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花夢 卷一 元集 第02回 老書生臨江符異夢 小秀才旅店得奇聞

關燈


    虞鼐不勝歎惜,衆簾官盡為扼腕。

     不料伊長庚是夜出場,回到下處,嘔血數碗,水粒不進。

    下處着急連忙叫隻小舡送他回家。

     此時康燮考畢了九江府,計及夫人胎孕已将滿足,仍回臨江。

    聞知伊長庚下第之故,好不可憐。

    過了數日,康燮忽夢見伊長庚來謝他,說到落弟之際,言皆凄慘。

    康燮亦嗚咽下淚,欲要留他細談,伊長庚道:“門生總是明日要來。

    ”說罷就走。

    康燮醒來,覺淚痕猶在,十分驚訝。

    次日傍晚之際,康燮獨自個坐在書房,翻閱報部文卷。

    忽擡頭見伊長庚冉冉而來,仍是舊時模樣,走進内衙,卻笑容滿面,絕非夜來之狀。

    康燮立起身,正欲行禮,隻見伊長庚并無半言,也不作揖,往内便走。

    康燮驚疑莫解,尾之而進。

    直入卧房,倏然不見,夫人已是分娩。

    康燮早知其故,卻不說出,便問:“生的是公子麼?”丫頭道:“正是一位公子。

    ”康燮驚喜非常,忙差人到伊家去問,果然适才死了,康燮明知伊長庚投胎做了兒子,是報他知遇之恩,遂将兒子取各伊再,字夢庚。

    又查伊長庚遺有二子,都替他進了學,聞他家事消乏,又扶持置了些田産。

    有阕《玉交枝犯尾》曲兒道: 從今父子,卻原來夙世生師。

    今生慧業前生事。

    誤儒冠都在書詩。

    嚴父嚴師兩為之,生我成我皆恩賜。

     〔五供養〕南宮雖點額,莫嗟咨,轉世蜚鳴信有時。

     康燮年逾半百,忽舉此子,三朝滿月,慶賀盈門。

    夫妻二人不勝之喜。

    過了年餘,康燮提學俸滿,升了湖廣布政司參議,反因剛直峻厲,與撫台不合,被劾回家。

     卻說兒子康夢庚,隻因生前積學,赍志而殁,托生做了康燮之子,仍是夙世帶來的慧性。

    才交兩歲,便能識字,見書上容易字眼,便咿咿唔唔的念将起來。

    父親疑是有人教導的,又另取一本書,指與他看,依舊也認得出來,康燮大以為奇,十分珍愛。

    他到了四歲,便能出對,五歲即會寫字。

    于是平陽一縣的人都傳揚開去,說是康鄉宦家出了個神童,無不贊羨。

    那些讀書朋友,都做成聯句,請他囑對,他卻應答如流,略無難色。

    也有求他和詩的,也有求他寫扇的,往來不絕,門庭如市。

    這康夢庚倒也應接不暇。

    時人有詩贈他曰: 康君甫五齡,夙慧本天生。

     秀奪乾坤氣,靈鐘河嶽精。

     屬聯誇敏妙,書法更縱橫。

     國瑞誠無忝,才華愧才成。

     康夢庚到了六歲,穎悟非常,卻智識先人,言詞出衆,至于論斷事宜,更有一種奇俠之氣,肝腸激烈,絕非少年可能。

    父親見終日纏他的人愈多,恐怕荒廢學業,便請了一個名師金先生,是本癢名士,聘他在家。

    康夢庚到了館中,見過師長,然後肄業。

    不想他一見了書,不消熟玩,略過眼,便能成誦,也不消講解,略提點,早已貫通,先生也十分稱贊。

    自此,外邊的人見他已在館中攻書,不便再來纏擾,雖不斷絕,已自少了好些。

     一日,夏天酷暑,金先生覺得館室煩悶,卻移一桌到軒子裡坐。

    隻因地間有些高低,桌子再放不平,便呼館童到天井裡擡塊小磚來襯了腳,方才平了。

    金先生喜道:“此磚塊為物雖賤,甚是得用,可見随材布置,天下原無棄物。

    ”因作詩雲: 碎擲空階器未成,準知賴爾便支傾。

     金先生成了首二句,結語尚未成韻,正在思索,康夢庚從旁接口道: 雖然不得登台閣,也與人間抵不平。

     金先生聽了,更是稱奇,想道:“此子髫龀之年,詩才如此俊妙。

    觀他口氣,知後來雖未必拜相,亦斷非常人。

    ” 忽一日,有個吏員,叫做王仲吉,在福建做了一任縣丞,偶然到平陽縣經過,聞康夢庚有神童之名,也來拜他。

    康夢庚雖則出來接見,然薄他是個滑吏出身,卻不十分敬重。

    王仲吉便開言道:“小弟風塵末吏,僻處天南,夙聞吾兄盛名,心儀久矣。

    今特奉訪,實欲就教詞壇,以瞻豐采。

    ”康夢庚道:“學生幼稚,知識未開,不過略識之無,戲躁筆墨,謬為大君子所器。

    方切惶汗,何敢又當先生在駕。

    ”王仲吉道:“吾兄曠世仙才,當今國瑞,何乃過謙若此。

    小弟今日此來,實思抛磚引玉,不知肯辱教否?”康夢庚道:“弟恐文義鄙淺,見笑大方,果有尊句,請先命筆。

    ”王仲吉道:“僭先了。

    ”口裡應着,心下還隻認是五六歲的童子,不過勉強扭合,隻出個三字對兒與他對道:“雲匝地。

    ”康夢庚略不經意,即随口應道:“水連天。

    ”王仲吉見他出口敏利,不假思索,便又出一對道:“培植下士。

    ”康夢庚暗想:“培植”兩字,“土”字都在旁邊,與下字不相映合,便無意味。

    知他胸中有限,便也用兩個偏旁字譏诮他道:“俯仰上人。

    ”隻因這四個字觸着王仲吉的腳色出來,不覺變了顔色,半日隻不做聲。

    因又想出一對,作耍他道:“三子成孱此子無非小子。

    ”康夢庚也知是故意輕薄他年幼,便不慌不忙随口答道:“兩蟲作蠹其蟲有似大蟲。

    ”王仲吉聽了,先前的還略略帶些譏諷,這一聯卻明明痛罵,便艴然不悅道:“兄雖這樣聰穎,出語還該穩重。

    ”康夢庚道:“學生摭字成文,不過要與首聯對合,取義故天深究,不知有甚不穩重處?學生實坐不知,幸先生明以教我。

    ”王仲吉雖明知欺侮,卻自說不出來,又羞又惱,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