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花夢 卷四 貞集 第12回 解重圍偷兒報恩兼成偉績 脫貔貅佳人換相并受榮封
關燈
小
中
大
詞曰:
輸情服罪,偏與成冤會,真激烈,空勞憊。
一麾敵膽落,一怒軍心碎。
重圍解,那時方把從前悔。
先與他人對,後作侬家配。
誰夫婦?誰兄妹?鐵衣人未艾,革帳歡方退,姻緣事,移來換去方全美。
右調《千秋歲》 馮玉如小姐聞巡撫統兵而來,好生不解。
你道那巡撫是何等樣人?誰知就是福建布政貢鳴岐升授的。
但貢鳴岐才赴藩司之任,如何便得升轉?原來鎮江知府刑天民,因大計考了卓異,竟連加二級,内升太仆寺卿。
是時朝廷聞殳勇敗績,悶悶不樂。
都察院就動一本,說大盜沈定國、馬玉等神武無俦,才智可用,茲剿即不克,合遣重臣招撫,準赦其罪,使其立功王室。
疏上,對旨批“着六部九卿科道公同會議,遣何人招撫,實拟具奏”。
當下刑天民獨題一疏,内稱惟福建省布政貢鳳岐忠信服人,才辯超卓,克勝其任。
九卿科部複交章彙薦。
聖上大悅,即升貢鳳岐為江财巡撫、都察院右都禦史。
是時貢鳴岐因死了媳婦,尚在途中擔擱,未曾到任。
連忙差飛騎追回,竟赴江淮招撫,實非剿伐,所以馮小姐說撫臣無征剿之理,必有緣故,蓋為此也。
是日與沈定國計議,狐疑未決。
次早貢鳴岐傳到谕劄,馮小姐始知并南撫台乃是貢小姐之父,心中暗暗歡喜,即與康夢庚并貢小姐說知,二人喜不自勝,貢小姐便要康夢庚到父親處,面緻投誠之,馮小姐道:“且莫因舉妄動。
焉知沈定國向背如何?倘露風聲,我們便無生路了。
”貢小姐見說得利害,便不敢開口。
馮小姐别了二人,持着巡撫谕劄,來見沈定國說道:“兵無久利,貴于知機。
今撫院奉旨掃安,朝廷懸爵以待,況其人虛心好資,可與共事。
未知大王尊意将何适從?”沈家國聞言大怒道:“公子平日何等英銳,今怎一旦移心,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況我一身而經百戰,威震四海,大事可成,安得興此妄說,搖惑衆心?你看我生擒那斯,碎剁軍前,與公子看個榜樣!”說罷竟自跨上鞍轎,執着長槍,怒狠狠出山去了。
馮小姐被這番惡言捏着兩把冷汗。
沈定國殺出豹尾關,直奔軍前,大言讨戰。
貢鳴岐聞報,怒道:“賊奴如此獨獗!我好意抛降,偏生抗逆。
我雖從不曾出陣,也還膽壯。
”就提槍上馬,迎至陣前。
沈定國也不交談,劈面就刺,貢鳴岐閃身交接。
一弛一突,一往一來,未及數合,貢鳴岐本非善戰之士,那裡敵得他過,覺招架好生費力,隻得撇過一槍,拍馬就走,沈定國要塞馮小姐之口,怎肯錯過,加鞭策馬,緊緊追來,原來貢鳴岐惟射藝甚精,因被沈定國趕得沒法,慌忙取出勁弩,回頭一箭,正中咽喉。
可惜沈定國,好個積年大盜,不死于猛将陣前,反死于文臣之手。
豈非天數當盡,無得而逃。
衆喽羅損入寨來,馮小姐正恐貢鳴岐有失,着實擔憂,不想忽報沈定國被箭身亡。
忙與康夢庚、貢小姐說知,大家踴躍稱賀。
然馮小姐尚不信沈定國這樣個骁勇武夫,偏能死于貢鳴岐之手,及至軍士擡歸屍體,方才信是确然。
正是: 生前豪氣枉摧殘,夜月沙場白骨寒。
回首英雄成底事,千秋能得幾齊桓。
馮小姐自被沈定國邀歸入贅,由婦道以僭夫綱,恃陰柔而消陽健,不過強逼埋頭,豈是好為遊戲?原欲俟官兵下剿,乘勢歸降,隻因殳勇兇殘貪暴,不敢誤投。
聞貢鳴岐乃讀書好道之士,兼有康夢庚這段瓜葛,巴不得一時向順,無奈沈定國莽表明不回,此時小姐既得自主,随與康夢庚商議道:“沈賊已滅,可以任我主張。
此處原非久居之地,投誠之說,作何區處?”康夢庚道:“軍機重事,惟骨肉可言。
除非待小弟面見嶽父,曲緻尊意何如?”馮小姐道:“不好,今沈賊已觸令嶽之怒,倘或先生之說不合,便無收拾。
如今待學生先發一道降書,看令嶽怎生舉動,然後煩先生收功,未為遲也。
”康夢庚道:“足下算計甚妥,不宜遲。
”馮小姐便連忙做下一降文,與康夢庚斟酌定了,差個得當小,打到撫院軍門。
伺候官兒知是進降表的,不敢擔閣,連忙與他傳進。
貢鳴岐拆開一看,隻見上面寫道: 江淮罪發馬玉為投誠事。
切玉本系書生,先年沈定國擄充幕佐,受制虎袕,聊效蛇行,難逃背國之誅,深負匡王之願。
敢忘草偃,久切葵誠,伏遇憲慈,躬承天簡。
體上帝好生之愛,慈祥出自宸衷;推聖君解網之仁,恻隐弘昭憲德。
為此修詞布悃,于冒威嚴,伏乞暫霁雷霆之怒,少寬斧钺之誅。
即于某月某日束赴軍轅,仰祈赦宥。
借九重之雨露,起涸轍于斯須,息四境之兵戈,援流亡于俄頃。
敬申北面,請解南薰。
臨懇戰栗,待命之至。
貢鳴看完,怒道:“前日好意谕降,沈定國反肆猖獗,以緻自取滅亡。
今馬玉不過智窮力竭,旦夕自危,故為此搖尾乞憐之态,可不遲了!”反立傳衆将,點齊人馬,殺入豹尾關,務要搗巢焚袕。
衆将領命,各各披出軍,呐喊搖旗,直抵賊寨。
衆喽羅慌忙報入,馮小姐大吃一驚,忙與康夢庚并貢小姐商議道:“适才打下降書,不意令嶽反率兵加我,未知何故。
怎
一麾敵膽落,一怒軍心碎。
重圍解,那時方把從前悔。
先與他人對,後作侬家配。
誰夫婦?誰兄妹?鐵衣人未艾,革帳歡方退,姻緣事,移來換去方全美。
右調《千秋歲》 馮玉如小姐聞巡撫統兵而來,好生不解。
你道那巡撫是何等樣人?誰知就是福建布政貢鳴岐升授的。
但貢鳴岐才赴藩司之任,如何便得升轉?原來鎮江知府刑天民,因大計考了卓異,竟連加二級,内升太仆寺卿。
是時朝廷聞殳勇敗績,悶悶不樂。
都察院就動一本,說大盜沈定國、馬玉等神武無俦,才智可用,茲剿即不克,合遣重臣招撫,準赦其罪,使其立功王室。
疏上,對旨批“着六部九卿科道公同會議,遣何人招撫,實拟具奏”。
當下刑天民獨題一疏,内稱惟福建省布政貢鳳岐忠信服人,才辯超卓,克勝其任。
九卿科部複交章彙薦。
聖上大悅,即升貢鳳岐為江财巡撫、都察院右都禦史。
是時貢鳴岐因死了媳婦,尚在途中擔擱,未曾到任。
連忙差飛騎追回,竟赴江淮招撫,實非剿伐,所以馮小姐說撫臣無征剿之理,必有緣故,蓋為此也。
是日與沈定國計議,狐疑未決。
次早貢鳴岐傳到谕劄,馮小姐始知并南撫台乃是貢小姐之父,心中暗暗歡喜,即與康夢庚并貢小姐說知,二人喜不自勝,貢小姐便要康夢庚到父親處,面緻投誠之,馮小姐道:“且莫因舉妄動。
焉知沈定國向背如何?倘露風聲,我們便無生路了。
”貢小姐見說得利害,便不敢開口。
馮小姐别了二人,持着巡撫谕劄,來見沈定國說道:“兵無久利,貴于知機。
今撫院奉旨掃安,朝廷懸爵以待,況其人虛心好資,可與共事。
未知大王尊意将何适從?”沈家國聞言大怒道:“公子平日何等英銳,今怎一旦移心,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況我一身而經百戰,威震四海,大事可成,安得興此妄說,搖惑衆心?你看我生擒那斯,碎剁軍前,與公子看個榜樣!”說罷竟自跨上鞍轎,執着長槍,怒狠狠出山去了。
馮小姐被這番惡言捏着兩把冷汗。
沈定國殺出豹尾關,直奔軍前,大言讨戰。
貢鳴岐聞報,怒道:“賊奴如此獨獗!我好意抛降,偏生抗逆。
我雖從不曾出陣,也還膽壯。
”就提槍上馬,迎至陣前。
沈定國也不交談,劈面就刺,貢鳴岐閃身交接。
一弛一突,一往一來,未及數合,貢鳴岐本非善戰之士,那裡敵得他過,覺招架好生費力,隻得撇過一槍,拍馬就走,沈定國要塞馮小姐之口,怎肯錯過,加鞭策馬,緊緊追來,原來貢鳴岐惟射藝甚精,因被沈定國趕得沒法,慌忙取出勁弩,回頭一箭,正中咽喉。
可惜沈定國,好個積年大盜,不死于猛将陣前,反死于文臣之手。
豈非天數當盡,無得而逃。
衆喽羅損入寨來,馮小姐正恐貢鳴岐有失,着實擔憂,不想忽報沈定國被箭身亡。
忙與康夢庚、貢小姐說知,大家踴躍稱賀。
然馮小姐尚不信沈定國這樣個骁勇武夫,偏能死于貢鳴岐之手,及至軍士擡歸屍體,方才信是确然。
正是: 生前豪氣枉摧殘,夜月沙場白骨寒。
回首英雄成底事,千秋能得幾齊桓。
馮小姐自被沈定國邀歸入贅,由婦道以僭夫綱,恃陰柔而消陽健,不過強逼埋頭,豈是好為遊戲?原欲俟官兵下剿,乘勢歸降,隻因殳勇兇殘貪暴,不敢誤投。
聞貢鳴岐乃讀書好道之士,兼有康夢庚這段瓜葛,巴不得一時向順,無奈沈定國莽表明不回,此時小姐既得自主,随與康夢庚商議道:“沈賊已滅,可以任我主張。
此處原非久居之地,投誠之說,作何區處?”康夢庚道:“軍機重事,惟骨肉可言。
除非待小弟面見嶽父,曲緻尊意何如?”馮小姐道:“不好,今沈賊已觸令嶽之怒,倘或先生之說不合,便無收拾。
如今待學生先發一道降書,看令嶽怎生舉動,然後煩先生收功,未為遲也。
”康夢庚道:“足下算計甚妥,不宜遲。
”馮小姐便連忙做下一降文,與康夢庚斟酌定了,差個得當小,打到撫院軍門。
伺候官兒知是進降表的,不敢擔閣,連忙與他傳進。
貢鳴岐拆開一看,隻見上面寫道: 江淮罪發馬玉為投誠事。
切玉本系書生,先年沈定國擄充幕佐,受制虎袕,聊效蛇行,難逃背國之誅,深負匡王之願。
敢忘草偃,久切葵誠,伏遇憲慈,躬承天簡。
體上帝好生之愛,慈祥出自宸衷;推聖君解網之仁,恻隐弘昭憲德。
為此修詞布悃,于冒威嚴,伏乞暫霁雷霆之怒,少寬斧钺之誅。
即于某月某日束赴軍轅,仰祈赦宥。
借九重之雨露,起涸轍于斯須,息四境之兵戈,援流亡于俄頃。
敬申北面,請解南薰。
臨懇戰栗,待命之至。
貢鳴看完,怒道:“前日好意谕降,沈定國反肆猖獗,以緻自取滅亡。
今馬玉不過智窮力竭,旦夕自危,故為此搖尾乞憐之态,可不遲了!”反立傳衆将,點齊人馬,殺入豹尾關,務要搗巢焚袕。
衆将領命,各各披出軍,呐喊搖旗,直抵賊寨。
衆喽羅慌忙報入,馮小姐大吃一驚,忙與康夢庚并貢小姐商議道:“适才打下降書,不意令嶽反率兵加我,未知何故。
怎