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月,地震。
【壬辰】政隆寳應十年,冬,造貞靈夫人祠於西陽橋外。
【癸巳】政隆寳應十一年,重修太和橋。
宋緻書買象以備南郊鹵簿,命大僚班尹子充賫象十頭如宋。
【甲午】天感至寳元年,正月,改元。
宋以我越為安南國,王為國王,立國號自此始。
降太子龍昶為保國王,立龍幹為太子。
龍昶性好色,宮中有寵幸者皆私通焉。
王頗惡其無禮。
元妃徐氏有寵,後乃使昶密傳私情以惑之,欲徐氏自此見踈。
徐氏具以其狀白,王因怒廢之。
一日,王出視朝,乳母抱髙宗從之,髙宗啼不止。
上脫冠冠之,乃止。
王竒之,曰:“成吾業者,必此兒。
”十一月,立為太子,降昶為王。
【乙未】天感至寳二年,秋七月,王不豫。
後請復立保國王。
上曰:“為人子而不敬其親,為人君而能愛其民乎?”甲辰,疾大漸,謂太子曰:“國家山竒水秀,人傑地靈,珠玉寳貝靡不生焉,他國莫比也。
宜慎守之。
”乙巳,王薨於瑞光殿,壽四十一。
廟號英宗,在位三十九年。
改元者三,葬天德府。
髙宗 諱龍幹,英宗第六子也。
母瑞珠後,姓杜氏。
王方二歳,以天感至寳二年七月即位於柩前。
尊母瑞珠後曰照天至理太後,上尊號曰應乾禦極宏文憲武靈瑞昭符彰道至仁愛民理物睿謀神智化感政醇敷惠示慈綏猷建美功全業盛龍見神居聖眀光孝皇帝。
王方沖幼,政無巨細悉委太傅蘇憲成。
太後有廢立意,伺憲成之出,使以金帛賂其室呂氏,使語憲成。
憲成曰:“吾身居相位,受先王顧託以輔幼主。
今受人之賂而謀廢立,天下其謂我何?縱使衆人皆塗其耳目而無知者,則將何辭以對先王於地下乎?”太後知其謀之不濟,然意終不改,乃召憲成,謂之曰:“公於國家可謂忠矣。
然公之齒亦已向暮,而事沖幼之君,公之所為其誰知之?不如立長君,則彼將徳公之賜,而長保冨貴,豈不韙歟?”憲成曰:“不義而冨且貴,非忠臣義士所樂為。
況先王遺囑,言猶在耳,其如公議何?臣不敢奉詔。
”遂趨而出。
太後乃遣促召保國王。
保國且驚且喜,遂以小舟由蘇歴江而入。
憲成乃召左右官職都,諭之曰:“先王以吾與爾曹戮力王室,無貳厥心,故以幼主付託。
今保國王以太後命謂廢主上而自立,汝等宜盡其忠、竭其力以聽吾約束。
用吾命者賞延於世,違吾命者顯戮於市,汝其勉之!”官職都皆翕然聽命。
頃之,保國王至銀河門,太後召益急,保國欲入,官職都止之曰:“未聽詔旨,不敢奉命。
王茍自彊入,其犯之者,非我也,兵也。
”保國聞之,慙懼而退。
季秋,以太後弟杜安順為關内憲國侯,以憲成為太尉。
大覽山神光見 孟冬,盟國人於龍墀。
【丙申】貞符元年,宋孝宗賜王安南國王之印。
太尉蘇憲成獻白雀,殿前指揮使黃玖獻白鹿。
【丁酉】貞符二年,占城人入乂安州東界。
獻六眸龜,項有朱文 上源州首領楊倚叛。
【戊戌】貞符三年,仲夏,以生日為乾興節。
【己亥】貞符四年,孟春,地震。
仲夏,増修真教寺。
詔以其寺為英宗忌辰行香所。
六月,甲辰,兩日並見。
己酉,太尉蘇憲成卒。
輟朝七日,清膳三日。
初,憲成寢疾,惟叅知政事武贊唐夙夜侍側,諫議大夫陳忠佐以事務頗劇,不暇存省。
及疾篤,太後問疾,曰:“如有不諱,其誰代之?”憲成曰:“平日所知,惟忠佐而已。
”太後曰:“贊唐日侍湯藥,而公言不及,何也?”對曰:“陛下問其可否,故臣言及忠佐。
如問其侍養,非贊唐而誰?”太後雖嘉其忠,竟不用其言,乃以杜安順聽政。
禁魚鹽鐵器不得至源頭博易 王與太後觀僧官子弟試誦般若經,又禦鳳鳴殿試黃男辦冩古人詩及運筭。
孟冬,又禦崇章殿試三教子弟辦寫古詩及賦詩經義運筭等科。
戊戌,獻三足六眸龜。
【庚子】貞符五年,詔三教修大内碑文,定王侯入朝例 夏,以令書家阮午為副行遣。
孟秋,大水,永光、會仙二殿地震。
冬,以渭龍州首領何公輔尚華陽公主。
【辛醜】貞符六年,夏四月,熒惑入南鬥。
大飢,民死殆半。
【壬寅】貞符七年,春三月,以玉堦員外郎蕭汝翼為評簿司。
夏,杜安順進白鴉。
以中書火朱遂良為中書省令書家。
以杜安順為太師輔政,時人畏其威,凡有獄訟,胥吏追不逮者,安順命巾車兒追之即立至。
時優人戯以一人為刑部尚書,差胥追獄不至,曰:“汝何不稱為太師巾車兒乎?”如其言果獲。
冬十二月,壬寅,王初禦經筵。
禁不得殺牛,不得以黃線縫衣裳。
【癸卯】貞符八年,春,蟲結窠子於二林寺,木上色如金銀。
【甲辰】貞符九年,冬,司蒙栅、鄭栅、烏米栅叛。
王命太傅王仁慈討之。
仁慈以州人範品屯翁仲隘,張顔、範杜屯沛鄉,段松屯可老,仁慈直攻蕩沛、萬米二栅,拔之。
至羅鑣寨,為獠所襲,官軍大敗,仁慈奔至安檜山,陷於濘,為獠所刺而死。
山獠相謂曰:今日有一婦人為我所刺。
亡卒知仁慈已死,徧求山澤間,果得其屍。
仁慈,宦官也,故似婦人。
雨黒水 獻連穂禾,藁長七尺五寸 【乙巳】貞符十年,春,建寧王龍益帥兵一萬二千餘人伐靈栅山獠,以報羅鑣之役。
軍於杜家村,使招諭之。
首軍丁武官即丁創等皆降。
龍益盡擒之,武等哀呌。
從人阮多錦以武等既被拘囚,必當恐懼,遂詬辱之而溺於口。
獠性兇悍,遂囓其隂莖,多錦以手擊之,武失口,多錦亦仆地幾死。
於是龍益使官職作木魚箝武等口,杖殺之而脯其屍。
季夏,暴風大起,二寺門地裂。
【丙午】貞符十一年,夏四月,獲白象,賜名天資象。
乃改元為天資嘉瑞元年。
駙馬郎保貞侯杜直獻元鹿。
【丁未】天資嘉瑞二年,仲夏,太廟震。
秋,西域僧至。
王問其所能,曰:能降虎。
王命祇侯奉禦黎能長館之,遣人捕虎以試其術。
旬餘,僧謂能長:“虎可伏矣。
”能長以聞,王命築檻於永平閣,使僧入檻。
僧方禹步誦咒向虎前以杖扣其頭,虎格執其杖。
僧因奏曰:“有惡人解臣咒術,請復加持然後行之。
”王從其請,僧復加持。
乆之,王欲窮其術,一日,命僧復入檻,虎乃跳梁搏噬。
僧恐懼,退卻莫知所為,倚檻而死。
仲冬,熒惑見。
【戊申】天資嘉瑞三年春二月丁卯朔日有食之。
獻白鴉 夏,造聖儀宮。
季夏,地震。
大暴風 太師杜安順卒,以太傅呉履信輔政。
秋,古宏甲叛。
【己酉】天資嘉瑞四年,春,二月朔,日有食之。
夏,日月色赤如血 地震 王命太傅呉履信、都官郎中黎能長,按少師莫顯績訟。
能長等畏顯績,不敢推究。
國人嘲之曰:“呉輔國是蘭,黎都官是擊,按一莫顯績,但跼蹐而已。
”時王尚幼,顯績通於太後,故當時畏之。
蘭、擊,二狂人名。
大俚僧惠明戒日等來朝。
【庚戌】天資嘉瑞五年,春二月,太後薨,諡靈道。
三月,地震。
詔流莫顯績於歸化寨。
太傅呉履信卒,以太傅譚以蒙輔政。
【辛亥】天資嘉瑞六年,真臘國來貢。
以都官郎中黎能長為左輔,鄧秀父為參知政事。
冬十二月,熒惑犯太白。
【壬子】天資嘉瑞七年,春正月,清化古宏甲叛。
初,甲人先見牛跡縁於菴羅樹,尋跡視之,見白牛在樹上,復以他岐而下,入於江中,因忽不見。
州人占曰:“牛在下之物,而在木上,乃下而在上之象。
”因相率以反。
是夏,詔譚以蒙發清化府兵擊古宏甲。
以蒙命多伐蕉江中,以礙船賊。
賊縱橫不復成陣,以蒙急攻,大破之,擒其長黎晚等,檻歸京師。
詔晩等上木馬。
冬十二月,迎蟾宮火。
疏蘇歴江。
築石塘,演州胡囗叛,以蒙討擒之。
【癸醜】天資嘉瑞八年 【甲寅】天資嘉瑞九年,春,真登州首領何黎叛,命譚以蒙討擒之。
仲夏,永壽殿金龍頭發光。
秋七月,以金銀塗梵王帝釋像,安置於二寺。
設競渡宴禮於後宮。
冬,觀魚於晦。
是日,雨雹大如馬頭,死者甚衆。
占城、真臘來貢 【乙卯】天資嘉瑞十年,春二月,王禦大興門,設廣照燈會。
己巳,禦天安殿,設春筵燕禮。
地震 五月,地又震。
真臘來貢 大疫 【丙辰】天資嘉瑞十一年,孟秋,戊寅,明離閣震。
孟冬,試三教子弟辦冩古人詩運筭賦詩經義等科,賜及第出身有差。
【丁巳】天資嘉瑞十二年,春三月,幸龍水海口。
造迎蟾宮及行宮百餘所。
秋,詔國子入學。
進譚以蒙爵為列侯。
【戊午】天資嘉瑞十三年,譚以蒙言於王曰:“方今僧徒頗與役夫相半。
自結伴侶,妄立師資,聚類羣居,多為穢行。
或於戒場精舍,公行酒肉,禪房浄院,私自姦滛,晝伏夜行,有如狐鼠,敗俗傷教,漸漸成風。
此而不禁,乆必滋甚。
”王可其奏。
以蒙召集國中僧徒留於穀倉,度其知名者數十人為僧,餘悉湼手還俗。
王幸錦潭觀魚。
秋,左武勝廊震。
王禦天慶殿,治判上林院獄。
孟冬,輔國太傅譚以蒙決都護府獄於畫關外。
諒州產白錫緑銅大青 【己未】天資嘉瑞十四年,春二月,王幸清化府,觀捕象 夏,地震 秋,省試學生 後宮火 以蒙獻白鴉白雀 【庚申】天資嘉瑞十五年,仲春,王幸玉山寨,觀捕象。
季夏,地震。
秋,設競渡燕禮 【辛酉】天資嘉瑞十六年 【壬戌】天資寳祐元年,春正月,改元。
羣臣請王加尊號。
夏六月,地震。
冬十月,王幸海清行宮。
每夜則命樂工彈婆魯,唱調擬占城曲。
其聲清怨哀切,左右聞之皆泣下。
僧副阮常曰:“吾見詩序雲,亂國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今主上巡遊無度,政教乖離,下民愁困,至此愈盛,而日聞哀怨之音,無乃亂亡之兆乎?吾知車駕此還不再幸其宮矣!”後海内大亂,果如其言。
【癸亥】天資寳祐二年,正月,造新宮於寢殿西,中置天瑞殿,左起陽明殿,右起蟾光殿,前安正儀殿,上構敬天殿,堦曰麗瑤,中啟永嚴門,右啟越城門,堦曰銀虹,後啟勝壽殿,上構聖壽閣,左構日金閣
【壬辰】政隆寳應十年,冬,造貞靈夫人祠於西陽橋外。
【癸巳】政隆寳應十一年,重修太和橋。
宋緻書買象以備南郊鹵簿,命大僚班尹子充賫象十頭如宋。
【甲午】天感至寳元年,正月,改元。
宋以我越為安南國,王為國王,立國號自此始。
降太子龍昶為保國王,立龍幹為太子。
龍昶性好色,宮中有寵幸者皆私通焉。
王頗惡其無禮。
元妃徐氏有寵,後乃使昶密傳私情以惑之,欲徐氏自此見踈。
徐氏具以其狀白,王因怒廢之。
一日,王出視朝,乳母抱髙宗從之,髙宗啼不止。
上脫冠冠之,乃止。
王竒之,曰:“成吾業者,必此兒。
”十一月,立為太子,降昶為王。
【乙未】天感至寳二年,秋七月,王不豫。
後請復立保國王。
上曰:“為人子而不敬其親,為人君而能愛其民乎?”甲辰,疾大漸,謂太子曰:“國家山竒水秀,人傑地靈,珠玉寳貝靡不生焉,他國莫比也。
宜慎守之。
”乙巳,王薨於瑞光殿,壽四十一。
廟號英宗,在位三十九年。
改元者三,葬天德府。
髙宗 諱龍幹,英宗第六子也。
母瑞珠後,姓杜氏。
王方二歳,以天感至寳二年七月即位於柩前。
尊母瑞珠後曰照天至理太後,上尊號曰應乾禦極宏文憲武靈瑞昭符彰道至仁愛民理物睿謀神智化感政醇敷惠示慈綏猷建美功全業盛龍見神居聖眀光孝皇帝。
王方沖幼,政無巨細悉委太傅蘇憲成。
太後有廢立意,伺憲成之出,使以金帛賂其室呂氏,使語憲成。
憲成曰:“吾身居相位,受先王顧託以輔幼主。
今受人之賂而謀廢立,天下其謂我何?縱使衆人皆塗其耳目而無知者,則將何辭以對先王於地下乎?”太後知其謀之不濟,然意終不改,乃召憲成,謂之曰:“公於國家可謂忠矣。
然公之齒亦已向暮,而事沖幼之君,公之所為其誰知之?不如立長君,則彼將徳公之賜,而長保冨貴,豈不韙歟?”憲成曰:“不義而冨且貴,非忠臣義士所樂為。
況先王遺囑,言猶在耳,其如公議何?臣不敢奉詔。
”遂趨而出。
太後乃遣促召保國王。
保國且驚且喜,遂以小舟由蘇歴江而入。
憲成乃召左右官職都,諭之曰:“先王以吾與爾曹戮力王室,無貳厥心,故以幼主付託。
今保國王以太後命謂廢主上而自立,汝等宜盡其忠、竭其力以聽吾約束。
用吾命者賞延於世,違吾命者顯戮於市,汝其勉之!”官職都皆翕然聽命。
頃之,保國王至銀河門,太後召益急,保國欲入,官職都止之曰:“未聽詔旨,不敢奉命。
王茍自彊入,其犯之者,非我也,兵也。
”保國聞之,慙懼而退。
季秋,以太後弟杜安順為關内憲國侯,以憲成為太尉。
大覽山神光見 孟冬,盟國人於龍墀。
【丙申】貞符元年,宋孝宗賜王安南國王之印。
太尉蘇憲成獻白雀,殿前指揮使黃玖獻白鹿。
【丁酉】貞符二年,占城人入乂安州東界。
獻六眸龜,項有朱文 上源州首領楊倚叛。
【戊戌】貞符三年,仲夏,以生日為乾興節。
【己亥】貞符四年,孟春,地震。
仲夏,増修真教寺。
詔以其寺為英宗忌辰行香所。
六月,甲辰,兩日並見。
己酉,太尉蘇憲成卒。
輟朝七日,清膳三日。
初,憲成寢疾,惟叅知政事武贊唐夙夜侍側,諫議大夫陳忠佐以事務頗劇,不暇存省。
及疾篤,太後問疾,曰:“如有不諱,其誰代之?”憲成曰:“平日所知,惟忠佐而已。
”太後曰:“贊唐日侍湯藥,而公言不及,何也?”對曰:“陛下問其可否,故臣言及忠佐。
如問其侍養,非贊唐而誰?”太後雖嘉其忠,竟不用其言,乃以杜安順聽政。
禁魚鹽鐵器不得至源頭博易 王與太後觀僧官子弟試誦般若經,又禦鳳鳴殿試黃男辦冩古人詩及運筭。
孟冬,又禦崇章殿試三教子弟辦寫古詩及賦詩經義運筭等科。
戊戌,獻三足六眸龜。
【庚子】貞符五年,詔三教修大内碑文,定王侯入朝例 夏,以令書家阮午為副行遣。
孟秋,大水,永光、會仙二殿地震。
冬,以渭龍州首領何公輔尚華陽公主。
【辛醜】貞符六年,夏四月,熒惑入南鬥。
大飢,民死殆半。
【壬寅】貞符七年,春三月,以玉堦員外郎蕭汝翼為評簿司。
夏,杜安順進白鴉。
以中書火朱遂良為中書省令書家。
以杜安順為太師輔政,時人畏其威,凡有獄訟,胥吏追不逮者,安順命巾車兒追之即立至。
時優人戯以一人為刑部尚書,差胥追獄不至,曰:“汝何不稱為太師巾車兒乎?”如其言果獲。
冬十二月,壬寅,王初禦經筵。
禁不得殺牛,不得以黃線縫衣裳。
【癸卯】貞符八年,春,蟲結窠子於二林寺,木上色如金銀。
【甲辰】貞符九年,冬,司蒙栅、鄭栅、烏米栅叛。
王命太傅王仁慈討之。
仁慈以州人範品屯翁仲隘,張顔、範杜屯沛鄉,段松屯可老,仁慈直攻蕩沛、萬米二栅,拔之。
至羅鑣寨,為獠所襲,官軍大敗,仁慈奔至安檜山,陷於濘,為獠所刺而死。
山獠相謂曰:今日有一婦人為我所刺。
亡卒知仁慈已死,徧求山澤間,果得其屍。
仁慈,宦官也,故似婦人。
雨黒水 獻連穂禾,藁長七尺五寸 【乙巳】貞符十年,春,建寧王龍益帥兵一萬二千餘人伐靈栅山獠,以報羅鑣之役。
軍於杜家村,使招諭之。
首軍丁武官即丁創等皆降。
龍益盡擒之,武等哀呌。
從人阮多錦以武等既被拘囚,必當恐懼,遂詬辱之而溺於口。
獠性兇悍,遂囓其隂莖,多錦以手擊之,武失口,多錦亦仆地幾死。
於是龍益使官職作木魚箝武等口,杖殺之而脯其屍。
季夏,暴風大起,二寺門地裂。
【丙午】貞符十一年,夏四月,獲白象,賜名天資象。
乃改元為天資嘉瑞元年。
駙馬郎保貞侯杜直獻元鹿。
【丁未】天資嘉瑞二年,仲夏,太廟震。
秋,西域僧至。
王問其所能,曰:能降虎。
王命祇侯奉禦黎能長館之,遣人捕虎以試其術。
旬餘,僧謂能長:“虎可伏矣。
”能長以聞,王命築檻於永平閣,使僧入檻。
僧方禹步誦咒向虎前以杖扣其頭,虎格執其杖。
僧因奏曰:“有惡人解臣咒術,請復加持然後行之。
”王從其請,僧復加持。
乆之,王欲窮其術,一日,命僧復入檻,虎乃跳梁搏噬。
僧恐懼,退卻莫知所為,倚檻而死。
仲冬,熒惑見。
【戊申】天資嘉瑞三年春二月丁卯朔日有食之。
獻白鴉 夏,造聖儀宮。
季夏,地震。
大暴風 太師杜安順卒,以太傅呉履信輔政。
秋,古宏甲叛。
【己酉】天資嘉瑞四年,春,二月朔,日有食之。
夏,日月色赤如血 地震 王命太傅呉履信、都官郎中黎能長,按少師莫顯績訟。
能長等畏顯績,不敢推究。
國人嘲之曰:“呉輔國是蘭,黎都官是擊,按一莫顯績,但跼蹐而已。
”時王尚幼,顯績通於太後,故當時畏之。
蘭、擊,二狂人名。
大俚僧惠明戒日等來朝。
【庚戌】天資嘉瑞五年,春二月,太後薨,諡靈道。
三月,地震。
詔流莫顯績於歸化寨。
太傅呉履信卒,以太傅譚以蒙輔政。
【辛亥】天資嘉瑞六年,真臘國來貢。
以都官郎中黎能長為左輔,鄧秀父為參知政事。
冬十二月,熒惑犯太白。
【壬子】天資嘉瑞七年,春正月,清化古宏甲叛。
初,甲人先見牛跡縁於菴羅樹,尋跡視之,見白牛在樹上,復以他岐而下,入於江中,因忽不見。
州人占曰:“牛在下之物,而在木上,乃下而在上之象。
”因相率以反。
是夏,詔譚以蒙發清化府兵擊古宏甲。
以蒙命多伐蕉江中,以礙船賊。
賊縱橫不復成陣,以蒙急攻,大破之,擒其長黎晚等,檻歸京師。
詔晩等上木馬。
冬十二月,迎蟾宮火。
疏蘇歴江。
築石塘,演州胡囗叛,以蒙討擒之。
【癸醜】天資嘉瑞八年 【甲寅】天資嘉瑞九年,春,真登州首領何黎叛,命譚以蒙討擒之。
仲夏,永壽殿金龍頭發光。
秋七月,以金銀塗梵王帝釋像,安置於二寺。
設競渡宴禮於後宮。
冬,觀魚於晦。
是日,雨雹大如馬頭,死者甚衆。
占城、真臘來貢 【乙卯】天資嘉瑞十年,春二月,王禦大興門,設廣照燈會。
己巳,禦天安殿,設春筵燕禮。
地震 五月,地又震。
真臘來貢 大疫 【丙辰】天資嘉瑞十一年,孟秋,戊寅,明離閣震。
孟冬,試三教子弟辦冩古人詩運筭賦詩經義等科,賜及第出身有差。
【丁巳】天資嘉瑞十二年,春三月,幸龍水海口。
造迎蟾宮及行宮百餘所。
秋,詔國子入學。
進譚以蒙爵為列侯。
【戊午】天資嘉瑞十三年,譚以蒙言於王曰:“方今僧徒頗與役夫相半。
自結伴侶,妄立師資,聚類羣居,多為穢行。
或於戒場精舍,公行酒肉,禪房浄院,私自姦滛,晝伏夜行,有如狐鼠,敗俗傷教,漸漸成風。
此而不禁,乆必滋甚。
”王可其奏。
以蒙召集國中僧徒留於穀倉,度其知名者數十人為僧,餘悉湼手還俗。
王幸錦潭觀魚。
秋,左武勝廊震。
王禦天慶殿,治判上林院獄。
孟冬,輔國太傅譚以蒙決都護府獄於畫關外。
諒州產白錫緑銅大青 【己未】天資嘉瑞十四年,春二月,王幸清化府,觀捕象 夏,地震 秋,省試學生 後宮火 以蒙獻白鴉白雀 【庚申】天資嘉瑞十五年,仲春,王幸玉山寨,觀捕象。
季夏,地震。
秋,設競渡燕禮 【辛酉】天資嘉瑞十六年 【壬戌】天資寳祐元年,春正月,改元。
羣臣請王加尊號。
夏六月,地震。
冬十月,王幸海清行宮。
每夜則命樂工彈婆魯,唱調擬占城曲。
其聲清怨哀切,左右聞之皆泣下。
僧副阮常曰:“吾見詩序雲,亂國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今主上巡遊無度,政教乖離,下民愁困,至此愈盛,而日聞哀怨之音,無乃亂亡之兆乎?吾知車駕此還不再幸其宮矣!”後海内大亂,果如其言。
【癸亥】天資寳祐二年,正月,造新宮於寢殿西,中置天瑞殿,左起陽明殿,右起蟾光殿,前安正儀殿,上構敬天殿,堦曰麗瑤,中啟永嚴門,右啟越城門,堦曰銀虹,後啟勝壽殿,上構聖壽閣,左構日金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