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關燈
小
中
大
獲得無罪正路法忍。
何等為十。
諸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诃薩等。
不著内身不著外身不著内外身不著過去身不著未來身不著現在身。
名第一法。
能令菩薩摩诃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
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诃薩等。
不著内受不著外受不著内外受不著過去受不著未來受不著現在受。
名第二法。
能令菩薩摩诃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
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诃薩等。
不著内想不著外想不著内外想不著過去想不著未來想不著現在想。
名第三法。
能令菩薩摩诃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
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诃薩等。
不著内行不著外行不著内外行不著過去行不著未來行不著現在行。
名第四法。
能令菩薩摩诃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
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诃薩等。
不著内識不著外識不著内外識不著過去識不著未來識不著現在識。
名第五法。
能令菩薩摩诃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
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诃薩等。
不著此世名第六法。
能令菩薩摩诃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
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诃薩等。
不著他世。
名第七法。
能令菩薩摩诃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
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诃薩等。
不著欲界。
名第八法。
能令菩薩摩诃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
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诃薩等。
不著色界。
名第九法。
能令菩薩摩诃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
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诃薩等。
不著無色界名第十法。
能令菩薩摩诃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
諸善男子,是名十法。
能令菩薩摩诃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
世尊為衆說此法時。
於衆會中有七十二百千俱胝菩薩摩诃薩。
同時證得無生法忍。
複有八十四百千那庾多菩薩。
證得随順法忍。
複有無量百千聲聞。
乃至永斷一切煩惱成阿羅漢。
複有百千那庾多衆生。
先未發心今發無上正等覺心於如來智住不退地。
複有無量無數衆生。
先未發心於今乃發獨覺乘心。
複有無量無數衆生。
先未發心於今乃發聲聞乘心。
爾時世尊複告大衆。
若諸有情已得法忍處刹帝利灌頂王位受用種種勝大财業。
及處種種富貴尊位。
是我所許。
非馀有情。
金剛藏菩薩白佛言:世尊,若諸有情未得法忍於刹帝利灌頂王位受用種種勝大财業。
及馀種種富貴尊位。
定不許處為亦許耶。
世尊告曰:若諸有情未得法忍。
有能受行十善業道。
亦勸衆生令受學者,我亦聽許處刹帝利灌頂王位受用種種勝大财業。
及馀種種富貴尊位。
若諸有情未得法忍。
亦不受行十善業道及勸衆生令勤受學。
以強勢力處刹帝利灌頂王位受用種種勝大财業。
及處種種富貴尊位。
名刹帝利旃荼羅王及馀種種富貴尊位旃荼羅王。
愚癡憍慢毀壞擾亂我甚深法。
滅正法燈斷三寶種。
於我出家諸弟子衆。
種種惱亂捶拷刑罰。
奪其衣缽基業财産。
退令還俗課稅役使。
系閉牢獄乃至斷命。
於我所說微妙法義。
诽謗輕毀障蔽隐沒不令流布。
奪窣堵波及僧祇物。
如是諸人皆當墜堕無間地獄受諸劇苦輪轉惡趣難有出期。
時金剛藏菩薩複白佛言:世尊,若諸有情未得法忍。
亦不受行十善業道及勸衆生令勤受學。
以強勢力處刹帝利灌頂王位受用種種勝大财業。
及馀種種富貴尊位。
頗有别緣得方便救。
令其免堕無間地獄及馀惡趣受諸苦不。
世尊告曰:亦有别緣得方便救。
謂有衆生處刹帝利灌頂王位及馀種種富貴尊位。
雖複未得成就法忍十善業道。
而有信力尊敬三寶。
於佛所說三乘相應諸出要法下至一頌。
終不謗毀障蔽隐沒不令流布。
於佛出家諸弟子衆持戒破戒下至無戒剃除須發被袈裟者,皆不惱亂捶拷谪罰侵奪衣缽基業财産退令還俗課稅役使系閉牢獄乃至斷命。
亦不侵奪窣堵波物及僧祇物。
遮制摧伏諸暴惡人。
不令惱亂諸出家衆。
不令侵奪三寶财物。
於佛所說三乘相應諸出要法恭敬聽受。
既聽受已精進修行法随法行。
於我三乘賢聖弟子恭敬供養親近承事。
於大乘中誓願堅固終無疑難退屈之心。
亦常勸導安置衆生令於大乘信受修學。
此刹帝利旃荼羅王及馀種種富貴尊位旃荼羅王。
過去諸佛皆共聽許處帝王位及馀種種富貴尊位。
雖複受用種種國土城邑聚落勝大财業。
而得免堕無間地獄及馀惡趣。
我亦聽許處帝王位及馀種種富貴尊位。
雖複受用種種國土執邑聚落。
而得免堕無間地獄及諸惡趣。
若諸有情欲得忏悔除滅一切諸惡業障令無馀者,於我所說如是法門。
當勤修學勿令廢忘。
有能如此現前大衆慚愧忏悔諸惡業者,先世所造一切惡業。
皆得銷滅無有遺馀。
何等為十。
諸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诃薩等。
不著内身不著外身不著内外身不著過去身不著未來身不著現在身。
名第一法。
能令菩薩摩诃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
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诃薩等。
不著内受不著外受不著内外受不著過去受不著未來受不著現在受。
名第二法。
能令菩薩摩诃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
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诃薩等。
不著内想不著外想不著内外想不著過去想不著未來想不著現在想。
名第三法。
能令菩薩摩诃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
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诃薩等。
不著内行不著外行不著内外行不著過去行不著未來行不著現在行。
名第四法。
能令菩薩摩诃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
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诃薩等。
不著内識不著外識不著内外識不著過去識不著未來識不著現在識。
名第五法。
能令菩薩摩诃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
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诃薩等。
不著此世名第六法。
能令菩薩摩诃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
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诃薩等。
不著他世。
名第七法。
能令菩薩摩诃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
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诃薩等。
不著欲界。
名第八法。
能令菩薩摩诃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
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诃薩等。
不著色界。
名第九法。
能令菩薩摩诃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
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诃薩等。
不著無色界名第十法。
能令菩薩摩诃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
諸善男子,是名十法。
能令菩薩摩诃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
世尊為衆說此法時。
於衆會中有七十二百千俱胝菩薩摩诃薩。
同時證得無生法忍。
複有八十四百千那庾多菩薩。
證得随順法忍。
複有無量百千聲聞。
乃至永斷一切煩惱成阿羅漢。
複有百千那庾多衆生。
先未發心今發無上正等覺心於如來智住不退地。
複有無量無數衆生。
先未發心於今乃發獨覺乘心。
複有無量無數衆生。
先未發心於今乃發聲聞乘心。
爾時世尊複告大衆。
若諸有情已得法忍處刹帝利灌頂王位受用種種勝大财業。
及處種種富貴尊位。
是我所許。
非馀有情。
金剛藏菩薩白佛言:世尊,若諸有情未得法忍於刹帝利灌頂王位受用種種勝大财業。
及馀種種富貴尊位。
定不許處為亦許耶。
世尊告曰:若諸有情未得法忍。
有能受行十善業道。
亦勸衆生令受學者,我亦聽許處刹帝利灌頂王位受用種種勝大财業。
及馀種種富貴尊位。
若諸有情未得法忍。
亦不受行十善業道及勸衆生令勤受學。
以強勢力處刹帝利灌頂王位受用種種勝大财業。
及處種種富貴尊位。
名刹帝利旃荼羅王及馀種種富貴尊位旃荼羅王。
愚癡憍慢毀壞擾亂我甚深法。
滅正法燈斷三寶種。
於我出家諸弟子衆。
種種惱亂捶拷刑罰。
奪其衣缽基業财産。
退令還俗課稅役使。
系閉牢獄乃至斷命。
於我所說微妙法義。
诽謗輕毀障蔽隐沒不令流布。
奪窣堵波及僧祇物。
如是諸人皆當墜堕無間地獄受諸劇苦輪轉惡趣難有出期。
時金剛藏菩薩複白佛言:世尊,若諸有情未得法忍。
亦不受行十善業道及勸衆生令勤受學。
以強勢力處刹帝利灌頂王位受用種種勝大财業。
及馀種種富貴尊位。
頗有别緣得方便救。
令其免堕無間地獄及馀惡趣受諸苦不。
世尊告曰:亦有别緣得方便救。
謂有衆生處刹帝利灌頂王位及馀種種富貴尊位。
雖複未得成就法忍十善業道。
而有信力尊敬三寶。
於佛所說三乘相應諸出要法下至一頌。
終不謗毀障蔽隐沒不令流布。
於佛出家諸弟子衆持戒破戒下至無戒剃除須發被袈裟者,皆不惱亂捶拷谪罰侵奪衣缽基業财産退令還俗課稅役使系閉牢獄乃至斷命。
亦不侵奪窣堵波物及僧祇物。
遮制摧伏諸暴惡人。
不令惱亂諸出家衆。
不令侵奪三寶财物。
於佛所說三乘相應諸出要法恭敬聽受。
既聽受已精進修行法随法行。
於我三乘賢聖弟子恭敬供養親近承事。
於大乘中誓願堅固終無疑難退屈之心。
亦常勸導安置衆生令於大乘信受修學。
此刹帝利旃荼羅王及馀種種富貴尊位旃荼羅王。
過去諸佛皆共聽許處帝王位及馀種種富貴尊位。
雖複受用種種國土城邑聚落勝大财業。
而得免堕無間地獄及馀惡趣。
我亦聽許處帝王位及馀種種富貴尊位。
雖複受用種種國土執邑聚落。
而得免堕無間地獄及諸惡趣。
若諸有情欲得忏悔除滅一切諸惡業障令無馀者,於我所說如是法門。
當勤修學勿令廢忘。
有能如此現前大衆慚愧忏悔諸惡業者,先世所造一切惡業。
皆得銷滅無有遺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