衲冷。
拽杖撥開岩中霧。
怪石峥嵘若棋布。
指點還如數列星。
一噴青天灑飛唾。
石門磴道一線通。
側身半壁足不容。
猿行鳥度亦不易。
如何使我筋力窮。
攀蘿直上妙高頂。
眼底湖光霞布錦。
足未離地身含空。
回看一似冰壺影。
小轉還過會聖岩。
岩廊石室何奇哉。
遠祖因棋善說法。
黑白未兆令人猜。
度溪西上蓮華石。
朵朵金蓮從地出。
徘徊不見華中人。
但聽松風廣長舌。
回禮金谷丈六身。
虛明無地容纖塵。
劫火洞然此不壞。
始信蒼岩是本真。
我欲誅茅依石室。
餘生借此藏蹤迹。
傥得安眠白日高。
身心世界都抛擲。
如何舍此從他去。
一葉浮空都是寄。
不若快便早歸來。
休教猿鶴常相憶。
華藏從來是故宅。
行盡十方出不得。
潛身頓入一微塵。
何人于此知消息。
擔闆漢歌(有引) 徑山法窟。
自大慧中與臨濟之道。
相續慧命。
代不乏人。
近來禅門寥落。
絕響久矣。
頃一時參究之士。
坐滿山中。
至有一念瞥地。
當體現前。
得大自在者。
惜乎。
坐在潔白地上。
不肯放舍。
以為奇特。
不知返成法礙也。
教中名為所知障。
所以古雲。
直饒做到如寒潭皎月。
靜夜鐘聲。
随叩擊以無虧。
觸波瀾而不散。
猶是生死岸頭事。
所謂荊棘林中下腳易。
夜明簾外轉身難。
名抱守竿頭。
靜沉死水。
尚不許坐住。
況有未到瞥地。
偶得電光三昧。
便以為得。
弄識神影子者乎。
此參禅得少為足。
古今之通病也。
恐落世谛流布。
疑誤多人。
因有請益者。
乃笑為擔闆漢歌。
以示之。
歌曰。
擔闆漢。
擔闆漢。
如何被他苦相賺。
隻圖肩頭輕。
不顧腳跟絆。
縱饒擔到未生前。
早已被他遮一半。
者片闆。
項上枷。
渾身骨肉都屬他。
若不快便早抛卻。
百千萬劫真冤家。
行也累。
坐也累。
明明障礙何不會。
隻為當初錯認真。
清門淨戶生妖魅。
開眼見。
閉眼見。
白日太虛生閃電。
幹闼婆城影現空。
癡兒認作天宮殿。
要得輕。
須放下。
臭死蝦蟆争甚價。
烏豆将來換眼睛。
魚目應須辨真假。
有條路。
最好行。
坦坦蕩蕩如天平。
但不留連傍花柳。
管取他年入帝京。
舍身命。
如大地。
牛馬駝驢不須避。
果能一擲過須彌。
劍樹刀山如兒戲。
若愛他。
被他害。
累贅多因費管帶。
一朝打破琉璃瓶。
大地山河都粉碎。
我勸君。
不要擔。
髑髅有汁當下幹。
分身散影百千億。
從今不入死生關。
聞沈朗臞掩關姑蘇城中歌以寄之 火宅炎炎夢未醒。
塵中一片清涼境。
但見燎空烈焰高。
道人一念如冰井。
市聲喧阗奔萬馬。
日夜不休何為者。
耳根寂滅心不生。
看來盡是空中假。
妻子對面如化人。
返觀亦似鏡中身。
終朝相見不相識。
兩眼何處容纖塵。
有時神遊華藏界。
揮毫一灑胸中塊。
(朗善丹青)。
水光山色影重重。
交羅攝入無障礙。
有時坐入蓮華土。
地平如掌金沙布。
八德池中菡萏開。
香風一觸心開悟。
方丈一室無壁落。
量含法界同寥廓。
十方海會入其中。
坐參更不勞行腳。
匡廬萬丈懸太虛。
與君恰似同室居。
不出不入不來往。
問君此際心何如。
從軍詩(有引) 餘以弘法罹難。
蒙 恩發遣雷陽。
丙申春二月入五羊。
三月十日抵戍所。
時值其地饑且疠。
已三歲矣。
經年不雨。
道殣相望。
乓戈滿眼。
疫氣橫發。
死傷蔽野。
悲慘之狀。
甚不可言。
餘經行途中。
觸目興懷。
偶成五言律詩若幹首。
久耽枯寂。
不親筆硯。
其辭鄙俚。
殊不成章。
而情境逼真。
諒非绮語。
聊紀一時之事雲。
楚澤非炎徼。
行吟愧
獨有丹青思入神。
風流足可稱癡絕。
一室懸罄冰雪清。
煙雲時向毛孔生。
空中麋鹿時時走。
暗裡山靈夜夜驚。
晝長閉戶門卻掃。
梁肉不足煙霞飽。
含濡墨汁當醍醐。
時人卻怪形容好。
頻年甲子六六支。
居間一半常苦饑。
尺布鬥粟博美酒。
清泉白石令人嗤。
有時獨向街頭立。
見人未語先羞澀。
都言窮骨軟如泥。
誰信剛腸勁似鐵。
三江五湖波浩蕩。
千岩萬壑争奇狀。
閑披絹素淡揮毫。
一齊撮在眉尖上。
入山尋讨橛木株。
松下一見歡相呼。
吃茶隻恨千鐘少。
問法從來半字無。
老失肚大舌頭長。
吞吐萬裡明月光。
星辰散落無收拾。
君堪與我為奚囊。
留君且向山中卧。
白雲片片青天幕。
渴飲清流嚼紫芝。
海枯石爛從他那。
昙花精舍歌贍祇園逸史杜将軍韬英 我昔遨遊妙嚴國。
眼見昙花白似雪。
花下林林大士身。
容儀光照黃金色。
此花不是等閑開。
千年一度方苞胎。
至人将現花先發。
獨為因緣大事來。
大事因緣非一類。
千百億身皆度世。
三乘八部應念周。
十方法界随心至。
或現天大将軍身。
威風八面如天神。
萬裡橫行略無敵。
欃槍盡掃清煙塵。
變化無端甚希有。
亦似昙花開笑口。
月下吹笙鳳鳥來。
馬上揮戈獅子吼。
一開便作人間瑞。
人與花神兩無二。
人效祇陀布地心。
花作園林功德事。
将軍用武不離禅。
精舍小築祗園邊。
對花心入無生國。
閉戶身居極樂天。
殺機盡是降魔智。
色香妙露西來意。
見色聞香法界空。
當場戰入三摩地。
氤氲造化花中主。
文彩縱橫邁今古。
陽春号令發雷霆。
風雲變态驅龍虎。
園林廣大花無恙。
精舍剛剛方一丈。
古今天地芥裡空。
世界山河鏡中像。
昙花入鏡倍精神。
将軍亦是鏡中人。
萬裡懸空如對面。
眼聽何如耳見真。
我亦祇園花下史。
時時灌溉禅那水。
五蘊蔓草久芟除。
四大幻身沒依止。
抛向炎荒如露布。
镬湯爐炭無回互。
忽見花間舊主人。
寄聲莫忘來時路。
木庵歌(有引) 淨泰禅人。
更字木庵。
南[自/本]居士有贈。
因戲書之。
枯木庵。
枯木庵。
象嶺岩前獅子龛。
拳枝奇曲無可攀。
霜葉雲披何藍毵。
望之若杌不足取。
就之枯槁如真參。
雪老堂中如着此。
文殊前後何三三。
我已老朽識海幹。
與爾同坐枯木庵。
烏夜啼 寒林積雪白日西。
慈烏啞啞枝上啼鸱枭在巢未敢栖。
饑不得食情慘凄。
虞人網羅亦何密。
饑烏之肉不足食。
何事綢缪日夜求。
返哺不遂情何極。
母子分飛兩不全。
況複母死歸黃泉。
啼聲不絕如杜鵑。
令子抱恨遺終天。
啼烏啼烏真可憐。
虞人忽死鸱枭殲。
明明天道何昭然。
遊浮山歌 空中一島攢青霞。
宛如香海浮蓮花。
岩龛石寶簇花蕊。
又如帝網珠交加。
我來遙登華藏界。
一開雙眼無遮礙。
周圍行樹影重重。
分明炳若瓶中芥。
橫空殿閣雲中影。
法身不動青山穩。
飛來花氣暗香浮。
習習侵人重衲冷。
拽杖撥開岩中霧。
怪石峥嵘若棋布。
指點還如數列星。
一噴青天灑飛唾。
石門磴道一線通。
側身半壁足不容。
猿行鳥度亦不易。
如何使我筋力窮。
攀蘿直上妙高頂。
眼底湖光霞布錦。
足未離地身含空。
回看一似冰壺影。
小轉還過會聖岩。
岩廊石室何奇哉。
遠祖因棋善說法。
黑白未兆令人猜。
度溪西上蓮華石。
朵朵金蓮從地出。
徘徊不見華中人。
但聽松風廣長舌。
回禮金谷丈六身。
虛明無地容纖塵。
劫火洞然此不壞。
始信蒼岩是本真。
我欲誅茅依石室。
餘生借此藏蹤迹。
傥得安眠白日高。
身心世界都抛擲。
如何舍此從他去。
一葉浮空都是寄。
不若快便早歸來。
休教猿鶴常相憶。
華藏從來是故宅。
行盡十方出不得。
潛身頓入一微塵。
何人于此知消息。
擔闆漢歌(有引) 徑山法窟。
自大慧中與臨濟之道。
相續慧命。
代不乏人。
近來禅門寥落。
絕響久矣。
頃一時參究之士。
坐滿山中。
至有一念瞥地。
當體現前。
得大自在者。
惜乎。
坐在潔白地上。
不肯放舍。
以為奇特。
不知返成法礙也。
教中名為所知障。
所以古雲。
直饒做到如寒潭皎月。
靜夜鐘聲。
随叩擊以無虧。
觸波瀾而不散。
猶是生死岸頭事。
所謂荊棘林中下腳易。
夜明簾外轉身難。
名抱守竿頭。
靜沉死水。
尚不許坐住。
況有未到瞥地。
偶得電光三昧。
便以為得。
弄識神影子者乎。
此參禅得少為足。
古今之通病也。
恐落世谛流布。
疑誤多人。
因有請益者。
乃笑為擔闆漢歌。
以示之。
歌曰。
擔闆漢。
擔闆漢。
如何被他苦相賺。
隻圖肩頭輕。
不顧腳跟絆。
縱饒擔到未生前。
早已被他遮一半。
者片闆。
項上枷。
渾身骨肉都屬他。
若不快便早抛卻。
百千萬劫真冤家。
行也累。
坐也累。
明明障礙何不會。
隻為當初錯認真。
清門淨戶生妖魅。
開眼見。
閉眼見。
白日太虛生閃電。
幹闼婆城影現空。
癡兒認作天宮殿。
要得輕。
須放下。
臭死蝦蟆争甚價。
烏豆将來換眼睛。
魚目應須辨真假。
有條路。
最好行。
坦坦蕩蕩如天平。
但不留連傍花柳。
管取他年入帝京。
舍身命。
如大地。
牛馬駝驢不須避。
果能一擲過須彌。
劍樹刀山如兒戲。
若愛他。
被他害。
累贅多因費管帶。
一朝打破琉璃瓶。
大地山河都粉碎。
我勸君。
不要擔。
髑髅有汁當下幹。
分身散影百千億。
從今不入死生關。
聞沈朗臞掩關姑蘇城中歌以寄之 火宅炎炎夢未醒。
塵中一片清涼境。
但見燎空烈焰高。
道人一念如冰井。
市聲喧阗奔萬馬。
日夜不休何為者。
耳根寂滅心不生。
看來盡是空中假。
妻子對面如化人。
返觀亦似鏡中身。
終朝相見不相識。
兩眼何處容纖塵。
有時神遊華藏界。
揮毫一灑胸中塊。
(朗善丹青)。
水光山色影重重。
交羅攝入無障礙。
有時坐入蓮華土。
地平如掌金沙布。
八德池中菡萏開。
香風一觸心開悟。
方丈一室無壁落。
量含法界同寥廓。
十方海會入其中。
坐參更不勞行腳。
匡廬萬丈懸太虛。
與君恰似同室居。
不出不入不來往。
問君此際心何如。
從軍詩(有引) 餘以弘法罹難。
蒙 恩發遣雷陽。
丙申春二月入五羊。
三月十日抵戍所。
時值其地饑且疠。
已三歲矣。
經年不雨。
道殣相望。
乓戈滿眼。
疫氣橫發。
死傷蔽野。
悲慘之狀。
甚不可言。
餘經行途中。
觸目興懷。
偶成五言律詩若幹首。
久耽枯寂。
不親筆硯。
其辭鄙俚。
殊不成章。
而情境逼真。
諒非绮語。
聊紀一時之事雲。
楚澤非炎徼。
行吟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