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花夢 卷四 貞集 第12回 解重圍偷兒報恩兼成偉績 脫貔貅佳人換相并受榮封

關燈
今生發付他好?”康夢庚道:“既系親情,豈有相戕之理?足下勿出,聽其自來,與他面決。

    ”馮小姐道:“他如此氣焰,萬一殺入,玉石不分,那有不去抵當之理?如今我與他陣前相會,盡我之言,看他允否。

    倘激烈不回,隻消他個勢窮力蹙,來去無門,怕他不來輻辏?”康夢庚道:“此言雖也使得,隻足下要耐心斂氣,不可仍用才能。

    ”貢小姐又再三叮咛道:“家君一心為國,故忠憤激昂,性剛不屈,縱有開罪之處,還求大王愛護,妾身感恩無盡。

    ”馮小姐道:“我豈真是綠林中物,而自絕歸路耶!此口當有咽天之力,小姐但請放心。

    ” 言訖,即躁戈跨馬,迎出豹尾關,高聲叫道:“貢大人請了,卑末甲胄在身,不能全禮,但不知大人何所見教,乃蒙光降?”貢鳴岐隻道馬玉是個綠林莽漢,一見馮小姐豐神俊秀,言語溫和,好個斯文少年,心下半疑半駭,隻得也拱一拱手道:“本院奉旨招安,原系天恩浩蕩,何得尚爾抗違,自蹈不赦?直到山窮水盡,方始搖尾乞憐,噬臍何及!”放馬過來,馮小姐架住答道:“卑末既非綠林之輩。

    久傾向日之誠,今沈賊既已伏誅,何甘自棄。

    故欲率衆歸誠,以回天怒。

    奈何大人反不相容,未識何意?”貢鳴岐道:“本院輸紮到日,何不歸降?今已遲了。

    ”馮小姐道:“貢大人奉旨招安,未嘗奉旨征剿。

    若必欲相加,得不悖聖朝之恩命耶?”貢鳴岐道:“撫既不行,繼之以剿,何必饒舌!”又挺槍直取。

    馮小姐複架住道:“若欲交戰,愚雖不才,曾以一計而陷五萬之衆,豈複畏懼?隻可惜無敵手耳。

    ”貢鳴岐見馮小姐人物風流,頗有愛憐之意,因自家勢頭來得猛了,一時收腳不來,不好就轉了口,隻得掙紮道:“本院但知有君,不知有身,勝負非所計也。

    ”挺槍複刺,馮小姐縱馬相迎,饒他用盡平生之力,隻閑閑招架,并不放出手段。

    且戰且卻,七擒七縱,把個貢鳴岐直誘到豹尾關。

    忽四下裡一聲呐喊,殺出千軍萬馬、把貢鳴岐團團圍住垓心。

    馮小姐把馬一提,飄然而去,自回寨中去了。

     此時貢鳴岐力盡筋疲,見四面層層,并無出路,急得頂門裡火星直爆。

    從清早困到傍晚,又不交戰,又不解圍,貢鳴岐餓得眼昏頭暈,仰天叫苦。

    正号呼無措,隻見遠遠煙塵起處,一人一騎如驅風掣電而來。

    好個猛烈漢子,手執方天月斧,-擦擦殺入重圍,找着貢鳴岐,便一手抱過馬來,雙雙騎着,右手執斧,斬開一條血路,逃出重圍而去。

    有詩為證: 忠義誠難事,偏生畀匹夫。

     一時欣感遇,此日際窮途。

     恩惬心先瘁,功成骨未枯。

     今朝同仕路,不信舊穿窬。

     你道那好漢是誰?原來就是在貢鳴岐家齋匾裡滾下來的偷兒俞四。

    但俞四雖受貢鳴岐恩惠,不過是個販魚小民,如何便會斬關奪将?卻有個緣故。

    隻因貢鳴岐起伏去後,便沒人照顧他,依舊本錢欠缺,母親也死了,兒女也賣了,單單剩得一身,無依無賴,因平素膂力頗壯,就在本衛營裡吃了一名軍糧。

    每日空閑,就去躁弓習射,弄斧拈槍,人材也勇健,手腳也便捷,竟學得一手好武藝。

    往常出隊随征,屢屢得勝,主将甚是喜歡,便與他一個百戶之職,從此更加努力。

    也是命中造化,正值倭寇之亂,東征西讨,每戰有功,漸漸升到把總。

    然平居閑暇,還念念不忘貢鳴岐向日周濟之恩,與掩飾他羞恥之德,未嘗報效。

    不期主将奉旨,提調入京,俞四也免不得随軍北上。

    恰好曉得貢鳴岐升了江淮撫院,正可便道謝他一謝。

    是日來到軍門,說撫院出征未回,俞四隻得坐守。

    也是貢鳴岐恰當有救。

    忽見探事的飛報進來,說撫院老爺被賊兵圍困,竟日不解。

    俞四聽說,怒從心起,便大聲說道:“知恩報恩,正在今日。

    我不力救,更有何人?”便跨上飛馬,手執月斧,不率士卒,獨自個殺入重圍,救出貢鳴岐。

     直至軍門,下馬相見,貢鳴岐才認得是俞四,轉吃驚道:“你如何有此勇略?今日從那裡來,卻知我身在困危,乃蒙相救?”俞四便将自己始末根由備細說出,又道:“一向身受大恩,未能報答,今日天假其便,心始稍慰。

    ”貢鳴岐道:“恭喜你已得高官,今日之情,何以相報?”俞四道:“老爺培成之德天高地厚,今不過一臂微勞,何須置口。

    ”貢鳴岐吩咐治酒相待。

    飲過三巡,俞四因主将在前,不敢擔閣,就起身辭去。

    貢鳴岐贈了些程儀,相謝而别。

     到次日,貢鳴岐複想起被圍之事,若非俞四救出,必無生路。

    又想那馬玉,“好個美麗書生,并非萑苻野漢,且投誠之說,何等軟款,用兵之法,何等超神,怪道殳勇如此骁将,尚爾敗績,何況于我?若使此人效勞王國,豈非文武将才?”懊悔自己一時氣激,險些敗事。

     正自嗟自歎,忽報康翰林與小姐雙雙到門。

    貢鳴岐驚喜不定,驚的是女兒被擄,忽地生歸,喜的是骨肉重圓,康夢庚前盟無恙。

    連忙請入軍中,康夢庚與小姐雙雙拜見。

    貢鳴岐撫定小姐,流淚問道:“兒那,你一向陷于何地?可不想壞我做父母的。

    ”貢小姐道:“孩兒久離膝下,心如刀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