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花夢 卷一 元集 第01回 貢副使寬恩禦變 康公子大義誅兇

關燈
詩曰: 好事多磨最可憐,春風飄泊幾經年。

     戎間且有生香地,世上偏留薄命天。

     假到盡頭還自露,疑從險處更多緣。

     毫端尚有餘思在,他日新聲待續傳。

     詞曰: 天與良緣成美眷,颠倒漂零,讨的春風便。

    鐵石盟言終不變,黃塵塞草經磨煉。

    金革銷沉紅粉豔,百萬男兒,拜個多嬌倩。

    親擁貔貅經百戰,虎頭幻出佳人面。

     右調《蝶戀花》 這兩首詩詞是道那全部小說的關鍵。

    大率婚姻一節,遲速險易,莫不有類。

    若月牍果裁,紅絲曾系,便流離險阻,颠倒錯亂,遲之歲月,隔之天涯,甚而身陷龍潭虎袕,勢分敵國寇仇,也畢竟宛宛轉轉,自然歸到聚頭的去處。

    苟非天作之合,縱使男歡女愛,意密情堅,才貌門楣,各投所好,或千方百計,揮金購求,甚有父母之命既專,媒妁之言更合,歡歡喜喜,道是百年姻眷,誰知百輛迎門,恰好三星退舍,究竟事終伏變,對面天涯。

    所以人謀愈巧而愈拙,樂境愈遭而愈非,足見造物所施,往往出人意表。

    甚有一種極恬淡、極平易的人,其平日所為,皆性分中事,并無一點妄為之心與智巧之習,即以當聲色貨利之間,富貴顯榮之遇,一毫無動于中,即以處患難生死之際,兵刃反側之餘,亦處之不驚,而安之無怨。

    這等才是個有學問、有躁守的丈夫。

    然而世人各逞其智能,各矜其伎倆,莫不竊笑此種真丈大為守老甕牖的人,如朽木腐草之不足數。

    然天道好沉默而惡聰明,愛寬厚而厭苛刻,故往往禍中得福,絕處逢生。

    至于遇合之間,婚姻之際,以及功名之數,雖艱難折挫,終有極妙的收成。

    那些弄尖酸、使巧計的,千謀百算,想碎心機,意謂巧奪天孫,智窮造化,誰知恰恰的轉與别人做便宜了。

    所以在下今日造這部小說,原不專為取悅世人耳目,特與聰明人談名理,與愚昧人說因果。

    但今稗官家往往争奇競勝,寫影描空,采香豔于新聲,弄柔情于翰墨。

    詞仙情種,奇文竟是滢書;才子佳人,巧遇永成冤案。

    讀者不察其為子虛亡是之言,每每認為實事,争相效學,豈不大誤人心,喪滅輪理!今日與看官們别開生面,演出件極新奇、極切實的故事,寓幻于俠,化滢為貞,使觀者耳目一快。

    然不必盡實,亦不必盡虛。

    虛而勝實,則流于荒唐;實而勝虛,則失于粘滞。

    何也?蓋筆非董狐,事多假借。

    譬如昔人事迹,豈無暧昧不輪?若竟為昔人護過,便似壽文墓志,挽述頌祝之谀文,而非勸懲警世之書了。

    豈非與昔人面目相去千裡!若據事直書,則未免招後人怨尤,犯時事忌諱。

    惟是易其姓名,混其出處,雖行事俨然在目,似與昔人風馬無關。

    是轉将實境仍歸向泡影中去,不留些子挂礙,使色相皆空,但見天花亂墜耳。

     待我如今先說件最切近的新聞,把來當個引喻。

    這節事不出前朝往代,卻在康熙九年庚戌之歲,蘇州吳江縣。

    離城數裡,有個鄉鎮,叫做耿村,民房雖不算稠密,卻原有數百餘家。

    這村中有個輕薄少年,喚做魏二。

    父母單掙這個種兒,家内盡是溫飽。

    但這魏二生性乖滑,不肯務本,去學那躬耕力穑的事,一味習于遊蕩,博酒呼盧,與十來個惡少酗賭成群,窺看人家閨閣,奸犯人家婦女,若事招非,久為鄉人所厭惡。

    年已十八九歲,父母見他不肯學好,也不曾打點與他議親。

    他卻雖沒有老婆,若論女色,倒也嘗過百十多次。

    鄰居有個女兒,叫做殷勝姐,生來卻有四五分姿色,倒也不象個鄉間生長的,反是輕薄戲谑,妝腔做樣,見了人家俏麗後生,便眉來眼去,調引勾挑,雖是未出閨門的黃花女兒,早被村中那些狂蕩少年取樂個無忌憚了。

    就是魏二也時常有一手兒,心下想要娶他做老婆,便好長久受用,幾次在父母面前懇求,他父母知是個沒正氣的歪貨,執意不肯扳他。

    過不多時,那殷勝姐已許了近城一個開布店的許十一官。

    這許十一官為人卻忠厚誠悫,本分經紀,絕不務外。

    看官,你道那許十一官這樣一個好人,為何誤配了這滢物,天理如此報他?不知天意最巧,後來才見造物的妙處。

     卻說魏二,正值新年初三往城裡遊玩了回來,隻因親眷人家留吃了些酒,天已抵暮,到家尚有半裡多路。

    忽擡頭見一家門縫裡立着個極美麗的女子,年可十五六歲,生得異常娉婷,天然秀媚,絕非鄉村物色。

    魏二見了,魂飛天半,暗想到:“我日逐在此經過,從不見有這樣個妙人兒,今日怎忽然遇此?我若得這樣一頭親事,便千囑萬囑了。

    隻不知是那一家的?此時新年光景,家家閉戶,一時辨不出。

    走過了幾家,覆身轉來,仔細一瞧,才認得是訓蒙顧先生的女兒顧一姐。

    他雖是寒素人家,卻規矩最重,平日問絕不輕易到門首盼望,隻因這日,父親也同幾個朋友到城中寺院裡遊玩去了。

    一姐因同母親在門首閑瞧片時,不想被魏二一眼看定,偷油本相都露出來。

    母女二人見魏二嬴奸賣俏,忙忙的把門關上,往裡頭去了。

    魏二沒法,隻得回家。

    日夜摹拟,茶飯也無心去吃,想得癡癡呆呆的,終日坐着歎氣。

    父母見他這樣光景,再三盤問。

    魏二正要發洩,遂把正月初三見了顧一姐的說話從頭說了,又道:“爹娘若不娶這一位好女兒與我做親,我就跳到太湖裡死了。

    ”父母是獨養兒子,未免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